顾明惠点点头,这钱花的她也心疼,但必须得花,要不然人家凭啥替你办事。
“咱们先去大队部吧。”
苏永安把烟收起来,想着等会嘴甜点、勤快些,能少散一根就少散一根。
省钱。
苏家村的大队部,就在小卖部不远处,在村头,走路十五分钟左右。
一走进大队部,苏永安就跟人打招呼,都是村里人,从小看着他长大,沾亲带故的,“大伯,你在忙呢?”
“小三,你回来了?”
“大伯,我回来有点事,待不了几天,估计明天就走,不耽误你忙了。”
“三子,你到大队部有啥事呀?”
“五叔,也没多大的事,就是孩子读书的事。”
边寒暄,苏永安边帮人添茶倒水,人倒是勤快,嘴上话也甜,时不时地问候几句。
就是口袋里头的烟,不仅一根都没散出去,连拿都没拿出来。
而顾明惠一手抱着苏青峰,一手牵着苏珺,跟在后头喊人,她在村里待得时间不短。
认得人,混个面子情。
直到苏永安看到大队长苏南,他的堂亲哥哥,没出五房,是爷爷的哥哥的孙子。
他们这一辈里年纪最大的。
苏南见到苏永安,拍了下他的肩膀,笑着道,“永安,你啥时候回家的?
今中午在哥家吃饭,我等会跟你嫂子说声,咱们好不容易聚聚,可得好好聊聊。”
苏南跟苏永安年纪差得大,责任心特别强,也很爱护底下的弟弟妹妹,完全的大哥做派。
苏永安揽过他哥,轻声说,“南哥,我昨晚上坐的车,今早上到江城的。
我找你有点事,咱们去办公室说说呗?”
苏南点点头,脸色不变,打开办公室的门。
他是大队长,有自个的办公室,不是很大,但到底比外头清净些。
等顾明惠带着孩子进来,苏南才把门关上,打开吊扇,给几人倒了杯水。
天花板上的吊扇是新货,今年才安上,虽然扇动时有嘎吱声,但风力不小,办公室里头凉快不少。
苏南坐在办公桌前,“永安,这里没有外人,有事,你就直说,你南哥能帮忙的,坚决没二话。”
言下之意,就是能帮他帮,帮不了,他想办法找人帮,确实帮不了,那就没办法。
苏永安从口袋里拿出烟,拆开了外面的塑料包装,叹了口气,“南哥,自家人,我也不说那虚头巴脑的。
我这次回来是想给闺女转学,打算带她去甬城读书,跟我和明惠在一块。”
苏南接过烟,瞥了一眼苏珺,耳朵上的纱布挺明显的,村里头就没有秘密,昨天他媳妇还提过。
“永安,婶子也不是故意的,你要是把小珺转学,婶子心里怕是不舒坦,嘴上……”
他这个婶子,虽然不勤快,但是能干,特别能干活,年轻的时候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活,只是话多,话是真的多。
谁家的破事,她都得念叨几句,也不管跟她有没有关系。
要是自个私底下说,没人知道也就算了,她还专门在村头、人多的时候说。
这村里没几户人家愿意跟她多来往,就是她那张嘴害的。
苏永安摆摆手,找了个借口,“哥,不是我妈的事,我是想着甬城的学校肯定比家里的强。
小珺跟着我在外头念书,万一有本事,能读出个大学,我这一房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他哥苏春林读不下去书,初中没毕业就跑出来打工。
他还好,读完初中,家里供不下去,他就抓紧征兵的机会,在部队里待了几年。
可惜文化水平不高,赶上百万大裁员。
至于大姐苏冬梅和小妹苏桂芳都不认字,出门连男女厕所都分不清,明明他爸就是教书匠。
可他这一大家子连个文化人都没。
苏南劝过了,就不多嘴,到时候婶子来找他,他也有理由回话,这就行了。
他从抽屉里头拿出吸墨钢笔和纸,“永安,那你需要大队部出什么证明,我来办。”
苏永安看向顾明惠。
顾明惠接过话茬,“南哥,大队部开个无监护证明就行,就是证明下,老家这里没人能照顾孩子。”
她顿了顿,详细解释,“从法律上来说,我和永安是小珺的监护人,我们在甬城打工,小珺在老家就属于留守儿童。
只要能证明老家这里没有直系亲属能照顾孩子,我们就有正当理由带孩子去甬城。
保险起见,可以写得详细一点,就写珺珺爷爷已经去世了,奶奶在外地打工,姥姥、姥爷独自在家务农,也有孙女需要照顾。”
“总得来说,就是老家没人照顾孩子,我们又带着二宝在外地,孩子没办法一个人在江城生活,需要在甬城跟着我们父母。”
解释的很清楚。
苏南拿着钢笔吸了点墨水,看向顾明惠的眼神里有点惊讶,感叹了句。
“这外出打拼真的是锻炼人,我都没想到永安媳妇能说出这么一摞摞的,厉害了。”
苏永安掩饰住了自己的惊讶,他也没想到,要不是他媳妇出门后拧了他好几下,他都怀疑媳妇被换了。
顾明惠笑了笑,抱着苏青峰,找了个借口,“南哥,我这也是没办法,孩子不在我身边,我心里发慌。
在甬城的时候,就跟人打听,该怎么安排孩子上学,本来就是随便听听,可现在是用上了……”
苏南看了眼苏永安,没敢接顾明惠这话。
他随手拿了张废纸写了几下,确定钢笔能正常出墨,才舍得在全新的信笺上下笔。
永安他妈毕竟是长辈,他一个晚辈,跟弟媳妇说长辈的坏话,总是不太好的。
而苏永安,他知道他妈这件事上不占理,他之前在小卖铺,就有人跟他闲聊过。
他妈是大中午的,不嫌热,出去跟人唠嗑了,嫌弃带上两个孩子麻烦,这才把孩子放在家里。
家里的二手电风扇也被锁起来不让用,孩子们这才自个想办法,找凉快的。
得亏刚才媳妇嫌弃小卖铺烟味重,没跟着去,要不,听到这些,她非得撕了他不可!
顾明惠见没人接话,也不在意,她给两个孩子喂了点水,摸了下后背,有点汗,但也正常。
“咱们先去大队部吧。”
苏永安把烟收起来,想着等会嘴甜点、勤快些,能少散一根就少散一根。
省钱。
苏家村的大队部,就在小卖部不远处,在村头,走路十五分钟左右。
一走进大队部,苏永安就跟人打招呼,都是村里人,从小看着他长大,沾亲带故的,“大伯,你在忙呢?”
“小三,你回来了?”
“大伯,我回来有点事,待不了几天,估计明天就走,不耽误你忙了。”
“三子,你到大队部有啥事呀?”
“五叔,也没多大的事,就是孩子读书的事。”
边寒暄,苏永安边帮人添茶倒水,人倒是勤快,嘴上话也甜,时不时地问候几句。
就是口袋里头的烟,不仅一根都没散出去,连拿都没拿出来。
而顾明惠一手抱着苏青峰,一手牵着苏珺,跟在后头喊人,她在村里待得时间不短。
认得人,混个面子情。
直到苏永安看到大队长苏南,他的堂亲哥哥,没出五房,是爷爷的哥哥的孙子。
他们这一辈里年纪最大的。
苏南见到苏永安,拍了下他的肩膀,笑着道,“永安,你啥时候回家的?
今中午在哥家吃饭,我等会跟你嫂子说声,咱们好不容易聚聚,可得好好聊聊。”
苏南跟苏永安年纪差得大,责任心特别强,也很爱护底下的弟弟妹妹,完全的大哥做派。
苏永安揽过他哥,轻声说,“南哥,我昨晚上坐的车,今早上到江城的。
我找你有点事,咱们去办公室说说呗?”
苏南点点头,脸色不变,打开办公室的门。
他是大队长,有自个的办公室,不是很大,但到底比外头清净些。
等顾明惠带着孩子进来,苏南才把门关上,打开吊扇,给几人倒了杯水。
天花板上的吊扇是新货,今年才安上,虽然扇动时有嘎吱声,但风力不小,办公室里头凉快不少。
苏南坐在办公桌前,“永安,这里没有外人,有事,你就直说,你南哥能帮忙的,坚决没二话。”
言下之意,就是能帮他帮,帮不了,他想办法找人帮,确实帮不了,那就没办法。
苏永安从口袋里拿出烟,拆开了外面的塑料包装,叹了口气,“南哥,自家人,我也不说那虚头巴脑的。
我这次回来是想给闺女转学,打算带她去甬城读书,跟我和明惠在一块。”
苏南接过烟,瞥了一眼苏珺,耳朵上的纱布挺明显的,村里头就没有秘密,昨天他媳妇还提过。
“永安,婶子也不是故意的,你要是把小珺转学,婶子心里怕是不舒坦,嘴上……”
他这个婶子,虽然不勤快,但是能干,特别能干活,年轻的时候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活,只是话多,话是真的多。
谁家的破事,她都得念叨几句,也不管跟她有没有关系。
要是自个私底下说,没人知道也就算了,她还专门在村头、人多的时候说。
这村里没几户人家愿意跟她多来往,就是她那张嘴害的。
苏永安摆摆手,找了个借口,“哥,不是我妈的事,我是想着甬城的学校肯定比家里的强。
小珺跟着我在外头念书,万一有本事,能读出个大学,我这一房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他哥苏春林读不下去书,初中没毕业就跑出来打工。
他还好,读完初中,家里供不下去,他就抓紧征兵的机会,在部队里待了几年。
可惜文化水平不高,赶上百万大裁员。
至于大姐苏冬梅和小妹苏桂芳都不认字,出门连男女厕所都分不清,明明他爸就是教书匠。
可他这一大家子连个文化人都没。
苏南劝过了,就不多嘴,到时候婶子来找他,他也有理由回话,这就行了。
他从抽屉里头拿出吸墨钢笔和纸,“永安,那你需要大队部出什么证明,我来办。”
苏永安看向顾明惠。
顾明惠接过话茬,“南哥,大队部开个无监护证明就行,就是证明下,老家这里没人能照顾孩子。”
她顿了顿,详细解释,“从法律上来说,我和永安是小珺的监护人,我们在甬城打工,小珺在老家就属于留守儿童。
只要能证明老家这里没有直系亲属能照顾孩子,我们就有正当理由带孩子去甬城。
保险起见,可以写得详细一点,就写珺珺爷爷已经去世了,奶奶在外地打工,姥姥、姥爷独自在家务农,也有孙女需要照顾。”
“总得来说,就是老家没人照顾孩子,我们又带着二宝在外地,孩子没办法一个人在江城生活,需要在甬城跟着我们父母。”
解释的很清楚。
苏南拿着钢笔吸了点墨水,看向顾明惠的眼神里有点惊讶,感叹了句。
“这外出打拼真的是锻炼人,我都没想到永安媳妇能说出这么一摞摞的,厉害了。”
苏永安掩饰住了自己的惊讶,他也没想到,要不是他媳妇出门后拧了他好几下,他都怀疑媳妇被换了。
顾明惠笑了笑,抱着苏青峰,找了个借口,“南哥,我这也是没办法,孩子不在我身边,我心里发慌。
在甬城的时候,就跟人打听,该怎么安排孩子上学,本来就是随便听听,可现在是用上了……”
苏南看了眼苏永安,没敢接顾明惠这话。
他随手拿了张废纸写了几下,确定钢笔能正常出墨,才舍得在全新的信笺上下笔。
永安他妈毕竟是长辈,他一个晚辈,跟弟媳妇说长辈的坏话,总是不太好的。
而苏永安,他知道他妈这件事上不占理,他之前在小卖铺,就有人跟他闲聊过。
他妈是大中午的,不嫌热,出去跟人唠嗑了,嫌弃带上两个孩子麻烦,这才把孩子放在家里。
家里的二手电风扇也被锁起来不让用,孩子们这才自个想办法,找凉快的。
得亏刚才媳妇嫌弃小卖铺烟味重,没跟着去,要不,听到这些,她非得撕了他不可!
顾明惠见没人接话,也不在意,她给两个孩子喂了点水,摸了下后背,有点汗,但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