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红包递给苏永安和顾文安,说,“今天辛苦了,咱们收拾好卫生,就回去吧。”
至于最后一份红包,顾明惠收到了自个的钱包里,充当私房钱。
她今天也很辛苦,特别需要奖励。
苏珺早就放学,苏永安抽空接她放学后,就直接把她送回了家,让她在家写作业。
苏青峰今天放学晚一点,昨天老师就跟他们家长说过,班上会举办国庆的表演节目。
节目内容就是唱国歌,会比平时晚半个小时放学,这几天都是如此,直到九月三十号表演完节目。
苏永安接过红包,“媳妇,我去接青峰放学,你和文安回家吧,晚上随便烧点。”
顾明惠应了下来。
一九九五年五月一号之前是单休日,之后则开始实行双休日,即周六、周日休息。
一九九九年,国庆节才改为放假三天,即十月一号、二号、三号三天,之前都是放假两天。
至于调休政策,还早着呢。
今年的九月三十号是周六,国庆假期两天,一号、二号放假,连在一起,就是放三天。
苏永安和苏武已经约定好,十月一号晚上,趁着孩子们放假,他们两家人一起聚聚。
苏武连饭店都已经订好,就在市里,是个大饭店。
顾明惠准备二十八号就在小立牌上写上放假三天的营业时间,早上十一点到十二点半。
其他时间,她打算休息下。
好不容易国庆放假,她也想跟家里人出门逛逛,去商超,看看彩色电视机。
去电影院,看看“老电影”,感受感受公园里的秋风,散散步。
当天晚上。
顾明惠简单地炒了四道菜,清炒大白菜、青椒炒肉丝、凉拌皮蛋还有西红柿鸡蛋汤。
都是快手菜,对于厨房老手来说,费不了多少功夫。
这顿饭,一家人吃的都挺开心,馒头特别喜欢吃西红柿鸡蛋汤泡饭,肚子吃的圆鼓鼓。
基本上,每一餐,馒头都会把肚子吃的圆鼓鼓。
晚上,苏珺是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睡得,睡在全新的床铺上,旁边有毛绒玩具狗陪着她。
顾明惠哄着苏珺入睡,在确定被子盖得严实后,她放下十块钱,走了出去。
十块钱,是苏珺一个星期的零花钱,不少。
从购买力方面来说,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五十块到两百块之间。
接下来的几天。
明惠家的小吃店生意依旧很稳定,稳定地火爆,纯利润大概在一千八百块到两千块之间。
为此,顾明惠专门办了个存折。
每天一早把苏珺和苏青峰送到学校后,都会去银行存钱,存一千五百块到一千八左右。
存折上,已经有三行存款汇入,存款总金额也在陆续增加。
九月三十日,周六,放假。
顾明惠和顾文安早早地去小吃店里干活。
平常是三个人忙,放假三天是两个人忙,他们去得比平时还早,动作也更快。
苏珺和苏青峰难得能睡到自然醒,担心两个孩子醒来,家里没人在,会害怕。
苏永安则被留在家里。
等到九点多,苏珺和苏青峰醒了,这也宣告着一场鸡飞狗跳的大戏即将上演。
“爸爸,帮我穿裤子,裤子要掉了。”
这是苏青峰扒拉着苏永安的头发,在苏永安的耳边喊。
“爸爸,我的新外套在哪里?妈妈昨天说帮我洗好了。”
苏珺对着苏永安喊了一声。
她想穿那个绣着小狗的新外套,馒头看到小狗,一定会更喜欢她的。
苏永安把自己的头发从苏青峰的小胖手解救出来,把挂在腿上的小裤子提上去。
转头对着苏珺说,“小珺,你看看衣柜里有没有。
你妈把衣服收起来了,你爸不知道在哪里,你自个找找看。”
苏珺撇撇嘴,哦了一声,她想喊她妈了。
“爸爸,早上吃什么?我想吃肉包子。”
“爸爸,我想吃水饺。”
“爸爸,还有豆浆。”
苏永安大喊了一声,“没有肉包子,没有水饺,也没有豆浆,家里煮了粥。
这都几点了,现在外面没有卖早餐的,都先吃粥,不吃粥,那就得饿着。”
手里有钱,再加上有能挣钱的生意,苏永安也舍得花钱在外面买早餐。
光帮苏青峰穿衣服,苏永安都已经热出了一身汗,好在苏珺不用他帮忙。
等两个孩子洗漱好,坐在饭桌上不老实地吃着粥,苏永安只觉得心累。
而此时的顾明惠已经忙的差不多,开始下油炸鸡腿、鸡翅还有鸡排。
等到十一点多。
明惠家的小吃店陆陆续续地来人,考虑到过节,不少人都是四个、五个的买。
一家的人数在那,少了谁的都不好。
少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老人家辛苦大半辈子,怎么,临老、该享福了。
做人子女的,连个吃食都不舍得买?
少了孩子的,哼,那放假这几天都别想安生,不把家给你拆了,那就算是“手下留情”。
至于自己,怎么,在外辛辛苦苦挣钱,在内日操持家里,连个吃食,都吃不上?
于是,大部分人都是按照家里人数买齐,对方吃不吃是一回事,但有没有又是另外一回事。
当然,也有不少人,只买了孩子的那份,借口说,“孩子想吃,给孩子买一份就行。
我们也不馋这口,六块钱就能买一斤猪肉,我买点肉回来吃就行。”
至于那一斤猪肉有没有买,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当然也有家长不舍得多买一份,于是借口尝个新鲜,把孩子的那份吃个大半。
顾明惠为啥会知道,因为孩子嚎啕大哭的声音,真的很尖锐。
生意红火,顾明惠忙得不可开交,好在有顾文安在,两人配合也算默契。
等到展示柜里的货全部被清空,顾明惠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忙完了。”
顾文安瘫坐在椅子上,比划了下,“姐,先歇歇。”
中午饭,顾明惠一行人是在小饭馆里吃的,苏珺和苏青峰倒是很兴奋。
“妈妈,吃肉肉,红烧肉肉。”
“妈妈,吃鸭腿,吃烤鸭,好吃的烤鸭。”
至于最后一份红包,顾明惠收到了自个的钱包里,充当私房钱。
她今天也很辛苦,特别需要奖励。
苏珺早就放学,苏永安抽空接她放学后,就直接把她送回了家,让她在家写作业。
苏青峰今天放学晚一点,昨天老师就跟他们家长说过,班上会举办国庆的表演节目。
节目内容就是唱国歌,会比平时晚半个小时放学,这几天都是如此,直到九月三十号表演完节目。
苏永安接过红包,“媳妇,我去接青峰放学,你和文安回家吧,晚上随便烧点。”
顾明惠应了下来。
一九九五年五月一号之前是单休日,之后则开始实行双休日,即周六、周日休息。
一九九九年,国庆节才改为放假三天,即十月一号、二号、三号三天,之前都是放假两天。
至于调休政策,还早着呢。
今年的九月三十号是周六,国庆假期两天,一号、二号放假,连在一起,就是放三天。
苏永安和苏武已经约定好,十月一号晚上,趁着孩子们放假,他们两家人一起聚聚。
苏武连饭店都已经订好,就在市里,是个大饭店。
顾明惠准备二十八号就在小立牌上写上放假三天的营业时间,早上十一点到十二点半。
其他时间,她打算休息下。
好不容易国庆放假,她也想跟家里人出门逛逛,去商超,看看彩色电视机。
去电影院,看看“老电影”,感受感受公园里的秋风,散散步。
当天晚上。
顾明惠简单地炒了四道菜,清炒大白菜、青椒炒肉丝、凉拌皮蛋还有西红柿鸡蛋汤。
都是快手菜,对于厨房老手来说,费不了多少功夫。
这顿饭,一家人吃的都挺开心,馒头特别喜欢吃西红柿鸡蛋汤泡饭,肚子吃的圆鼓鼓。
基本上,每一餐,馒头都会把肚子吃的圆鼓鼓。
晚上,苏珺是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睡得,睡在全新的床铺上,旁边有毛绒玩具狗陪着她。
顾明惠哄着苏珺入睡,在确定被子盖得严实后,她放下十块钱,走了出去。
十块钱,是苏珺一个星期的零花钱,不少。
从购买力方面来说,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五十块到两百块之间。
接下来的几天。
明惠家的小吃店生意依旧很稳定,稳定地火爆,纯利润大概在一千八百块到两千块之间。
为此,顾明惠专门办了个存折。
每天一早把苏珺和苏青峰送到学校后,都会去银行存钱,存一千五百块到一千八左右。
存折上,已经有三行存款汇入,存款总金额也在陆续增加。
九月三十日,周六,放假。
顾明惠和顾文安早早地去小吃店里干活。
平常是三个人忙,放假三天是两个人忙,他们去得比平时还早,动作也更快。
苏珺和苏青峰难得能睡到自然醒,担心两个孩子醒来,家里没人在,会害怕。
苏永安则被留在家里。
等到九点多,苏珺和苏青峰醒了,这也宣告着一场鸡飞狗跳的大戏即将上演。
“爸爸,帮我穿裤子,裤子要掉了。”
这是苏青峰扒拉着苏永安的头发,在苏永安的耳边喊。
“爸爸,我的新外套在哪里?妈妈昨天说帮我洗好了。”
苏珺对着苏永安喊了一声。
她想穿那个绣着小狗的新外套,馒头看到小狗,一定会更喜欢她的。
苏永安把自己的头发从苏青峰的小胖手解救出来,把挂在腿上的小裤子提上去。
转头对着苏珺说,“小珺,你看看衣柜里有没有。
你妈把衣服收起来了,你爸不知道在哪里,你自个找找看。”
苏珺撇撇嘴,哦了一声,她想喊她妈了。
“爸爸,早上吃什么?我想吃肉包子。”
“爸爸,我想吃水饺。”
“爸爸,还有豆浆。”
苏永安大喊了一声,“没有肉包子,没有水饺,也没有豆浆,家里煮了粥。
这都几点了,现在外面没有卖早餐的,都先吃粥,不吃粥,那就得饿着。”
手里有钱,再加上有能挣钱的生意,苏永安也舍得花钱在外面买早餐。
光帮苏青峰穿衣服,苏永安都已经热出了一身汗,好在苏珺不用他帮忙。
等两个孩子洗漱好,坐在饭桌上不老实地吃着粥,苏永安只觉得心累。
而此时的顾明惠已经忙的差不多,开始下油炸鸡腿、鸡翅还有鸡排。
等到十一点多。
明惠家的小吃店陆陆续续地来人,考虑到过节,不少人都是四个、五个的买。
一家的人数在那,少了谁的都不好。
少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老人家辛苦大半辈子,怎么,临老、该享福了。
做人子女的,连个吃食都不舍得买?
少了孩子的,哼,那放假这几天都别想安生,不把家给你拆了,那就算是“手下留情”。
至于自己,怎么,在外辛辛苦苦挣钱,在内日操持家里,连个吃食,都吃不上?
于是,大部分人都是按照家里人数买齐,对方吃不吃是一回事,但有没有又是另外一回事。
当然,也有不少人,只买了孩子的那份,借口说,“孩子想吃,给孩子买一份就行。
我们也不馋这口,六块钱就能买一斤猪肉,我买点肉回来吃就行。”
至于那一斤猪肉有没有买,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当然也有家长不舍得多买一份,于是借口尝个新鲜,把孩子的那份吃个大半。
顾明惠为啥会知道,因为孩子嚎啕大哭的声音,真的很尖锐。
生意红火,顾明惠忙得不可开交,好在有顾文安在,两人配合也算默契。
等到展示柜里的货全部被清空,顾明惠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忙完了。”
顾文安瘫坐在椅子上,比划了下,“姐,先歇歇。”
中午饭,顾明惠一行人是在小饭馆里吃的,苏珺和苏青峰倒是很兴奋。
“妈妈,吃肉肉,红烧肉肉。”
“妈妈,吃鸭腿,吃烤鸭,好吃的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