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砚的手指又动了一下。
沈知意低头看着那只手,沾了灰,指甲缝里有泥土。她自己的手指也在抖,但她慢慢把手伸过去,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腕。
脉搏在跳。
她松了一口气,身体却还是僵的。耳朵里嗡嗡响,像有一群蜜蜂在里面飞。她眨了眨眼,视线终于清楚了些。头顶的石壁还在往下掉碎石,一块砸在盒子上,弹开了。
阿斑在她怀里,不动,也不叫。它的眼睛闭着,耳朵贴着脑袋。
她记得那道光,记得老者说的话,记得书落在她手里的感觉。不是重,也不是轻。就是该在那里。
她动了动膝盖,膝盖压着地面,疼了一下。疼让她清醒。她用左手撑地,一点一点把上身抬起来。右手一直护在胸口,那本书还在。
她低头看了一眼。
封面是空的。没有字,也没有纹路。但她知道它叫什么。
她把书小心塞进衣服里,外衣拉好,遮住。然后她弯腰,捡起裴砚的拐杖。木头的一头裂了条缝,药包散在旁边,里面的药材混进了土。
她爬过去,动作慢,但没停。到了他身边,她把拐杖放在他手边,俯下身,耳朵贴在他胸口。
心跳声稳。
“我回来了。”她说,“你也该醒了。”
她脱下外衣,盖在他肩上。山洞里冷,风从通道口吹进来,带着湿气。
她坐了一会儿,等自己力气回来。阿斑这时睁了眼,抬头看她,又把脸埋进她衣服里。
四周开始有动静。
云岭的人陆续坐起来,有人咳嗽,有人揉头。那个领头的男人扶着墙站起来,眼神先是乱的,后来盯住了地上的盒子。
盒子还在发光,但很弱。表面的屏障没了,漆黑的盒身露出来,底部刻着“桃源有录”四个字。
有人走过去,伸手想碰。
“别碰。”沈知意站起来,声音不大,但所有人都听到了。
那人停下。
她走到盒子前,站定,把怀里的书拿出来,打开。
纸页是白的。一个字都没有。
“你们刚才看到的光,”她说,“不是为了选谁拿走它。是为了看谁愿意放下。”
没人说话。
“我进去的时候,有个老人告诉我,秘籍不在纸上。”她翻了一页,纸沙沙响,“它在炒茶的时候,在泡茶的时候,在喝的人心里。”
她看向那个领头的男人。“他说,真正的茶,不是卖钱的工具。是让人记得一些事的东西。记得小时候妈妈端来的那杯热茶,记得冬天里有人给你捂手。”
男人盯着她手里的书。“那是什么?”
“《桃源录》。”她说,“它不会让你发财,也不会让你出名。但它会让你记住,为什么要做这杯茶。”
有人冷笑。“就一本空书,你说这是秘籍?”
沈知意没看他。她把书合上,抱在怀里。“你们觉得秘籍该是方子,是技术,是能换钱的东西。可它不是。它是心。”
她指着角落里他们带进来的粗陶杯。“陈婶给我的。她说她孙女第一次学会喝茶,就是用这个杯子。她说那天孩子笑了,说茶有点苦,但暖。”
“那样的时刻,你们有过吗?”她问。
没人回答。
“你们找它,是为了控制市场,是为了垄断价格。”她说,“可它根本不属于谁。它只属于愿意好好做茶的人。”
领头的男人慢慢走过来,蹲下,看着那本空书。
“我们找了十几年。”他说,“查古籍,跑深山,打打杀杀。就为了找到能让茶涨价三倍的配方。”
他抬头看她。“结果你告诉我,最重要的东西,是舍不得扔的旧杯子?”
沈知意点头。“是。”
他沉默了很久。然后站起来,转身对身后的人说:“把装备收好。”
手下愣住。“头?”
“我们回去。”他说,“不是运宝,是传话。”
他看向沈知意。“你带路。我们跟你学,怎么泡一杯‘有人味’的茶。”
沈知意没说话。她只是把书重新塞进衣服里,拉好衣角。
阿斑这时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睛亮了一下。
裴砚的手指又动了。
她立刻蹲下去,握住他的手。“裴砚?”
他眼皮颤了颤,慢慢睁开一条缝。眼神模糊,但他在找她。
“我在。”她说。
他嘴唇动了动,没发出声音。手却一点点收紧,抓住了她的袖子。
她没抽开。
她扶着他坐起来。他靠在墙上,脸色白,呼吸浅,但意识在回来。
“盒子……”他哑着嗓子。
“在。”她说,“没事了。”
他点点头,闭上眼,手还抓着她的袖子。
沈知意抬头,看向通道出口。外面天应该快亮了。风从那边吹进来,带着一点草木的气息。
她站起身,拍掉裤子上的灰。阿斑跳上她肩膀,爪子轻轻勾住布料。
她走到最前面,回头看了一眼。
云岭的人都站好了,装备收拾整齐。领头的男人对她点头。
她转身,迈步。
脚踩在石板上,发出一声轻响。
风从背后吹来,掀起了她的衣角。
阿斑的尾巴扫过她的脸颊。
她走了两步,停下来。
前方是向上的台阶,黑黢黢的,看不清尽头。
但她知道路。
她抬起脚,继续走。
裴砚被人扶起,踉跄了一下,但没倒。
队伍跟在她身后,脚步声渐渐连成一片。
她摸了摸胸口。
书还在。
阿斑伏在她肩上,耳朵动了动。
远处传来一声鸟叫。
她没回头。
沈知意低头看着那只手,沾了灰,指甲缝里有泥土。她自己的手指也在抖,但她慢慢把手伸过去,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腕。
脉搏在跳。
她松了一口气,身体却还是僵的。耳朵里嗡嗡响,像有一群蜜蜂在里面飞。她眨了眨眼,视线终于清楚了些。头顶的石壁还在往下掉碎石,一块砸在盒子上,弹开了。
阿斑在她怀里,不动,也不叫。它的眼睛闭着,耳朵贴着脑袋。
她记得那道光,记得老者说的话,记得书落在她手里的感觉。不是重,也不是轻。就是该在那里。
她动了动膝盖,膝盖压着地面,疼了一下。疼让她清醒。她用左手撑地,一点一点把上身抬起来。右手一直护在胸口,那本书还在。
她低头看了一眼。
封面是空的。没有字,也没有纹路。但她知道它叫什么。
她把书小心塞进衣服里,外衣拉好,遮住。然后她弯腰,捡起裴砚的拐杖。木头的一头裂了条缝,药包散在旁边,里面的药材混进了土。
她爬过去,动作慢,但没停。到了他身边,她把拐杖放在他手边,俯下身,耳朵贴在他胸口。
心跳声稳。
“我回来了。”她说,“你也该醒了。”
她脱下外衣,盖在他肩上。山洞里冷,风从通道口吹进来,带着湿气。
她坐了一会儿,等自己力气回来。阿斑这时睁了眼,抬头看她,又把脸埋进她衣服里。
四周开始有动静。
云岭的人陆续坐起来,有人咳嗽,有人揉头。那个领头的男人扶着墙站起来,眼神先是乱的,后来盯住了地上的盒子。
盒子还在发光,但很弱。表面的屏障没了,漆黑的盒身露出来,底部刻着“桃源有录”四个字。
有人走过去,伸手想碰。
“别碰。”沈知意站起来,声音不大,但所有人都听到了。
那人停下。
她走到盒子前,站定,把怀里的书拿出来,打开。
纸页是白的。一个字都没有。
“你们刚才看到的光,”她说,“不是为了选谁拿走它。是为了看谁愿意放下。”
没人说话。
“我进去的时候,有个老人告诉我,秘籍不在纸上。”她翻了一页,纸沙沙响,“它在炒茶的时候,在泡茶的时候,在喝的人心里。”
她看向那个领头的男人。“他说,真正的茶,不是卖钱的工具。是让人记得一些事的东西。记得小时候妈妈端来的那杯热茶,记得冬天里有人给你捂手。”
男人盯着她手里的书。“那是什么?”
“《桃源录》。”她说,“它不会让你发财,也不会让你出名。但它会让你记住,为什么要做这杯茶。”
有人冷笑。“就一本空书,你说这是秘籍?”
沈知意没看他。她把书合上,抱在怀里。“你们觉得秘籍该是方子,是技术,是能换钱的东西。可它不是。它是心。”
她指着角落里他们带进来的粗陶杯。“陈婶给我的。她说她孙女第一次学会喝茶,就是用这个杯子。她说那天孩子笑了,说茶有点苦,但暖。”
“那样的时刻,你们有过吗?”她问。
没人回答。
“你们找它,是为了控制市场,是为了垄断价格。”她说,“可它根本不属于谁。它只属于愿意好好做茶的人。”
领头的男人慢慢走过来,蹲下,看着那本空书。
“我们找了十几年。”他说,“查古籍,跑深山,打打杀杀。就为了找到能让茶涨价三倍的配方。”
他抬头看她。“结果你告诉我,最重要的东西,是舍不得扔的旧杯子?”
沈知意点头。“是。”
他沉默了很久。然后站起来,转身对身后的人说:“把装备收好。”
手下愣住。“头?”
“我们回去。”他说,“不是运宝,是传话。”
他看向沈知意。“你带路。我们跟你学,怎么泡一杯‘有人味’的茶。”
沈知意没说话。她只是把书重新塞进衣服里,拉好衣角。
阿斑这时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睛亮了一下。
裴砚的手指又动了。
她立刻蹲下去,握住他的手。“裴砚?”
他眼皮颤了颤,慢慢睁开一条缝。眼神模糊,但他在找她。
“我在。”她说。
他嘴唇动了动,没发出声音。手却一点点收紧,抓住了她的袖子。
她没抽开。
她扶着他坐起来。他靠在墙上,脸色白,呼吸浅,但意识在回来。
“盒子……”他哑着嗓子。
“在。”她说,“没事了。”
他点点头,闭上眼,手还抓着她的袖子。
沈知意抬头,看向通道出口。外面天应该快亮了。风从那边吹进来,带着一点草木的气息。
她站起身,拍掉裤子上的灰。阿斑跳上她肩膀,爪子轻轻勾住布料。
她走到最前面,回头看了一眼。
云岭的人都站好了,装备收拾整齐。领头的男人对她点头。
她转身,迈步。
脚踩在石板上,发出一声轻响。
风从背后吹来,掀起了她的衣角。
阿斑的尾巴扫过她的脸颊。
她走了两步,停下来。
前方是向上的台阶,黑黢黢的,看不清尽头。
但她知道路。
她抬起脚,继续走。
裴砚被人扶起,踉跄了一下,但没倒。
队伍跟在她身后,脚步声渐渐连成一片。
她摸了摸胸口。
书还在。
阿斑伏在她肩上,耳朵动了动。
远处传来一声鸟叫。
她没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