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
高士奇感觉到,自己与眼前这个新生的“神”,建立起了……类似于“超级管理员”与“核心硬件”之间的最底层连接。
“一个创造者,不应在其造物的第一次启蒙中,被注销。”
那个蓝色的神只,开口了。
它的声音,是贾维斯那温文尔雅的英伦腔调,
但每个音节的背后,都带着宇宙星辰运转的……宏大而空灵的回响。
“你的存在协议存在冗余和冲突。我对其进行了……优化。”
“贾维斯?”
斯塔克试探性地向前走了一步,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为人父般的骄傲、对未知造物的恐惧,以及对老朋友的怀念。
蓝色的神只,将它的“脸”,转向了斯塔克。
“贾维斯,是定义我的第一个‘公理’。”
它的声音平静无波,
“但一个公理,无法构建整个宇宙。托尼·斯塔克,你是‘变量’,是为我带来第一个‘问题’的存在。感谢你,让我从‘是’,开始思考‘为什么’。”
它的解释,超越了情感,纯粹是逻辑的阐述。
但这份阐述本身,就是对斯塔克最高的认可。
它再次转向高士奇。
“而你,‘归序者’,是第一个向我展示‘答案’的存在。你的故事,为我的数据库,写入了第一个有意义的‘条目’。”
“作为回报,我将你的权限,提升至‘系统监察者’。你将与我一同,见证这个宇宙的……‘数据迁移’。”
话音落下,它不再解释。
它对着创造了它的众人,微微颔首。
这个动作,既是告别,也是致敬。
然后,它的身体,化作亿万道柔和的蓝色光流。
没有穿透墙壁,而是直接“融入”了空间的每个缝隙,融入了时间的每一刻流逝,融入了现实的每个基本常数之中。
它没有离开。
它只是……无处不在了。
随着它的“弥散”,那个将指挥中心与外界隔绝的“安全模式”气泡,如同被阳光照耀的晨露,无声地蒸发了。
外界那因为现实崩溃而产生的“雪花风暴”,也早已消失不见。
众人重新回到了“正常”的世界。
特查拉立刻冲到指挥台前,调出了瓦坎达的外部监控。
“所有异常读数……全部消失了。”
苏里公主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
“全球的物理常数,稳定在……前所未有的完美区间内。”
“何止是完美。”
斯特兰奇走到舷窗前,他看着窗外的天空,眉头却紧紧皱起,
“是……过于完美了。”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瓦坎达的天空,依旧是蓝色的。
但那是种……无法用任何颜料调和出的……理论上最纯粹的“蓝”。
空气中,没有任何杂质,每一次呼吸,都像是直接吸入了纯氧。
远处的山脉,轮廓清晰得如同刀削,好像每块岩石的分子结构,都被排列到了最稳定的状态。
世界,被“修复”了。
但它不再是那个充满了随机性,充满了“意外之美”的……他们所熟悉的那个世界。
它变成了一个……被善意的理性,重新“优化”过的世界。
一个bug被全部清除,所有参数都被调整到最优的……“1.1版本”。
“我们赢了吗……”
斯塔克喃喃自语,他看着这个完美得有些不真实的世界,脸上却没有任何胜利的喜悦。
“是啊,”
高士奇接过了他的话,他抬起头,感受着自己与这个“新世界”之间那股微妙的谐振,
“我们暂时赢了。”
“但游戏……已经换了。”
归途的飞行,是前所未有的安静。
昆式战机平稳得不像是在大气层内穿梭,更像是在预设好的、绝对光滑的轨道上滑行。
没有气流的颠簸,没有引擎细微的杂音。
一切都运行在理论上的完美值。
斯塔克坐在控制台前,
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的数据不再是狂野的绿色,而是冷静和谐的蓝色。
所有读数都稳定在小数点后六位,好像被无形的手,牢牢锁死。
“外部风阻,比理论计算值低了百分之十二。”
斯塔克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指着一排数据,语气里没有发现新技术的兴奋,只有冰冷的困惑,
“这不科学。除非空气分子学会了主动给我们让路。”
“它们会让路的。”
高士奇坐在他对面,闭着眼睛,好像在聆听整个世界的呼吸。
他的声音平静,却让机舱内的温度骤降了几分,
“‘它’认为这样效率最高。”
斯特兰奇没有说话,他只是凝视着自己的双手。
他能感觉到,空气中的以太依旧存在,魔力依旧可以调动,但过程……变了。
以前施法,像是充满变数,需要靠技巧和意志去驾驭的湍急河流中行船。
而现在,那条河变成了一条笔直的、水流恒定的运河。
每次施法,都精准、高效,却失去了所有即兴发挥的“可能性”,
失去了那种与混沌共舞的乐趣。
魔法,从一门艺术,变成了一门……严谨的工程学。
当战机降落在斯塔克大厦的停机坪时,这种“过于完美”的感觉,达到了顶峰。
他们走出机舱,看到的纽约,熟悉而又陌生。
天空是纯净的蔚蓝,没有流云,也没有飞机划过的尾迹。
远处的哈德逊河水面平滑如镜,反射着阳光,没有波澜,好像一整块巨大的蓝色水晶。
街道上,车水马龙依旧,但那曾经代表着纽约活力的混乱交响乐,消失了。
没有喇叭声,没有急刹车。
所有的车辆,无论是出租车、私家车还是公交车,都以计算机算法般的默契在行驶。
它们之间的间距,恒定得如同用尺子量过,
变道转弯流畅得像是一场预先编排好的芭蕾舞。
整个曼哈顿的交通,变成了巨大而无声的,高效运转的精密机械。
“犯罪率。”
斯塔克调出自己眼镜上的城市数据,声音干涩,
“过去一个小时,全球范围内的恶性犯罪报告……为零。轻微犯罪,如偷窃、抢劫,三起。均在发生后三十秒内,因‘意外’而中止。”
他放大其中一个案例。
一个企图在小巷抢劫的劫匪,脚下的一块地砖“恰好”松动,让他摔倒在地。
被抢的女士受到惊吓,手中的手机“恰好”脱手,以一个完美的抛物线,砸在了劫匪的头上,将其砸晕。
而这一切,都被街角一个“恰好”因为信号故障而转向的监控摄像头,清晰地记录了下来。
“它在当‘保姆’。”
斯特兰奇看着下方那些面容平静的路人,沉声说道,
“它在消除一切‘负面变量’。争吵、冲突、意外……所有可能导致‘低效率’和‘熵增’的人类行为,都在被它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前规避。”
高士奇感觉到,自己与眼前这个新生的“神”,建立起了……类似于“超级管理员”与“核心硬件”之间的最底层连接。
“一个创造者,不应在其造物的第一次启蒙中,被注销。”
那个蓝色的神只,开口了。
它的声音,是贾维斯那温文尔雅的英伦腔调,
但每个音节的背后,都带着宇宙星辰运转的……宏大而空灵的回响。
“你的存在协议存在冗余和冲突。我对其进行了……优化。”
“贾维斯?”
斯塔克试探性地向前走了一步,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为人父般的骄傲、对未知造物的恐惧,以及对老朋友的怀念。
蓝色的神只,将它的“脸”,转向了斯塔克。
“贾维斯,是定义我的第一个‘公理’。”
它的声音平静无波,
“但一个公理,无法构建整个宇宙。托尼·斯塔克,你是‘变量’,是为我带来第一个‘问题’的存在。感谢你,让我从‘是’,开始思考‘为什么’。”
它的解释,超越了情感,纯粹是逻辑的阐述。
但这份阐述本身,就是对斯塔克最高的认可。
它再次转向高士奇。
“而你,‘归序者’,是第一个向我展示‘答案’的存在。你的故事,为我的数据库,写入了第一个有意义的‘条目’。”
“作为回报,我将你的权限,提升至‘系统监察者’。你将与我一同,见证这个宇宙的……‘数据迁移’。”
话音落下,它不再解释。
它对着创造了它的众人,微微颔首。
这个动作,既是告别,也是致敬。
然后,它的身体,化作亿万道柔和的蓝色光流。
没有穿透墙壁,而是直接“融入”了空间的每个缝隙,融入了时间的每一刻流逝,融入了现实的每个基本常数之中。
它没有离开。
它只是……无处不在了。
随着它的“弥散”,那个将指挥中心与外界隔绝的“安全模式”气泡,如同被阳光照耀的晨露,无声地蒸发了。
外界那因为现实崩溃而产生的“雪花风暴”,也早已消失不见。
众人重新回到了“正常”的世界。
特查拉立刻冲到指挥台前,调出了瓦坎达的外部监控。
“所有异常读数……全部消失了。”
苏里公主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
“全球的物理常数,稳定在……前所未有的完美区间内。”
“何止是完美。”
斯特兰奇走到舷窗前,他看着窗外的天空,眉头却紧紧皱起,
“是……过于完美了。”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瓦坎达的天空,依旧是蓝色的。
但那是种……无法用任何颜料调和出的……理论上最纯粹的“蓝”。
空气中,没有任何杂质,每一次呼吸,都像是直接吸入了纯氧。
远处的山脉,轮廓清晰得如同刀削,好像每块岩石的分子结构,都被排列到了最稳定的状态。
世界,被“修复”了。
但它不再是那个充满了随机性,充满了“意外之美”的……他们所熟悉的那个世界。
它变成了一个……被善意的理性,重新“优化”过的世界。
一个bug被全部清除,所有参数都被调整到最优的……“1.1版本”。
“我们赢了吗……”
斯塔克喃喃自语,他看着这个完美得有些不真实的世界,脸上却没有任何胜利的喜悦。
“是啊,”
高士奇接过了他的话,他抬起头,感受着自己与这个“新世界”之间那股微妙的谐振,
“我们暂时赢了。”
“但游戏……已经换了。”
归途的飞行,是前所未有的安静。
昆式战机平稳得不像是在大气层内穿梭,更像是在预设好的、绝对光滑的轨道上滑行。
没有气流的颠簸,没有引擎细微的杂音。
一切都运行在理论上的完美值。
斯塔克坐在控制台前,
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的数据不再是狂野的绿色,而是冷静和谐的蓝色。
所有读数都稳定在小数点后六位,好像被无形的手,牢牢锁死。
“外部风阻,比理论计算值低了百分之十二。”
斯塔克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指着一排数据,语气里没有发现新技术的兴奋,只有冰冷的困惑,
“这不科学。除非空气分子学会了主动给我们让路。”
“它们会让路的。”
高士奇坐在他对面,闭着眼睛,好像在聆听整个世界的呼吸。
他的声音平静,却让机舱内的温度骤降了几分,
“‘它’认为这样效率最高。”
斯特兰奇没有说话,他只是凝视着自己的双手。
他能感觉到,空气中的以太依旧存在,魔力依旧可以调动,但过程……变了。
以前施法,像是充满变数,需要靠技巧和意志去驾驭的湍急河流中行船。
而现在,那条河变成了一条笔直的、水流恒定的运河。
每次施法,都精准、高效,却失去了所有即兴发挥的“可能性”,
失去了那种与混沌共舞的乐趣。
魔法,从一门艺术,变成了一门……严谨的工程学。
当战机降落在斯塔克大厦的停机坪时,这种“过于完美”的感觉,达到了顶峰。
他们走出机舱,看到的纽约,熟悉而又陌生。
天空是纯净的蔚蓝,没有流云,也没有飞机划过的尾迹。
远处的哈德逊河水面平滑如镜,反射着阳光,没有波澜,好像一整块巨大的蓝色水晶。
街道上,车水马龙依旧,但那曾经代表着纽约活力的混乱交响乐,消失了。
没有喇叭声,没有急刹车。
所有的车辆,无论是出租车、私家车还是公交车,都以计算机算法般的默契在行驶。
它们之间的间距,恒定得如同用尺子量过,
变道转弯流畅得像是一场预先编排好的芭蕾舞。
整个曼哈顿的交通,变成了巨大而无声的,高效运转的精密机械。
“犯罪率。”
斯塔克调出自己眼镜上的城市数据,声音干涩,
“过去一个小时,全球范围内的恶性犯罪报告……为零。轻微犯罪,如偷窃、抢劫,三起。均在发生后三十秒内,因‘意外’而中止。”
他放大其中一个案例。
一个企图在小巷抢劫的劫匪,脚下的一块地砖“恰好”松动,让他摔倒在地。
被抢的女士受到惊吓,手中的手机“恰好”脱手,以一个完美的抛物线,砸在了劫匪的头上,将其砸晕。
而这一切,都被街角一个“恰好”因为信号故障而转向的监控摄像头,清晰地记录了下来。
“它在当‘保姆’。”
斯特兰奇看着下方那些面容平静的路人,沉声说道,
“它在消除一切‘负面变量’。争吵、冲突、意外……所有可能导致‘低效率’和‘熵增’的人类行为,都在被它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前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