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再讲到打击泸州姜永军那个团,二班直接打掉前卫连,后面几十门炮轰,打残那个团时,郭振兴眼睛都直了。郭振兴不敢相信彩彩说的是真的,那可是军阀刘湘的一个精锐团,刘湘的部队装备是国内其它军队无法可比的。而两个孩子就遗憾自己没有和彩彩在一起打反动派,没有看到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再后面讲到上个月,他们几乎用同样的办法歼灭了军阀刘存厚的东路军时,他们3人的心就飞了,只想快点出发,马上到部队,赶快去打仗,去杀敌人,去杀反动派。
后面,郭振兴问了一下彩彩的枪法怎么样了?突击中队是什么情况?几个人一直聊到天快亮时,才不愿不舍地回去睡觉。
第二天,彩彩跟杨班、郭振兴去了一趟王家镇。她一直没忘记镇上那些又黑又瘦的可怜人,特别是那个大眼睛的哥哥。她和杨班在这里选了3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还有那个已经15岁的大眼睛哥哥。那些没有被选上的孩子们苦苦相求,跪在地上,并拽着彩彩的裤腿不让走路。彩彩实在不忍心,望向杨班,杨班点点头,最后又多选了6人,总共选了10个孩子,当然年龄也放宽了一些。
杨班先买了一些能吃的东西分给家长和孩子们,之后,分别给了家长们5个大洋。还给孩子们分别买了一套里外全身新的衣服,又同时找了五户人家,让烧水给孩子们洗澡。等孩子们洗完澡,换上新衣服,之后才领着去美美地吃了一顿好吃的;最后给每人准备了一份足够两三天吃的干粮,告诉并让孩子们记牢集合时间和地点后才回去。
又过了一天,彩彩就带着大家出发了。出发时,杨班要给梅大善人拿钱,梅大善人马上拦住说:“别给我拿钱,那是打我脸!”“你见到王启明就知道了,我们是一家人!”没办法,彩彩只好说:“那就算了吧,谢谢梅爷爷了!”
最后,郭振兴、义娃、建建分别与梅大善人、夫人、还有小丫头,王成有、刘红英告别。彩彩含着眼泪分别抱了一下爷爷、奶奶、弟弟,还有梅爷爷,抹着眼泪跑着走了。
再过了一周,一行人安全到达虎城镇,郭振兴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游击军战士。
郭振兴到了部队后,王昆问他想做什么,郭振兴说,只想当一名士兵,要先学习,要在思想上、行动上跟上大家。
郭振兴可以这样想,可以这样说,但王昆是不会埋没人才的。他太了解郭振兴了,郭振兴以前在部队上当过连长,人不仅仗义,而且点子多,善于管理;要不然,他们也逃不出来,也回不到老家。
王昆本想让郭振兴担任副大队长或突击中队中队长,但想到郭振兴刚来,对部队不熟;而突击中队队长是彩彩,他也不好换,倒不是说彩彩是他姑娘,他要徇私;而是他考虑,彩彩现在在突击中队像神一样地存在,她大脑那种不拐弯的“直回路”往往还是战斗取胜的关键所在,所以,他必须把她放在正职的位置上。几番考虑后,他最终还是把郭振兴安排到大队部当参谋,给邓大猛当副手,同时参与突击中队管理。
郭振兴来了之后,王昆就像是见到了亲人。每每有事没事的时候他都会去找郭振兴聊聊。
有一次,王昆聊到在重庆遇险的事,他说他当时都已经绝望了,他肩上有好几项秘密任务还没有向组织回复,他的女儿还孤伶伶地在学校里等他,到最后的时候,他的枪里只剩两颗子弹了,就在这时,彩彩出现了,是彩彩弹无虚发的3枪救了他,那时候彩彩只是个11岁的孩子呀,直到现在,每每想起那事,他都不敢相信那是真的。郭振兴说到,你可太小瞧彩彩这孩子了,你想一想,汪秀兰领走她之前,在100米的距离上,她都能够打中兔子的腿(其实是没打中兔子,偏离的子弹碰上兔子的腿了),那在100多米的距离上,打中一个横躺着的人算什么呢!
王昆心里明白,哪有郭振兴说的那么简单。要是个成年人,练一年多枪,肯定没问题;但那是一个孩子,那么小的孩子,得花多少心血,才能练出那样的枪法呀。
王昆握着郭振兴的手,心中要表达的感激之情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他只说了一句“我是真诚地谢谢大哥呀”,之后就转移了话题。
郭振兴、义娃、建建来到部队后,彩彩这下可高兴了。总喜欢跑去找义娃和建建聊天,给他们讲形势、介绍部队的纪律和游击军的各方面情况。彩彩还总是去找郭振兴,让带着她和义娃、建建一起出去看地形、一起到山里去训练。四个人感觉又回到了往日的时光里,重温到了“一家人”似的温馨的感觉。
后面有一次,郭振兴问王昆为什么改名字?王昆说,是为了保护家人。郭振兴在老家已经没有亲人了,他不需要考虑改名字这事,但他突然想到了那几名神枪手,还有国民党对我党的残酷镇压,他向王昆建议神枪手们也都改一下名字,王昆欣然同意。
突击中队现在虽然已经有50多人了,但核心成员一直是那12名神枪手,这12人经常开会集体商量一些事情,他们仍然把这种会叫班会。郭振兴来了之后,核心人员由12人变成了15人,班会还是照常开。
郭振兴提议,把突击中队分成3个小队,也得到大队部的批准。于是,15名核心成员组成了一小队,由大于班当小队长,孙班为副小队长;之前招的一期30名队员为二小队,由大马班当小队长、二马班当副小队长;新招的二期队员为三小队,韩班为小队长,李班为副小队长。大马班、二马班、韩班、李班都是兼任。
再后面讲到上个月,他们几乎用同样的办法歼灭了军阀刘存厚的东路军时,他们3人的心就飞了,只想快点出发,马上到部队,赶快去打仗,去杀敌人,去杀反动派。
后面,郭振兴问了一下彩彩的枪法怎么样了?突击中队是什么情况?几个人一直聊到天快亮时,才不愿不舍地回去睡觉。
第二天,彩彩跟杨班、郭振兴去了一趟王家镇。她一直没忘记镇上那些又黑又瘦的可怜人,特别是那个大眼睛的哥哥。她和杨班在这里选了3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还有那个已经15岁的大眼睛哥哥。那些没有被选上的孩子们苦苦相求,跪在地上,并拽着彩彩的裤腿不让走路。彩彩实在不忍心,望向杨班,杨班点点头,最后又多选了6人,总共选了10个孩子,当然年龄也放宽了一些。
杨班先买了一些能吃的东西分给家长和孩子们,之后,分别给了家长们5个大洋。还给孩子们分别买了一套里外全身新的衣服,又同时找了五户人家,让烧水给孩子们洗澡。等孩子们洗完澡,换上新衣服,之后才领着去美美地吃了一顿好吃的;最后给每人准备了一份足够两三天吃的干粮,告诉并让孩子们记牢集合时间和地点后才回去。
又过了一天,彩彩就带着大家出发了。出发时,杨班要给梅大善人拿钱,梅大善人马上拦住说:“别给我拿钱,那是打我脸!”“你见到王启明就知道了,我们是一家人!”没办法,彩彩只好说:“那就算了吧,谢谢梅爷爷了!”
最后,郭振兴、义娃、建建分别与梅大善人、夫人、还有小丫头,王成有、刘红英告别。彩彩含着眼泪分别抱了一下爷爷、奶奶、弟弟,还有梅爷爷,抹着眼泪跑着走了。
再过了一周,一行人安全到达虎城镇,郭振兴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游击军战士。
郭振兴到了部队后,王昆问他想做什么,郭振兴说,只想当一名士兵,要先学习,要在思想上、行动上跟上大家。
郭振兴可以这样想,可以这样说,但王昆是不会埋没人才的。他太了解郭振兴了,郭振兴以前在部队上当过连长,人不仅仗义,而且点子多,善于管理;要不然,他们也逃不出来,也回不到老家。
王昆本想让郭振兴担任副大队长或突击中队中队长,但想到郭振兴刚来,对部队不熟;而突击中队队长是彩彩,他也不好换,倒不是说彩彩是他姑娘,他要徇私;而是他考虑,彩彩现在在突击中队像神一样地存在,她大脑那种不拐弯的“直回路”往往还是战斗取胜的关键所在,所以,他必须把她放在正职的位置上。几番考虑后,他最终还是把郭振兴安排到大队部当参谋,给邓大猛当副手,同时参与突击中队管理。
郭振兴来了之后,王昆就像是见到了亲人。每每有事没事的时候他都会去找郭振兴聊聊。
有一次,王昆聊到在重庆遇险的事,他说他当时都已经绝望了,他肩上有好几项秘密任务还没有向组织回复,他的女儿还孤伶伶地在学校里等他,到最后的时候,他的枪里只剩两颗子弹了,就在这时,彩彩出现了,是彩彩弹无虚发的3枪救了他,那时候彩彩只是个11岁的孩子呀,直到现在,每每想起那事,他都不敢相信那是真的。郭振兴说到,你可太小瞧彩彩这孩子了,你想一想,汪秀兰领走她之前,在100米的距离上,她都能够打中兔子的腿(其实是没打中兔子,偏离的子弹碰上兔子的腿了),那在100多米的距离上,打中一个横躺着的人算什么呢!
王昆心里明白,哪有郭振兴说的那么简单。要是个成年人,练一年多枪,肯定没问题;但那是一个孩子,那么小的孩子,得花多少心血,才能练出那样的枪法呀。
王昆握着郭振兴的手,心中要表达的感激之情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他只说了一句“我是真诚地谢谢大哥呀”,之后就转移了话题。
郭振兴、义娃、建建来到部队后,彩彩这下可高兴了。总喜欢跑去找义娃和建建聊天,给他们讲形势、介绍部队的纪律和游击军的各方面情况。彩彩还总是去找郭振兴,让带着她和义娃、建建一起出去看地形、一起到山里去训练。四个人感觉又回到了往日的时光里,重温到了“一家人”似的温馨的感觉。
后面有一次,郭振兴问王昆为什么改名字?王昆说,是为了保护家人。郭振兴在老家已经没有亲人了,他不需要考虑改名字这事,但他突然想到了那几名神枪手,还有国民党对我党的残酷镇压,他向王昆建议神枪手们也都改一下名字,王昆欣然同意。
突击中队现在虽然已经有50多人了,但核心成员一直是那12名神枪手,这12人经常开会集体商量一些事情,他们仍然把这种会叫班会。郭振兴来了之后,核心人员由12人变成了15人,班会还是照常开。
郭振兴提议,把突击中队分成3个小队,也得到大队部的批准。于是,15名核心成员组成了一小队,由大于班当小队长,孙班为副小队长;之前招的一期30名队员为二小队,由大马班当小队长、二马班当副小队长;新招的二期队员为三小队,韩班为小队长,李班为副小队长。大马班、二马班、韩班、李班都是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