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院的铁门在夜里像头沉默的兽。十一点的风卷着桂花香撞在铁栏杆上,发出"呜呜"的响,像谁被捂住嘴在哭。我攥着那串黄铜钥匙,金属凉意顺着指尖爬上来,冻得指节发僵——钥匙串上挂着的平安符是外婆给的,红布包着根桃木枝,边角已经磨得发白,里面隐约露出个刻痕,像个"苏"字。
"快点,林溪。"孟萌的运动鞋踩过水洼,溅起的泥点打在练功服裤脚上,深色的印子像未干的血。她拽了拽我的胳膊,马尾辫扫过我的手背,带着股洗发水的柠檬味,可我却觉得那味道里掺了点别的,像消毒水混着铁锈,"听说这楼以前是教会医院,太平间就在四楼,1948年烧死过七个修女。"
排练厅大楼的台阶爬起来格外沉。每级台阶边缘都磨得发亮,像被无数只脚踩过,积着层薄灰,却在正中央留着道干净的痕迹,像刚有人走过。一楼大厅的穿衣镜蒙着层灰,照出我们两个模糊的影子,孟萌的影子后面,好像还跟着个更瘦的轮廓,贴着地面拖得老长,头发垂到脚踝。
"听见没?"孟萌突然停下脚步,侧着耳朵听。钢琴声正从楼上传下来,叮叮咚咚的,是《天鹅之死》的调子,弹得又急又乱,像有人在拼命砸琴键,可细听之下,又能辨出其中藏着段更慢的旋律,像另一只手在底下按和弦。"谁啊这是,大半夜的练这么疯。"她的指尖在冰凉的栏杆上划了下,留下道白痕。
我盯着楼梯拐角的窗户。月光从那里斜斜地照进来,在地上画出个菱形的亮斑,钢琴声就从那亮斑后面钻出来,带着股潮湿的木头味。上周打扫四楼时,我在最里面的排练厅见过那架钢琴,深棕色的漆皮掉了大半,琴键发黄,中间C调的白键缺了个角,像被人啃过。当时地板上有串水渍,从钢琴一直拖到窗边,形状像串脚印,踮着脚尖的那种。
"可能是哪个系的学姐吧。"我的声音有点发紧,咽了口唾沫,喉咙里像卡着砂纸。二楼走廊的应急灯开始闪烁,绿光忽明忽暗,把舞蹈房的门牌照得忽隐忽现。302的门虚掩着,里面的把杆上搭着件白色舞裙,裙摆垂到地上,像个站着的人。我盯着那舞裙看了两秒,突然发现领口处有片暗红,像没洗干净的血,而舞裙的腰间,系着根红绳,和我平安符上的材质一模一样。
"别看了。"孟萌拽了我一把,她的指尖冰凉,像刚从冰水里捞出来,"快点锁完门走,我妈说子夜前不能在阴气重的地方待着。她年轻时候在这楼里丢过块玉佩,说是被'东西'借去了。"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尾音发颤,像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
三楼的钢琴声最大。像是就在耳边响着,琴键撞击的"咚咚"声震得耳膜发麻,连走廊里的地砖都在轻微震动。走廊尽头的排练厅亮着灯,暖黄色的光从门缝里挤出来,在地上投下道细长的光带,里面隐约有个影子在转圈,踮着脚尖,像在跳足尖舞。那影子转得飞快,裙摆扬起的弧度却很怪,像被人从背后拽着。
"就是这间吧。"孟萌的呼吸声混在钢琴声里,粗重得像拉风箱。她伸手去推门,手指刚碰到门把手,里面的钢琴声突然停了,死一般的寂静里,只能听见我们的心跳声,"咚、咚"的,撞得胸腔发疼。门缝里的光慢慢暗下去,最后只剩道细线,像根绷紧的琴弦。
"谁在里面?"我壮着胆子喊了一声,声音在走廊里撞出回音,弹回来时变了调,像个女人的笑声。光带里的影子停住了,慢慢转过身,面向门口。我看见那影子的头歪向一边,像被折断的脖颈,手臂却直直地举着,指尖对着我们的方向。
门缝里的光灭了。
"操。"孟萌猛地缩回手,往后退了半步,踩在我的脚背上。她的脸在应急灯的绿光里白得像纸,嘴唇哆嗦着,"你看见没?刚才那影子......没有脚。它是飘着的。"她的手死死抓住我的胳膊,指甲几乎嵌进肉里,我能感觉到她的心跳,快得像要从喉咙里蹦出来。
我的后背瞬间爬满冷汗。想起小时候外婆说的,踮着脚走路的不一定是人,可能是"走夜路的",它们总爱穿白衣服,跟着唱歌或者弹琴的人。去年校庆演出,有个学妹在四楼排练完,发现舞鞋里多了根头发,又黑又长,缠在鞋带上,像条小蛇。
钢琴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是从四楼传下来的。调子变得很慢,每个音符都拖得长长的,像谁在哭。那旋律里藏着种熟悉感,我想了半天才记起来,是外婆总哼唱的调子,她说那是我早逝的姨婆教她的,姨婆以前就是这所学院的钢琴老师。
"上去看看?"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明明心里怕得要死,脚却像被粘住了,不由自主地往楼梯口挪。四楼的窗户亮着盏灯,在漆黑的楼顶上,像只睁着的眼睛。楼梯扶手积着层灰,可从三楼到四楼的这段,有串浅浅的指印,像有人刚扶过。
楼梯爬到一半,孟萌突然抓住我的胳膊,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你闻。"她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什么味?"
空气里飘着股淡淡的福尔马林味,混着钢琴烤漆的木头香,像走进了废弃的手术室。我想起这栋楼的历史——建校前确实是家女子医院,1946年烧过一场大火,据说烧死了个弹钢琴的女医生,她的琴就放在现在的四楼排练厅。教导主任苏老师的办公室里,挂着张老照片,穿白大褂的女人坐在钢琴前,手腕上戴着块玉坠,和我外婆的那块一模一样。
四楼的走廊阴冷得像冰窖。应急灯的绿光比楼下暗得多,照在墙壁上,那些斑驳的霉斑像一张张人脸。最里面的排练厅门开着道缝,那盏亮着的灯就在里面,可钢琴声却没了,静得能听见自己牙齿打颤的"咯咯"声。走廊的地板上,散落着些芭蕾舞鞋的碎片,缎面被撕成条,像绷带。
"没人啊。"孟萌的声音带着回音,她往前挪了两步,透过门缝往里看,"灯是亮的,钢琴也在,就是......"她的话突然卡住,眼睛瞪得溜圆,像看到了什么极其可怕的东西。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排练厅的地板上,有串湿漉漉的脚印,从门口一直延伸到钢琴前,脚印很小,像小孩子的,可每一步都只有前半个脚掌的印子,像踮着脚走的。更吓人的是,那脚印是反着的,脚趾朝后,脚跟朝前,像有人倒着走路。
钢琴盖是打开的,琴键上蒙着层薄灰,可中间那组黑白键却异常干净,像是刚被人弹过。最吓人的是钢琴上放着的舞鞋,白色的缎面鞋,鞋头沾着点暗红,鞋带在琴盖上绕了三圈,打了个死结,像根绞索。琴凳上搭着件白衬衫,领口别着枚校徽,上面刻着"苏晚"两个字——我在老照片上见过这个名字,是我姨婆的名字。
"灯......"我指着排练厅的天花板,声音劈了叉。那盏亮着的灯突然开始闪烁,黄光大亮的瞬间,我看见琴凳上坐着个穿白舞裙的影子,长发垂到地上,正对着钢琴,可她的头却转了过来,脸埋在头发里,只能看见个尖尖的下巴,嘴角咧开个诡异的弧度。她的手指在琴键上移动,可钢琴却没有声音,像在弹一架无声的琴。
灯灭了。
整个四楼陷入一片漆黑,只有应急灯的绿光在远处闪烁。钢琴声猛地炸响,比刚才任何时候都响,《天鹅之死》的旋律被弹得面目全非,错音像无数根针,扎得人耳朵疼。我甚至能听见琴弦崩断的声音,"嘣"的一声,尖锐刺耳,紧接着是女人的尖叫,凄厉得像被火烧。
"跑!"孟萌突然尖叫起来,拽着我转身就往楼下冲。我的鞋跟在台阶上崴了一下,钥匙串"哐当"掉在地上,外婆给的平安符滚了出来,红布散开,露出里面的桃木枝,上面刻着的"苏"字异常清晰。我顾不上去捡,被孟萌拖着往下跑,练功服的裙摆勾在楼梯扶手上,撕开道口子,像被谁扯了一把。
身后的钢琴声追着我们,每个台阶都在震,像有什么东西在后面跺脚,踮着脚尖,"嗒、嗒、嗒"的,越来越近。我回头瞥了一眼,四楼的走廊尽头,那盏灯又亮了,门口站着个白影子,长发飘在风里,像面旗子。她的手里好像拿着什么,亮晶晶的,像块玉佩。
跑到一楼大厅时,穿衣镜里的我们脸色惨白,头发乱糟糟的,可镜中走廊的尽头,四楼那个白影子正往下走,一步一步,踮着脚尖,裙摆扫过台阶,没有声音。她的脸依然藏在头发里,可我看见她的手腕上,戴着块玉坠,在绿光里闪着冷光。
"别回头!"孟萌的声音都变了调,她拉着我冲出大楼,铁门在身后"哐当"撞上,把钢琴声和那股福尔马林味关在了里面。我们沿着马路狂奔,直到看见校门口的保安亭,才敢停下来喘气,两个人的后背都湿透了,练功服紧紧贴在身上,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保安老李探出头,看见我们这副样子,皱起眉头:"又听见四楼的钢琴声了?"
"您也知道?"孟萌的声音还在抖。
老李叹了口气,往大楼的方向看了一眼:"苏老师没跟你们说?每年这时候都这样。"他从口袋里掏出包烟,点上一根,"当年苏晚老师就是在四楼被烧死的,钢琴砸在她身上,骨头都嵌进琴键里了。她生前最爱弹《天鹅之死》,说要弹给她妹妹听......"
我心里咯噔一下。外婆的名字叫苏月,晚和月,可不就是姐妹吗?
那天晚上,我和孟萌挤在她的宿舍。她的室友回家了,寝室里只有我们两个,开着所有的灯,背靠背坐在床上,直到天快亮才敢合眼。孟萌说她闭眼睛就看见那个白影子,踮着脚在琴键上跳,头发扫过琴键,发出"沙沙"的响,像在哭。她还说,那影子的手腕上,戴着块和她妈妈丢的那块一模一样的玉佩。
第二天早上,我们跟老师坦白了没锁门的事。教导主任苏老师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平时总穿件深色旗袍,说话慢条斯理的。可听到我们说四楼的钢琴声和白影子时,她手里的搪瓷杯"哐当"掉在桌上,茶水洒了一地,旗袍领口的玉坠晃了晃,和我外婆的那块一模一样。
"以后别去四楼。"苏主任的声音有点发飘,她的手指在桌角的划痕上摩挲,那里刻着个"苏"字,和我平安符上的一样,"尤其是晚上,那间排练厅......早就不用了。"她的眼圈红了,"我姐姐她......就是太执着了。"
后来才从老校工嘴里听到真相。四楼最里面的排练厅,以前确实是间琴房,1978年有个叫苏晚的舞蹈老师,在里面练舞时被钢琴砸死了。据说她那天穿着白舞裙,弹着《天鹅之死》,钢琴突然从墙上掉下来,把她压在底下,等发现时,血浸透了舞裙,染红了琴键,"死的时候还保持着踮脚的姿势,像只断了脖子的天鹅"。而那天,本该和她一起练舞的妹妹苏月,因为生病没来——苏月就是我外婆。
"苏老师的钢琴没搬走。"校工抽着烟,烟雾缭绕里,他的眼神有点飘忽,"每年她忌日前后,就总有人听见四楼有钢琴声,还有人看见白影子在跳舞......说她是想把没跳完的舞跳完,等她妹妹来看。"他顿了顿,看向孟萌,"你妈当年丢的玉佩,是不是块和田玉,上面刻着朵梅花?"
孟萌点点头,脸色发白。
"那是苏晚老师的遗物。"校工叹了口气,"她妹妹当年送给她的,火灾后就不见了。有人说,看见苏老师的影子戴着它,在四楼等妹妹来取。"
我突然想起外婆的平安符。回家问她时,外婆叹了口气,从樟木箱子里翻出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个穿白舞裙的年轻女人,站在钢琴前,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她的领口别着个玉坠,和苏主任旗袍上的一模一样。照片背面写着行字:"赠月,盼君归。"
"那是你姨婆,"外婆的手指轻轻划过照片上的人,声音哽咽,"大名叫苏晚,当年在这所学校当老师,出事那天,她本来要跟我借桃木枝辟邪的,我没给......她说钢琴总自己响,像有人在里面哭......"
平安符被我找回来了。一周后,校工在四楼排练厅的钢琴底下发现了它,红布包着的桃木枝断成了两截,断口处沾着点暗红,像干了的血。苏主任把它还给我时,眼眶红红的,她塞给我块玉佩,说是苏晚的遗物,"她不会害你的,那天她只是想让你听她弹完最后一段,她生前最疼小孩了。"玉佩上刻着朵梅花,和孟萌描述的一模一样。
现在每次路过排练厅大楼,我都会抬头看四楼。那扇窗户总在夜里亮着灯,钢琴声偶尔还会飘下来,不再是杂乱的错音,而是流畅的《天鹅之死》,弹到最悲伤的地方,会有个很轻的女声跟着哼,像在唱歌。
孟萌后来转去了普通中学。她说她总梦见自己在四楼排练厅,穿着白舞裙,踮着脚弹钢琴,头发垂下来遮住脸,琴键上全是血。"她想让我替她跳完。"孟萌临走前说,她的手腕上有圈浅浅的红痕,像被琴弦勒过。离开前,她把那块失而复得的玉佩还给了苏主任,"我妈说,物归原主,她该安息了。"
我还留在舞蹈学院。每次练舞到深夜,路过四楼时,都会把外婆给的玉佩攥得紧紧的。有次排练《天鹅之死》,跳到踮脚旋转的动作,突然听见身后传来钢琴声,和伴奏带的调子一模一样。我回头看,排练厅的门口站着个白影子,长发在风里飘,对着我轻轻点头,像在说"跳得好"。
钢琴声停的时候,我看见琴凳上放着双新的白舞鞋,鞋带系得整整齐齐,鞋头朝着舞台中央,像在等谁穿上它,跳完那支没结束的舞。苏主任站在走廊尽头,手里拿着束白菊,对着排练厅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那天之后,四楼的钢琴声再也没响过。只是偶尔有晚归的学生说,看见四楼最里面的排练厅亮着灯,琴凳上坐着两个人影,一个穿白舞裙,一个穿旗袍,像在说话,又像在弹琴,月光从窗户照进去,把她们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静止的画。
"快点,林溪。"孟萌的运动鞋踩过水洼,溅起的泥点打在练功服裤脚上,深色的印子像未干的血。她拽了拽我的胳膊,马尾辫扫过我的手背,带着股洗发水的柠檬味,可我却觉得那味道里掺了点别的,像消毒水混着铁锈,"听说这楼以前是教会医院,太平间就在四楼,1948年烧死过七个修女。"
排练厅大楼的台阶爬起来格外沉。每级台阶边缘都磨得发亮,像被无数只脚踩过,积着层薄灰,却在正中央留着道干净的痕迹,像刚有人走过。一楼大厅的穿衣镜蒙着层灰,照出我们两个模糊的影子,孟萌的影子后面,好像还跟着个更瘦的轮廓,贴着地面拖得老长,头发垂到脚踝。
"听见没?"孟萌突然停下脚步,侧着耳朵听。钢琴声正从楼上传下来,叮叮咚咚的,是《天鹅之死》的调子,弹得又急又乱,像有人在拼命砸琴键,可细听之下,又能辨出其中藏着段更慢的旋律,像另一只手在底下按和弦。"谁啊这是,大半夜的练这么疯。"她的指尖在冰凉的栏杆上划了下,留下道白痕。
我盯着楼梯拐角的窗户。月光从那里斜斜地照进来,在地上画出个菱形的亮斑,钢琴声就从那亮斑后面钻出来,带着股潮湿的木头味。上周打扫四楼时,我在最里面的排练厅见过那架钢琴,深棕色的漆皮掉了大半,琴键发黄,中间C调的白键缺了个角,像被人啃过。当时地板上有串水渍,从钢琴一直拖到窗边,形状像串脚印,踮着脚尖的那种。
"可能是哪个系的学姐吧。"我的声音有点发紧,咽了口唾沫,喉咙里像卡着砂纸。二楼走廊的应急灯开始闪烁,绿光忽明忽暗,把舞蹈房的门牌照得忽隐忽现。302的门虚掩着,里面的把杆上搭着件白色舞裙,裙摆垂到地上,像个站着的人。我盯着那舞裙看了两秒,突然发现领口处有片暗红,像没洗干净的血,而舞裙的腰间,系着根红绳,和我平安符上的材质一模一样。
"别看了。"孟萌拽了我一把,她的指尖冰凉,像刚从冰水里捞出来,"快点锁完门走,我妈说子夜前不能在阴气重的地方待着。她年轻时候在这楼里丢过块玉佩,说是被'东西'借去了。"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尾音发颤,像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
三楼的钢琴声最大。像是就在耳边响着,琴键撞击的"咚咚"声震得耳膜发麻,连走廊里的地砖都在轻微震动。走廊尽头的排练厅亮着灯,暖黄色的光从门缝里挤出来,在地上投下道细长的光带,里面隐约有个影子在转圈,踮着脚尖,像在跳足尖舞。那影子转得飞快,裙摆扬起的弧度却很怪,像被人从背后拽着。
"就是这间吧。"孟萌的呼吸声混在钢琴声里,粗重得像拉风箱。她伸手去推门,手指刚碰到门把手,里面的钢琴声突然停了,死一般的寂静里,只能听见我们的心跳声,"咚、咚"的,撞得胸腔发疼。门缝里的光慢慢暗下去,最后只剩道细线,像根绷紧的琴弦。
"谁在里面?"我壮着胆子喊了一声,声音在走廊里撞出回音,弹回来时变了调,像个女人的笑声。光带里的影子停住了,慢慢转过身,面向门口。我看见那影子的头歪向一边,像被折断的脖颈,手臂却直直地举着,指尖对着我们的方向。
门缝里的光灭了。
"操。"孟萌猛地缩回手,往后退了半步,踩在我的脚背上。她的脸在应急灯的绿光里白得像纸,嘴唇哆嗦着,"你看见没?刚才那影子......没有脚。它是飘着的。"她的手死死抓住我的胳膊,指甲几乎嵌进肉里,我能感觉到她的心跳,快得像要从喉咙里蹦出来。
我的后背瞬间爬满冷汗。想起小时候外婆说的,踮着脚走路的不一定是人,可能是"走夜路的",它们总爱穿白衣服,跟着唱歌或者弹琴的人。去年校庆演出,有个学妹在四楼排练完,发现舞鞋里多了根头发,又黑又长,缠在鞋带上,像条小蛇。
钢琴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是从四楼传下来的。调子变得很慢,每个音符都拖得长长的,像谁在哭。那旋律里藏着种熟悉感,我想了半天才记起来,是外婆总哼唱的调子,她说那是我早逝的姨婆教她的,姨婆以前就是这所学院的钢琴老师。
"上去看看?"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明明心里怕得要死,脚却像被粘住了,不由自主地往楼梯口挪。四楼的窗户亮着盏灯,在漆黑的楼顶上,像只睁着的眼睛。楼梯扶手积着层灰,可从三楼到四楼的这段,有串浅浅的指印,像有人刚扶过。
楼梯爬到一半,孟萌突然抓住我的胳膊,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你闻。"她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什么味?"
空气里飘着股淡淡的福尔马林味,混着钢琴烤漆的木头香,像走进了废弃的手术室。我想起这栋楼的历史——建校前确实是家女子医院,1946年烧过一场大火,据说烧死了个弹钢琴的女医生,她的琴就放在现在的四楼排练厅。教导主任苏老师的办公室里,挂着张老照片,穿白大褂的女人坐在钢琴前,手腕上戴着块玉坠,和我外婆的那块一模一样。
四楼的走廊阴冷得像冰窖。应急灯的绿光比楼下暗得多,照在墙壁上,那些斑驳的霉斑像一张张人脸。最里面的排练厅门开着道缝,那盏亮着的灯就在里面,可钢琴声却没了,静得能听见自己牙齿打颤的"咯咯"声。走廊的地板上,散落着些芭蕾舞鞋的碎片,缎面被撕成条,像绷带。
"没人啊。"孟萌的声音带着回音,她往前挪了两步,透过门缝往里看,"灯是亮的,钢琴也在,就是......"她的话突然卡住,眼睛瞪得溜圆,像看到了什么极其可怕的东西。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排练厅的地板上,有串湿漉漉的脚印,从门口一直延伸到钢琴前,脚印很小,像小孩子的,可每一步都只有前半个脚掌的印子,像踮着脚走的。更吓人的是,那脚印是反着的,脚趾朝后,脚跟朝前,像有人倒着走路。
钢琴盖是打开的,琴键上蒙着层薄灰,可中间那组黑白键却异常干净,像是刚被人弹过。最吓人的是钢琴上放着的舞鞋,白色的缎面鞋,鞋头沾着点暗红,鞋带在琴盖上绕了三圈,打了个死结,像根绞索。琴凳上搭着件白衬衫,领口别着枚校徽,上面刻着"苏晚"两个字——我在老照片上见过这个名字,是我姨婆的名字。
"灯......"我指着排练厅的天花板,声音劈了叉。那盏亮着的灯突然开始闪烁,黄光大亮的瞬间,我看见琴凳上坐着个穿白舞裙的影子,长发垂到地上,正对着钢琴,可她的头却转了过来,脸埋在头发里,只能看见个尖尖的下巴,嘴角咧开个诡异的弧度。她的手指在琴键上移动,可钢琴却没有声音,像在弹一架无声的琴。
灯灭了。
整个四楼陷入一片漆黑,只有应急灯的绿光在远处闪烁。钢琴声猛地炸响,比刚才任何时候都响,《天鹅之死》的旋律被弹得面目全非,错音像无数根针,扎得人耳朵疼。我甚至能听见琴弦崩断的声音,"嘣"的一声,尖锐刺耳,紧接着是女人的尖叫,凄厉得像被火烧。
"跑!"孟萌突然尖叫起来,拽着我转身就往楼下冲。我的鞋跟在台阶上崴了一下,钥匙串"哐当"掉在地上,外婆给的平安符滚了出来,红布散开,露出里面的桃木枝,上面刻着的"苏"字异常清晰。我顾不上去捡,被孟萌拖着往下跑,练功服的裙摆勾在楼梯扶手上,撕开道口子,像被谁扯了一把。
身后的钢琴声追着我们,每个台阶都在震,像有什么东西在后面跺脚,踮着脚尖,"嗒、嗒、嗒"的,越来越近。我回头瞥了一眼,四楼的走廊尽头,那盏灯又亮了,门口站着个白影子,长发飘在风里,像面旗子。她的手里好像拿着什么,亮晶晶的,像块玉佩。
跑到一楼大厅时,穿衣镜里的我们脸色惨白,头发乱糟糟的,可镜中走廊的尽头,四楼那个白影子正往下走,一步一步,踮着脚尖,裙摆扫过台阶,没有声音。她的脸依然藏在头发里,可我看见她的手腕上,戴着块玉坠,在绿光里闪着冷光。
"别回头!"孟萌的声音都变了调,她拉着我冲出大楼,铁门在身后"哐当"撞上,把钢琴声和那股福尔马林味关在了里面。我们沿着马路狂奔,直到看见校门口的保安亭,才敢停下来喘气,两个人的后背都湿透了,练功服紧紧贴在身上,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保安老李探出头,看见我们这副样子,皱起眉头:"又听见四楼的钢琴声了?"
"您也知道?"孟萌的声音还在抖。
老李叹了口气,往大楼的方向看了一眼:"苏老师没跟你们说?每年这时候都这样。"他从口袋里掏出包烟,点上一根,"当年苏晚老师就是在四楼被烧死的,钢琴砸在她身上,骨头都嵌进琴键里了。她生前最爱弹《天鹅之死》,说要弹给她妹妹听......"
我心里咯噔一下。外婆的名字叫苏月,晚和月,可不就是姐妹吗?
那天晚上,我和孟萌挤在她的宿舍。她的室友回家了,寝室里只有我们两个,开着所有的灯,背靠背坐在床上,直到天快亮才敢合眼。孟萌说她闭眼睛就看见那个白影子,踮着脚在琴键上跳,头发扫过琴键,发出"沙沙"的响,像在哭。她还说,那影子的手腕上,戴着块和她妈妈丢的那块一模一样的玉佩。
第二天早上,我们跟老师坦白了没锁门的事。教导主任苏老师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平时总穿件深色旗袍,说话慢条斯理的。可听到我们说四楼的钢琴声和白影子时,她手里的搪瓷杯"哐当"掉在桌上,茶水洒了一地,旗袍领口的玉坠晃了晃,和我外婆的那块一模一样。
"以后别去四楼。"苏主任的声音有点发飘,她的手指在桌角的划痕上摩挲,那里刻着个"苏"字,和我平安符上的一样,"尤其是晚上,那间排练厅......早就不用了。"她的眼圈红了,"我姐姐她......就是太执着了。"
后来才从老校工嘴里听到真相。四楼最里面的排练厅,以前确实是间琴房,1978年有个叫苏晚的舞蹈老师,在里面练舞时被钢琴砸死了。据说她那天穿着白舞裙,弹着《天鹅之死》,钢琴突然从墙上掉下来,把她压在底下,等发现时,血浸透了舞裙,染红了琴键,"死的时候还保持着踮脚的姿势,像只断了脖子的天鹅"。而那天,本该和她一起练舞的妹妹苏月,因为生病没来——苏月就是我外婆。
"苏老师的钢琴没搬走。"校工抽着烟,烟雾缭绕里,他的眼神有点飘忽,"每年她忌日前后,就总有人听见四楼有钢琴声,还有人看见白影子在跳舞......说她是想把没跳完的舞跳完,等她妹妹来看。"他顿了顿,看向孟萌,"你妈当年丢的玉佩,是不是块和田玉,上面刻着朵梅花?"
孟萌点点头,脸色发白。
"那是苏晚老师的遗物。"校工叹了口气,"她妹妹当年送给她的,火灾后就不见了。有人说,看见苏老师的影子戴着它,在四楼等妹妹来取。"
我突然想起外婆的平安符。回家问她时,外婆叹了口气,从樟木箱子里翻出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个穿白舞裙的年轻女人,站在钢琴前,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她的领口别着个玉坠,和苏主任旗袍上的一模一样。照片背面写着行字:"赠月,盼君归。"
"那是你姨婆,"外婆的手指轻轻划过照片上的人,声音哽咽,"大名叫苏晚,当年在这所学校当老师,出事那天,她本来要跟我借桃木枝辟邪的,我没给......她说钢琴总自己响,像有人在里面哭......"
平安符被我找回来了。一周后,校工在四楼排练厅的钢琴底下发现了它,红布包着的桃木枝断成了两截,断口处沾着点暗红,像干了的血。苏主任把它还给我时,眼眶红红的,她塞给我块玉佩,说是苏晚的遗物,"她不会害你的,那天她只是想让你听她弹完最后一段,她生前最疼小孩了。"玉佩上刻着朵梅花,和孟萌描述的一模一样。
现在每次路过排练厅大楼,我都会抬头看四楼。那扇窗户总在夜里亮着灯,钢琴声偶尔还会飘下来,不再是杂乱的错音,而是流畅的《天鹅之死》,弹到最悲伤的地方,会有个很轻的女声跟着哼,像在唱歌。
孟萌后来转去了普通中学。她说她总梦见自己在四楼排练厅,穿着白舞裙,踮着脚弹钢琴,头发垂下来遮住脸,琴键上全是血。"她想让我替她跳完。"孟萌临走前说,她的手腕上有圈浅浅的红痕,像被琴弦勒过。离开前,她把那块失而复得的玉佩还给了苏主任,"我妈说,物归原主,她该安息了。"
我还留在舞蹈学院。每次练舞到深夜,路过四楼时,都会把外婆给的玉佩攥得紧紧的。有次排练《天鹅之死》,跳到踮脚旋转的动作,突然听见身后传来钢琴声,和伴奏带的调子一模一样。我回头看,排练厅的门口站着个白影子,长发在风里飘,对着我轻轻点头,像在说"跳得好"。
钢琴声停的时候,我看见琴凳上放着双新的白舞鞋,鞋带系得整整齐齐,鞋头朝着舞台中央,像在等谁穿上它,跳完那支没结束的舞。苏主任站在走廊尽头,手里拿着束白菊,对着排练厅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那天之后,四楼的钢琴声再也没响过。只是偶尔有晚归的学生说,看见四楼最里面的排练厅亮着灯,琴凳上坐着两个人影,一个穿白舞裙,一个穿旗袍,像在说话,又像在弹琴,月光从窗户照进去,把她们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静止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