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深处那间终年弥漫着沉水香与铁锈血腥混合气息的密室,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猪油。
秦王稷斜倚在冰冷的玄鸟王座上,指尖一枚玄铁指环缓慢地、无声地刮擦着扶手上一道深凹的青铜刻痕。
那刻痕,是八年前伊阙大捷后,他亲手刻下的“二十四万”。
“范叔,”
秦王的声音低沉,如同青铜编钟最底下那口蒙了尘的哑钟,
“寡人这口锅……炖烂了楚国的龟壳汤,油星子溅得满灶台都是。赵国那头老麋鹿,闻着味儿……蹄子也踏进锅里来了?”
他眼皮微抬,浑浊的眼珠里,倒映着下首那个穿着簇新锦袍、身形瘦削如竹的影子。
范雎(字叔)微微躬身,脸上那层常年敷着的、如同上好白瓷釉面的恭谨笑容纹丝不动。
他细长的手指捻着袖口一丝并不存在的褶皱,声音轻滑得像刚出油的蛇蜕:
“王上圣明烛照。赵国那头老麋鹿,廉颇,如今可是把上党那口山坳坳里的‘老汤锅’,捂得比寡妇的裤腰带还紧!
深沟高垒,乌龟缩头,任凭我大秦健儿在锅沿儿上敲锣打鼓,他就是不露头!
油盐不进!硬得……像块在冰窖里冻了八百年的陈年腊肉!”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极其细微、如同毒蛇吐信般的弧度:
“不过嘛……腊肉再硬,架不住灶膛里火苗子旺。更架不住……有人嫌这腊肉塞牙缝,想换块嫩点的里脊肉尝尝鲜。”
秦王稷的指环停住了。
浑浊的眼珠里,一丝精光如同淬毒的针尖,骤然刺破沉滞:“哦?赵国那灶台上……有动静了?”
范雎的笑容更深了,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惬意:
“岂止是动静?简直是灶王爷打翻了醋坛子!赵王丹那小子,毛还没长齐,心气儿倒比天高!
嫌廉颇这老腊肉嚼着费劲,挡了他‘一锅烩天下’的宏图大梦!
整日里在邯郸的宫闱深处,抱着他那点‘纸上谈兵’的菜谱秘籍,口水都快流到脚面上了!
就盼着找个‘火候猛、下料狠’的愣头青厨子,好把他那锅‘速成霸王汤’给炖出来!”
他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如同毒蛇在枯叶下爬行:
“王上,您说……咱是不是该……往赵国那灶膛里,再添把‘柴’?把那锅本就快熬干的‘老汤’……彻底烧糊?顺便……帮赵王挑块‘嫩肉’下锅?”
秦王稷的指环猛地一划!
在青铜扶手上刮出一道刺耳的金铁摩擦声!
浑浊的眼珠里,那点精光瞬间燃烧成燎原的野火!
他喉咙里发出一声如同破旧风箱鼓动般的、低沉而兴奋的嘶鸣:
“添!给寡人狠狠地添!把那块冻腊肉……给寡人架到火上烤!烤出油来!烤出脓来!寡人要看看……赵国这口锅底……到底糊成了什么德行!”
邯郸。
赵王宫。
鹿台暖阁。
暖阁里烧着昂贵的兽炭,暖意融融,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一股焦躁与压抑。
廉颇,这位须发皆白、脸上沟壑如同太行山褶皱的老将,身披着洗得发白的旧皮甲,如同一尊沉默的青铜古钟,矗立在巨大的羊皮舆图前。
舆图上,上党地区被朱砂重重圈出,密密麻麻的线条勾勒着山川沟壑,如同凝固的血脉。
“大王!”
廉颇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千锤百炼的、如同磐石撞击般的沉厚力量,震得暖阁四壁悬挂的丝帛微微颤动,
“秦军势大,如虎狼环伺!白起那厮,更是屠夫中的屠夫!我军唯有依托地利,深沟高垒,耗其锐气,断其粮道!
待其师老兵疲,粮草不济,方可寻隙击之!此乃万全之策!切不可……切不可被那‘速胜’的虚火迷了心窍!
贸然出击,如同以卵击石!是拿我赵国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去填那白起的万人坑啊!”
他布满老茧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代表长平关隘的位置,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
“万全?万全个屁!”
一声带着浓重鼻音、却异常尖锐的年轻嗓音猛地炸开!
如同热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
赵括!
一身崭新的、镶嵌着金线云纹的亮银锁子甲,衬得他面皮白净,眉眼间飞扬着一种近乎狂热的自信。
他几步冲到舆图前,一把推开廉颇那根如同老树虬枝般的手指,动作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蛮横!
“老将军!您这‘万全’之策,就是缩头乌龟的‘万全’!是坐以待毙的‘万全’!”
他指着舆图上秦军大营的方向,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廉颇脸上,
“秦军远来,粮草转运千里!如同悬丝!我军据守雄关,以逸待劳!
此时不主动出击,断其粮道,更待何时?!难道要等秦人吃饱喝足,磨利了屠刀,再来砍我们的脑袋吗?!”
他猛地转身,对着端坐在鎏金暖榻上、脸色阴晴不定的赵王丹,声音拔高,带着一种煽动人心的蛊惑:
“大王!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如今秦军虽众,然其深入我境,兵力分散!
我军若能集中精锐,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扑其粮道要害!必能一击奏功!断其粮草,则秦军必乱!乱则必败!
届时,我军乘胜追击,定能全歼白起于长平山下!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岂能因老将军畏敌如虎、一味龟缩而错失良机?!”
他越说越激动,白皙的脸颊泛起亢奋的红晕,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旌旗所指,秦军溃败如潮的景象:
“大王!廉颇老矣!胆气已丧!只知守成,不知进取!空耗国力,坐失良机!若再让他统帅三军,我赵国……迟早要被这锅温吞水……活活煮烂在锅里!”
“你……竖子!狂妄!”
廉颇气得浑身发抖,花白的胡须根根戟张!
他猛地踏前一步,沉重的战靴踏得地板咚的一声闷响!
一股百战老将的惨烈杀气如同实质般喷薄而出!
暖阁内的温度仿佛瞬间降到了冰点!
“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你可知秦军弩阵之利?可知白起用兵之诡?可知那千里粮道,有多少伏兵暗哨?
有多少天险绝地?!贸然出击,数十万大军一旦脱离坚城壁垒,暴露于旷野!那就是……那就是……”
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如同被激怒的雄狮,却因极度的愤怒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而一时语塞!
“那就是什么?”
赵括毫不畏惧地迎上廉颇那几乎要喷出火来的目光,嘴角勾起一丝轻蔑的冷笑,
“老将军是被秦人吓破了胆吧?白起?哼!伊阙、鄢郢,不过是仗着水淹火攻的奇技淫巧!
真论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我赵括熟读兵书战策,胸藏百万甲兵!岂会惧他一个屠夫?!”
他猛地转身,对着赵王丹,单膝跪地,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狂热:
“大王!臣愿立军令状!若不能击破秦军,生擒白起!臣愿提头来见!请大王速速决断!换将!出击!此战!必为我大赵雪耻!扬威天下!”
暖阁内死寂一片。
只有兽炭在铜盆里燃烧发出的噼啪轻响。
赵王丹的脸色变幻不定,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腰间玉佩的流苏。
廉颇那沉痛如山的目光,与赵括那炽热如火的请战,在他心中激烈交锋。
最终,那点被“速胜”“雪耻”“扬威”撩拨得滚烫的虚荣心,如同燎原之火,彻底压倒了理智的堤坝。
他猛地站起身!
宽大的袍袖带起一阵风!
“好!赵卿忠勇可嘉!寡人……准了!”
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努力维持着王者的威严,
“即日起!拜赵括为上将军!代廉颇统率三军!出兵长平!与秦军……决一死战!”
“大王——!!!”
廉颇发出一声撕心裂肺、如同杜鹃啼血般的悲鸣!
他踉跄一步,老泪纵横!
他知道,赵国这口锅……连同里面几十万条性命……已经被架在了名为“赵括”的熊熊烈火之上!
只等……烧干!
烧糊!
烧成灰烬!
长平。
秦军大营。
中军大帐。
帐内没有生火。
深秋的寒意如同冰冷的毒蛇,顺着帐帘缝隙无声地钻入,舔舐着每一寸皮肤。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干燥的土腥气和皮革铁锈混合的冷硬味道。
白起盘膝坐在一张粗糙的毡席上。
面前摊开着一幅绘制得极其精细的长平地形图。
他没有看地图。
他的目光,穿透厚重的帐帘,投向西北方——赵国都城邯郸的方向。
眼神平静无波,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
帐帘被无声地掀开。
一股更浓郁的沉水香气混合着一种精明的算计气息飘了进来。
范雎那张白瓷般的脸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
他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无懈可击的恭谨笑容,脚步轻得像猫。
“武安君,”
范雎的声音如同上好的丝绸滑过冰面,“赵国那边……灶台换厨子了。”
白起没有抬头。
只是极其轻微地、几不可察地点了一下下颌。
仿佛早已预料。
“廉颇那块冻腊肉……被赵王嫌弃塞牙,丢进泔水桶了。”
范雎嘴角的笑意加深,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诮,
“换上来的是块……嫩得能掐出水来的‘小里脊’。赵括。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此刻正摩拳擦掌,准备拿他那套‘菜谱’上的花活儿,来炖咱们这锅‘老秦汤’呢。”
他走到地图旁,细长的手指精准地点在代表赵军主力位置的一个标记上:
“探子回报,赵括小儿已经下令,全军拔营!放弃廉颇苦心经营的所有壁垒!正朝着咱们……不!
是朝着咱们故意露给他看的那个‘粮道破绽’……饿虎扑食般冲过来了!那架势……啧啧,恨不得一口把咱们的辎重队连锅端了!”
白起终于抬起了眼。
那双清澈见底的黑眸,如同两块万年玄冰,倒映着范雎那张带着算计笑容的脸。
没有欣喜,没有嘲讽,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冰冷的了然。
“粮道?”
白起的声音不高,却像冰锥凿击冻土,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穿透力,“给他。”
范雎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又化开,带着一丝玩味:“给他?武安君的意思是……?”
白起缓缓站起身。
他的动作并不快,却带着一种山岳将倾般的沉重压迫感。
他走到帐壁旁,取下悬挂着的一柄形制古朴、刃口却闪烁着幽冷寒芒的青铜长剑。
剑身狭长,线条冷硬,如同死神的肋骨。
“他要断粮道。”
白起的手指轻轻拂过冰冷的剑脊,动作轻柔得如同抚摸情人的发丝,“那就让他……断个彻底。”
他猛地转身!
剑尖斜指地图上赵军主力扑向的那个“粮道破绽”后方!
一个被重重山峦环抱、如同巨大口袋般的狭窄谷地——百里石长城!
“令:王龁所部!”
“佯败!”
“弃粮!”
“引赵军主力——入此瓮!”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如同北风卷过冰原:
“令:司马梗!张唐!”
“率轻骑死士!”
“绕行太行绝壁!”
“断其归路!塞其隘口!”
“绝其粮秣!锁其水源!”
他手腕一翻!
那柄青铜长剑在空中划出一道凄冷的弧光!
剑尖带着无匹的杀意!
狠狠钉在地图上那个代表百里石长城的标记之上!
发出“哆”的一声闷响!
“此谷!”
白起的声音如同来自九幽的宣判,冰冷彻骨,不带一丝波澜:
“便是赵国四十万大军的——冷库!”
“待其冻透!”
“再行——剔骨!”
帐内死寂。
只有剑尖钉入地图的余音在回荡。
寒意更浓了,仿佛连空气都要冻结成冰。
范雎看着那柄钉在地图上的剑,又看看白起那张毫无表情、却散发着比剑锋更凛冽寒意的脸。
他脸上的笑容终于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敬畏、恐惧、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兴奋的复杂神情。
他缓缓躬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诺!末将……即刻去办!”
他转身退出大帐。
帐帘落下,隔绝了内外。
帐内,只剩下白起一人,如同亘古不化的冰山,矗立在冰冷的黑暗与那柄钉死了赵国命运的青铜长剑之前。
冻肉,已入冷库。
剔骨刀,已然出鞘。
        秦王稷斜倚在冰冷的玄鸟王座上,指尖一枚玄铁指环缓慢地、无声地刮擦着扶手上一道深凹的青铜刻痕。
那刻痕,是八年前伊阙大捷后,他亲手刻下的“二十四万”。
“范叔,”
秦王的声音低沉,如同青铜编钟最底下那口蒙了尘的哑钟,
“寡人这口锅……炖烂了楚国的龟壳汤,油星子溅得满灶台都是。赵国那头老麋鹿,闻着味儿……蹄子也踏进锅里来了?”
他眼皮微抬,浑浊的眼珠里,倒映着下首那个穿着簇新锦袍、身形瘦削如竹的影子。
范雎(字叔)微微躬身,脸上那层常年敷着的、如同上好白瓷釉面的恭谨笑容纹丝不动。
他细长的手指捻着袖口一丝并不存在的褶皱,声音轻滑得像刚出油的蛇蜕:
“王上圣明烛照。赵国那头老麋鹿,廉颇,如今可是把上党那口山坳坳里的‘老汤锅’,捂得比寡妇的裤腰带还紧!
深沟高垒,乌龟缩头,任凭我大秦健儿在锅沿儿上敲锣打鼓,他就是不露头!
油盐不进!硬得……像块在冰窖里冻了八百年的陈年腊肉!”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极其细微、如同毒蛇吐信般的弧度:
“不过嘛……腊肉再硬,架不住灶膛里火苗子旺。更架不住……有人嫌这腊肉塞牙缝,想换块嫩点的里脊肉尝尝鲜。”
秦王稷的指环停住了。
浑浊的眼珠里,一丝精光如同淬毒的针尖,骤然刺破沉滞:“哦?赵国那灶台上……有动静了?”
范雎的笑容更深了,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惬意:
“岂止是动静?简直是灶王爷打翻了醋坛子!赵王丹那小子,毛还没长齐,心气儿倒比天高!
嫌廉颇这老腊肉嚼着费劲,挡了他‘一锅烩天下’的宏图大梦!
整日里在邯郸的宫闱深处,抱着他那点‘纸上谈兵’的菜谱秘籍,口水都快流到脚面上了!
就盼着找个‘火候猛、下料狠’的愣头青厨子,好把他那锅‘速成霸王汤’给炖出来!”
他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如同毒蛇在枯叶下爬行:
“王上,您说……咱是不是该……往赵国那灶膛里,再添把‘柴’?把那锅本就快熬干的‘老汤’……彻底烧糊?顺便……帮赵王挑块‘嫩肉’下锅?”
秦王稷的指环猛地一划!
在青铜扶手上刮出一道刺耳的金铁摩擦声!
浑浊的眼珠里,那点精光瞬间燃烧成燎原的野火!
他喉咙里发出一声如同破旧风箱鼓动般的、低沉而兴奋的嘶鸣:
“添!给寡人狠狠地添!把那块冻腊肉……给寡人架到火上烤!烤出油来!烤出脓来!寡人要看看……赵国这口锅底……到底糊成了什么德行!”
邯郸。
赵王宫。
鹿台暖阁。
暖阁里烧着昂贵的兽炭,暖意融融,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一股焦躁与压抑。
廉颇,这位须发皆白、脸上沟壑如同太行山褶皱的老将,身披着洗得发白的旧皮甲,如同一尊沉默的青铜古钟,矗立在巨大的羊皮舆图前。
舆图上,上党地区被朱砂重重圈出,密密麻麻的线条勾勒着山川沟壑,如同凝固的血脉。
“大王!”
廉颇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千锤百炼的、如同磐石撞击般的沉厚力量,震得暖阁四壁悬挂的丝帛微微颤动,
“秦军势大,如虎狼环伺!白起那厮,更是屠夫中的屠夫!我军唯有依托地利,深沟高垒,耗其锐气,断其粮道!
待其师老兵疲,粮草不济,方可寻隙击之!此乃万全之策!切不可……切不可被那‘速胜’的虚火迷了心窍!
贸然出击,如同以卵击石!是拿我赵国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去填那白起的万人坑啊!”
他布满老茧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代表长平关隘的位置,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
“万全?万全个屁!”
一声带着浓重鼻音、却异常尖锐的年轻嗓音猛地炸开!
如同热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
赵括!
一身崭新的、镶嵌着金线云纹的亮银锁子甲,衬得他面皮白净,眉眼间飞扬着一种近乎狂热的自信。
他几步冲到舆图前,一把推开廉颇那根如同老树虬枝般的手指,动作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蛮横!
“老将军!您这‘万全’之策,就是缩头乌龟的‘万全’!是坐以待毙的‘万全’!”
他指着舆图上秦军大营的方向,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廉颇脸上,
“秦军远来,粮草转运千里!如同悬丝!我军据守雄关,以逸待劳!
此时不主动出击,断其粮道,更待何时?!难道要等秦人吃饱喝足,磨利了屠刀,再来砍我们的脑袋吗?!”
他猛地转身,对着端坐在鎏金暖榻上、脸色阴晴不定的赵王丹,声音拔高,带着一种煽动人心的蛊惑:
“大王!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如今秦军虽众,然其深入我境,兵力分散!
我军若能集中精锐,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扑其粮道要害!必能一击奏功!断其粮草,则秦军必乱!乱则必败!
届时,我军乘胜追击,定能全歼白起于长平山下!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岂能因老将军畏敌如虎、一味龟缩而错失良机?!”
他越说越激动,白皙的脸颊泛起亢奋的红晕,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旌旗所指,秦军溃败如潮的景象:
“大王!廉颇老矣!胆气已丧!只知守成,不知进取!空耗国力,坐失良机!若再让他统帅三军,我赵国……迟早要被这锅温吞水……活活煮烂在锅里!”
“你……竖子!狂妄!”
廉颇气得浑身发抖,花白的胡须根根戟张!
他猛地踏前一步,沉重的战靴踏得地板咚的一声闷响!
一股百战老将的惨烈杀气如同实质般喷薄而出!
暖阁内的温度仿佛瞬间降到了冰点!
“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你可知秦军弩阵之利?可知白起用兵之诡?可知那千里粮道,有多少伏兵暗哨?
有多少天险绝地?!贸然出击,数十万大军一旦脱离坚城壁垒,暴露于旷野!那就是……那就是……”
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如同被激怒的雄狮,却因极度的愤怒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而一时语塞!
“那就是什么?”
赵括毫不畏惧地迎上廉颇那几乎要喷出火来的目光,嘴角勾起一丝轻蔑的冷笑,
“老将军是被秦人吓破了胆吧?白起?哼!伊阙、鄢郢,不过是仗着水淹火攻的奇技淫巧!
真论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我赵括熟读兵书战策,胸藏百万甲兵!岂会惧他一个屠夫?!”
他猛地转身,对着赵王丹,单膝跪地,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狂热:
“大王!臣愿立军令状!若不能击破秦军,生擒白起!臣愿提头来见!请大王速速决断!换将!出击!此战!必为我大赵雪耻!扬威天下!”
暖阁内死寂一片。
只有兽炭在铜盆里燃烧发出的噼啪轻响。
赵王丹的脸色变幻不定,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腰间玉佩的流苏。
廉颇那沉痛如山的目光,与赵括那炽热如火的请战,在他心中激烈交锋。
最终,那点被“速胜”“雪耻”“扬威”撩拨得滚烫的虚荣心,如同燎原之火,彻底压倒了理智的堤坝。
他猛地站起身!
宽大的袍袖带起一阵风!
“好!赵卿忠勇可嘉!寡人……准了!”
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努力维持着王者的威严,
“即日起!拜赵括为上将军!代廉颇统率三军!出兵长平!与秦军……决一死战!”
“大王——!!!”
廉颇发出一声撕心裂肺、如同杜鹃啼血般的悲鸣!
他踉跄一步,老泪纵横!
他知道,赵国这口锅……连同里面几十万条性命……已经被架在了名为“赵括”的熊熊烈火之上!
只等……烧干!
烧糊!
烧成灰烬!
长平。
秦军大营。
中军大帐。
帐内没有生火。
深秋的寒意如同冰冷的毒蛇,顺着帐帘缝隙无声地钻入,舔舐着每一寸皮肤。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干燥的土腥气和皮革铁锈混合的冷硬味道。
白起盘膝坐在一张粗糙的毡席上。
面前摊开着一幅绘制得极其精细的长平地形图。
他没有看地图。
他的目光,穿透厚重的帐帘,投向西北方——赵国都城邯郸的方向。
眼神平静无波,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
帐帘被无声地掀开。
一股更浓郁的沉水香气混合着一种精明的算计气息飘了进来。
范雎那张白瓷般的脸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
他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无懈可击的恭谨笑容,脚步轻得像猫。
“武安君,”
范雎的声音如同上好的丝绸滑过冰面,“赵国那边……灶台换厨子了。”
白起没有抬头。
只是极其轻微地、几不可察地点了一下下颌。
仿佛早已预料。
“廉颇那块冻腊肉……被赵王嫌弃塞牙,丢进泔水桶了。”
范雎嘴角的笑意加深,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诮,
“换上来的是块……嫩得能掐出水来的‘小里脊’。赵括。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此刻正摩拳擦掌,准备拿他那套‘菜谱’上的花活儿,来炖咱们这锅‘老秦汤’呢。”
他走到地图旁,细长的手指精准地点在代表赵军主力位置的一个标记上:
“探子回报,赵括小儿已经下令,全军拔营!放弃廉颇苦心经营的所有壁垒!正朝着咱们……不!
是朝着咱们故意露给他看的那个‘粮道破绽’……饿虎扑食般冲过来了!那架势……啧啧,恨不得一口把咱们的辎重队连锅端了!”
白起终于抬起了眼。
那双清澈见底的黑眸,如同两块万年玄冰,倒映着范雎那张带着算计笑容的脸。
没有欣喜,没有嘲讽,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冰冷的了然。
“粮道?”
白起的声音不高,却像冰锥凿击冻土,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穿透力,“给他。”
范雎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又化开,带着一丝玩味:“给他?武安君的意思是……?”
白起缓缓站起身。
他的动作并不快,却带着一种山岳将倾般的沉重压迫感。
他走到帐壁旁,取下悬挂着的一柄形制古朴、刃口却闪烁着幽冷寒芒的青铜长剑。
剑身狭长,线条冷硬,如同死神的肋骨。
“他要断粮道。”
白起的手指轻轻拂过冰冷的剑脊,动作轻柔得如同抚摸情人的发丝,“那就让他……断个彻底。”
他猛地转身!
剑尖斜指地图上赵军主力扑向的那个“粮道破绽”后方!
一个被重重山峦环抱、如同巨大口袋般的狭窄谷地——百里石长城!
“令:王龁所部!”
“佯败!”
“弃粮!”
“引赵军主力——入此瓮!”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如同北风卷过冰原:
“令:司马梗!张唐!”
“率轻骑死士!”
“绕行太行绝壁!”
“断其归路!塞其隘口!”
“绝其粮秣!锁其水源!”
他手腕一翻!
那柄青铜长剑在空中划出一道凄冷的弧光!
剑尖带着无匹的杀意!
狠狠钉在地图上那个代表百里石长城的标记之上!
发出“哆”的一声闷响!
“此谷!”
白起的声音如同来自九幽的宣判,冰冷彻骨,不带一丝波澜:
“便是赵国四十万大军的——冷库!”
“待其冻透!”
“再行——剔骨!”
帐内死寂。
只有剑尖钉入地图的余音在回荡。
寒意更浓了,仿佛连空气都要冻结成冰。
范雎看着那柄钉在地图上的剑,又看看白起那张毫无表情、却散发着比剑锋更凛冽寒意的脸。
他脸上的笑容终于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敬畏、恐惧、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兴奋的复杂神情。
他缓缓躬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诺!末将……即刻去办!”
他转身退出大帐。
帐帘落下,隔绝了内外。
帐内,只剩下白起一人,如同亘古不化的冰山,矗立在冰冷的黑暗与那柄钉死了赵国命运的青铜长剑之前。
冻肉,已入冷库。
剔骨刀,已然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