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救世之主 · 万民敬仰-《疯批王妃和她的病娇王爷》

  解药“清瘟化毒散”与“续命生机汤”的方子一经确定,立刻通过影宗和朝廷的渠道,以最快的速度下发到所有疫区。

  整个南阳,乃至受到波及的东篱、北戎边境地区,都如同一个巨大的机器,围绕着“抗疫”这一核心目标高速运转起来。

  无数的药材从各地药仓、甚至从西域紧急调运而来,在官府的统一调配和影宗弟子的监督下,于各疫区外围设立了规模庞大的制药工棚。

  成百上千名被征召来的药师和自愿前来帮忙的百姓,日夜不停地按照配方熬制药散和汤剂。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而苦涩的药香,这味道,如今却成了希望的象征。

  一车车封装好的药包,由士兵和影宗成员组成的运输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源源不断地送入被严格封锁的疫区内部。

  在疫情最严重的临波镇,救治工作有序而紧张地展开。临时医棚被进一步扩大和完善,染病的百姓按照病情轻重被分区安置。

  “排队!都排队!人人都有药!”周县令嗓子已经喊哑了,但依旧带着衙役和民兵维持着秩序。

  他的官袍沾满了药渍和尘土,眼窝深陷,但眼神却充满了希望的光芒。

  医者们穿着特制的防护衣物,将温热的药汤一碗碗送到病人手中,仔细监督他们服下“清瘟化毒散”。

  起初,人们还将信将疑,但当第一个重症病人在服药后几个时辰内停止了咳血,高烧开始消退;

  当第一个被宣布几乎无救的孩童,在父母的泪水中缓缓睁开了眼睛,发出微弱的哭声时……希望,如同燎原的星火,瞬间点燃了整个死气沉沉的城镇!

  “有效!药有效!”

  “娘!娘你醒醒!你感觉怎么样?”

  “苍天有眼!我们有救了!”

  惊喜的哭喊声、感激的哭泣声,取代了之前绝望的呻吟和哀嚎。

  越来越多的病人开始好转,身上的紫斑逐渐淡化,溃烂的伤口开始结痂愈合。虽然身体依旧虚弱,但那股萦绕不散的死亡气息,正在被蓬勃的生机驱散。

  当黎梦染与顾泽远再次走入临波镇时,看到的已不再是绝望的炼狱,而是劫后余生的激动与无尽的感恩。

  不知是谁最先认出了那一头标志性的白发和清冷绝艳的身影,激动地高喊了一声:“是南宁王妃!是王妃娘娘救了我们!”

  这一声呼喊,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涛!

  刹那间,无论是正在康复的病人,还是参与救治的医者,亦或是维持秩序的兵士和幸存的百姓,所有人都自发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齐刷刷地朝着黎梦染的方向望来。

  他们的眼神,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有对死亡的余悸,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虔诚的感激与崇敬!

  “噗通!”

  一位刚刚能下地的老妇人,颤颤巍巍地走到黎梦染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她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涕泪横流,仿佛要将一生的苦难都倾诉出来。

  老妇人用颤抖的双手支撑着身体,朝着黎梦染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一个头,额头撞击地面发出清脆的响声。

  “王妃娘娘活命之恩!老身给您磕头了!您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老妇人的声音带着哭腔,在人群中回荡。

  “活菩萨!活菩萨!”

  “多谢王妃娘娘!”

  “娘娘千岁千千岁!”

  人们纷纷效仿老妇人,跪伏下来,黑压压的一片,从街头一直延伸到街尾。他们用最朴素、也是最真诚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感激。

  这些人中有老人,有孩子,有男人,也有女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背景,但此刻,他们都怀着同样的心情——对黎梦染的感恩。

  呼喊声汇聚在一起,如同山呼海啸一般,震撼人心。

  这声音不仅仅是针对此次瘟疫的救命之恩,更是对黎梦染多年来为这片土地所做贡献的认可。

  人们不会忘记,是这位白发王妃,不辞辛劳地带来了高产的作物,让他们从此远离了饥荒的威胁;

  是她,以雷霆手段平定了四国战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和平与安定;

  是她,关心百姓疾苦,致力于改善民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如今,又是她,在可怕的瘟疫面前,力挽狂澜,将他们从鬼门关硬生生拉了回来!

  先有活命粮,后有太平世,今有再造恩!

  在无数百姓心中,黎梦染的形象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权力,上升到了一种近乎“神只”的高度。

  她不仅仅是南阳的王妃,影宗的宗主,更是他们的救世主!许多人家中,原本供奉的高产作物模型旁,又悄悄添上了她的长生牌位,日夜祈福。

  顾泽远站在黎梦染身侧,看着眼前这万民跪拜、感恩戴德的震撼场面,心中亦是心潮澎湃。

  他紧紧握住黎梦染的手,既为她感到骄傲,也更坚定了要守护这份荣耀与责任的决心。

  黎梦染看着眼前跪倒的一片,神情依旧平静,但那双冰蓝色的眼眸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

  她并不追求个人的崇拜,但看到因自己的努力而挽救了如此多的生命,看到秩序与生机重新回归这片土地,一种沉甸甸的满足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

  她微微抬手,声音清越,传遍四方:“都起来吧。瘟疫已退,好生休养。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未来的日子,会更好。”

  她的话语如同带着某种安抚人心的力量,让激动的人群渐渐平静下来,但眼中的崇敬,却愈发深刻。

  经此一役,黎梦染的声望与权威,达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巅峰。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这也为她接下来即将展开的、针对倭国的终极复仇,奠定了最坚实的后方基础。

  四国之力,亿万民心,即将凝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洪流,指向那罪恶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