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夫人对碗娘平平,所有热络劲儿也不过是为了自家能和和美美,儿子对新妇没有心结。
邱大郎没再多纠结碗娘的二婚与外貌,专心致志探讨起府衙和巡检司的具体职务,以及他新官上任的注意点。
其实都是丘都尉不厌其烦给他解答过的,奈何他太高兴,一时三刻地只想与人分享,念叨了好一会武侯们制服的样式,方意犹未尽地离开了。
“咱儿子还挺官迷。”邱家夫人依稀记得长子幼时那些大言不惭的童言,什么无颜色的公主,陪嫁十里也不稀罕娶。
现如今,一个芝麻大点的官儿就能一蹦三尺高,还怕落不到自己头上,着急忙慌地就去了。
男人更懂男人,邱大郎的父亲倒是八风不动,只在内心琢磨着儿子的前程。
这是开了个好头啊。
他又念起次子的婚事,可惜早早与表姑家说定了婚事,否则……
好不容易挨过隋朝皇帝的征丁征兵,算是迎来了新朝代,族里那么多人家,这会儿也就自家人口还算齐全,当年因着他是独苗,儿子还小,老父老母四处卖脸花钱地保他一次又一次地从名单上被替下来。
也是那时候,他暗暗下了决定一定要培养儿子往官吏上靠拢。
也是机缘巧合,无论怎么说都必须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
邱家这厢琢磨着婚事带来的利好之事,而丘英起作为这桩亲事的背后推手,在第一步顺堂地无比的前提下,开始了第二步的动作。
到了问名的这天,即俗称合八字的步骤,丘英起突兀地出现在了明洛的视线里。
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明洛到底松了口气,要是这位爷的手笔,甭论邱大郎用心如何,起码表面上会对阿姐好的,没有其他恶心人的意图,真是太好了。
“这也绕了太大的圈子?”胡阿婆同样恍然大悟。
宋平脸色多少有点难看:“可能他们这样的人家都是这般做派的。”
邱家大郎和碗娘未来的公婆,他是反复托人打听,自己亲自确认过的,未承想到头来还是被人玩弄在股掌之上。
所幸邱大郎百般妥当,待人处事的分寸拿捏得极好。
起码在宋家看不出一丝一毫对丘英起的趋奉谄媚,只说是来观礼做客的表亲,来日即将成为自己上司的上司。
比如这问名的环节,粗陋些的只来个媒人,并几个丫头小厮,像碗娘二婚的情形,不光请了双媒婆,且新郎官亲自登门还随了十来人的,少之又少。
外人都道碗娘是个有后福的,未进门便得婆家的看重。
堂屋和院中都闹哄哄的,俩媒人口舌伶俐,把碗娘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什么蕙质兰心,什么朴素持家,一水儿的好话说下来,宋平的神情都恢复到了最初的水平。
明洛是从医馆溜出来的,毕竟她一开始就对阿姐的如意郎君存有疑虑,这会儿拨云开雾地知晓了缘由,也就不再留恋,元郎一人和俩新人怕是忙不过来。
等她身影闪出家门,除了紧跟上来的平娃外,另外一个预想中的身影也蹿了出来。
唉,装瞎也没用了。
明洛索性拐进了对门处的丁家,以免被巷子里的大娘婆婆嚼口舌,坏了名声。
恪尽职守的平娃对丘英起的尾随自然做不到熟视无睹,他还是举起自己偏瘦的臂膀挡了一下,嘴上客气道:“这位公子,此乃私人屋舍,请不要进来。”
丘英起冷冷淡淡,丝毫不理会他,只看向明洛的身影,问:“是你家新雇的小厮?”
“平娃,先把门关上。”明洛先吩咐了一句。
伴随着一声老旧而缓缓的吱哑声,明洛转过了身,徐徐道:“丘都尉,好久不见。”
“这么弱不禁风的,做小厮家奴可能没什么用。”丘英起看似不经意地说了句。
明洛无奈地耸了耸肩,笑意淡泊:“我家可没有拿得出手的成年男丁,哪里敢找个身强体健的男奴。”
怕是防人的目的没达到,先把自个儿给害了。
阿泉可是最好的例子。
“之前的犯事了?”丘英起在外行走多年,见过的听过的奴大欺主的案例海了去了,尤其宋家不是老人就是女子,太容易拿捏了。
明洛含糊道:“是的,不过没闯下什么大祸。”
温圆明面上不太介意,相反,明洛发觉她甚至有种惴惴不安的羞愧感。
不知是为自己的保全感到庆幸,还是为阿泉的遭遇感到心痛,总之明洛也歇了种种现代法治的心思,日子照过就好,不必太当真计较。
她不也失了清白?
不也好好活着?
底层女子,贞洁清白是不值一提的奢侈品。
“我给你寻两个家丁如何?有身手和来历的,断不会做下乱七八糟的事。”丘英起瞥了眼比他矮一个头的平娃,又寻思着方才在宋家看到的两个迎门小厮,加一块也不够他打的。
明洛是想要的,可……
他们算什么关系呢?
“都尉,你用不着这样费心。”明洛微笑着拒绝了。
丘英起静默了一瞬,方抬眸凝视着她:“我担心你的安全和遭遇。”东奔西走就算了,还时不时走夜路,不搞几个有能耐的家丁护着,出意外是很容易的。
这在古代算是十分了不得的告白了。
明洛想了想他刻意为碗娘寻的亲事,还是委婉提醒:“都尉,我家情况您也看到了,正儿八经的平民百姓,祖上数多少代都没出过啥官,基本就是土里刨食的庄稼汉,也就这几代稍稍争气了些,混进了长安城。”
“我清楚的。”丘英起颔首道。
他又看了圈四下:“这是你家新买的宅子?”院中堆着不少木料土料,砖瓦什么的都很新,垒得很齐。
明洛很高兴他主动转了话风,忙不迭道:“是的,大宅子住得舒坦,尤其家里新买了四口奴婢。”
“我在过继之前,住的宅子还不如你家的,在长安城东几十里外的一处小山沟里。”丘英起语调一如既往的漠然,眼里却升起几缕难得的温柔。
        邱大郎没再多纠结碗娘的二婚与外貌,专心致志探讨起府衙和巡检司的具体职务,以及他新官上任的注意点。
其实都是丘都尉不厌其烦给他解答过的,奈何他太高兴,一时三刻地只想与人分享,念叨了好一会武侯们制服的样式,方意犹未尽地离开了。
“咱儿子还挺官迷。”邱家夫人依稀记得长子幼时那些大言不惭的童言,什么无颜色的公主,陪嫁十里也不稀罕娶。
现如今,一个芝麻大点的官儿就能一蹦三尺高,还怕落不到自己头上,着急忙慌地就去了。
男人更懂男人,邱大郎的父亲倒是八风不动,只在内心琢磨着儿子的前程。
这是开了个好头啊。
他又念起次子的婚事,可惜早早与表姑家说定了婚事,否则……
好不容易挨过隋朝皇帝的征丁征兵,算是迎来了新朝代,族里那么多人家,这会儿也就自家人口还算齐全,当年因着他是独苗,儿子还小,老父老母四处卖脸花钱地保他一次又一次地从名单上被替下来。
也是那时候,他暗暗下了决定一定要培养儿子往官吏上靠拢。
也是机缘巧合,无论怎么说都必须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
邱家这厢琢磨着婚事带来的利好之事,而丘英起作为这桩亲事的背后推手,在第一步顺堂地无比的前提下,开始了第二步的动作。
到了问名的这天,即俗称合八字的步骤,丘英起突兀地出现在了明洛的视线里。
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明洛到底松了口气,要是这位爷的手笔,甭论邱大郎用心如何,起码表面上会对阿姐好的,没有其他恶心人的意图,真是太好了。
“这也绕了太大的圈子?”胡阿婆同样恍然大悟。
宋平脸色多少有点难看:“可能他们这样的人家都是这般做派的。”
邱家大郎和碗娘未来的公婆,他是反复托人打听,自己亲自确认过的,未承想到头来还是被人玩弄在股掌之上。
所幸邱大郎百般妥当,待人处事的分寸拿捏得极好。
起码在宋家看不出一丝一毫对丘英起的趋奉谄媚,只说是来观礼做客的表亲,来日即将成为自己上司的上司。
比如这问名的环节,粗陋些的只来个媒人,并几个丫头小厮,像碗娘二婚的情形,不光请了双媒婆,且新郎官亲自登门还随了十来人的,少之又少。
外人都道碗娘是个有后福的,未进门便得婆家的看重。
堂屋和院中都闹哄哄的,俩媒人口舌伶俐,把碗娘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什么蕙质兰心,什么朴素持家,一水儿的好话说下来,宋平的神情都恢复到了最初的水平。
明洛是从医馆溜出来的,毕竟她一开始就对阿姐的如意郎君存有疑虑,这会儿拨云开雾地知晓了缘由,也就不再留恋,元郎一人和俩新人怕是忙不过来。
等她身影闪出家门,除了紧跟上来的平娃外,另外一个预想中的身影也蹿了出来。
唉,装瞎也没用了。
明洛索性拐进了对门处的丁家,以免被巷子里的大娘婆婆嚼口舌,坏了名声。
恪尽职守的平娃对丘英起的尾随自然做不到熟视无睹,他还是举起自己偏瘦的臂膀挡了一下,嘴上客气道:“这位公子,此乃私人屋舍,请不要进来。”
丘英起冷冷淡淡,丝毫不理会他,只看向明洛的身影,问:“是你家新雇的小厮?”
“平娃,先把门关上。”明洛先吩咐了一句。
伴随着一声老旧而缓缓的吱哑声,明洛转过了身,徐徐道:“丘都尉,好久不见。”
“这么弱不禁风的,做小厮家奴可能没什么用。”丘英起看似不经意地说了句。
明洛无奈地耸了耸肩,笑意淡泊:“我家可没有拿得出手的成年男丁,哪里敢找个身强体健的男奴。”
怕是防人的目的没达到,先把自个儿给害了。
阿泉可是最好的例子。
“之前的犯事了?”丘英起在外行走多年,见过的听过的奴大欺主的案例海了去了,尤其宋家不是老人就是女子,太容易拿捏了。
明洛含糊道:“是的,不过没闯下什么大祸。”
温圆明面上不太介意,相反,明洛发觉她甚至有种惴惴不安的羞愧感。
不知是为自己的保全感到庆幸,还是为阿泉的遭遇感到心痛,总之明洛也歇了种种现代法治的心思,日子照过就好,不必太当真计较。
她不也失了清白?
不也好好活着?
底层女子,贞洁清白是不值一提的奢侈品。
“我给你寻两个家丁如何?有身手和来历的,断不会做下乱七八糟的事。”丘英起瞥了眼比他矮一个头的平娃,又寻思着方才在宋家看到的两个迎门小厮,加一块也不够他打的。
明洛是想要的,可……
他们算什么关系呢?
“都尉,你用不着这样费心。”明洛微笑着拒绝了。
丘英起静默了一瞬,方抬眸凝视着她:“我担心你的安全和遭遇。”东奔西走就算了,还时不时走夜路,不搞几个有能耐的家丁护着,出意外是很容易的。
这在古代算是十分了不得的告白了。
明洛想了想他刻意为碗娘寻的亲事,还是委婉提醒:“都尉,我家情况您也看到了,正儿八经的平民百姓,祖上数多少代都没出过啥官,基本就是土里刨食的庄稼汉,也就这几代稍稍争气了些,混进了长安城。”
“我清楚的。”丘英起颔首道。
他又看了圈四下:“这是你家新买的宅子?”院中堆着不少木料土料,砖瓦什么的都很新,垒得很齐。
明洛很高兴他主动转了话风,忙不迭道:“是的,大宅子住得舒坦,尤其家里新买了四口奴婢。”
“我在过继之前,住的宅子还不如你家的,在长安城东几十里外的一处小山沟里。”丘英起语调一如既往的漠然,眼里却升起几缕难得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