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打动-《唐穿日常》

  “和天家有关系的话,我岂不是宫里出来的人?”明洛眼神晦暗,划过一抹稍纵即逝的伤感。

  “所以……”宋平和她处了快大半年,时不时被她一些惊世骇俗的举动吓得半夜做噩梦,最离谱的一次,是他全家居然要被问斩了。

  那得多厉害的死罪。

  在他有限而贫瘠的认知里,他自己肯定搞不出这样大的动静,最大的可能不就是主意极多,无法无天的明洛?

  “阿耶,我答应你,会以宋家利益为先的。如果哪天我真的触碰到了你内心的底线,你可以不要我的。”

  明洛铺平自己的小床,又胡乱漱口抹了把脸,同样摆出一副送客的架势,这都几点了,怎么各个都是好奇宝宝,都不用睡觉的吗?!

  啊!

  “怎么能不要你…阿耶不是这个意思……”眼看养女已经躺平了身子,还装模作样地拉过了被褥,侧身过去不看他,宋平知道她是怎么也不肯说实话了。

  老父亲心态的他只能说了声晚安,又让她赶紧睡免得半夜病人折腾起来,她没得休息时间。

  等到周遭彻底安静下来,明洛翻了个身,懒得再去回顾这炸裂的一天,平娃离开时那欲言又止的表情……明儿一早再说吧。

  索性她歇得果断入睡也快,因为两个时辰后,张七郎醒了,意识刚沉淀下来便开始了嗷嗷的叫唤。

  用不着小厮苦瓜脸的来喊明洛,她主动披了外衣往药房走去。

  好歹给人止点疼,好不容易手术勉强成功了,要是在之后几天功败垂成,她真是要悔死了。

  等到明洛的第二觉醒来,甘露殿李渊已经起了一个时辰了。

  人虽然自打进了长安这富贵安逸窝后再没舍得挪过窝,也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开枝散叶,弥补前半生的遗憾与缺陷,但是……

  所以说但是,对于大半生都在趋利避害的李渊而言,再怎么糊涂,也不会被女色或者玩乐耽误了朝事。

  特别是刘文静企图谋反的大事。

  这件事盘桓在他心上好多天了,令他颇为心烦意乱,连带着都觉得自己的妃子变得丑了。

  放眼看去,不是刚生完孩子的,就是怀着龙胎的,除了极个别有着得天独厚的体质,大多数确实不如少女时期水灵漂亮了。

  今儿得有决断了。

  他怀着心事来到太极殿,全部臣子规矩站着,为首的是和他一样被刘文静误伤的裴监,李渊颇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触。

  自打刘武周开始入侵并州,每日议事怎么都绕不开的就是并州日渐恶化的局势,如果说刚开始大家还有信心击退对方的话,那么眼下在经历了姜李大军的溃败后,朝中对此都持悲观态度。

  还有干脆建议撤回并州兵力官员,专心防守潼关和几个渡口的。

  都是混账话。

  李渊书读得不差,也精通兵事,关中从来不是什么牢不可破的地方,顶多称得上是有险可守,不像中原洛阳,是个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

  但也就仅限于此。

  凡是占据河东,必定能入关中,不过是时日长短,代价几何的问题,而他一旦失了河东,那么东出一统天下就成了真正的妄谈。

  所以李渊,不论几个隋朝遗老怎么苦口婆心,这点上并没有松口,反而一直思考着带兵的人选。

  同样地,他当然不会忘了长春宫由次子镇压的一群降将悍将老将,可刘文静算怎么回事?

  当初他将刘文静调出中枢流放在外的用意就是好好敲打对方,让他把通身的毛病气焰改一改,守好臣节。

  结果呢。

  人比从前更加怨怼不满。

  还闹得人尽皆知,连小妾和族弟都跳出来反他了,何等可笑荒谬。

  李渊听着殿上李纲、萧瑀两人仿佛双簧般为其开脱的言辞,维持住了人君该有的风度,但也仅此而已。

  “两位爱卿的意思是,刘文静已然承认了‘官赏不异众人,实有觖望之心’的说辞,只是绝无谋反之心是吗?”

  他问得有点冷淡。

  裴寂有心烧一把火,但想了想依旧隐忍不发,要么划清界限,要么一击毙命,进言肯定导致得罪人,陛下却没把姓刘的踩死的话,他日后会很被动。

  大家万一还要同朝为官呢?

  抬头不见低头见,他再观望观望。

  这一等待,他居然瞎猫碰上死耗子,遇上了最佳时机。

  是秦王上奏说情的帖子。

  ‘文静义旗初起,先定非常之策,始告寂知;及平京城,任遇悬隔,止以文静为觖望,非敢谋反,极佑助之。’

  不仅堂而皇之地求情,且毫无顾忌地拉他下水。

  明摆着就是说刘文静功劳能耐比他裴寂强,但待遇职位不如对方,所以生了理所当然的怨怼之心。

  只是怨怼不满哦,绝对没有谋反。

  呵。

  太可笑了。

  裴寂不知秦王是被战场上明刀明枪的思维局限住了,还是以为坦诚相对如实相告能打动陛下,居然选择了真诚的套路。

  敌军真诚投降,就能避免被屠戮被坑杀吗?

  宿敌举起白旗,就能将过往恩怨一笔勾销吗?

  陛下正愁没有拿捏秦王派系的典范和压住其平薛举功劳的把柄,瞌睡递枕头,怎么会那么好说话?

  秦王以为还是在晋阳的那会儿吗?

  身份已经转变了,他自己封了秦王领了万户食邑成了高高在上的王爷,难道对下以主子论,对上就以亲情父子论吗?

  搞不清楚处境,是很悲哀的事。

  而他裴寂,趁此机会,来彻底收割这一波的红利吧。

  在一些糊涂蛋中做一回聪明人。

  很快一直保持沉默的裴寂进言了,他说得不算客观,也并不公正,甚至夹带了浓浓的私人情绪。

  ‘文静才略,实冠时人,性复粗险,忿不思难,丑言悖逆,其状已彰。当今天下未定,外有勍敌,今若赦之,必贻后患。’

  但他摸对了李渊此刻的心情,以一通完全是主观臆测分析的话,成功打动了看似还在犹豫不定的李渊。

  没有一点真凭实据,没有一点能够落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