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撤退-《唐穿日常》

  他的马都是突厥来的!

  厮杀撼天动地,不说雀鼠谷内的两军如何振奋如何拼命,明洛颇有先见之明地带着自己这百十来人撤退。

  若是其他人就罢了,可是那刘姓大旗……

  刘武周。

  唉。

  这是什么运道?

  不要说抵着仓促而成的营寨做抵挡,那种能以营寨为阵地和敌军正面抗的情况,和今日相去甚远。

  首先你得有充足的物资器械,能把营寨支棱地有模有样,起码得拿木板和泥土浇筑在外围。

  其次还得搭建防御工事,比如鹿角,比如壕沟,层层抵御,做好防护。

  最后人手要足。

  他们这样的,哪里搞得来,物资就没带全,明洛百十人里保不准有连鸡都怕的人,拿什么和正经士卒对打,她疯了吗?

  她要是有千军万马战颜良的本事,早自请与李靖去砍刘武周了。

  趴在山坡上干什么?

  “都弯着腰,别暴露了。”不是明洛不想帮底下苦战的唐军,是他们手上实在没像样的东西,比起被俘虏,或者被抛弃,自谋生路最要紧。

  “往哪处去?”

  有人小声问。

  “撤退,然后见机行事。”明洛得趁着还有点天光赶紧赶到都尉所说的简易兵站。

  只盼那处的物资他们有能会用的。

  撤退从来符合人的心理。

  他们一伙人,没人会闹着想去雀鼠谷里帮忙,他们能帮上什么忙?送死罢了,连尸骨都捡不起来。

  明洛殿后,离开前再度望了眼战线。

  情势太糟糕了。

  希望李靖逃的方向与他们一致。

  她咬牙快步而走。

  果不其然,刘武周能连战连捷,不管是自身带兵水平,还是底下士卒水平,都是当世一等一的存在。

  他吩咐退下来休整的张达带兵去捅唐军的营寨。

  “他们远道而来!必定临时安寨!那些个平缓的山坡,特别西面有路的几条,你赶紧去!”

  顺便让李靖等人插翅难飞,断了他们后路。

  “是。”

  伴着一身甲页响动,张达领命而去。

  浑身浴血的李靖瞧见敌军分流出一部分,往西边缓坡上而去,心下愈发了然。要紧关头,他大喝一声喊来都尉。

  “情势紧急,刻不容缓。你带人突围,兵马全部往西面去,本将军留下断后!”

  他肃然道。

  他们来时的小路相对隐蔽,并不是贼军的去向。但必须要快,因为返程的路到最后都会汇合成一条。

  至于那百十名后勤人员……

  他没多想。

  眼看着不知谁的人头往他马上砸来,他知道战场上从来容不得多愁善感,大不了待他杀出重围后,去原定的驻地看一眼罢了。

  仅此而已。

  都尉没说什么生死离别的鬼话,让他突围是看中他的马上功夫,将军断后是为了本部兵马成形,不要崩溃。

  就这样,李靖领着骑步几百人开始了最后的生死争夺战,与此同时明洛顺利抵达了那个简陋地无法言喻的兵站。

  “有人会杀人会披甲吗?”

  她抱着万分之一心思问了句。

  出乎她的意料,就和姜胜之杜全俩人的蛰伏一般,这年头的儿郎,尤其是从军的良家子,一点武艺没有的也很少。

  好些是选不上战兵或者骑军,所以换了相对待遇好活命机会大的医务兵,还有干脆是伤兵退下来的伙夫。

  伙夫里有个瞎了眼的主动上前:“某来为会杀人的披甲。”

  “某会用弓。就是比不得巅峰时了。”这是个手骨变形的工匠,显然是弓手退下来的。

  大体站出来十来人,都是伤兵演变来的后勤。

  医师里颇为阴郁的一人也默然披了甲拿了刀剑。

  真是卧虎藏龙。

  值得高兴的是,除了些明面上的弓箭甲胄兵器等,明洛还发现了十来条绊马索。

  “这绊马索谁人会用?”

  她看向了医师里的披甲之人。

  此人接受到明洛的眼神询问,不苟言笑地开始勘测地形,到底选了离这处不远的几条沟渠。

  似是曾经干涸的山涧演变。

  大家伙儿都没什么勇气和敌军正面刚,但这种暗地里设伏搞破坏的事儿都很众志成城。

  明洛就这样组织起了一场漏洞百出,分外简陋的伏击。

  当然,主角不是他们这些人。

  而是选好了合适的地点,草草布置好了绊马索的另一边,开始守株待兔,明洛心里对李靖很有把握。

  实在是对方名气给她太大信心了。

  这点上,李靖没辜负他们的期待,双方在山林间顺利会师,只是明洛多少有些震撼。

  放眼望去,不说人多人少减员如何,而是每一个喘着气的生物上都淋着一层血肉。

  之所以说是生物,因为连马身上都避免不了,中箭的不在少数,她帮忙拿下了李靖马前半条快要分辨不出的残肢。

  “要不要休整?”

  明洛主动问。

  “你带他们撤退的?”李靖第一时间意识到了。

  “算不上吧。我们留在那处什么忙都帮不上。”明洛实话道,谁也不愿意去刘武周手下混饭吃。

  “很不错了。”李靖此刻已经从马上下来,窝到了一处避风的断树之后,又四处张望着地形地势。

  明洛自然带着药箱,斟酌地打量着他血污遍身的和四肢,似乎不知道从何下手。

  “犯不着。”李靖一把折断了支入甲的箭矢,忍着疼道。

  不是不爱惜自己,是根本没这功夫善后。

  奈何他能撑住不假,其他伤重的士兵有昏过去的,有心防松邂后撑不住的,还有晃悠了几下摔马的。

  一时间,这片山林还是闹了个人仰马翻,手忙脚乱。

  绊马索就位的那刻,远处传来了耳朵能听到的响动,他们为什么没跑呢?答案简单。

  兵残伤重,且天色黑暗。

  想想不点灯的路吧,况且这是山路,黑灯瞎火地,一群千疮百孔的数百将士,举着火把走吗?

  这就是明晃晃告诉敌军踪迹的致死举动了。

  他们内心更多的是祈祷敌军顾忌天色,顾忌一堆辎重粮草,放弃了对他们的追击。

  唉。

  换做寻常将领的打工人心态,八成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