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同往-《唐穿日常》

  本质上,宋金刚派出精锐前锋,是为了驱散唐军清理道路,同时安营扎寨,为辎重建立缓冲的安全区。

  “哨骑这块……”李世民看向翟长孙。

  翟长孙心头一凛:“末将明白,不可等到后军拔营,要及时探明前军和中军轨迹,顺便汇报隰州城。”

  “辛苦了。”

  这不是和翟长孙说的,是和那些死亡率被陡然拔高的哨骑说的,正常来说,哨骑要等到后军拔营后才可派出。

  “末将领命。”

  “叔宝知节,你俩皆是善战之人,各自点出精锐两千。到时与本王一同追敌,其他不用管了。”秦王开始分派。

  “喏。”

  俩人各自拱手前去准备。

  “懋功(李世绩字),你部多为中原兵马,不过人数上相对宽裕些,也回去点出精兵一千。”

  秦王十分周全地考虑到了这些降将的心思。

  “两位总管,本王若是北上追敌,此处便托付两位留守了。”秦王没忘了浍州的尉迟恭。

  虽然基本能确认人已经成了光杆司令,但小心为上不会错。

  “臣晓得,浍州和夏县那边不容有失。”殷开山当即领命,不过他还是劝了劝,“大王,其实您留守柏壁也未尝不可。”

  “程秦李三人皆是降将,不是本王信不过他们,他们怕也信不过本王,如今大战在即,若是闲置在柏壁怕引起动乱,势必要见一见血,好让他们表表忠心。”秦王言辞平淡。

  “既如此,自该本王亲领。免得生出其他乱子。”他身份使然,既是李唐亲王,又是此间最高主帅。

  不然谁为主帅呢?

  殷开山?屈突通?

  资历上或许行,但……军中到底太特殊了,不是你有资历人就愿意听你命令跟你去送死……

  秦王放眼看去,那股自信和骄傲油然而生。

  必须是他才行!

  他指定镇得住收服得了他们!

  未曾想,仅仅隔了两日,秦王偶尔睡了个迷糊觉,甲胄未去的张阿难匆匆闯入帅帐,单膝下跪禀报:“大王速速来看,贼军开始撤退了!”

  秦王虽然早有预计,还是微微失声了片刻,匆忙穿戴完毕后与亲兵赶着去了北面山上的了望台。

  他一面着甲一面遥遥看去。

  贼军连绵的大营中,果真尘土飞扬,忙忙碌碌,等到午时左右,如唐军众将预判得一样。

  大约一支七八千的中军主力护送着辎重车辆和牛羊牲畜,缓缓向北进发。

  不过等这支军队一走,贼军大营恢复了相对正常的秩序,秦王眯眼望着高高扬起的旗帜,等着哨骑来回。

  “是宋姓旗帜!”

  哨骑不负众望,也让边上神经紧绷的翟长孙松了口气,做降将的都辛苦,不容有失。

  “宋金刚?他来断后?”

  秦王不可置信,又逼迫着自己赶紧稳下心神。

  到这关头,谁断后都不要紧了。

  哪怕是刘武周亲自来断,他难道就不打了吗?

  粮尽而走,本就是败军之相,他不抓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狠狠扑上去打崩他们,还图什么?

  “旗帜确是宋姓!”哨骑十分笃定。

  “看来宋金刚还没乱了神智,以本部精锐断后,到底可以保全前部和中军。甚至能压住后队的溃势。”秦王沉声道。

  “乱不乱的随他,粮尽是事实。要不然也不能夜里闹了两次哗变,不管是不是陷阱。战场上可不是阴谋诡计说了算的。”

  使诈又如何?

  宋金刚分兵是事实,断粮北撤是事实,管你后军战力再强,又有多少人?这部分人,都那么忠心吗?

  关键时刻都能不掉链子不反水吗?

  “应当是军中乱象已起,故而宋金刚亲自留下,免得军心再乱。”杜如晦随在一侧道。

  “不过……”长孙无忌同样遥望着贼军军营,“可能是障眼法。旗帜是旗帜,人是人。宋金刚或许已经随主力北上了。”

  秦王心中早有决断,“明早四更做饭。旋即各部按照定好的顺序次第进发,明白吗?”

  “喏!”

  不过四更做饭的秦王到底赶不上逃命缺粮的贼军,对面因着没粮连做饭的工序都省了。

  人四更已经出发了。

  “不急这一时。让将士们都吃好饭,下一顿不知能在哪里吃上了!”秦王一醒便听到了这个消息,没有多少慌乱。

  后军多半不是骑军,撑死是骑步混杂。

  能跑多快呢?

  天色大亮之际,秦王合程咬金秦琼李世绩三部于柏壁城外,又将轻骑探查掩护军阵的任务给了翟长孙,自己亲领张士贵、侯君鸡、丘行恭等将,整军列队,开始追击。

  汾水两岸则随着两处大军的迁徙彻底没了安宁。

  隰州城在这日午后接到了哨骑急报,刘弘基第一时间开始点兵点将,并发斥候告知在外的李靖。

  明洛从府衙领了军令而来,二话不说召集了所有人,正色道:“宋金刚部已然北走,秦王部开始追击,我们需要配合刘将军的兵马前往汾水与秦王部汇合,最好能夹击贼军。”

  她口齿清楚,眼神锋利。

  “此次随军,刘将军说是一分为二。我为主管,自然与将军同去前方,有人自愿吗?”

  明洛习惯性地问了句。

  事实上她对此不抱什么希望。

  指望人去送死吗?

  这死亡率比李靖的劫粮高多了。

  哪怕最后结局是唐军大胜,可不意味着个体的生死概率。

  但好在她的身先士卒到底激起了不少人的胆气,举手的医师竟然不少,而药僮中有一半举了手。

  他们的心思更简单些,就是眼馋平娃的待遇,想着跟明洛同去,将来前途比他人强。

  “行。你们都去,事后论赏,今日举手的都添一成。”明洛名义上不是都尉,但不止拿到了医药方面的权力。

  赏赐这块,都是由她分配的。

  “俺……举手还来得及吗?”有医师一听论赏二字,忙跟着表态。

  明洛很快选好了人,然后开始统一物资分配马匹驴子,这趟随军艰苦多了,她记得史书上李世民的操作。

  什么几日不解甲,两日打了几十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