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贵客-《唐穿日常》

  她长长叹出口气:“娘子可能真的认知不到穷人每日怎么过活下去的……”她看向温圆,打算求个外援。

  “温姐姐,若是先前吃不饱饭的时候,你会愿意做这些事吗?”

  温圆没料到若姚会求证到她身上。

  她只想起了自己年幼时最惨痛的记忆,阿娘被人带走了,她哭了很多天很多天,一边饿着肚子一边撕心裂肺。

  但是没有用。

  她再见不到阿娘了。

  “奴阿娘就是因为灾荒被卖的,阿耶阿娘舍不得卖奴,所以只能是阿娘。”温圆不知不觉流了泪。

  不要说被打被骂被鄙夷,她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如果有人告诉她,仅仅是缠住一个手里有钱的郎君,哭闹着求他买一份小报就能换到吃的,她如何不愿去做?

  “实不相瞒娘子,奴这边有好些城南的人家求奴买孩子。说咱们家是良善大家,说话算话,能给吃饱。”

  若姚继续冲击着明洛的三观。

  良善?

  明洛只觉得这词的定义在这个世道被颠覆成了人鬼难辨的模样。

  “都是女孩?”

  “七成是男孩。好些女孩生下来就没能养活,一场高热风寒就去了。”若姚陈述事实,女孩或许生下来没溺死,不过野草般地让其长大,能活可以,不能活就算了。

  “这是长安。”

  明洛没让温圆梳头挽发,只用篦子拢了拢两边鬓发,准备等其自然风干,再闻了闻衣袖上的味儿。

  清香扑鼻。

  终于摆脱那股挥散不去的馊味儿了。

  “我总觉得长安城里不会有此乱象。可是征丁打仗所致?”明洛发觉自己在悄无声息间脱离了百姓民众,成为了高屋建瓴的一部分。

  “是。”

  若姚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一将功成万骨枯。

  长安南部都能家破人亡至此,好些人家需要卖儿鬻女求活,甭论阳光照耀不到的小村小县。

  “若姚,我问你。我若是想帮他们度过难关,可有切实可行的办法?”

  明洛心里自有成算。

  但她想看看若姚到底早慧到了什么程度。

  “其实娘子在军中行医,一定程度上已经尽了自己所能,让尽可能多的男丁能够回家。有了男人撑家,三分之一的人家会打消这种念头。”

  若姚春风化雨地捧着明洛。

  “哪怕这个男人打媳妇酗酒寻欢作乐是吗?”明洛叹道。

  “对。娘子,这些不算什么。奴的阿耶好色,阿翁酗酒,但他们在的时候,奴在家过得不错。”

  若姚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明洛连叹气都觉得多余,她理解不了,确实只能从土生土长的他人口中勉为其难地理解这份认同,也就不难解释知乎上的那个问题。

  为什么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感情那么好,还有那么多妾室子女?

  “元郎呢?”

  明洛驱散开诸般杂念,强自转了话题。

  “都不曾见过。”若姚与温圆对视后答。

  “好了,我去趟医馆。”

  明洛戴上面罩,缓步走在去医馆的路上,平静接受邻里街坊的打量,和去岁相比,今年的她称得上前呼后拥,健奴开道了。

  医馆收拾得清爽干净,平田恭敬向她问好。

  明洛能察觉到身旁若姚明显的紧张。

  就在明洛处理下属斗争时,张七郎紧张兮兮地候在厢房,不是平阳公主刁难他不见他,而是公主府来了贵客。

  秦王本人。

  他作为无名之辈,被沾染着肃杀之气的秦王亲兵拦住,候在侧厅厢房等候传召,免得叨扰了来与阿姐叙旧的小年轻弟弟。

  “是张家七郎吗?”正堂中,李秀宁微微一笑,看向秦王,“这个点儿,八成是来送小报的,二弟也可一阅。”

  一提小报,秦王眉心一动。

  张七郎顺利地站到了贵人跟前,他是真激动啊,明洛送给他的这差事真是比在礼部接受洗礼强多了。

  “拜见大王,拜见公主。”

  张七郎拿出了和见太子时一样的谨慎小心。

  “嗯,平身。”

  秦王自然明白这位的家世来历,再想想宋明洛名册上此次随军的名义部属,可不就是张士贵部?

  只是机缘巧合,和刘弘基李靖走了一道。

  没耽误事就行。

  “怎么,今天又有新鲜事值得你跑一趟了?”李秀宁主动问。

  张七郎缓了缓心绪。

  新鲜是新鲜,哪里能想到会在这边撞上当事人?

  他心里泛苦。

  但他为大族子弟,还是撑着样子说明了来龙去脉,希望请公主裁夺。

  “太子?”

  李秀宁颇为讶异。

  明明她先前和郑观音闲聊,眼睛长天上的太子妃根本看不上这小报,还说是什么消遣之物,风花雪月。

  “正是。”

  “既是阿兄所写,等于在抬举你,你受着就是了,多此一举寻我做什么?我还能违背东宫吗?”

  太子是君。

  李秀宁才不会犯致命性错误。

  “说是有关秦王。”

  张七郎硬着头皮道,也不管边上秦王怎么个姿态反应。

  这回李秀宁挑了挑眉,拨开精美地一塌糊涂的象牙牌,与凑过来的秦王一同品读太子佳作。

  李建成不是草包,人是相对标准的嫡长子,文章诗词水准不差,加上有臣下润色,名师指点,还是挺能见人的。

  “文章上没什么毛病,就是和你接地气的朝报不大吻合。”李秀宁辛辣点评,顺带着睨了秦王一眼。

  张七郎当然知道太子的文章没毛病,多少大家属官仔细看过,就是有毛病他也得装瞎啊。

  “二郎也看看。”李秀宁将兄长的词作拿给弟弟看,不得不说,和大气恢弘的破阵乐比,这词显得歌舞升平了些。

  典型的富贵中人。

  一如她兄长气质,和她阿耶是愈发像了。

  “阿兄夸大其词了。此战我自认有功,但绝非我一人之力。”秦王没表露出什么情绪。

  这一两年来,朝堂上对他和太子是越发慎重了。

  中间穿插着个齐王搅屎棍。

  “阿姐这儿谦虚什么。听闻洛阳战场……阿耶意图让你过去?”李秀宁问得轻巧,仿佛过去就是秦王人过去就行了,用不着千军万马征调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