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避子-《唐穿日常》

  长孙景禾心思缜密,飞快将郑观音对明洛的打听敌意,以及二郎平素提及她的语气开始联动思考。

  如果再结合李秀宁和自己对她的刮目相看,她多少感觉到一点不可思议,不是说多么相信明洛的品性操守。

  而是她清楚李二的性子。

  对姬妾这块,二郎基本不挑,也是年轻气盛的缘故,对方的外貌身段性情谈吐有一项能入眼即可。

  为什么是洛阳呢?

  明明二郎在浅水原那会就对她有了好印象,柏壁更是说上了话,有了肢体接触。

  “王妃莫多想。”

  长孙景禾这时舒出一口气,将一张薄薄的信纸随意放下:“你都不晓得,这徐嬷嬷说得多少义愤填膺,气得不行……”

  奉莲觑着她缓和不少的脸色,试探着笑问:“可是大王斥责嬷嬷了?”

  “不至于。”

  长孙早摸清李二的秉性,属于只能顺毛捋的,还特别护短。哪怕是她,和陪着李二大的奶嬷嬷比,情份年月上差了一截,何况是出身不显,尚无名无份的宋明洛呢。

  “是徐嬷嬷端了碗避子汤进去,估计阴阳怪气了一番,说亲眼看着明洛喝了,添油加醋地说是明洛怎么个狐媚。”

  奉莲掩着唇笑:“奴婢也记起来了,常氏昔年早在大王身旁服侍,也比王妃先一步有孕,那徐嬷嬷不就说不能让妾室生子赶在正妻前头吗?还是大王心软。”

  她颇为感慨:“若非如此,这些年咱们哪能一直敬着嬷嬷,对咱们纵有万般颐指气使,也忍下了。”

  长孙景禾同样有些怅惘,如今有了两个男孩傍身,比刚嫁进来时强了百倍。

  “到底是亲生骨肉,大王舍不得正常,况且落胎伤身,何苦造孽。常氏运气不好罢了,明明千万般小心,终究没能保住。”

  奉莲笑言道:“常氏好歹有大王的怜惜,一直病怏怏的,大王也不嫌弃,照样和她有了大娘子。”

  长孙景禾淡淡一笑。

  二郎对姬妾整体是淡漠的,去了主要是繁衍子息,话都说不上几句,极少关心过问日常。

  到现在,怕连张氏常氏的伙食月例都稀里糊涂。

  “大娘子和常氏处,明儿你挑些药材送去,瞧瞧究竟什么个模样了。”长孙景禾终究信得过自己的眼光。

  自家二郎和宋明洛,撑死一段露水姻缘罢了,动摇不了她的地位,她只等二郎的说辞和明洛的敬茶便是。

  事实和徐嬷嬷描绘地大差不多。

  即她眼中的好儿郎李二,被明洛勾得连自家府邸都懒得回,没脸没皮地歇在了个未婚小娘子家中。

  成何体统!

  她同一干事不关己的亲卫心腹候在屋外檐下,静静等着里头的动静,怒气一点点聚在心中。

  “药别凉了。”

  徐嬷嬷耳尖,屋内一点点声响都瞒不过她,特别是宋医师那清泠又欲盖弥彰的低笑。

  伴着秦王低哑的呢喃声音,都用不着亲眼看,便可想象这对狗男女恬不知耻的样子。

  她等得恨不得直接闯进去把狐媚子扯出来,毕竟徐嬷嬷可记着她那不成器的儿子是因为什么在秦王跟前彻底没了脸面,还连累她这张老脸。

  “来人。”

  徐嬷嬷咬牙切齿间,屋里的秦王终于意识到了时辰不早,再不起可真落了话柄。

  心腹的亲卫们那是一动不动,他们只管宿卫轮值,保护大王人身安全,其余闲杂事一概不管。

  于是徐嬷嬷领着四个婢女依次入内。

  只能说明洛比她想象的更坦荡些,没有故作羞答答地赖在秦王身上,扯着个被褥半掉不掉。

  人已经把自己收拾地体面干净,见她们进来还问好招呼,明眸皓齿清清爽爽地坐在梳妆台前挽发。

  说实话,徐嬷嬷对她印象不差。

  和秦王妃比不来,但着实比一干扭捏造作的姬妾强百倍。

  “嬷嬷怎么来了?”秦王尚且袒露着上身,慢条斯理地由人服侍着穿衣,眼神却逗留在明洛的后颈部位。

  白嫩嫩的皮子上点着几处红印。

  粉软可爱勾人联想。

  徐嬷嬷不免顺着他的眼光看去,定睛一瞧,暗暗在心底开骂,果真是狐媚子,花样怪多的。

  “大王一夜未归,嬷嬷有些担心。”徐嬷嬷理直气壮,在她看来,王妃就是不够有魄力,管不住大王,才会由着那么多莺莺燕燕争奇斗艳。

  秦王何等心思,自然听得出徐嬷嬷关心下的深意,不过他昨儿身心得到满足,筋骨松快地很,没有发火的打算。

  他瞥了眼明洛:“她照顾地好,无妨,难得一夜好觉。”最后半句好评既是肯定歇在这里的事实,也是希望徐嬷嬷适可而止,不要紧追不舍。

  徐嬷嬷对着秦王多少有些讲究,指使着婢女穿衣洗漱,把秦王对外的人样捯饬出来。

  “早膳吃什么?”

  秦王站在铜镜前转了转胳膊,眯眼打量在镜子里老实巴交垂着脑袋的宋明洛,以及一旁拿眼斜她的徐嬷嬷。

  真能装。

  明明是千年狐狸的料,非得端出人畜无害的可怜。

  小可怜抬起眼眸,含笑答:“一些街头早点,大王看看合不合胃口。”

  徐嬷嬷眼看秦王的视线没离开过她,懒得再寻合适时机,朝一个婢女扬了扬脸,提上来一个食盒。

  聪明伶俐的明洛一眼便懂。

  她还苦恼着没空吃药呢,真是瞌睡有人递枕头。

  “这什么?补身子的?”秦王大约只听说过避子汤这玩意儿,却从没让自己的妻妾喝过。

  徐嬷嬷老脸有些挂不住。

  明洛则憋着笑。

  “你敢情送这来的……参汤还是红枣银耳羹?”秦王已经转到了外间,看着陆续摆出来的早膳。

  徐嬷嬷一张脸皮抽搐了两下,在明洛的万般期待下淡淡作答:“回大王,是避子汤。”

  哈。

  明洛完全以局外人的心态为她鼓掌。

  真勇。

  以李二这副骄傲自大的脾性,估计受不了临幸过的女人喝药避子的行为,这不是等同嫌弃他吗?

  “避子……汤?”秦王真就只听说过,以至于第一反应有些发懵,他甚至没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