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在溺爱儿子上算是古往今来的头一份。
完全一视同仁。
以至到了武德后期,皇帝的救令和太子、秦王、齐王的谕令达到了几乎平起平坐的可怕效果。并允许自己三个宝贝儿子带兵入宫。
在李世民立下不世之功前,即便受到来自君父的些许打压和借力打力,整体上而言,从小到大,他都是李渊最为宠爱的儿子。
命好啊。
这不是明洛第一次感叹,在之后的很多年,她每每见到那个一生热烈,从无一日虚度的大唐皇帝陛下,都会于无形中生出如此感慨。
长安城的年味伴着日渐凛冽的北风愈发浓了。
明洛之前从没在北方过上一个完整的冬天,没有身临其境地体会过没有暖气的零下几度要如何挨过,尤其唐朝几乎寻不到棉袄这样顶级的御寒衣物。
棉花,不光没有普及,便是明洛托了西市的几家行商,也都面露难色。
尽管新疆在汉朝就开始了棉花的种植,可……眼下战乱频发,陇右又刚经历一场动乱,薛秦的势力尚处于扫尾阶段,商人逐利不假,可当战祸纷乱明摆在前,谁都会掂量下自己的小命没人真能义无反顾。
“那棉袄…阿洛之前穿过?”胡阿婆在难得的冬日暖阳下翻理着家中被褥,见明洛嘀嘀咕咕地和温圆抱怨着。
明洛迟疑了一瞬才点点头:“嗯,挺暖和的,还便宜。”
“从那么远的地儿运过来,能便宜到哪里去。”胡阿婆想法朴素,笑言道。
“棉花若能普及开来,对穷人家是好事。”明洛发自内心地感慨。
胡阿婆呵呵一笑:“阿洛心怀大志呢。”
什么大志……明洛无力地微笑,打了个长长的哈欠,手上翻检药材的动作不停,时不时拎起一块形状奇怪的根茎打量。
昨夜在医馆关门时分接了个孕妇的急诊,是隔了三条巷子的读书人家。
令明洛心软的是,来人是罕见的和善婆婆,拉着明洛说了好一通真心实意的好话,说自家媳妇头胎,痛了一日一夜了,周边的稳婆请了三四个,谁都没法子,听说这家有个医术了得、擅长妇科儿科的女神医,慕名而来。
这婆婆能干又会做人,宋平先前给她儿子治过腿伤,当即便陪着明洛过去了。
折腾一宿,又解锁了助产士的技能包,明洛在那一大家子的千言万语中拖着疲累不已的身躯,拎着一篮子鸡蛋和干菜回了家。
早上稍稍眯了小会,便被外头五花八门的动静吵醒,索性起身坐在院中迷迷糊糊地做着活。
没等明洛收拾完一捆草药,平淡而暖融的气氛便被一阵拍门声破坏了。
是元郎。
胡阿婆一见着他便能联想到自家的俩儿,然后想起年后住进来的三郎,不免慈眉善目地招呼他,还吩咐温圆给他拿点吃食来。
“谢谢阿婆。不过宋郎中急着找娘子呢,今早上娘子没来,医馆是又忙又乱,好些妇人指名道姓找师傅你呢。”元郎一面辞谢着胡阿婆的好意,一面转头和精神萎靡的明洛急忙道。
于是,明洛强打起精神,换了身相对鲜亮的羊皮外衣,中间一层是雪白蜷曲的短毛,并不算特别柔软,但足够保暖。
和外露的狗皮袄子不同,这件羊皮袄作为公主府的赏赐之一,质地上完全是纯天然,即真正意义上的皮草大衣。
且毛绒面之外绷着一层花纹精美、光滑平整的绢布,睡觉时盖在身上,抵得上大半条被子。
所以即便面色难看,脚步虚浮,可崭新光亮的衣裳一穿,清爽利落的头发一挽,白净漂亮的小脸露,明洛走在街上,仍是艳压全场的存在。
日子到底慢慢变好了。
从一开始的躲躲藏藏,遮掩外貌,到眼下的大大方方,抬头挺胸。人都会习惯的,起码生活在延福坊的大多数人已经接受了明洛这么一个医术优秀、和气带笑、温婉能干的小娘子了。
远远地,明洛还没掀起眼皮,便听到了一声由远及近的叫唤声。
随后便是一位妇人飞快地走来。
明洛勉力去瞧,还挺面善。
“宋娘子哟,差点以为今儿见不着你了。”仆妇连说带笑,明洛近来时常出入高门大户,太习惯这种训练出来的笑容了。
正是家中在南边作药商的那户永乐坊人家。
明洛抚平心绪,又提了提气儿,三两下问清了仆妇热络却急切的来意。
这回不是她主子不好了,而是转变心意了。
约摸着年节前受了点刺激,原先还堵着的思绪豁然开朗。
明洛先往医馆里转了圈,简略开了两个方子打发走了另外两位为家里女眷求药的人,便带上药箱和元郎随着仆妇坐上了驴车。
车上,仆妇难免问起明洛之前说要去药行看样的事宜。
“夫人还记着这茬呢,前日掌柜往家里对账,特意问了一嘴,都说没见过像宋医师这般年青可人的小娘子。”仆妇不经意问。
明洛则听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一边寻思着仆妇热情洋溢的态度,一边如常般温言作答:“我是去过的,那日赶了个大早,草草看了看便离开了,大概掌柜的还在后头盘账或是做其他事,不曾知道罢了。”
仆妇一愣后露出些苦笑:“医师是看不中吗?”
明洛讪讪一笑:“您夸张了,我这医馆大抵做的都是平民生意,用药讲究个物美价廉,越便宜越好。药行的东西是好货,还有上等的血燕,稀有的雪莲……我哪里用得上。”
“哎哟,医师您……”仆妇嗔怪地轻轻拍了她一下,笑着解释,“外头柜台里摆着的是撑场面的东西,医师您要的日常通货可在里头仓库备着呢。”
明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下巴,闹不懂她这份突如其来的热情和积极。
说到底,还是信息不对称。
这是古代最无解的疑问。
毕竟在没有排行榜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明洛真的无从知晓,自己行医的名头传播到了何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多少人听说了延福坊宋氏医馆飞出来的凤凰神医……
眼下,这只凤凰已飞到了城西,传进了永乐坊的世家豪族里。
仆妇看她无语,又很殷勤地详细介绍了自家情况,夫人娘家姓朱,夫家姓丘,膝下有一从族中过继来的养子。
“是打小养的吗?”明洛好奇道,又对丘这个姓心有余悸。
        完全一视同仁。
以至到了武德后期,皇帝的救令和太子、秦王、齐王的谕令达到了几乎平起平坐的可怕效果。并允许自己三个宝贝儿子带兵入宫。
在李世民立下不世之功前,即便受到来自君父的些许打压和借力打力,整体上而言,从小到大,他都是李渊最为宠爱的儿子。
命好啊。
这不是明洛第一次感叹,在之后的很多年,她每每见到那个一生热烈,从无一日虚度的大唐皇帝陛下,都会于无形中生出如此感慨。
长安城的年味伴着日渐凛冽的北风愈发浓了。
明洛之前从没在北方过上一个完整的冬天,没有身临其境地体会过没有暖气的零下几度要如何挨过,尤其唐朝几乎寻不到棉袄这样顶级的御寒衣物。
棉花,不光没有普及,便是明洛托了西市的几家行商,也都面露难色。
尽管新疆在汉朝就开始了棉花的种植,可……眼下战乱频发,陇右又刚经历一场动乱,薛秦的势力尚处于扫尾阶段,商人逐利不假,可当战祸纷乱明摆在前,谁都会掂量下自己的小命没人真能义无反顾。
“那棉袄…阿洛之前穿过?”胡阿婆在难得的冬日暖阳下翻理着家中被褥,见明洛嘀嘀咕咕地和温圆抱怨着。
明洛迟疑了一瞬才点点头:“嗯,挺暖和的,还便宜。”
“从那么远的地儿运过来,能便宜到哪里去。”胡阿婆想法朴素,笑言道。
“棉花若能普及开来,对穷人家是好事。”明洛发自内心地感慨。
胡阿婆呵呵一笑:“阿洛心怀大志呢。”
什么大志……明洛无力地微笑,打了个长长的哈欠,手上翻检药材的动作不停,时不时拎起一块形状奇怪的根茎打量。
昨夜在医馆关门时分接了个孕妇的急诊,是隔了三条巷子的读书人家。
令明洛心软的是,来人是罕见的和善婆婆,拉着明洛说了好一通真心实意的好话,说自家媳妇头胎,痛了一日一夜了,周边的稳婆请了三四个,谁都没法子,听说这家有个医术了得、擅长妇科儿科的女神医,慕名而来。
这婆婆能干又会做人,宋平先前给她儿子治过腿伤,当即便陪着明洛过去了。
折腾一宿,又解锁了助产士的技能包,明洛在那一大家子的千言万语中拖着疲累不已的身躯,拎着一篮子鸡蛋和干菜回了家。
早上稍稍眯了小会,便被外头五花八门的动静吵醒,索性起身坐在院中迷迷糊糊地做着活。
没等明洛收拾完一捆草药,平淡而暖融的气氛便被一阵拍门声破坏了。
是元郎。
胡阿婆一见着他便能联想到自家的俩儿,然后想起年后住进来的三郎,不免慈眉善目地招呼他,还吩咐温圆给他拿点吃食来。
“谢谢阿婆。不过宋郎中急着找娘子呢,今早上娘子没来,医馆是又忙又乱,好些妇人指名道姓找师傅你呢。”元郎一面辞谢着胡阿婆的好意,一面转头和精神萎靡的明洛急忙道。
于是,明洛强打起精神,换了身相对鲜亮的羊皮外衣,中间一层是雪白蜷曲的短毛,并不算特别柔软,但足够保暖。
和外露的狗皮袄子不同,这件羊皮袄作为公主府的赏赐之一,质地上完全是纯天然,即真正意义上的皮草大衣。
且毛绒面之外绷着一层花纹精美、光滑平整的绢布,睡觉时盖在身上,抵得上大半条被子。
所以即便面色难看,脚步虚浮,可崭新光亮的衣裳一穿,清爽利落的头发一挽,白净漂亮的小脸露,明洛走在街上,仍是艳压全场的存在。
日子到底慢慢变好了。
从一开始的躲躲藏藏,遮掩外貌,到眼下的大大方方,抬头挺胸。人都会习惯的,起码生活在延福坊的大多数人已经接受了明洛这么一个医术优秀、和气带笑、温婉能干的小娘子了。
远远地,明洛还没掀起眼皮,便听到了一声由远及近的叫唤声。
随后便是一位妇人飞快地走来。
明洛勉力去瞧,还挺面善。
“宋娘子哟,差点以为今儿见不着你了。”仆妇连说带笑,明洛近来时常出入高门大户,太习惯这种训练出来的笑容了。
正是家中在南边作药商的那户永乐坊人家。
明洛抚平心绪,又提了提气儿,三两下问清了仆妇热络却急切的来意。
这回不是她主子不好了,而是转变心意了。
约摸着年节前受了点刺激,原先还堵着的思绪豁然开朗。
明洛先往医馆里转了圈,简略开了两个方子打发走了另外两位为家里女眷求药的人,便带上药箱和元郎随着仆妇坐上了驴车。
车上,仆妇难免问起明洛之前说要去药行看样的事宜。
“夫人还记着这茬呢,前日掌柜往家里对账,特意问了一嘴,都说没见过像宋医师这般年青可人的小娘子。”仆妇不经意问。
明洛则听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一边寻思着仆妇热情洋溢的态度,一边如常般温言作答:“我是去过的,那日赶了个大早,草草看了看便离开了,大概掌柜的还在后头盘账或是做其他事,不曾知道罢了。”
仆妇一愣后露出些苦笑:“医师是看不中吗?”
明洛讪讪一笑:“您夸张了,我这医馆大抵做的都是平民生意,用药讲究个物美价廉,越便宜越好。药行的东西是好货,还有上等的血燕,稀有的雪莲……我哪里用得上。”
“哎哟,医师您……”仆妇嗔怪地轻轻拍了她一下,笑着解释,“外头柜台里摆着的是撑场面的东西,医师您要的日常通货可在里头仓库备着呢。”
明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下巴,闹不懂她这份突如其来的热情和积极。
说到底,还是信息不对称。
这是古代最无解的疑问。
毕竟在没有排行榜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明洛真的无从知晓,自己行医的名头传播到了何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多少人听说了延福坊宋氏医馆飞出来的凤凰神医……
眼下,这只凤凰已飞到了城西,传进了永乐坊的世家豪族里。
仆妇看她无语,又很殷勤地详细介绍了自家情况,夫人娘家姓朱,夫家姓丘,膝下有一从族中过继来的养子。
“是打小养的吗?”明洛好奇道,又对丘这个姓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