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正名-《征途与山河》

  仪式结束后,进入了最关键的分配环节。

  新兵陆续被分往各直属队、后勤或技术单位。当念到苏婉宁、何青、李秀英、王和平、陈静五人时,宣读的命令却格外不同——

  “以上五人,暂留,听候安排。”

  这个模糊不清的指令让她们面面相觑,心中既有期待,又难免不安。

  解散后,沈墨径直走向她们:

  “你们五个,跟我来。”

  他将她们带到了连部会议室。

  门一推开,会议室里早已端坐着五位同样佩戴崭新列兵军衔的女兵。

  “都进来。”

  沈墨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寂静。

  十位女兵的目光在空气中无声交汇,好奇、审视、揣度……

  微妙的气氛在会议室里悄然弥漫开来。

  沈墨站在前方,目光扫过这十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

  “介绍一下。这五位,是我们连自己培养的苗子:苏婉宁,何青,李秀英,王和平,陈静。她们的特点,我就不赘述了。”

  接着,他指向另外五位女兵:

  “这五位,是我从其他新兵连‘挖’来的。”

  “童锦,清华大学,信息化处理专业的高材生,刚满二十岁。”

  那位眼神灵动、容貌出众的女兵自信地微微颔首。

  “张楠,中国人民大学在读,专攻人事管理,二十一岁。”

  气质沉稳干练的女兵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阿兰,18岁,来自广西大山深处的壮族姑娘,新兵连综合成绩第一名,天生的侦察兵苗子。”

  皮肤微黑、眼神锐利的姑娘咧嘴一笑,露出带着山野气息的淳朴笑容。

  “秦胜男,陆军指挥学院学员,主动申请到一线作战部队锻炼,二十二岁。”

  身姿挺拔的女兵目光坚毅,眉宇间自带一股英气。

  “容易,18岁,高中刚毕业,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

  最后一位女兵下巴微扬,露出一个自信的微笑。

  沈墨环视全场:

  “现在,你们互相认识了。”

  沈墨的声音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

  “师部要求各作战单位试点接收女兵,我们尖刀营,我们尖刀连,首当其冲。”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陡然加重:

  “很多人,包括我们营长,都认为女兵不适合一线作战部队。告诉我,你们自己有没有信心,面对即将到来的、远超新兵连的挑战和考验?”

  “有!”

  十道清亮却坚定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破釜沉舟的勇气。

  “光有信心不够,我要看到行动和结果。”

  沈墨眼神锐利。

  “现在,跟我走。”

  他没有多解释,直接带着十位女兵,穿过营区,径直来到了师部办公楼。

  在师长办公室外,沈墨让女兵们列队等候,自己整理了一下军容,喊了声“报告”。

  得到允许后,他推门而入。不仅师长在,几位师部首长和作训科长也都在,似乎正在开会。

  “沈墨?你不是在新兵连吗?这是……有事?”

  师长抬起头,有些意外。

  沈墨敬了个礼,声音洪亮:

  “报告师长、各位首长!关于师部下达的女兵分配试点任务,我,尖刀连连长沈墨,有情况汇报,并带来一个解决方案。”

  “哦?你说。”

  师长来了兴趣。

  “我个人,并不完全赞成将女兵简单分散分配到一线作战连队。”

  沈墨开口第一句就让在场首长有些错愕。

  “并非能力问题,而是管理、训练、保障都会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仓促之下,反而可能影响部队战斗力,也未必能真正发挥女兵的作用。”

  他话锋一转:

  “但既然这是命令,必须执行。我请求,将这个试点任务交给我们尖刀连。我们不自散分配到各班,而是集中组建一个加强建制的女兵班,由我连直接负责管理和针对性强化训练!”

  “女兵班?”

  作训科长皱起眉。

  “沈墨,你这算法有点大胆啊。人选呢?可不是随便拉几个女兵就能在尖刀连待住的。”

  “人选我已经带来了,就在门外。”

  沈墨语气笃定。

  “她们是新兵连中最出色的十个人,各有所长。请首长们亲自面试考核!如果首长们认为她们不够格,我沈墨绝无二话,立刻服从任何分配方案!”

  师长与几位首长交换了一下眼神,最终点了点头:

  “好,就让她们进来,我们看看你沈墨挑的,到底是怎样的兵!”

  十位女兵依次进入办公室,整齐列队。面对一众师首长,她们难免紧张,但更多的是昂扬的斗志。

  随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面试”。

  好的,这是根据你的要求优化后的版本,增强了现场感和人物互动的生动性:

  师长随手翻开训练手册,指着一个战术相定考问。何青与秦胜男相视一眼,随即从容应答,两人引经据典、互为补充,将复杂的战术理论讲得清晰透彻。

  作训科长顺势抛出一个典型的电台故障案例。

  童锦立即指出可能是天线接口氧化导致信号衰减,苏婉宁则补充道:

  “若是遭遇敌方跳频干扰,建议立即切换至备用频段,同时启用脉冲压缩技术反制。”

  两人一唱一和,从硬件排查到软件应对分析得鞭辟入里,让几位技术出身的首长忍不住交换赞赏的眼神。

  李秀英在场中站定,抱拳行礼后突然发力。一套洪拳打得虎虎生风,拳脚破空之声不绝于耳,腾挪闪转间尽显功力,看得众人暗自喝彩。

  “若在敌后遭遇伤员,如何处置?”

  军医处长突然发问。

  陈静不慌不忙,从止血包扎到战场搬运,每个步骤都讲解得专业到位,还特别强调了空降兵敌后作战的特殊处置要点。

  轮到王和平和阿兰时,作训科长故意抛出几个刁钻的野外生存难题。

  两人相视一笑,用最朴实的语言给出了极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言语间透着在老连队摸爬滚打练就的扎实底子。

  张楠被问及班排管理时,她稍作思考便娓娓道来,从矛盾调解到士气鼓舞,每个建议都切中要害,展现出不俗的管理天赋。

  最后,作训参谋随手翻开一本密电码本让由容易过目。

  她快速浏览后合上本子,竟将整页密码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这过目不忘的本事让在场首长都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场特殊的“面试”持续了近一小时。

  首长们的神情从最初的严肃审视,到中间的惊讶赞叹,最后都化作了毫不掩饰的欣赏。

  “好!”

  师长突然拍案而起,脸上绽开笑容。

  “沈墨,你小子眼光够毒!这几个女兵,个个身怀绝技!”

  他环顾其他首长,声音铿锵有力:

  “我看这个女兵班的提议很有价值!集中优势兵力,重点培养!这个试点,就放在你们尖刀连了!”

  “是!感谢首长信任!”

  沈墨挺直脊梁敬礼,紧绷的肩膀终于微微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