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灯还亮着,但不是为了加班-《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404寝室的空气凝滞如冰,只有笔记本电脑风扇的嗡鸣在单调地切割着寂静。

  林枫双眼布满血丝,死死盯着屏幕上那片由无数匿名数据汇成的海洋。

  二十四小时,两千七百八十一条反馈,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在深夜里辗转反侧的实习生。

  他的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后台的匿名留言区像一个深不见底的树洞,倾倒着无声的呐喊。

  就在这时,一条记录像磁石一样吸住了他的目光。

  “我每天帮主管遛他那条柯基,来回一个半小时,这算不算隐形工时?”

  这条留言在过去十二小时内,以几乎相同的措辞,被反复提交了七次。

  每一次提交的间隔,都像是发信人内心的一次挣扎与确认。

  林枫立刻追踪Ip地址,一行清晰的字符跳了出来:青州大学实习合作企业——星启科技。

  心脏猛地一沉。

  这不再是随机的抱怨,而是一种持续性的、系统性的压榨。

  他没有丝毫犹豫,拨通了苏晚晴的视频电话。

  屏幕亮起,苏晚晴的脸庞出现在画面中,背景是图书馆柔和的灯光。

  她显然也还没睡,眼底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清亮。

  “出事了?”她开门见山。

  林枫将镜头对准自己的电脑屏幕,将那条反复出现的留言放大。

  “星启科技,我们的重点合作单位。”

  苏晚晴的眉头瞬间蹙起。

  她一字一句地读完,沉默了片刻,画面中只听得见她那边传来翻动纸页的微弱声响。

  “我查过星启的实习生管理条例,里面明确写着‘鼓励实习生融入团队文化’。这句模糊的话,就是他们滥用权力的遮羞布。”她顿了顿,声音里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这已经不是压榨了,林枫,这是一种‘情感剥削’。他们利用实习生害怕被边缘化、渴望被认可的心理,把私人事务包装成团队任务。遛狗,只是冰山一角。”

  “曝光这个案例?”林枫问道,但他自己心里已经有了否定的答案。

  那样做,只会让那个发信的实习生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第一个牺牲品。

  “不,”苏晚晴摇了摇头,她的目光穿透屏幕,仿佛看到了那个躲在Ip地址后面的脆弱身影,“他们不是不知道累,是怕说了,实习机会就没了。”

  一句话,击中了问题的核心。

  林枫紧绷的下颌线终于松弛下来。

  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场仗,不能只靠一腔孤勇。

  挂断视频,他立刻在404的小群里发了消息。

  几乎是秒回,阿哲和老猫的声音在寝室里响了起来。

  “曝光那个主管!人肉他!”阿哲义愤填膺。

  “冷静,”林枫打断了他,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智,“我们不针对任何个人,我们要掀翻的是规则。”他转向阿哲,“把后台所有类似‘遛狗’‘代购奶茶’‘接孩子’‘写情书’这样的高频词条都扒出来,做一个动态词云图,越大越显眼的,就是问题越严重的。”

  他又看向老猫:“还记得我们之前在茶水间贴的情绪色谱墙吗?去拍一段延时摄影,记录下从协议发布前到现在,墙上便利贴颜色的变化。”

  那面墙,是他们最初的实验。

  红色代表“接受”,绿色代表“拒绝”。

  一开始,墙上密密麻麻全是红色,像一片沉默的血海。

  而现在,林枫知道,绿色的萌芽正在不可阻挡地破土而出。

  第二天,《实习生日记》第二集的预告片准时上线。

  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

  视频开头,漆黑的屏幕上浮现出一行字:“沉默不是顺从,是还没等到火柴点燃。”

  紧接着,一个由无数词条构成的云图缓缓旋转着出现,“遛狗”“奶茶”“搬家”“取快递”等字眼触目惊心。

  画外音是林枫冷静的独白:“你的时间,属于工作,还是属于工作的附属品?”视频的最后,是那面情绪墙的延时摄影画面:代表屈从的红色便签日渐稀疏,而象征反抗的绿色“拒绝成功”标记,从一个孤独的点,逐渐蔓延,汇聚成片。

  预告片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想象中要大。

  同一时间,在青州大学经管院的实习生培训课上,周莉正站在讲台上。

  她手里拿着一张卡片,上面印着“说不卡”三个字。

  这是她根据“火柴协议”的理念,紧急加入的新环节。

  “好了同学们,我们来一次实战演练。”周莉清了清嗓子,刻意模仿出一种油滑的领导腔调,“小张啊,这个周末天气不错,陪几位重要的客户去打场高尔夫吧,就当是部门团建了,年轻人要多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台下的实习生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

  这种场景太熟悉了,熟悉到令人窒息。

  拒绝?

  谁敢?

  就在一片死寂中,后排一个叫小薇的女生,手举得笔直。

  “周老师,我选择不行使我的‘团建义务’。”她的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

  “根据您刚刚讲解的《实习生保障十条》第五条,任何占用非工作时间的非职务活动,实习生有权拒绝,且不得因此影响实习评价。”

  全场安静了足足两秒。

  随即,掌声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淹没了整个教室。

  周莉看着那个眼神坚定、毫不畏缩的女孩,眼眶毫无预兆地红了。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说得好。这,才是这场培训的全部意义。”

  风暴的中心,远比外围要平静。

  沈佳办公室的百叶窗隔绝了午后的阳光,只留下一室沉静。

  她将一份打印出来的报告推到林枫面前,上面是“火柴协议”引发的舆情分析。

  “总部的批示下来了。”沈佳的语气很平静,却透着一股压力,“他们认为,推广速度太快,覆盖面太广,可能会引发合作企业的集体抵制。这对学校的声誉和后续的就业工作,都是巨大的风险。”

  “风险?”林枫直视着她的眼睛,反问道,“如果等到所有人都默默忍受,直到热情被耗尽,甚至倒在工作岗位上,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行动,拨乱反正,那改革还有什么意义?”

  他的话像一柄重锤,敲在沈佳心上。

  林枫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学生自发的层面。我提议,以青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名义,联合‘火柴协议’的后台数据,发布第一份《在校实习生权益保护白皮书》。我们用最真实的、脱敏后的大数据说话,用数据去倒逼那些校企合作协议的条款更新。我们不是要对抗企业,而是要建立一个更健康、更平等的合作环境。”

  沈佳沉默了很久,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办公室里只剩下空调的低鸣。

  最终,她抬起头,目光中是前所未有的决绝。

  “好。”她只说了一个字,然后补充道,“那就从你开始——你,愿意担任学校首任‘实习生权益学生观察员’吗?”

  夜幕降临,校园里的路灯依次亮起,将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林枫走在回寝室的路上,晚风吹散了白日的燥热,也吹散了他心中最后一丝犹疑。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他划开屏幕,是“火柴协议”弹出的一条新消息。

  来自星启科技的实习生,这次上传的不是文字,而是一段三十秒的录音。

  林枫点开播放,一个尖利的中年男声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不加掩饰的傲慢与轻蔑:“……让你做是看得起你!你不干?呵,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紧接着,是电话被清脆挂断的忙音。

  嘟——嘟——嘟——

  冰冷的声音在夜色中回响,仿佛是对所有反抗者的嘲弄。

  林枫停下脚步,站在路灯下,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阴影。

  他点开那个匿名的对话框,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敲击,然后用力按下了发送键。

  “你说得对。但现在,我们不只是‘人’,我们是‘人名’。”

  发送成功。

  他抬起头,看向不远处那栋熟悉的宿舍楼。

  404寝室的灯还亮着,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

  窗边,老猫的身影依稀可见,他正举着那台宝贝摄像机,镜头没有对准楼下的人群,而是高高地仰起,对准了深邃夜空中那几颗零星闪烁的星星。

  林枫忽然笑了。

  那束光,那束从镜头中折射出的微光,终于不再是为了记录无尽的加班和疲惫,而是为了捕捉希望本身。

  就在他转身准备继续前行时,手机屏幕再次亮起。

  这一次,不是新的留言,而是一条来自“火柴协议”后台的系统警告,红色的字体在黑夜中显得异常刺眼。

  【系统警报:检测到多个企业Ip地址出现异常高频的协同访问行为。

  数据流向分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