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多及其党羽被连夜押回县衙大牢,严加看管。杨弘业回到县衙后,立刻挑灯夜战,亲自起草奏章,将钱不多如何与周通判勾结,策划挤兑信用券、意图纵火、甚至密谋绑架苏小婉等罪行,以及自己亲眼所闻其供词的过程,详详细细、字字铿锵地书写下来。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仅关乎青云县的安定,更牵扯到一州通判,措辞必须严谨,证据(虽只是口供,但他是亲耳听闻的知县)必须确凿。
天刚蒙蒙亮,这封加急奏章便由快马送出,直呈州府刺史衙门,并抄送按察使司。
然而,消息的传播速度,有时比官府的快马更快。或者说,周通判在州府经营多年,自有其消息渠道。几乎在杨弘业奏章送出的同时,周通判便已得知钱不多落网,并且很可能已经“招供”的消息。
“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周府书房内,周文斌气得浑身发抖,将心爱的紫砂壶狠狠摔在地上。他千算万算,没算到钱不多会如此轻易地被找到,更没算到他会如此愚蠢地“自曝”罪行!虽然他不清楚具体细节,但杨弘业既然敢上奏,必然是掌握了某种确凿的“证据”。
“老爷,现在怎么办?杨弘业的奏章一旦到了刺史和按察使手中,恐怕……”管家面色惨白,声音颤抖。
周文斌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光芒。他绝不能坐以待毙!
“慌什么!”他低喝一声,“钱不多只是口头招供,并无实据!本官乃一州通判,岂是区区一个知县和一个草民的口供所能扳倒的?”
他急速踱步,很快便想出了对策:“立刻备轿,去刺史府!另外,派人快马加鞭,赶在杨弘业的奏章之前,或者同时,向刺史大人和按察使递上我的辩疏!就说是李文渊与杨弘业勾结,陷害钱不多,并攀诬本官!理由是本官曾因公事训斥过杨弘业,而李文渊更是因之前述职之事对本官怀恨在心!他们这是打击报复,构陷朝廷命官!”
他要把水搅浑,将一场罪行指控,扭转成官场内部的倾轧构陷!
“是,老爷!”管家连忙应下,匆匆去安排。
……
数日后,州府的指令还未下达,一场风暴却率先降临青云县。
周通判竟然亲自来了!而且不是微服私访,是摆足了仪仗,以巡查地方政务的名义,径直来到了青云县县衙!
县衙大堂,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周通判身穿青色官袍,端坐在主位之侧(主位仍是杨弘业,但周通判品级高),面色阴沉,不怒自威。他身后站着几名心腹胥吏,眼神倨傲。
杨弘业坐在主位,脸色也不太好看。他没想到周通判竟然如此大胆,直接打上门来。
李文渊和赵虎也被传唤到了堂下。赵虎怒目而视,而李文渊则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平静模样,心中却暗道:“来了!果然狗急跳墙了!”
衙役们分列两旁,屏息凝神。大堂外围,不少得知消息的百姓也聚集过来,窃窃私语,他们都听说了钱不多被抓和供出周通判的事情,此刻见周通判亲至,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杨知县,”周通判率先开口,声音冷冽,“本官听闻,你前几日拿下了在逃犯官钱不多?”
“回通判大人,正是。”杨弘业不卑不亢,“钱不多涉嫌私铸铜钱、策划挤兑、意图纵火、密谋绑架等多桩罪行,且已初步招供,下官已具本上奏。”
“哦?招供?”周通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招供了些什么?可是攀诬本官了?”
杨弘业心中一凛,沉声道:“钱不多确实供认,其所行之事,皆是受大人您所指使。”
“荒谬!简直是一派胡言!”周通判猛地一拍惊堂木(虽然这主要是知县的权利,但他品级高,也无人敢说什么),声色俱厉,“杨弘业!李文渊!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勾结在一起,唆使钱不多构陷本官!”
他目光如刀,射向李文渊:“李文渊!你可是因之前述职之事,对本官怀恨在心,故而与杨知县合谋,设下此局,陷害本官?!”
不等李文渊回答,他又转向杨弘业:“杨知县!你可是因本官之前对你政务有所训导,心生不满,故而借此机会,打击报复?!”
这一顶“构陷朝廷命官”的大帽子扣下来,分量极重!
杨弘业脸色一变:“周大人!此事下官有确凿证据!乃是下官亲耳所闻……”
“亲耳所闻?”周通判打断他,嗤笑道,“你听到什么?听到钱不多空口白牙的几句话?谁能证明?说不定是你们严刑逼供,或者用了什么迷魂之术,迫使钱不多胡说八道!这等毫无实据的攀诬,也能作为证据?杨知县,你为官多年,难道不懂《大启律》吗?!”
他一番话连消带打,不仅否认指控,反而将杨弘业和李文渊置于滥用职权、构陷上官的境地。
堂外围观的百姓开始骚动,有些人被周通判的气势和言语所惑,也开始怀疑起来。
“是啊,空口无凭啊……”
“周大人毕竟是通判,怎么会做这种事?”
“难道真是李东家和杨知县……”
赵虎气得额头青筋暴起,忍不住踏前一步,大声道:“周通判!钱不多亲口供认,岂能有假!你……”
“放肆!”周通判厉声喝道,“赵虎!你区区一个县尉,也敢在本官面前咆哮公堂?还有没有上下尊卑!杨知县,这就是你手下的兵?!”
杨弘业脸色难看,喝止赵虎:“赵县尉,退下!”
赵虎憋屈得满脸通红,但又不得不退下。
周通判见状,气势更盛,他今日来,就是要以势压人,将杨弘业和李文渊的气焰彻底打下去,甚至反过来坐实他们构陷的罪名!只要挺过这一关,等州府的调查(他自有办法影响)下来,倒霉的就是杨弘业和李文渊了!
他得意地看向一直沉默的李文渊,冷笑道:“李文渊,你还有何话说?若是现在承认你们是诬告,本官或可念在尔等年少无知(指李文渊)或被蒙蔽(指杨弘业),从轻发落!”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文渊身上。
杨弘业面露忧色,赵虎紧握双拳,百姓们屏息以待。
李文渊终于抬起了头,脸上依旧带着那丝让人捉摸不透的惫懒笑容,他先是恭敬地对着堂上拱了拱手,然后才慢悠悠地开口,声音清晰而平稳:
“周大人,您方才说……空口无凭?”
天刚蒙蒙亮,这封加急奏章便由快马送出,直呈州府刺史衙门,并抄送按察使司。
然而,消息的传播速度,有时比官府的快马更快。或者说,周通判在州府经营多年,自有其消息渠道。几乎在杨弘业奏章送出的同时,周通判便已得知钱不多落网,并且很可能已经“招供”的消息。
“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周府书房内,周文斌气得浑身发抖,将心爱的紫砂壶狠狠摔在地上。他千算万算,没算到钱不多会如此轻易地被找到,更没算到他会如此愚蠢地“自曝”罪行!虽然他不清楚具体细节,但杨弘业既然敢上奏,必然是掌握了某种确凿的“证据”。
“老爷,现在怎么办?杨弘业的奏章一旦到了刺史和按察使手中,恐怕……”管家面色惨白,声音颤抖。
周文斌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光芒。他绝不能坐以待毙!
“慌什么!”他低喝一声,“钱不多只是口头招供,并无实据!本官乃一州通判,岂是区区一个知县和一个草民的口供所能扳倒的?”
他急速踱步,很快便想出了对策:“立刻备轿,去刺史府!另外,派人快马加鞭,赶在杨弘业的奏章之前,或者同时,向刺史大人和按察使递上我的辩疏!就说是李文渊与杨弘业勾结,陷害钱不多,并攀诬本官!理由是本官曾因公事训斥过杨弘业,而李文渊更是因之前述职之事对本官怀恨在心!他们这是打击报复,构陷朝廷命官!”
他要把水搅浑,将一场罪行指控,扭转成官场内部的倾轧构陷!
“是,老爷!”管家连忙应下,匆匆去安排。
……
数日后,州府的指令还未下达,一场风暴却率先降临青云县。
周通判竟然亲自来了!而且不是微服私访,是摆足了仪仗,以巡查地方政务的名义,径直来到了青云县县衙!
县衙大堂,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周通判身穿青色官袍,端坐在主位之侧(主位仍是杨弘业,但周通判品级高),面色阴沉,不怒自威。他身后站着几名心腹胥吏,眼神倨傲。
杨弘业坐在主位,脸色也不太好看。他没想到周通判竟然如此大胆,直接打上门来。
李文渊和赵虎也被传唤到了堂下。赵虎怒目而视,而李文渊则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平静模样,心中却暗道:“来了!果然狗急跳墙了!”
衙役们分列两旁,屏息凝神。大堂外围,不少得知消息的百姓也聚集过来,窃窃私语,他们都听说了钱不多被抓和供出周通判的事情,此刻见周通判亲至,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杨知县,”周通判率先开口,声音冷冽,“本官听闻,你前几日拿下了在逃犯官钱不多?”
“回通判大人,正是。”杨弘业不卑不亢,“钱不多涉嫌私铸铜钱、策划挤兑、意图纵火、密谋绑架等多桩罪行,且已初步招供,下官已具本上奏。”
“哦?招供?”周通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招供了些什么?可是攀诬本官了?”
杨弘业心中一凛,沉声道:“钱不多确实供认,其所行之事,皆是受大人您所指使。”
“荒谬!简直是一派胡言!”周通判猛地一拍惊堂木(虽然这主要是知县的权利,但他品级高,也无人敢说什么),声色俱厉,“杨弘业!李文渊!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勾结在一起,唆使钱不多构陷本官!”
他目光如刀,射向李文渊:“李文渊!你可是因之前述职之事,对本官怀恨在心,故而与杨知县合谋,设下此局,陷害本官?!”
不等李文渊回答,他又转向杨弘业:“杨知县!你可是因本官之前对你政务有所训导,心生不满,故而借此机会,打击报复?!”
这一顶“构陷朝廷命官”的大帽子扣下来,分量极重!
杨弘业脸色一变:“周大人!此事下官有确凿证据!乃是下官亲耳所闻……”
“亲耳所闻?”周通判打断他,嗤笑道,“你听到什么?听到钱不多空口白牙的几句话?谁能证明?说不定是你们严刑逼供,或者用了什么迷魂之术,迫使钱不多胡说八道!这等毫无实据的攀诬,也能作为证据?杨知县,你为官多年,难道不懂《大启律》吗?!”
他一番话连消带打,不仅否认指控,反而将杨弘业和李文渊置于滥用职权、构陷上官的境地。
堂外围观的百姓开始骚动,有些人被周通判的气势和言语所惑,也开始怀疑起来。
“是啊,空口无凭啊……”
“周大人毕竟是通判,怎么会做这种事?”
“难道真是李东家和杨知县……”
赵虎气得额头青筋暴起,忍不住踏前一步,大声道:“周通判!钱不多亲口供认,岂能有假!你……”
“放肆!”周通判厉声喝道,“赵虎!你区区一个县尉,也敢在本官面前咆哮公堂?还有没有上下尊卑!杨知县,这就是你手下的兵?!”
杨弘业脸色难看,喝止赵虎:“赵县尉,退下!”
赵虎憋屈得满脸通红,但又不得不退下。
周通判见状,气势更盛,他今日来,就是要以势压人,将杨弘业和李文渊的气焰彻底打下去,甚至反过来坐实他们构陷的罪名!只要挺过这一关,等州府的调查(他自有办法影响)下来,倒霉的就是杨弘业和李文渊了!
他得意地看向一直沉默的李文渊,冷笑道:“李文渊,你还有何话说?若是现在承认你们是诬告,本官或可念在尔等年少无知(指李文渊)或被蒙蔽(指杨弘业),从轻发落!”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文渊身上。
杨弘业面露忧色,赵虎紧握双拳,百姓们屏息以待。
李文渊终于抬起了头,脸上依旧带着那丝让人捉摸不透的惫懒笑容,他先是恭敬地对着堂上拱了拱手,然后才慢悠悠地开口,声音清晰而平稳:
“周大人,您方才说……空口无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