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会长消停了没几天,又憋出个新招数。
这天一大早,永昌县传来消息:兴隆商行把货箱价格压到了成本价以下,明摆着要赔本赚吆喝,挤垮青云县的生意。
贾仁义拿着账本的手直发抖:\"东家,他们这是要跟咱们拼个鱼死网破啊!一个货箱赔五钱银子,胡会长这是疯了!\"
石疙瘩闷头打磨着工具,冷哼一声:\"让他赔!看他能撑多久!\"
\"撑不了多久?\"贾仁义急得跺脚,\"我算过了,以兴隆商行的家底,这么赔能赔上半年!咱们可撑不住!\"
白晓溜进来,神秘兮兮地说:\"我打听到了,胡会长这是要清仓甩卖,好腾出资金做新买卖。\"
\"什么新买卖?\"李文渊问。
\"听说他在南边认识了个大海商,要合伙做海外贸易。\"白晓压低声音,\"这老小子想把库存清空,好凑本钱。\"
玄机子掐指一算:\"此乃金蝉脱壳之计。\"
苏半夏轻声提醒:\"若是货箱市场被他们垄断,日后定价就由他们说了算了。\"
李文渊沉思片刻,忽然问白晓:\"兴隆商行现在库存多少?\"
\"少说两千个!\"白晓伸出两根手指,\"都是仿造咱们的劣质货箱。\"
\"好!\"李文渊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贾掌柜,你去钱庄支一笔款子。白晓,你找些生面孔,分头去永昌县...\"
三天后,永昌县出了件怪事。一群外地客商涌入兴隆商行,把积压的货箱抢购一空。胡会长乐得合不拢嘴,还以为自己的低价策略奏效了。
可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这些\"客商\"买完货箱,转头就运到青云县,以更低的价格抛售。青云工坊的仓库里,堆满了兴隆商行的劣质货箱。
\"东家,咱们收这么多破烂做什么?\"石疙瘩看着满仓库的货箱直皱眉。
李文渊笑而不答,转头问白晓:\"永昌县现在一个货箱卖多少钱?\"
\"三钱银子!\"白晓兴奋地说,\"比成本价还低两钱!胡会长这回亏大了!\"
贾仁义却愁眉苦脸:\"可咱们也赔钱啊!收购这些货箱就花了六百两,转手卖出去只能收回三百两...\"
\"谁说要卖出去了?\"李文渊微微一笑,\"石师傅,把这些货箱都拆了,能用的零件留下,不能用的当柴烧。\"
石疙瘩恍然大悟:\"妙啊!咱们拆了他们的货箱,用他们的零件造新货箱,成本能降三成!\"
更妙的是,由于兴隆商行的货箱被扫荡一空,永昌县的货箱价格开始回升。可这时候,青云县的新货箱已经上市了——用的是兴隆商行的零件,质量更好,价格却更低。
胡会长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他清仓不成,反被摆了一道。
但这老狐狸不肯认输,又想出新花样。他不知从哪弄来一批劣质生铁,打造了一批工具,冒充青云工坊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
这天,一个老农拿着把崩了口的斧头找到工坊,气呼呼地说:\"你们青云工坊就这质量?才砍了三天柴就废了!\"
石疙瘩接过斧头一看,脸色就变了:\"这不是咱们做的!咱们的斧头都有暗记!\"
他在斧柄隐蔽处刻了个\"石\"字,这是他的独门标记。可这把斧头上什么都没有。
白晓立即去调查,发现永昌县市面上出现了大量仿冒青云工坊的工具,质量极差,严重影响了工坊的声誉。
\"东家,得想个办法!\"贾仁义急得团团转,\"再这样下去,咱们的真货也要卖不动了!\"
李文渊却不急:\"白晓,你去订做一批特制的标签,要那种一撕就碎的。石师傅,从今天起,每件工具都贴上这种标签。\"
三天后,青云工坊的所有工具都贴上了新标签。标签上写着\"青云正品\",背面还印着防伪花纹。
白晓带着人到处宣传:\"认准防伪标签!一撕就碎,无法仿造!\"
果然,仿冒的工具因为没有这种特制标签,很快就被识破了。百姓们买工具时,都要先检查标签。
胡会长不甘心,也找人仿制标签。可那种特制纸张是苏半夏用草药特制的,一撕就碎,根本无法完整揭下重新使用。
这场较量持续了一个月,胡会长终于撑不住了。他囤积的劣质工具卖不出去,资金链眼看就要断裂。
这天夜里,胡会长再次来到青云县。这次他不再是趾高气扬,而是满脸憔悴。
\"李东家,\"他声音沙哑,\"我认输了。咱们...能不能谈谈合作?\"
李文渊在柏木桌前接待了他,团队成员分坐两旁。
\"胡会长想怎么合作?\"
\"我们兴隆商行...愿意代理青云工坊在永昌县的生意。\"胡会长低下头,\"只求给我们留口饭吃。\"
石疙瘩冷哼一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贾仁义拨着算盘:\"代理可以,但要交保证金。\"
白晓插嘴:\"还得保证不仿造我们的产品!\"
玄机子悠悠道:\"诚信为本。\"
苏半夏默默递上一杯安神茶。
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兴隆商行成为青云工坊在永昌县的总代理,但要缴纳一千两保证金,并且每月进货量不得低于五百件。
签完契约,胡会长长舒一口气,苦笑道:\"李东家,你们这个班子...我服了。\"
送走胡会长,众人都露出笑容。这场市场争夺战,他们大获全胜。
贾仁义扒拉着算盘:\"东家,光是这个代理契约,每年就能给咱们带来两千两的利润!\"
石疙瘩感慨道:\"要不是大家齐心协力,还真斗不过这老狐狸。\"
白晓得意地晃着脑袋:\"要我说,最绝的还是东家那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李文渊看着这群伙伴,心中欣慰。经过这次磨炼,这个团队更加成熟了。
他知道,商场的征战永远不会停止。但只要有这些人在,他就有信心面对任何挑战。
窗外,月色正好。青云县的灯火,在夜色中格外明亮。
这天一大早,永昌县传来消息:兴隆商行把货箱价格压到了成本价以下,明摆着要赔本赚吆喝,挤垮青云县的生意。
贾仁义拿着账本的手直发抖:\"东家,他们这是要跟咱们拼个鱼死网破啊!一个货箱赔五钱银子,胡会长这是疯了!\"
石疙瘩闷头打磨着工具,冷哼一声:\"让他赔!看他能撑多久!\"
\"撑不了多久?\"贾仁义急得跺脚,\"我算过了,以兴隆商行的家底,这么赔能赔上半年!咱们可撑不住!\"
白晓溜进来,神秘兮兮地说:\"我打听到了,胡会长这是要清仓甩卖,好腾出资金做新买卖。\"
\"什么新买卖?\"李文渊问。
\"听说他在南边认识了个大海商,要合伙做海外贸易。\"白晓压低声音,\"这老小子想把库存清空,好凑本钱。\"
玄机子掐指一算:\"此乃金蝉脱壳之计。\"
苏半夏轻声提醒:\"若是货箱市场被他们垄断,日后定价就由他们说了算了。\"
李文渊沉思片刻,忽然问白晓:\"兴隆商行现在库存多少?\"
\"少说两千个!\"白晓伸出两根手指,\"都是仿造咱们的劣质货箱。\"
\"好!\"李文渊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贾掌柜,你去钱庄支一笔款子。白晓,你找些生面孔,分头去永昌县...\"
三天后,永昌县出了件怪事。一群外地客商涌入兴隆商行,把积压的货箱抢购一空。胡会长乐得合不拢嘴,还以为自己的低价策略奏效了。
可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这些\"客商\"买完货箱,转头就运到青云县,以更低的价格抛售。青云工坊的仓库里,堆满了兴隆商行的劣质货箱。
\"东家,咱们收这么多破烂做什么?\"石疙瘩看着满仓库的货箱直皱眉。
李文渊笑而不答,转头问白晓:\"永昌县现在一个货箱卖多少钱?\"
\"三钱银子!\"白晓兴奋地说,\"比成本价还低两钱!胡会长这回亏大了!\"
贾仁义却愁眉苦脸:\"可咱们也赔钱啊!收购这些货箱就花了六百两,转手卖出去只能收回三百两...\"
\"谁说要卖出去了?\"李文渊微微一笑,\"石师傅,把这些货箱都拆了,能用的零件留下,不能用的当柴烧。\"
石疙瘩恍然大悟:\"妙啊!咱们拆了他们的货箱,用他们的零件造新货箱,成本能降三成!\"
更妙的是,由于兴隆商行的货箱被扫荡一空,永昌县的货箱价格开始回升。可这时候,青云县的新货箱已经上市了——用的是兴隆商行的零件,质量更好,价格却更低。
胡会长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他清仓不成,反被摆了一道。
但这老狐狸不肯认输,又想出新花样。他不知从哪弄来一批劣质生铁,打造了一批工具,冒充青云工坊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
这天,一个老农拿着把崩了口的斧头找到工坊,气呼呼地说:\"你们青云工坊就这质量?才砍了三天柴就废了!\"
石疙瘩接过斧头一看,脸色就变了:\"这不是咱们做的!咱们的斧头都有暗记!\"
他在斧柄隐蔽处刻了个\"石\"字,这是他的独门标记。可这把斧头上什么都没有。
白晓立即去调查,发现永昌县市面上出现了大量仿冒青云工坊的工具,质量极差,严重影响了工坊的声誉。
\"东家,得想个办法!\"贾仁义急得团团转,\"再这样下去,咱们的真货也要卖不动了!\"
李文渊却不急:\"白晓,你去订做一批特制的标签,要那种一撕就碎的。石师傅,从今天起,每件工具都贴上这种标签。\"
三天后,青云工坊的所有工具都贴上了新标签。标签上写着\"青云正品\",背面还印着防伪花纹。
白晓带着人到处宣传:\"认准防伪标签!一撕就碎,无法仿造!\"
果然,仿冒的工具因为没有这种特制标签,很快就被识破了。百姓们买工具时,都要先检查标签。
胡会长不甘心,也找人仿制标签。可那种特制纸张是苏半夏用草药特制的,一撕就碎,根本无法完整揭下重新使用。
这场较量持续了一个月,胡会长终于撑不住了。他囤积的劣质工具卖不出去,资金链眼看就要断裂。
这天夜里,胡会长再次来到青云县。这次他不再是趾高气扬,而是满脸憔悴。
\"李东家,\"他声音沙哑,\"我认输了。咱们...能不能谈谈合作?\"
李文渊在柏木桌前接待了他,团队成员分坐两旁。
\"胡会长想怎么合作?\"
\"我们兴隆商行...愿意代理青云工坊在永昌县的生意。\"胡会长低下头,\"只求给我们留口饭吃。\"
石疙瘩冷哼一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贾仁义拨着算盘:\"代理可以,但要交保证金。\"
白晓插嘴:\"还得保证不仿造我们的产品!\"
玄机子悠悠道:\"诚信为本。\"
苏半夏默默递上一杯安神茶。
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兴隆商行成为青云工坊在永昌县的总代理,但要缴纳一千两保证金,并且每月进货量不得低于五百件。
签完契约,胡会长长舒一口气,苦笑道:\"李东家,你们这个班子...我服了。\"
送走胡会长,众人都露出笑容。这场市场争夺战,他们大获全胜。
贾仁义扒拉着算盘:\"东家,光是这个代理契约,每年就能给咱们带来两千两的利润!\"
石疙瘩感慨道:\"要不是大家齐心协力,还真斗不过这老狐狸。\"
白晓得意地晃着脑袋:\"要我说,最绝的还是东家那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李文渊看着这群伙伴,心中欣慰。经过这次磨炼,这个团队更加成熟了。
他知道,商场的征战永远不会停止。但只要有这些人在,他就有信心面对任何挑战。
窗外,月色正好。青云县的灯火,在夜色中格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