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皇帝的好奇与秦桧的审视(上)-《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

  御前会议结束,沉重的殿门缓缓开启,参与会议的重臣们面色各异地鱼贯而出。与来时那种或轻视或敌意的氛围不同,此刻投向李文渊的目光,充满了复杂的意味——惊异、审视、忌惮,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

  李文渊那番关于北疆战局的剖析与建言,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不仅让焦头烂额的皇帝看到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更让这些浸淫官场多年的老臣们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绝非池中之物。他那跳脱出常规的思维,对局势敏锐的洞察,以及提出策略时那股与年龄不符的老辣狠厉,都深深震撼了他们。

  “李侍读,留步。”

  一个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李文渊回头,只见皇帝身边最得力的老太监,内务府大总管冯保,正含笑看着他。

  “冯公公。”李文渊拱手示意。

  “陛下口谕,”冯保声音不高,确保只有他们两人能听清,“李卿今日所言,甚合朕心。望卿戒骄戒躁,于翰林院安心任职,朕,自有任用。”

  “臣,谢陛下隆恩!定当恪尽职守,不负圣望!”李文渊心中一动,深深一揖。皇帝这话,既是肯定,也是安抚,更是承诺。“安心任职”四个字,等于直接给他吃了定心丸,那些弹劾的风波,至此可以告一段落了。而“自有任用”则预示着,他不再会被闲置。

  “李侍读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啊。”冯保笑眯眯地拍了拍李文渊的手臂,态度亲切得有些过分,“日后若有何难处,可随时来寻咱家。”

  这近乎直白的拉拢,让李文渊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依旧谦逊:“公公抬爱,下官愧不敢当。”

  送走冯保,李文渊走出宫门,发现赵虎正伸长脖子焦急地等候着。看到他安然无恙地出来,赵虎才松了口气,瓮声瓮气地道:“大人,您可算出来了!里面没人为难您吧?”

  “没事了。”李文渊笑了笑,登上马车,“回去吧。”

  马车行驶在返回城南的街道上,车外的喧嚣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李文渊靠在车厢壁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却不断回放着偏殿中的一幕幕。

  他知道,自己今天算是赌赢了。凭借对局势的精准分析和超出这个时代局限的思维,他成功地在皇帝和重臣面前证明了自己的价值。那“鸽粪”带来的阴霾,已被“老成谋国”的评价驱散。

  然而,他并没有丝毫放松。皇帝的“好奇”与“任用”是双刃剑,意味着他正式进入了权力的角斗场,未来的每一步都将如履薄冰。而冯保的示好,更预示着内廷势力的关注,这潭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

  与此同时,秦府书房内,气氛却如同外面的天气一般,冰冷彻骨。

  秦桧负手立于窗前,望着庭院中凋零的枯枝,脸色阴沉得可怕。他面前,站着几名心腹官员,皆大气不敢出。

  “好一个李文渊!好一个‘老成谋国’!”秦桧的声音如同从牙缝中挤出,带着刺骨的寒意,“我们都小看他了!此子不仅伶牙俐齿,心思更是深沉歹毒!‘坚壁清野’、‘连坐法’,这是要断送多少北疆大户的家业,用无数百姓的尸骨来成就他的名声!排查内奸?哼,其心可诛!”

  一名心腹低声道:“恩相,此子如今简在帝心,风头正劲,又有冯保那老阉货示好,恐怕暂时动他不得了。”

  “动他?”秦桧猛地转身,眼中寒光闪烁,“现在自然动不得!陛下正在用他之际,谁动他,就是跟陛下过不去!”

  他踱步到书案前,手指狠狠按在桌面上:“但此子不除,必成大患!他今日能献北疆之策,他日就能献其他之策!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威胁!”

  他看向其中一人:“告诉我们在翰林院的人,李文渊不是想去书库吗?给他安排!让他去!把他‘供’起来!让他接触不到任何机要,让他有力无处使!我倒要看看,一个被架空的侍读,还能翻起什么浪花!”

  “是!”那人连忙应下。

  秦桧又看向另一人:“弹劾之事,暂时压下。但那些关于他‘行事乖张’、‘不祥’的流言,不能停!要润物细无声地传,让所有人都记住,他李文渊,是个‘异类’!要让陛下每次想起他,都伴随着那么一丝疑虑!”

  “下官明白!”

  安排完这些,秦桧才缓缓坐下,端起已经冰凉的茶水,抿了一口,眼神幽深。

  “李文渊……本官倒要看看,你能在这京城,活多久。”

  皇帝的看重,内廷的示好,权臣的忌惮与打压……各种无形的力量开始围绕着李文渊这个新生的“变量”交织、碰撞。

  回到城南小院,李文渊将皇帝的口谕和冯保的示好告知了众人。赵虎和贾仁义自然是欢欣鼓舞,觉得苦日子总算到头了。百晓生则敏锐地意识到了其中的风险,提醒李文渊需更加谨慎。

  赛鲁班依旧摆弄着他的机括,只是偶尔抬头看李文渊一眼,眼神中似乎多了一丝别样的神采。

  李文渊站在修缮一新的院子里,感受着冬日稀薄的阳光。他知道,短暂的安稳已经结束。从今天起,他正式成为了这京城棋局中的一颗棋子,而且,是一颗注定不会安分的棋子。

  前路依旧凶险,但他心中却燃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斗志。

  “秦桧……冯保……皇帝……”他低声念着这几个名字,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这盘棋,越来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