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邻县的溃败-《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

  胡会长签了代理契约,可心里那口气还是咽不下去。这老狐狸表面上对青云县客客气气,背地里却还在搞小动作。

  白晓安插在永昌县的眼线传来消息:胡会长偷偷在城南开了个地下作坊,专门仿造青云工坊的新产品。

  \"东家,这老小子贼心不死!\"白晓气得牙痒痒,\"他仿造了咱们的新式织机,价钱只有咱们的一半!\"

  石疙瘩一听又要摔家伙,被贾仁义死死按住:\"别急!这回咱们换个法子治他!\"

  李文渊却不慌不忙:\"让他仿。\"

  众人都愣住了。

  \"东家,您这是...\"贾仁义不解。

  李文渊微微一笑:\"石师傅,咱们最新研制的水力织机,是不是下个月就能量产?\"

  石疙瘩点头:\"最多半个月!\"

  \"好。\"李文渊对白晓说,\"你去永昌县散个消息,就说青云工坊下个月要推出新款织机,效率能提高五成。\"

  白晓眼睛一亮:\"我明白了!这是要让他们仿无可仿!\"

  消息一出,永昌县的织坊老板们都坐不住了。原本打算购买仿制织机的人,现在都持观望态度。胡会长的地下作坊刚生产出来的三十台织机,顿时成了无人问津的积压货。

  更绝的是,李文渊让石疙瘩故意把旧款织机的图纸\"泄露\"出去。胡会长如获至宝,赶紧让作坊照着生产。可等他生产出来才发现,这已经是快要淘汰的款式了。

  \"东家,您这招太狠了!\"白晓笑得前仰后合,\"胡会长这回可亏大了!光是积压的织机,就值两千两银子!\"

  贾仁义却担心:\"要是他们照着图纸改进怎么办?\"

  \"改进?\"石疙瘩嗤笑,\"就他们那点本事,连图纸都看不全!\"

  果然,胡会长的作坊虽然仿造出了织机,可总是这里卡线那里断梭,根本没法正常使用。买了他家织机的织坊老板们天天上门闹事,要求退货赔钱。

  这天,永昌县最大的\"德昌织坊\"老板亲自来到青云县,指名要见李文渊。

  \"李东家,\"他开门见山,\"我们要订二十台最新式的水力织机!价钱好说!\"

  石疙瘩提醒他:\"新款织机要下个月才量产。\"

  \"我们可以等!\"德昌老板斩钉截铁,\"胡会长那些破烂货,白送我们都不要!\"

  有了德昌织坊带头,其他织坊也纷纷前来订货。还没正式投产,水力织机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三个月后。

  胡会长这下彻底傻眼了。他的地下作坊不仅赔了本,还坏了名声。现在永昌县的商户宁可等着买青云县的新产品,也不愿要他的便宜货。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白晓又打听到一个消息:胡会长为了开地下作坊,借了印子钱,现在债主天天上门逼债。

  \"东家,咱们要不要...\"白晓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不必。\"李文渊摆摆手,\"趁他病,要他命。贾掌柜,你去跟胡会长谈,说要收购他的地下作坊。\"

  贾仁义一愣:\"收购?那些破烂设备要来做什么?\"

  \"设备可以拆了炼铁,\"李文渊微微一笑,\"我主要是想要他作坊里的工匠。\"

  胡会长现在走投无路,听说青云县要收购,虽然百般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毕竟能收回一点本钱是一点。

  收购那天,石疙瘩亲自带人去清点设备。看着那些粗制滥造的织机,他连连摇头:\"糟蹋了好木料!\"

  可当他看到作坊里的工匠时,眼睛却亮了。这些工匠虽然跟着胡会长做仿冒品,但手艺都不差,只是缺少好图纸和好材料。

  \"你,\"石疙瘩指着一个老木匠,\"会做榫卯吗?\"

  老木匠战战兢兢地点头。

  \"过来!\"石疙瘩把他拉到一边,随手画了个图,\"这个榫头,要怎么做?\"

  老木匠仔细看了看:\"得用斜刀,从这里入刀...\"

  两人越说越投机,竟忘了时间。等其他设备都清点完毕,他们还蹲在地上讨论木工技法。

  最后,石疙瘩对李文渊说:\"东家,这些工匠我要了!都是好手!\"

  就这样,青云工坊不但消除了一个竞争对手,还白得了一批熟练工匠。这些工匠到了青云县,看到石疙瘩的先进设备和精细图纸,个个如获至宝,干活特别卖力。

  消息传回永昌县,商户们都说胡会长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经此一役,兴隆商行一蹶不振。胡会长变卖了大部分产业,才还清债务。曾经风光无限的永昌县首富,如今只剩下一个小小的杂货铺。

  这天,李文渊带着团队巡视永昌县的市场。所到之处,商户们无不热情相迎。

  德昌织坊的老板拉着他们的手说:\"多亏了你们啊!现在咱们用上水力织机,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生意比以前好做多了!\"

  就连胡会长那个小杂货铺,现在也在卖青云工坊的工具。见到李文渊一行人,他尴尬地笑了笑,赶紧躲进里屋去了。

  回程的马车上,贾仁义拨着算盘,满脸喜色:\"东家,咱们现在垄断了周边三县的工具市场,每年少说能赚这个数!\"他伸出五根手指。

  石疙瘩却有些感慨:\"想想当初,咱们还被胡会长压得喘不过气。这才多久...\"

  白晓接口道:\"这就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玄机子悠悠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苏半夏轻声说:\"工匠们都很感激,说现在才算是真正在做手艺。\"

  李文渊看着窗外的景色,没有说话。商场如战场,今日的胜利不代表永远的胜利。但他相信,只要这个团队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马车驶过新修的青石板路,平稳而快速。路旁的田野里,农民们正在用青云工坊的新式农具劳作。更远处,新建的水车在河边缓缓转动。

  这一切,都见证着这个团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