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国土局的软钉子-《汉东政法王,祁同伟的仕途人生》

  在卧底侦查员陈鸣这支“奇兵”已经成功打入“金海湾”内部,开始与白洁进行危险的心理周旋时,方志新和他带领的“暗剑小组”,则将主攻方向,对准了“湖畔半岛”这个幽灵项目最核心、也是最脆弱的“命门”——土地审批。

  方志新深知,任何一个地产项目,无论其上层建筑如何华丽,其根基都深埋于国土局那厚厚的、记录着一切“原罪”的案卷之中。

  只要能拿到那份原始的土地拍卖和审批档案,就等于扼住了整个腐败网络的咽喉。

  他没有亲自出马,那会过早地暴露自己的目标。

  他从“夕阳红敢死队”中,派出了两位经验最丰富、看起来也最像“老干部”的老部下,伪装成省纪委下派到吕州进行“历史遗留项目资产核查”的审计人员。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看到“湖畔半岛”项目最原始的那份档案。

  ……

  吕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大楼,庄严肃穆。

  当方志新的两名老部下,亮出了盖着省纪委公章的介绍信时,国土局办公室的主任立刻换上了一副最谦卑、最热情的笑脸,一路小跑着,将他们引进了局长孙志强的办公室。

  孙志强,一个看起来温文尔雅、总是笑眯眯的“老好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他亲自为两位“省城来的领导”泡上自己珍藏的上好龙井,一边忙前忙后,一边拍着胸脯保证“全力配合省里的工作,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哎呀,两位领导能来我们吕州国土局检查指导工作,是我们全体干部职工的荣幸啊!”孙志强的脸上,堆满了真诚的笑容。

  “孙局长客气了。”为首的老刑警老李,姿态端得十足,“我们也是奉命行事,对省内近十年的一些重大项目进行一次常规性的审计复核。我们今天来,主要是想看看‘湖畔半岛’这个项目的原始档案。”

  孙志强脸上那热情的笑容,瞬间凝固了千分之一秒,虽然很快就恢复如常,但那细微的变化,却没能逃过两位老刑警的眼睛。

  “湖畔半岛?”孙志强“一脸为难”地表示,“哎呀,真不巧!这个项目是咱们市里重点保护的、由王建民副省长亲自关照过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所有的档案前段时间刚刚被市委办公厅列为了‘特级机密’,按规定,需要有市长的亲笔批条才能调阅啊。”

  老李不动声色地从公文包里,拿出了另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省纪委特别授权函”。

  “孙局长,你看,我们有这个权限吗?”

  孙志强看着那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脸上的“为难”更甚,他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地说道:“哎呀,你看我这记性!我想起来了!为了响应省里‘数字化办公’的号召,我们局里上个月刚刚启动了档案电子化工作。‘湖畔半岛’这么重要的项目,当然是第一批试点。所有的原始纸质档案,上周就已经全部打包,送到市档案馆进行高精度扫描和数字化封存了。现在局里,连一张纸都找不到了!”

  一个小时后,两位老刑警一脸铁青地走出了国土局的大门。

  他们当然去了市档案馆,得到的答复是:负责该项目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张科长,因为母亲突发脑溢血,连夜请了无限期的长假回了乡下,而存放档案的那个保密库的钥匙和密码,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所有的线索,都被一堵看似合情合理、实则坚不可摧的“官僚主义之墙”,堵得严严实实。

  ……

  “前哨”地下室里,方志新静静地听完了老李的汇报,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他缓缓转过身,指着身后白板上,一张孙志强的证件照。

  “你们看,”他对自己的组员说道,“这张笑眯眯的脸背后,藏着的是什么?”

  他将一份由阿飞连夜从省委组织部的内部数据库里“借”出来的、孙志强的完整人事档案,贴在了照片的旁边。

  档案清晰地显示,孙志强的履历中有一个关键的节点——他正是当年在王建民担任吕州市常务副市长期间,从一个边缘科室的主任,被连升三级,破格提拔为国土局副局长的。

  他是王建民留在吕州城建系统最重要的一颗棋子,一堵最忠诚的墙。

  “同志们,”方志新看着那张笑眯眯的脸,声音冰冷,“孙志强的软抵抗,不是个人行为,是背后有人在遥控指挥。敌人已经察觉到了我们的行动,并且,已经摆好了阵势,准备跟我们打一场‘程序’的战争。”

  “他们不是在拖延,”方志新的眼中,闪过一丝狼一般的寒光,“他们是在警告我们,这条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