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祁同伟的指示后,方志新知道,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已经彻底转移到了他们的手中。
但他没有急于求成。
他深知,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条毒蛇身上的一片鳞甲,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
任何一次鲁莽的敲击,都可能导致整条毒蛇的警觉与反噬。
他将自己和“暗剑小组”的几位核心成员关在那间简陋的地下指挥室里,对着那份名单,研究了整整一夜。
“不能先碰那几个女人。”方志新用一支红色的铅笔,在那几个女学生的名字上轻轻画了一个圈,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闪烁着老猎人般的智慧,“她们是既得利益者,也是受害者,心态最复杂,防线也最深。一旦惊动了她们,就等于直接向刘景明和刘新建宣战。”
他顿了顿,将笔尖,重重地,点在了那个他看了一夜的名字上。
“我们先去找他。”
“李建。”
“他是这场罪恶中,唯一的、纯粹的受害者。他的心里,一定埋着一团足以燎原的火。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他,然后,点燃他。”
……
然而,寻找李建的过程,远比他们想象的要艰难。
他就像一个从人间蒸发了的幽灵。
江州财经大学的档案室里,所有关于他当年被“勒令退学”的记录,都已消失不见,只留下一片冰冷的、充满了官方谎言的空白。
他当年在学校的宿舍,早已换了新的主人;他当年的同窗好友,大多也已毕业离校,各奔东西。
整整两天,方志新和他手下的两名老部下,如同三个最普通的、为寻找失踪亲人而奔波的家长,跑遍了江州的大街小巷。
他们最终,还是通过省厅情报系统对户籍档案的秘密检索,才在一个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李建的踪迹。
江州市郊,一处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上。
这里是刘新建名下的“汉东油气集团”最新开发的一个大型住宅项目,讽刺的是,它的广告语,就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方志新三人在工地的角落里,找到了那个曾经的“天才”。
他穿着一身早已被汗水和泥浆浸透得看不出本来颜色的迷彩服,头上戴着一顶黄色的、不合尺寸的安全帽。
他正和一群同样肤色黝黑的农民工一起,吃力地,将一根根沉重的钢筋,从卡车上扛下来。
他的身材消瘦,脊背却因为常年的重体力劳动而显得有些佝偻。
阳光将他的皮肤炙烤得黝黑,那张本该充满了书卷气的脸上,此刻只剩下被生活磨平了所有棱角的、麻木的平静。
只有当他偶尔抬起头,用袖子擦去额头的汗水时,那双隐藏在安全帽阴影之下的眼睛里,才会闪过一丝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属于知识分子的、不甘的锐气。
方志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只觉得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地攥住了,一阵阵地发疼。
他没有立刻上前。
他只是静静地,在不远处,等他干完手里的活,等他一个人,坐到工地的角落里,就着一瓶冰冷的矿泉水,啃着一个干硬的馒头。
……
“小伙子,看你这股不服输的劲,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候的自己。”方志新自顾自地在他身边坐下,点燃了烟,看着远处工地上那些忙碌的身影,用一种追忆往昔的口吻,缓缓说道。
“我刚当警察那会儿,跟你一样,眼里揉不进一粒沙子,总觉得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天底下就没有咱一身警服摆不平的事。”
他顿了顿,弹了弹烟灰,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只有过来人才懂的沧桑。
“后来见的多了,才知道,这世上有很多事,它不讲道理。但心里那口气,不能泄。一旦泄了,人,就彻底废了。”
这番话,瞬间就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李建那双死水般的眼睛里,终于泛起了一丝波澜。
在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充满了试探与共鸣的“闲聊”后,方志新终于图穷匕见。
“李建,”他掐灭了手中的烟头,声音变得无比凝重,“我们是省里来的专案组。我们想知道,十年前,在江州财经大学,你和刘景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刘景明”这三个字一出口,李建的身体,瞬间一僵!
他脸上刚刚才浮现出的那丝松动,在这一刻,被一股更强大的、深入骨髓的恐惧,彻底取代!
他猛地站起身,将手中剩下的半个馒头狠狠地扔在地上,那双眼睛里,充满了被再次揭开伤疤的痛苦和愤怒!
“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他的声音嘶哑,充满了抗拒,“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我现在只想安安分分地过日子,我不想再惹任何麻烦!”
“麻烦?”方志新的老部下老李忍不住上前一步,“小伙子,是他们毁了你的一生!你难道就不想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吗?”
“公道?”李建仿佛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他转过身,指着自己身上那身肮脏的迷彩服,指着这片尘土飞扬的工地,歇斯底里地咆哮起来,“你们跟我讲公道?三年前,当我拿着证据,去学校的纪委,去市教育局,甚至去市公安局报案的时候,你们所谓的‘公道’又在哪里?”
“他们告诉我,要么自己滚蛋,要么,就等着被送进精神病院!我一个人,拿什么跟他们斗?跟一个副校长,跟一个未来的校长,跟整个学校,跟整个体制斗?”
“我斗过了,我输了,输得一无所有!现在,你们又想让我再去斗一次?再去死一次吗?”
他看着方志新,那双本该充满了智慧光芒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被彻底碾碎后的、无尽的绝望和麻木。
“对不起,几位领导。你们找错人了。”
说完,他没有再回头,转身,拖着那疲惫的、甚至有些佝偻的身体,一步步地,重新走回了那片充满了噪音和尘土的、属于他的“现实”之中。
方志新静静地站在原地,看着那个失落的、孤独的背影,久久没有说话。
他知道,他找到了那个最关键的证人。
但这个证人的灵魂,早已被那场无情的权力碾压,彻底杀死了。
但他没有急于求成。
他深知,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条毒蛇身上的一片鳞甲,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
任何一次鲁莽的敲击,都可能导致整条毒蛇的警觉与反噬。
他将自己和“暗剑小组”的几位核心成员关在那间简陋的地下指挥室里,对着那份名单,研究了整整一夜。
“不能先碰那几个女人。”方志新用一支红色的铅笔,在那几个女学生的名字上轻轻画了一个圈,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闪烁着老猎人般的智慧,“她们是既得利益者,也是受害者,心态最复杂,防线也最深。一旦惊动了她们,就等于直接向刘景明和刘新建宣战。”
他顿了顿,将笔尖,重重地,点在了那个他看了一夜的名字上。
“我们先去找他。”
“李建。”
“他是这场罪恶中,唯一的、纯粹的受害者。他的心里,一定埋着一团足以燎原的火。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他,然后,点燃他。”
……
然而,寻找李建的过程,远比他们想象的要艰难。
他就像一个从人间蒸发了的幽灵。
江州财经大学的档案室里,所有关于他当年被“勒令退学”的记录,都已消失不见,只留下一片冰冷的、充满了官方谎言的空白。
他当年在学校的宿舍,早已换了新的主人;他当年的同窗好友,大多也已毕业离校,各奔东西。
整整两天,方志新和他手下的两名老部下,如同三个最普通的、为寻找失踪亲人而奔波的家长,跑遍了江州的大街小巷。
他们最终,还是通过省厅情报系统对户籍档案的秘密检索,才在一个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李建的踪迹。
江州市郊,一处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上。
这里是刘新建名下的“汉东油气集团”最新开发的一个大型住宅项目,讽刺的是,它的广告语,就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方志新三人在工地的角落里,找到了那个曾经的“天才”。
他穿着一身早已被汗水和泥浆浸透得看不出本来颜色的迷彩服,头上戴着一顶黄色的、不合尺寸的安全帽。
他正和一群同样肤色黝黑的农民工一起,吃力地,将一根根沉重的钢筋,从卡车上扛下来。
他的身材消瘦,脊背却因为常年的重体力劳动而显得有些佝偻。
阳光将他的皮肤炙烤得黝黑,那张本该充满了书卷气的脸上,此刻只剩下被生活磨平了所有棱角的、麻木的平静。
只有当他偶尔抬起头,用袖子擦去额头的汗水时,那双隐藏在安全帽阴影之下的眼睛里,才会闪过一丝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属于知识分子的、不甘的锐气。
方志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只觉得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地攥住了,一阵阵地发疼。
他没有立刻上前。
他只是静静地,在不远处,等他干完手里的活,等他一个人,坐到工地的角落里,就着一瓶冰冷的矿泉水,啃着一个干硬的馒头。
……
“小伙子,看你这股不服输的劲,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候的自己。”方志新自顾自地在他身边坐下,点燃了烟,看着远处工地上那些忙碌的身影,用一种追忆往昔的口吻,缓缓说道。
“我刚当警察那会儿,跟你一样,眼里揉不进一粒沙子,总觉得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天底下就没有咱一身警服摆不平的事。”
他顿了顿,弹了弹烟灰,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只有过来人才懂的沧桑。
“后来见的多了,才知道,这世上有很多事,它不讲道理。但心里那口气,不能泄。一旦泄了,人,就彻底废了。”
这番话,瞬间就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李建那双死水般的眼睛里,终于泛起了一丝波澜。
在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充满了试探与共鸣的“闲聊”后,方志新终于图穷匕见。
“李建,”他掐灭了手中的烟头,声音变得无比凝重,“我们是省里来的专案组。我们想知道,十年前,在江州财经大学,你和刘景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刘景明”这三个字一出口,李建的身体,瞬间一僵!
他脸上刚刚才浮现出的那丝松动,在这一刻,被一股更强大的、深入骨髓的恐惧,彻底取代!
他猛地站起身,将手中剩下的半个馒头狠狠地扔在地上,那双眼睛里,充满了被再次揭开伤疤的痛苦和愤怒!
“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他的声音嘶哑,充满了抗拒,“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我现在只想安安分分地过日子,我不想再惹任何麻烦!”
“麻烦?”方志新的老部下老李忍不住上前一步,“小伙子,是他们毁了你的一生!你难道就不想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吗?”
“公道?”李建仿佛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他转过身,指着自己身上那身肮脏的迷彩服,指着这片尘土飞扬的工地,歇斯底里地咆哮起来,“你们跟我讲公道?三年前,当我拿着证据,去学校的纪委,去市教育局,甚至去市公安局报案的时候,你们所谓的‘公道’又在哪里?”
“他们告诉我,要么自己滚蛋,要么,就等着被送进精神病院!我一个人,拿什么跟他们斗?跟一个副校长,跟一个未来的校长,跟整个学校,跟整个体制斗?”
“我斗过了,我输了,输得一无所有!现在,你们又想让我再去斗一次?再去死一次吗?”
他看着方志新,那双本该充满了智慧光芒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被彻底碾碎后的、无尽的绝望和麻木。
“对不起,几位领导。你们找错人了。”
说完,他没有再回头,转身,拖着那疲惫的、甚至有些佝偻的身体,一步步地,重新走回了那片充满了噪音和尘土的、属于他的“现实”之中。
方志新静静地站在原地,看着那个失落的、孤独的背影,久久没有说话。
他知道,他找到了那个最关键的证人。
但这个证人的灵魂,早已被那场无情的权力碾压,彻底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