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的“天”,塌得又快又彻底。
“海龙王”龙天霸的覆灭,如同拔起了一根插进朽木中的定海神针,引发了一场摧枯拉朽般的连锁崩塌。
市公安局长孙海平、副检察长马昌远,以及他们那张盘根错节的保护伞,在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
这场由汉东省政法委书记祁同伟跨省主导的雷霆风暴,其威力之大、手段之狠、切割之准,不仅震慑了临江,更是让千里之外的汉东官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混杂着恐惧与观望的沉寂。
海州政法系统的核心领导层,几乎被一扫而空。
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乃至司法局的关键职位,瞬间腾空了几十个,留下了一个巨大的、亟待填补的权力真空。
这块肥肉,太诱人了。
对于那些在祁同伟的“刮骨疗毒”运动中噤若寒蝉的旧势力而言,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如果能借着“灾后重建”的名义,将自己的人安插进这个汉东省的经济桥头堡,无疑是在祁同伟那密不透风的“天网”上,撕开了一道关键的口子。
第一个闻到血腥味的,就是省委组织部长,吴春林。
在孙海平等人被押解回省城的第三天,一份由省委组织部“连夜研究、紧急拟定”的海州市政法系统干部补充名单,就摆在了祁同伟的办公桌上。
名单很长,也很“稳重”。
拟任海州市公安局局长的,是京州市公安局一位即将退休的常务副局长,此人以“四平八稳、从不出错”而闻名,是吴春林的老部下。
拟任海州市检察院检察长的,是省检察院一位二线部门的主任,其最大的“政绩”,就是在各类务虚的研讨会上发表过几篇“有分量”的理论文章。
整份名单,完美地贯彻了吴春林“平衡局势、稳定过渡、论资排辈”的用人哲学。翻译过来,就是安插亲信,稀释功劳,摘取果实。
……
汉东省政法委,内部会议室。
这是“海州大捷”后,祁同伟第一次召开政法委的内部扩大会议。
气氛本该是喜悦的,但此刻却凝重得如同冰窖。
吴春林没有亲自出席,他很“聪明”地“因病请假”,只派了组织部的一位副部长,前来“宣读和协调”这份人事名单。
“祁书记,同志们,”那位副部长清了清嗓子,照本宣科,“海州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风暴,当务之急,是‘稳定’。吴部长彻夜研究,认为这几位同志,政治过硬,经验丰富,是去海州‘压舱底’的最合适人选……”
会议室里,前任留下的几位政法委副书记,都低着头,沉默不语。
祁同伟静静地听着,他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喜怒。他只是用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咚。”
“咚。”
“咚。”
每一下,都像是敲在那位副部长的心脏上。
终于,宣读完毕。那位副部长擦了擦额头的汗,勉强笑道:“祁书记,名单就是这样。您看,是不是可以会签,然后报给省委常委会了?”
祁同伟停止了敲击。
他缓缓抬起头,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平静地注视着对方。
然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的动作。
他伸出手,将那份承载着吴春林所有政治算计的名单,轻轻地、却又无比坚定地,推回到了会议桌的中央。
“这份名单,政法委不同意。”
声音不大,却如同一道惊雷,在死一般寂静的会议室里轰然炸响!
那位副部长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整个人如遭雷击:“祁……祁书记……您……您这是什么意思?这……这可是吴部长……”
“我不管是谁的意思。”祁同伟缓缓站起身,那股在京海尸山血海中淬炼出的杀伐之气,瞬间笼罩了全场。
“这份名单,我看完了。这不是一份‘灾后重建’的名单,这是一份‘排队分果子’的名单!”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冰冷刺骨:“海州是什么地方?是汉东的经济门户!是被‘海龙王’那样的黑恶势力盘踞了十几年的法外之地!你们想派几个‘老好人’、几个‘理论家’去守这片血海?”
“他们守得住吗?!”
“我告诉你们,”祁同伟走到巨大的白板前,拿起一支红色的马克笔,重重地写下了几个字——“干净”、“锋利”。
“从今天起,我汉东政法系统的用人标准,变了!”
“我不管他资历深浅,不问他背景来路。我只看两点:”
“第一,屁股是否干净!在‘超级模型’的数据库里,他是否清白如纸!”
“第二,刀刃是否锋利!他是否是在‘刮骨疗毒’的战场上,真正见过血、拼过命、立过功的!”
他“啪”的一声,将马克笔拍在桌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
“吴部长的名单,不符合我的标准。一份也不符合!”
“现在,我提议我的名单。”
祁同伟转头,看向一直坐在角落里、负责会议记录的林峰。
“林峰,把你整理的材料,发给各位副书记。”
林峰立刻起身,将几份薄薄的、却又重若千钧的档案,递给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我提议,由省公安厅‘反黑及重案指挥中心’情报分析处副处长,陈波,调任海州市公安局局长。”
这个名字一出,满座皆惊!
陈波,这个名字太陌生了!他才三十出头,只是一个副处长!
“祁书记!”一位资历很老的副书记忍不住开口,“这……这不合规矩!陈波同志连副局级的门槛都没摸到,怎么能主政一个地级市的公安局?!”
“规矩?”祁同伟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海州案的规矩,就是他定的。”
他按下投影仪:“各位,好好看看你们的‘规矩’!”
屏幕上,开始播放海州行动前夜的指挥中心录像。
录像中,陈波正站在“超级模型”前,面对着祁同伟和石磊的压力测试,条理清晰地分析着海州的数据漏洞。
“……报告祁书记!我判断,孙海平的‘软抵抗’只是第一层掩护。真正的情报中枢,在检察院的马昌远身上。我建议,与其强攻公安局,不如从金融端侧写马昌远,撬动龙天霸。这,才是海州案的‘胜负手’!”
祁同伟关掉投影,声音冰冷:“海州案的作战方案,就是陈波制定的。石磊和方志新在前面拼刀,他坐镇后方,提供了最精准的情报。这样的人,你们跟我说他没资历当局长?!”
他没有给任何人反驳的机会,继续抛出了第二个名字。
“我提议,由海州市检察院原公诉科副科长,周正,担任海州市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
这又是一颗重磅炸弹!周正,那个在海州检察院系统内,因为“不听话”、“太轴”,被马昌远压制了十年、连正科级都上不去的“老刺头”!
“祁书记!”那位副书记再次站起,“周正同志……他……他政治上不成熟啊!吴部长那边给他的考评是‘缺乏大局观’……”
“缺乏谁的‘大局观’?”祁同伟猛地回头,那双如同鹰隼般的眼睛死死地锁定了对方,“是缺乏马昌远的大局观,还是缺乏孙海平的大局观?!”
他再次按下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一份落款日期为五年前的、早已泛黄的举报信手稿。
“五年前,海州‘渔民失踪案’,周正同志是唯一的承办人。他顶着马昌远的巨大压力,三次提请批捕龙天霸,三次被驳回!他被撤职后,依旧没有放弃,写了这封长达万字的举报信,寄到了省检。只可惜,这封信,被某些人扣下了!”
祁同伟的声音,如同战鼓般,一声声地锤击在所有人的心脏上。
“在海州那片黑土地上,所有人都跪下了,只有他还站着!这样的人,你们跟我说他‘不成熟’?!我看,他比在座的各位,都要成熟!”
“我今天就把话撂在这,”祁同伟环视全场,一锤定音,“我的政法委,要的,就是这样的‘刀刃’!就是这样的‘刺头’!这份名单,我签了。谁不同意,现在,可以站出来。”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那位老副书记张了张嘴,最终,颓然地低下了头。
……
当天下午,省委常委会。
吴春林那张本就阴沉的脸,此刻已经黑得能滴出水来。他等所有议程都走完后,终于在“临时动议”环节,爆发了。
“沙书记!我要向您,向常委会,反映一个严重的问题!”
吴春林猛地站起身,将那份被祁同伟否决的名单,和祁同伟新提名的名单,重重地拍在了桌上。
“祁同伟同志,在今天上午的政法委会议上,公然无视组织部的正常人事提名,搞‘一言堂’!他提拔的那个陈波,连级别都不够!那个周正,更是常年考核‘不合格’!”
他痛心疾首地转向沙瑞金:“沙书记!我党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论资排辈,是我们干部队伍稳定的基石!祁同伟同志这样搞,是在搞‘山头主义’!是在提拔他自己的‘亲信’!这是在公然破坏我们党的组织程序!这样下去,我们汉东的政法队伍,会乱套的!”
这番指控,不可谓不重。
会议室里,所有的常委都屏住了呼吸,将目光投向了主位上的沙瑞金。
沙瑞金没有看吴春林,他只是缓缓地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面漂浮的茶叶。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春林同志,你的心情我理解。你说的‘程序’和‘基石’,都对。但是……”
他放下茶杯,目光陡然变得锐利起来,扫过全场。
“但是,时代变了。”
“海州那块地,已经烂了!烂到了根子上!你现在跟我谈‘基石’?那块‘基石’,早就被孙海平、马昌远那样的蛀虫,蛀空了!”
“海州刚刚经历了一场大地震,”沙瑞金的声音陡然拔高,“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你那些‘四平八稳’的退休干部去‘平衡’!我们需要的是一支突击队!是敢于冲进火场、敢于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猛将!”
他转头看向祁同伟,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力挺。
“祁同伟同志的提名,我看就很好!那个陈波,我虽然不认识,但我看了他在海州案中的情报分析报告,逻辑缜密,胆大心细,是个人才!那个周正,能顶着压力举报十年,这就是我们政法队伍最需要的‘风骨’!”
沙瑞金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吴春林那张涨成了猪肝色的脸上,一锤定音。
“我同意同伟同志的提名。”
“春林同志,你要记住,我们党选拔干部,最根本的原则,是‘任人唯贤’!”
“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才!”
“汉东的政法系统,我需要的,是一把锋利无比、能斩妖除魔的‘手术刀’,而不是一把生了锈的、只能用来切豆腐的‘钝刀’!”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会议结束,当这个“破格”提拔的任命消息传出时,整个汉东官场,彻底失声。
祁同伟,用一场无可辩驳的胜利和两次“不讲规矩”的提拔,将他的权威,如同钢钉一般,狠狠地楔入了汉东这片坚硬的政治版图之中。
“海龙王”龙天霸的覆灭,如同拔起了一根插进朽木中的定海神针,引发了一场摧枯拉朽般的连锁崩塌。
市公安局长孙海平、副检察长马昌远,以及他们那张盘根错节的保护伞,在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
这场由汉东省政法委书记祁同伟跨省主导的雷霆风暴,其威力之大、手段之狠、切割之准,不仅震慑了临江,更是让千里之外的汉东官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混杂着恐惧与观望的沉寂。
海州政法系统的核心领导层,几乎被一扫而空。
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乃至司法局的关键职位,瞬间腾空了几十个,留下了一个巨大的、亟待填补的权力真空。
这块肥肉,太诱人了。
对于那些在祁同伟的“刮骨疗毒”运动中噤若寒蝉的旧势力而言,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如果能借着“灾后重建”的名义,将自己的人安插进这个汉东省的经济桥头堡,无疑是在祁同伟那密不透风的“天网”上,撕开了一道关键的口子。
第一个闻到血腥味的,就是省委组织部长,吴春林。
在孙海平等人被押解回省城的第三天,一份由省委组织部“连夜研究、紧急拟定”的海州市政法系统干部补充名单,就摆在了祁同伟的办公桌上。
名单很长,也很“稳重”。
拟任海州市公安局局长的,是京州市公安局一位即将退休的常务副局长,此人以“四平八稳、从不出错”而闻名,是吴春林的老部下。
拟任海州市检察院检察长的,是省检察院一位二线部门的主任,其最大的“政绩”,就是在各类务虚的研讨会上发表过几篇“有分量”的理论文章。
整份名单,完美地贯彻了吴春林“平衡局势、稳定过渡、论资排辈”的用人哲学。翻译过来,就是安插亲信,稀释功劳,摘取果实。
……
汉东省政法委,内部会议室。
这是“海州大捷”后,祁同伟第一次召开政法委的内部扩大会议。
气氛本该是喜悦的,但此刻却凝重得如同冰窖。
吴春林没有亲自出席,他很“聪明”地“因病请假”,只派了组织部的一位副部长,前来“宣读和协调”这份人事名单。
“祁书记,同志们,”那位副部长清了清嗓子,照本宣科,“海州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风暴,当务之急,是‘稳定’。吴部长彻夜研究,认为这几位同志,政治过硬,经验丰富,是去海州‘压舱底’的最合适人选……”
会议室里,前任留下的几位政法委副书记,都低着头,沉默不语。
祁同伟静静地听着,他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喜怒。他只是用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咚。”
“咚。”
“咚。”
每一下,都像是敲在那位副部长的心脏上。
终于,宣读完毕。那位副部长擦了擦额头的汗,勉强笑道:“祁书记,名单就是这样。您看,是不是可以会签,然后报给省委常委会了?”
祁同伟停止了敲击。
他缓缓抬起头,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平静地注视着对方。
然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的动作。
他伸出手,将那份承载着吴春林所有政治算计的名单,轻轻地、却又无比坚定地,推回到了会议桌的中央。
“这份名单,政法委不同意。”
声音不大,却如同一道惊雷,在死一般寂静的会议室里轰然炸响!
那位副部长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整个人如遭雷击:“祁……祁书记……您……您这是什么意思?这……这可是吴部长……”
“我不管是谁的意思。”祁同伟缓缓站起身,那股在京海尸山血海中淬炼出的杀伐之气,瞬间笼罩了全场。
“这份名单,我看完了。这不是一份‘灾后重建’的名单,这是一份‘排队分果子’的名单!”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冰冷刺骨:“海州是什么地方?是汉东的经济门户!是被‘海龙王’那样的黑恶势力盘踞了十几年的法外之地!你们想派几个‘老好人’、几个‘理论家’去守这片血海?”
“他们守得住吗?!”
“我告诉你们,”祁同伟走到巨大的白板前,拿起一支红色的马克笔,重重地写下了几个字——“干净”、“锋利”。
“从今天起,我汉东政法系统的用人标准,变了!”
“我不管他资历深浅,不问他背景来路。我只看两点:”
“第一,屁股是否干净!在‘超级模型’的数据库里,他是否清白如纸!”
“第二,刀刃是否锋利!他是否是在‘刮骨疗毒’的战场上,真正见过血、拼过命、立过功的!”
他“啪”的一声,将马克笔拍在桌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
“吴部长的名单,不符合我的标准。一份也不符合!”
“现在,我提议我的名单。”
祁同伟转头,看向一直坐在角落里、负责会议记录的林峰。
“林峰,把你整理的材料,发给各位副书记。”
林峰立刻起身,将几份薄薄的、却又重若千钧的档案,递给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我提议,由省公安厅‘反黑及重案指挥中心’情报分析处副处长,陈波,调任海州市公安局局长。”
这个名字一出,满座皆惊!
陈波,这个名字太陌生了!他才三十出头,只是一个副处长!
“祁书记!”一位资历很老的副书记忍不住开口,“这……这不合规矩!陈波同志连副局级的门槛都没摸到,怎么能主政一个地级市的公安局?!”
“规矩?”祁同伟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海州案的规矩,就是他定的。”
他按下投影仪:“各位,好好看看你们的‘规矩’!”
屏幕上,开始播放海州行动前夜的指挥中心录像。
录像中,陈波正站在“超级模型”前,面对着祁同伟和石磊的压力测试,条理清晰地分析着海州的数据漏洞。
“……报告祁书记!我判断,孙海平的‘软抵抗’只是第一层掩护。真正的情报中枢,在检察院的马昌远身上。我建议,与其强攻公安局,不如从金融端侧写马昌远,撬动龙天霸。这,才是海州案的‘胜负手’!”
祁同伟关掉投影,声音冰冷:“海州案的作战方案,就是陈波制定的。石磊和方志新在前面拼刀,他坐镇后方,提供了最精准的情报。这样的人,你们跟我说他没资历当局长?!”
他没有给任何人反驳的机会,继续抛出了第二个名字。
“我提议,由海州市检察院原公诉科副科长,周正,担任海州市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
这又是一颗重磅炸弹!周正,那个在海州检察院系统内,因为“不听话”、“太轴”,被马昌远压制了十年、连正科级都上不去的“老刺头”!
“祁书记!”那位副书记再次站起,“周正同志……他……他政治上不成熟啊!吴部长那边给他的考评是‘缺乏大局观’……”
“缺乏谁的‘大局观’?”祁同伟猛地回头,那双如同鹰隼般的眼睛死死地锁定了对方,“是缺乏马昌远的大局观,还是缺乏孙海平的大局观?!”
他再次按下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一份落款日期为五年前的、早已泛黄的举报信手稿。
“五年前,海州‘渔民失踪案’,周正同志是唯一的承办人。他顶着马昌远的巨大压力,三次提请批捕龙天霸,三次被驳回!他被撤职后,依旧没有放弃,写了这封长达万字的举报信,寄到了省检。只可惜,这封信,被某些人扣下了!”
祁同伟的声音,如同战鼓般,一声声地锤击在所有人的心脏上。
“在海州那片黑土地上,所有人都跪下了,只有他还站着!这样的人,你们跟我说他‘不成熟’?!我看,他比在座的各位,都要成熟!”
“我今天就把话撂在这,”祁同伟环视全场,一锤定音,“我的政法委,要的,就是这样的‘刀刃’!就是这样的‘刺头’!这份名单,我签了。谁不同意,现在,可以站出来。”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那位老副书记张了张嘴,最终,颓然地低下了头。
……
当天下午,省委常委会。
吴春林那张本就阴沉的脸,此刻已经黑得能滴出水来。他等所有议程都走完后,终于在“临时动议”环节,爆发了。
“沙书记!我要向您,向常委会,反映一个严重的问题!”
吴春林猛地站起身,将那份被祁同伟否决的名单,和祁同伟新提名的名单,重重地拍在了桌上。
“祁同伟同志,在今天上午的政法委会议上,公然无视组织部的正常人事提名,搞‘一言堂’!他提拔的那个陈波,连级别都不够!那个周正,更是常年考核‘不合格’!”
他痛心疾首地转向沙瑞金:“沙书记!我党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论资排辈,是我们干部队伍稳定的基石!祁同伟同志这样搞,是在搞‘山头主义’!是在提拔他自己的‘亲信’!这是在公然破坏我们党的组织程序!这样下去,我们汉东的政法队伍,会乱套的!”
这番指控,不可谓不重。
会议室里,所有的常委都屏住了呼吸,将目光投向了主位上的沙瑞金。
沙瑞金没有看吴春林,他只是缓缓地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面漂浮的茶叶。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春林同志,你的心情我理解。你说的‘程序’和‘基石’,都对。但是……”
他放下茶杯,目光陡然变得锐利起来,扫过全场。
“但是,时代变了。”
“海州那块地,已经烂了!烂到了根子上!你现在跟我谈‘基石’?那块‘基石’,早就被孙海平、马昌远那样的蛀虫,蛀空了!”
“海州刚刚经历了一场大地震,”沙瑞金的声音陡然拔高,“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你那些‘四平八稳’的退休干部去‘平衡’!我们需要的是一支突击队!是敢于冲进火场、敢于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猛将!”
他转头看向祁同伟,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力挺。
“祁同伟同志的提名,我看就很好!那个陈波,我虽然不认识,但我看了他在海州案中的情报分析报告,逻辑缜密,胆大心细,是个人才!那个周正,能顶着压力举报十年,这就是我们政法队伍最需要的‘风骨’!”
沙瑞金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吴春林那张涨成了猪肝色的脸上,一锤定音。
“我同意同伟同志的提名。”
“春林同志,你要记住,我们党选拔干部,最根本的原则,是‘任人唯贤’!”
“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才!”
“汉东的政法系统,我需要的,是一把锋利无比、能斩妖除魔的‘手术刀’,而不是一把生了锈的、只能用来切豆腐的‘钝刀’!”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会议结束,当这个“破格”提拔的任命消息传出时,整个汉东官场,彻底失声。
祁同伟,用一场无可辩驳的胜利和两次“不讲规矩”的提拔,将他的权威,如同钢钉一般,狠狠地楔入了汉东这片坚硬的政治版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