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居的米袋,一天比一天瘪。
陈平没再去进货。那些涨了价的灵谷,他吃不下,也不愿吃。铺子里的生意,也就肉眼可见地冷清下来。每天那五包限量供应的“平安散”一卖完,他便会早早地闩上门板,不再理会门外那些失望而去的散修。
他退回后院,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磨那炼气六层顶峰的修为。只是心神,却总有那么一丝,萦绕在门外那片无形的风雨之中。
陆沉还是每天下午来后院,可今天,他坐了半天,却怎么也静不下心。隔壁铁老三那沉稳的锤音,此刻在他耳中也变得格外烦躁。
他猛地睁开眼,站起身,走到了廊下。
陈平正坐在那张半旧的太师椅上,手里拿着根细竹签,不疾不徐地剔着牙缝里残留的麦麸。
“陈老。”陆沉的声音有些干涩。
陈平“嗯”了一声,没抬头。
“这几日……”陆沉像是下了很大决心,终于开口,“坊市里,有些……不太好的传闻。”
陈平剔牙的动作没停。
“哦?”
“都在说……说您老人家得罪了万木春,怕是……怕是这铺子,开不下去了。”陆沉的声音越说越低,带着几分不忿,更有几分无力。
陈平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竹签。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嘴长在别人身上,让他们说去。”
“可……”陆沉急了,“晚辈昨日在‘醉仙楼’,亲耳听到……”
他猛地停住,像是想起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
陈平没追问,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过了好一会儿,陆沉才像是下定了决心,把声音压得更低,快步走到陈平身边。
“陈老,昨日……万木春外事堂的一个管事,托人找到了我。”
陈平端起手边的粗瓷茶碗,吹了吹那早已凉透的茶水。
“他说……他说万木春家大业大,最是看重人才。见我年纪轻轻便已是炼气三层,根基扎实,想……想招揽我,去他们新组建的一支‘护药队’里当个小旗。”
“他还说,只要我点头,不仅每月有固定的灵石月俸,还能分到一处带灵眼的独立洞府,更有机会得到万木春客卿丹师的指点……”
这条件,对任何一个挣扎在百川坊底层的散修而言,都无异于一步登天。
陈平依旧没说话,只是把碗沿凑到嘴边,轻轻呷了一口。茶水苦涩,一如这世道人心。
“我……我没答应。”陆沉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后怕,更有几分庆幸,“我总觉得,这事……透着古怪。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他抬起头,看着陈平那张波澜不惊的脸,试探着问道:“陈老,您说,他们是不是……就是想把我从您这儿支开?”
陈平缓缓放下茶碗。
“你倒是……还有几分清明。”
他没直接回答陆沉的问题,而是伸出干枯的手指,指了指院墙。
“小陆,你看这墙。”
陆沉顺着他的手指望去。那是一堵半旧的夯土墙,墙皮斑驳,墙头甚至还长了几根枯黄的杂草。
“墙有何用?”
“挡风。”
陈平又指了指地面。昨日刚下过一场小雨,院中低洼处,还积着一小滩浑浊的雨水。
“水又如何?”
“遇浪,则伏。”
陈平收回手指,重新靠回椅背,阖上了双眼。
“风欲起时,立于墙角;浪欲来时,伏于水底。”
他的声音平淡得像在说一句最寻常不过的农谚。
“守好你自己的本心,看清这局势。莫要……作那螳臂当车的蠢事。”
院子里,又安静下来。只剩下隔壁那富有节奏的锤音,与陆沉渐渐变得粗重的呼吸声。
陆沉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陈平那张仿佛早已入定的枯槁侧脸。
风起墙角,浪来水底……
守好本心,看清局势……
莫作螳臂……
这些话,像一颗颗投入他心湖的石子,荡开了一圈圈名为“明悟”的涟漪。
他终于明白了。
陈老不是不知,不是不惧。
他只是,选择了另一条路。
一条,不与风浪争锋,只求在风浪中保全自身的……“道”。
许久,陆沉对着那道枯坐的身影,深深地作了一个揖。
“晚辈,受教了。”
他没再多言,转身,走出了后院。
当他再次走到巷口,看到那几个依旧在墙角窥探的身影时,他眼中的愤怒与不平,已然淡了许多。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静。
他开始学着像那位老人一样,去“看”,而不是去“撞”。
        陈平没再去进货。那些涨了价的灵谷,他吃不下,也不愿吃。铺子里的生意,也就肉眼可见地冷清下来。每天那五包限量供应的“平安散”一卖完,他便会早早地闩上门板,不再理会门外那些失望而去的散修。
他退回后院,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磨那炼气六层顶峰的修为。只是心神,却总有那么一丝,萦绕在门外那片无形的风雨之中。
陆沉还是每天下午来后院,可今天,他坐了半天,却怎么也静不下心。隔壁铁老三那沉稳的锤音,此刻在他耳中也变得格外烦躁。
他猛地睁开眼,站起身,走到了廊下。
陈平正坐在那张半旧的太师椅上,手里拿着根细竹签,不疾不徐地剔着牙缝里残留的麦麸。
“陈老。”陆沉的声音有些干涩。
陈平“嗯”了一声,没抬头。
“这几日……”陆沉像是下了很大决心,终于开口,“坊市里,有些……不太好的传闻。”
陈平剔牙的动作没停。
“哦?”
“都在说……说您老人家得罪了万木春,怕是……怕是这铺子,开不下去了。”陆沉的声音越说越低,带着几分不忿,更有几分无力。
陈平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竹签。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嘴长在别人身上,让他们说去。”
“可……”陆沉急了,“晚辈昨日在‘醉仙楼’,亲耳听到……”
他猛地停住,像是想起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
陈平没追问,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过了好一会儿,陆沉才像是下定了决心,把声音压得更低,快步走到陈平身边。
“陈老,昨日……万木春外事堂的一个管事,托人找到了我。”
陈平端起手边的粗瓷茶碗,吹了吹那早已凉透的茶水。
“他说……他说万木春家大业大,最是看重人才。见我年纪轻轻便已是炼气三层,根基扎实,想……想招揽我,去他们新组建的一支‘护药队’里当个小旗。”
“他还说,只要我点头,不仅每月有固定的灵石月俸,还能分到一处带灵眼的独立洞府,更有机会得到万木春客卿丹师的指点……”
这条件,对任何一个挣扎在百川坊底层的散修而言,都无异于一步登天。
陈平依旧没说话,只是把碗沿凑到嘴边,轻轻呷了一口。茶水苦涩,一如这世道人心。
“我……我没答应。”陆沉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后怕,更有几分庆幸,“我总觉得,这事……透着古怪。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他抬起头,看着陈平那张波澜不惊的脸,试探着问道:“陈老,您说,他们是不是……就是想把我从您这儿支开?”
陈平缓缓放下茶碗。
“你倒是……还有几分清明。”
他没直接回答陆沉的问题,而是伸出干枯的手指,指了指院墙。
“小陆,你看这墙。”
陆沉顺着他的手指望去。那是一堵半旧的夯土墙,墙皮斑驳,墙头甚至还长了几根枯黄的杂草。
“墙有何用?”
“挡风。”
陈平又指了指地面。昨日刚下过一场小雨,院中低洼处,还积着一小滩浑浊的雨水。
“水又如何?”
“遇浪,则伏。”
陈平收回手指,重新靠回椅背,阖上了双眼。
“风欲起时,立于墙角;浪欲来时,伏于水底。”
他的声音平淡得像在说一句最寻常不过的农谚。
“守好你自己的本心,看清这局势。莫要……作那螳臂当车的蠢事。”
院子里,又安静下来。只剩下隔壁那富有节奏的锤音,与陆沉渐渐变得粗重的呼吸声。
陆沉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陈平那张仿佛早已入定的枯槁侧脸。
风起墙角,浪来水底……
守好本心,看清局势……
莫作螳臂……
这些话,像一颗颗投入他心湖的石子,荡开了一圈圈名为“明悟”的涟漪。
他终于明白了。
陈老不是不知,不是不惧。
他只是,选择了另一条路。
一条,不与风浪争锋,只求在风浪中保全自身的……“道”。
许久,陆沉对着那道枯坐的身影,深深地作了一个揖。
“晚辈,受教了。”
他没再多言,转身,走出了后院。
当他再次走到巷口,看到那几个依旧在墙角窥探的身影时,他眼中的愤怒与不平,已然淡了许多。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静。
他开始学着像那位老人一样,去“看”,而不是去“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