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之事暂了,那份远方的牵挂被陈平重新压回心底。
他的目光,再次聚焦于眼前这座暗流汹涌的百川坊。
那场关于"鉴宝大会"的风声,并未因冬日的严寒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坊市里,关于"上古符箓传承"的流言,更是传得神乎其神。
陈平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
他必须再去一次鱼骨巷。
他需要从那个神秘的"盲陈"口中,撬出这场风暴背后,更真实的轮廓。
这一次,他依旧是那副落魄老秀才的打扮,只是怀中,多揣了一件物事。
鱼骨巷,比上次来时,更显压抑。
巷子里往日里那些或明或暗的窥探者,竟少了大半。剩下几个零星游荡的身影,也个个眼神警惕,脚步匆匆,仿佛有什么无形的大网,正在悄然收紧。
盲陈依旧在那个熟悉的角落,枯瘦的身影,如同与身后的湿冷墙壁融为了一体。面前的破碗里,空空如也,更添了几分萧索。
陈平走上前,没有立刻拿出灵石。
他从怀中,取出了那本早已备好的"鱼饵"——那本被他亲手伪造的、关于"前朝符箓杂谈"的残卷。
他将残卷,用一种请教晚辈的恭敬姿态,轻轻放在了盲陈面前那块半旧的麻布上。
"老先生,"他的声音沙哑而迟缓,带着几分读书人的迂腐,"晚生又来了。上次听先生一席话,茅塞顿开。回去后,又偶得此残卷,只是其中几处关于'叠符'之术的论述,实在艰涩难懂。今日,斗胆再来向先生请教一二。"
盲陈敲击膝盖的手指,停了下来。
他没有去碰那本书册,只是侧了侧耳朵,仿佛在倾听书页上无声的文字。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伸出那只枯瘦得如同鸡爪般的手,指尖极其缓慢地,在那本残卷的封面上,轻轻拂过。
他的动作很轻,很慢,像是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
最终,他的指尖,停在了某一页的某一行字上。
"此处,"他终于开口,声音嘶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三阳引火,以金为基'……谬矣。"
陈平的呼吸停滞了一瞬,放在袖中的手指不自觉地蜷缩了一下。
这正是他故意留下的三处破绽之一!
盲陈却像是没有察觉到他的异样,继续用那种不带半分感情的语调缓缓说道:"……《符经补遗》有载,叠符之要,在于'相生'而非'强合'。三阳之火过烈,当以'阴水'为引,润物无声,方可融金石。此卷作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画虎不成反类犬,可惜,可惜。"
寥寥数语,再次将那处谬误的根源,点得清清楚楚。
陈平紧绷的肩膀放松了些许,他再次开口时,声音比刚才沉稳了半分。
他没有再继续试探。
他直接切入了正题。
"老先生博古通今,晚生佩服。"他躬身一礼,随即状似无意地问道,"说来惭愧,晚生痴于故纸堆,对外间之事,知之甚少。近日却听闻,坊市将有一场……百年一次的大集会?似乎……还与这失传的符箓有关?"
他将"符箓"二字,再次轻轻抛出。
这一次,盲陈没有再咳嗽。
他那蒙着黑布的脸,转向了陈平的方向。
他缓缓伸出三根枯瘦的手指。
陈平从怀中摸出三十块下品灵石,放在了盲陈面前的破碗里。
他缓缓地,点了点头。
他缓缓开口,声音嘶哑得如同两块砂纸在摩擦,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大会……非是寻常集会。"
"百年一次,'盟'中所设。"
"明为鉴宝,实为……'遴选'。"
"入场需引荐,或……投名状。"
"所寻之物,与'符'有关,与'潮'有关。"
"城主府,万木春,皆是局中人……或许,亦是棋子。"
"去岁清风商队所失之物,或将……现于会上。"
盲陈说到此处,停了下来,缓缓补充了最后一句。
"汝若入局,生死……自负。"
说完这些,他便不再言语,重新拿起面前的龟甲,仿佛刚才说话的不是他。
陈平在原地站了片刻,然后对着那道枯瘦的身影,无声地拱了拱手,转身,没入了巷子更深的阴影里。
巷子里的风卷起他的衣角,带走了他身上最后一点温度。
身后,盲陈的碗空了,仿佛从未有过东西。
        他的目光,再次聚焦于眼前这座暗流汹涌的百川坊。
那场关于"鉴宝大会"的风声,并未因冬日的严寒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坊市里,关于"上古符箓传承"的流言,更是传得神乎其神。
陈平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
他必须再去一次鱼骨巷。
他需要从那个神秘的"盲陈"口中,撬出这场风暴背后,更真实的轮廓。
这一次,他依旧是那副落魄老秀才的打扮,只是怀中,多揣了一件物事。
鱼骨巷,比上次来时,更显压抑。
巷子里往日里那些或明或暗的窥探者,竟少了大半。剩下几个零星游荡的身影,也个个眼神警惕,脚步匆匆,仿佛有什么无形的大网,正在悄然收紧。
盲陈依旧在那个熟悉的角落,枯瘦的身影,如同与身后的湿冷墙壁融为了一体。面前的破碗里,空空如也,更添了几分萧索。
陈平走上前,没有立刻拿出灵石。
他从怀中,取出了那本早已备好的"鱼饵"——那本被他亲手伪造的、关于"前朝符箓杂谈"的残卷。
他将残卷,用一种请教晚辈的恭敬姿态,轻轻放在了盲陈面前那块半旧的麻布上。
"老先生,"他的声音沙哑而迟缓,带着几分读书人的迂腐,"晚生又来了。上次听先生一席话,茅塞顿开。回去后,又偶得此残卷,只是其中几处关于'叠符'之术的论述,实在艰涩难懂。今日,斗胆再来向先生请教一二。"
盲陈敲击膝盖的手指,停了下来。
他没有去碰那本书册,只是侧了侧耳朵,仿佛在倾听书页上无声的文字。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伸出那只枯瘦得如同鸡爪般的手,指尖极其缓慢地,在那本残卷的封面上,轻轻拂过。
他的动作很轻,很慢,像是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
最终,他的指尖,停在了某一页的某一行字上。
"此处,"他终于开口,声音嘶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三阳引火,以金为基'……谬矣。"
陈平的呼吸停滞了一瞬,放在袖中的手指不自觉地蜷缩了一下。
这正是他故意留下的三处破绽之一!
盲陈却像是没有察觉到他的异样,继续用那种不带半分感情的语调缓缓说道:"……《符经补遗》有载,叠符之要,在于'相生'而非'强合'。三阳之火过烈,当以'阴水'为引,润物无声,方可融金石。此卷作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画虎不成反类犬,可惜,可惜。"
寥寥数语,再次将那处谬误的根源,点得清清楚楚。
陈平紧绷的肩膀放松了些许,他再次开口时,声音比刚才沉稳了半分。
他没有再继续试探。
他直接切入了正题。
"老先生博古通今,晚生佩服。"他躬身一礼,随即状似无意地问道,"说来惭愧,晚生痴于故纸堆,对外间之事,知之甚少。近日却听闻,坊市将有一场……百年一次的大集会?似乎……还与这失传的符箓有关?"
他将"符箓"二字,再次轻轻抛出。
这一次,盲陈没有再咳嗽。
他那蒙着黑布的脸,转向了陈平的方向。
他缓缓伸出三根枯瘦的手指。
陈平从怀中摸出三十块下品灵石,放在了盲陈面前的破碗里。
他缓缓地,点了点头。
他缓缓开口,声音嘶哑得如同两块砂纸在摩擦,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大会……非是寻常集会。"
"百年一次,'盟'中所设。"
"明为鉴宝,实为……'遴选'。"
"入场需引荐,或……投名状。"
"所寻之物,与'符'有关,与'潮'有关。"
"城主府,万木春,皆是局中人……或许,亦是棋子。"
"去岁清风商队所失之物,或将……现于会上。"
盲陈说到此处,停了下来,缓缓补充了最后一句。
"汝若入局,生死……自负。"
说完这些,他便不再言语,重新拿起面前的龟甲,仿佛刚才说话的不是他。
陈平在原地站了片刻,然后对着那道枯瘦的身影,无声地拱了拱手,转身,没入了巷子更深的阴影里。
巷子里的风卷起他的衣角,带走了他身上最后一点温度。
身后,盲陈的碗空了,仿佛从未有过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