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族的线再次接上,陈平心中最后一点浮动尘埃,也终于落定。
他将那份记载着“心性”法门的家书,连同新一批的“伪灵炭”,一并交予了孙老三。
做完这一切,他便彻底沉入那座与世隔绝的矿洞之中,将所有心神,都投入到了自身的修行之上。
筑基初期的修为,早已稳固。但只靠灵石吐纳,终究是涓滴汇海,太慢了。
他需要丹药。
他的目光,投向了矿洞的深处。那里,有取之不尽的“黄沙晶”,有精纯的土灵“黏土”,更有那条他尚未完全探明的、微弱的“地火”气息。
他有理论——《筑基心得》与“丹痴”遗稿。
他有工具——那只早已用惯了的石臼。
他有火焰——凡火。
他要炼丹。
他选择的,是两种最基础、也最契合此地环境的一阶土属性丹药。
“凝土丹”——能微弱提升土灵气吐纳的速度。
“厚甲丹”——能短暂提升肉身防御。
他先在侧室中,用凡俗的木炭生起一堆凡火,将石臼置于火上,开始了筑基后的第一次尝试。
第一炉,“凝土丹”。
他将药材粉末依次投入石臼,火光跳动,药香弥漫。他试图以神识为丝,牵引那狂暴的药力凝结成丹。
然而,凡火终究是凡火,温度不均,后继无力。
“噗”的一声轻响,如同一个无情的嘲讽。石臼之内,药力瞬间溃散,只留下一捧死气沉沉的焦炭。
陈平的眉头,微微皱起。
第二次尝试,“厚甲丹”。
他减少了炭火,试图以更温和的方式进行。可那股混杂了妖兽骨粉的药力,却远比他想象的更为桀骜不驯。
“砰!”一声沉闷的爆鸣,石臼竟被生生炸开一道裂纹!温热的药浆混着黑灰,溅了他满脸。
这一次,他没有再去看那报废的石臼,而是闭上了眼。
丹痴手稿中那句“以水克火”的疯话,与流云宗炼制“灵壤丹”时“以金为皿,以水为引”的情景,两道截然不同的记忆,此刻却在他脑海中猛然交汇,撞出了一道前所未有的火花!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精光一闪!
他错了!他不是要去“炼”,而是要去“调和”!
他从矿洞中,寻来一只新的、更为厚重的石臼。
这一次,他没有先生火。他先将药材粉末,与矿洞中那蕴含着精纯土灵气的“黏土”,以一种极其古怪的比例,混合在了一起。
以土为“炉”,以药为“丹”。
然后,他才将这只盛满了“药泥”的石臼,置于凡火之上,开始煅烧。
他不再去管那狂暴的药力,而是将所有的神识,都用来控制那股“黏土”的地气,让它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所有的药性,都牢牢地束缚、调和在其中。
火光映着他专注到近乎痴迷的脸庞,汗水沿着额角滑落,他却浑然不觉。
这一次,没有炸炉,没有焦糊。
只有一股浓郁的、混杂着泥土芬芳的药香,在侧室之中,缓缓弥漫开来。
当第二日天明,炭火熄灭。
他从那滚烫的石臼中,用一根铁钎小心翼翼地拨开的,不再是焦炭,而是三颗核桃大小、通体土黄、表面粗糙不平的丹药。
它们丑陋得如同泥丸,却散发着一种……厚重而踏实的药香。
他成了。
十炉成一,品相惨不忍睹。
但在这座与世隔绝的矿洞里,他终究是为自己,走出了一条……泥泞的丹道。
他将那份记载着“心性”法门的家书,连同新一批的“伪灵炭”,一并交予了孙老三。
做完这一切,他便彻底沉入那座与世隔绝的矿洞之中,将所有心神,都投入到了自身的修行之上。
筑基初期的修为,早已稳固。但只靠灵石吐纳,终究是涓滴汇海,太慢了。
他需要丹药。
他的目光,投向了矿洞的深处。那里,有取之不尽的“黄沙晶”,有精纯的土灵“黏土”,更有那条他尚未完全探明的、微弱的“地火”气息。
他有理论——《筑基心得》与“丹痴”遗稿。
他有工具——那只早已用惯了的石臼。
他有火焰——凡火。
他要炼丹。
他选择的,是两种最基础、也最契合此地环境的一阶土属性丹药。
“凝土丹”——能微弱提升土灵气吐纳的速度。
“厚甲丹”——能短暂提升肉身防御。
他先在侧室中,用凡俗的木炭生起一堆凡火,将石臼置于火上,开始了筑基后的第一次尝试。
第一炉,“凝土丹”。
他将药材粉末依次投入石臼,火光跳动,药香弥漫。他试图以神识为丝,牵引那狂暴的药力凝结成丹。
然而,凡火终究是凡火,温度不均,后继无力。
“噗”的一声轻响,如同一个无情的嘲讽。石臼之内,药力瞬间溃散,只留下一捧死气沉沉的焦炭。
陈平的眉头,微微皱起。
第二次尝试,“厚甲丹”。
他减少了炭火,试图以更温和的方式进行。可那股混杂了妖兽骨粉的药力,却远比他想象的更为桀骜不驯。
“砰!”一声沉闷的爆鸣,石臼竟被生生炸开一道裂纹!温热的药浆混着黑灰,溅了他满脸。
这一次,他没有再去看那报废的石臼,而是闭上了眼。
丹痴手稿中那句“以水克火”的疯话,与流云宗炼制“灵壤丹”时“以金为皿,以水为引”的情景,两道截然不同的记忆,此刻却在他脑海中猛然交汇,撞出了一道前所未有的火花!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精光一闪!
他错了!他不是要去“炼”,而是要去“调和”!
他从矿洞中,寻来一只新的、更为厚重的石臼。
这一次,他没有先生火。他先将药材粉末,与矿洞中那蕴含着精纯土灵气的“黏土”,以一种极其古怪的比例,混合在了一起。
以土为“炉”,以药为“丹”。
然后,他才将这只盛满了“药泥”的石臼,置于凡火之上,开始煅烧。
他不再去管那狂暴的药力,而是将所有的神识,都用来控制那股“黏土”的地气,让它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所有的药性,都牢牢地束缚、调和在其中。
火光映着他专注到近乎痴迷的脸庞,汗水沿着额角滑落,他却浑然不觉。
这一次,没有炸炉,没有焦糊。
只有一股浓郁的、混杂着泥土芬芳的药香,在侧室之中,缓缓弥漫开来。
当第二日天明,炭火熄灭。
他从那滚烫的石臼中,用一根铁钎小心翼翼地拨开的,不再是焦炭,而是三颗核桃大小、通体土黄、表面粗糙不平的丹药。
它们丑陋得如同泥丸,却散发着一种……厚重而踏实的药香。
他成了。
十炉成一,品相惨不忍睹。
但在这座与世隔绝的矿洞里,他终究是为自己,走出了一条……泥泞的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