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兵列车在夜色中隆隆前行,车厢里弥漫着汗臭和劣质烟草的混合气味。佐佐木雄二靠在冰冷的车厢壁上,听着铁轨有节奏的咔嗒声。自从合肥那场“意外”后,整个第四联队都被紧急调往华中地区。
“听说武汉那边打得惨啊,”森下浩二凑过来小声说,“海军陆战队在长江上吃了大亏。”
雄二没有搭话。他借着昏暗的灯光打量着车厢里的士兵——大多数人脸上写满疲惫和麻木,只有几个年轻的新兵还带着亢奋的神情。角落里,竹内少佐正和几个军官低声交谈,不时朝这边投来锐利的目光。
列车在一个无名小站停下加水。雄二跳下车活动腿脚,夜风里带着长江特有的潮湿气息。站台上堆满了沙袋,几个哨兵无精打采地站着岗。
“喂,大阪的!”一个满脸油污的铁道兵招呼他们,“帮忙搬点东西?有酬劳。”
森下立刻来了精神。跟着铁道兵走进仓库,里面堆满了标着“医疗物资”的木箱。但搬起来时,雄二明显感觉到箱子的重量不对劲。
“这是……”
“别问,”铁道兵眨眨眼,“每搬十箱,给你们一箱‘损耗’。”
干了两个小时,雄二和森下得到了两箱“报酬”。回到车厢后撬开一看——全是盘尼西林。
“这玩意儿黑市上能换十条小黄鱼!”森下兴奋地搓着手。
雄二却皱起眉头。在药品极度匮乏的中国战场,这批抗生素不知能救多少条命。他正想说什么,车厢门突然被拉开,竹内带着两个宪兵走了进来。
“搜查违禁品,”竹内的镜片反射着冰冷的光,“所有人打开行李。”
雄二的心跳加速。那两箱药品就塞在他们座位下的暗格里。就在宪兵快要搜到时,列车突然一个急刹车,所有人都向前栽去。
“敌袭!敌袭!”
车外响起尖锐的哨声和零星的枪响。竹内立刻带人冲了出去。雄二趁机把药品箱推给了对面的原田——这家伙的叔叔是联队军需官,没人敢搜他的东西。
十分钟后,警报解除。原来只是几个游击队炸断了前方铁轨,根本没打算进攻军列。但这次骚动给了雄二灵感——他悄悄把剩下的药品分散藏在了车厢各个角落。
天亮时分,列车终于抵达目的地——九江前线补给站。这是个建在长江边上的大型转运中心,码头上停满了运输船和汽艇。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和机油味,远处不时传来沉闷的炮声。
“第四联队临时编入运输护卫队,”野田大尉宣布,“负责保障九江至武汉段的水上运输。”
竹内补充道:“各中队轮流执勤,严格执行物资登记制度。”说这话时,他的目光扫过雄二所在的小队。
分配住处时,雄二注意到补给站里除了日军,还有不少中国苦力和商人。更奇怪的是,这些人行动相当自由,甚至能和日本士兵讨价还价。
“这里不一样,”原田解释道,“九江是重要中转站,全靠这些当地人维持运转。连宪兵都睁只眼闭只眼。”
果然,当天下午就有商人摸到营区,用香烟和清酒换走了士兵们私藏的各种“纪念品”。雄二试探性地拿出一盒盘尼西林,对方眼睛立刻亮了。
“五块大洋,”商人伸出巴掌,“或者等值的货物。”
雄二摇头:“我要情报。”
商人的表情僵住了:“什么情报?”
“新四军最近在哪儿活动?”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雄二用三盒盘尼西林换来了几条有价值的信息: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正在鄱阳湖附近活动;九江城内有个地下交通站;以及——最让雄二震惊的——日军正在秘密准备一场大规模化学武器攻击。
第二天执勤时,雄二被分配到码头监督装货。一艘标着“医疗船”的运输舰正在装载特殊的金属罐,所有工人都戴着防毒面具操作。
“看什么看?”负责的军曹呵斥道,“去检查那边的粮食船!”
雄二假装服从,却暗中记下了运输舰的编号和出发时间。午休时,他故意走错路,“误入”了码头办公室。桌上的航行日志显示,那艘船将于三天后驶往武汉方向。
晚上回到营房,雄二把情报用暗语写在一张烟盒纸上。森下看着他忙活,突然问道:“你打算怎么送出去?”
雄二愣住了。森下叹了口气,从床板下摸出个小铁盒:“用这个。”
盒子里是几只信鸽。
“你……”
“我叔叔在神户养赛鸽,”森下耸耸肩,“这些小家伙能飞五百公里不迷路。”
雄二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吊儿郎当的大阪同乡,可能比他想象的更复杂。两人默契地没有多问,趁着夜色把情报系在鸽子腿上放飞。
第三天傍晚,码头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雄二跟着人群跑到江边,只见那艘“医疗船”正冒着浓烟,船身严重倾斜。救援艇来回穿梭,打捞落水士兵。
“触雷了?”有人猜测。
“不像是水雷。”一个浑身湿透的军官颤抖着说,“船上的罐子突然泄漏,然后整艘船就……”
竹内粗暴地打断了他:“闭嘴!这是军事机密!”
当晚,整个补给站戒严。宪兵挨个盘查士兵,特别是曾经接近过那艘船的人。雄二和森下被单独关在仓库里审问了六个小时,但最终因为缺乏证据被释放。
“他们起疑了,”森下揉着手腕上的淤青,“得小心那个四眼田鸡。”
一周后的深夜,雄二在码头值夜班时,一个中国苦力“不小心”撞了他一下。等那人走远,雄二发现口袋里多了张字条:“明晚九点,3号仓库后门。”
次日交班后,雄二故意绕路经过3号仓库。这是个堆放废旧机械的偏僻角落,平时很少有人来。就在他犹豫时,阴影里传来一个声音:
“佐佐木雄二?”
说话的是个穿日军制服的中年人,但口音明显是中国人。见雄二警惕地后退,他补充道:“鸽子带来的消息很及时,救了很多人的命。”
雄二松了口气:“那艘船……”
“我们只是做了点小手脚,”对方笑了笑,“比起他们在南京做的事,这算仁慈了。”
交谈中,雄二得知这人叫老周,表面上是日军的翻译,实际是新四军的地下联络员。他透露九江很快会有大动作,建议雄二想办法调离运输船队。
“为什么告诉我这些?”雄二问。
老周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因为你枕头下的那块钨矿砂——那是我们游击队做的标记。”
雄二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的一举一动早被对方掌握,所谓的“秘密行动”其实是在别人眼皮底下演戏。
回到营房,雄二发现森下正在擦枪,动作比平时认真十倍。
“要出事了,”森下头也不抬地说,“竹内那混蛋申请调我们去前线运输队。”
雄二心头一紧。前线运输队是死亡率最高的单位,这明显是竹内的报复。
“什么时候出发?”
“后天。”森下终于抬起头,眼中闪着雄二从未见过的锐利光芒,“我有个主意……”
第二天清晨,补给站突然乱成一团。哨兵在江边发现了一具尸体——是那个和老周接头的翻译,胸口插着一把刺刀。更蹊跷的是,竹内的办公室被人翻过,一份重要文件不翼而飞。
整个上午,宪兵都在疯狂搜查。中午时分,野田大尉突然召集全员,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竹内少佐因“健康原因”被紧急调回本土。
“运输任务照常进行,”野田的声音透着疲惫,“但人员调整——第三小队留守九江。”
解散后,森下神秘地笑了笑:“我叔叔不止养鸽子,他在宪兵司令部也有几个朋友。”
雄二这才明白,森下背后的关系网远比他想象的复杂。两人走到江边,望着浑浊的江水向东流去。远处,又一批运输船正驶向武汉方向,等待它们的将是未知的命运。
“战争还长着呢,”森下突然说,“但大阪人最擅长的就是活下去,对吧?”
雄二没有回答。他摸出那块钨矿砂,在阳光下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这小小的矿石见证了多少生死,还将见证多少故事?江风掠过水面,带着硝烟和鲜血的气息,也带着远方春天的微弱讯息。
        “听说武汉那边打得惨啊,”森下浩二凑过来小声说,“海军陆战队在长江上吃了大亏。”
雄二没有搭话。他借着昏暗的灯光打量着车厢里的士兵——大多数人脸上写满疲惫和麻木,只有几个年轻的新兵还带着亢奋的神情。角落里,竹内少佐正和几个军官低声交谈,不时朝这边投来锐利的目光。
列车在一个无名小站停下加水。雄二跳下车活动腿脚,夜风里带着长江特有的潮湿气息。站台上堆满了沙袋,几个哨兵无精打采地站着岗。
“喂,大阪的!”一个满脸油污的铁道兵招呼他们,“帮忙搬点东西?有酬劳。”
森下立刻来了精神。跟着铁道兵走进仓库,里面堆满了标着“医疗物资”的木箱。但搬起来时,雄二明显感觉到箱子的重量不对劲。
“这是……”
“别问,”铁道兵眨眨眼,“每搬十箱,给你们一箱‘损耗’。”
干了两个小时,雄二和森下得到了两箱“报酬”。回到车厢后撬开一看——全是盘尼西林。
“这玩意儿黑市上能换十条小黄鱼!”森下兴奋地搓着手。
雄二却皱起眉头。在药品极度匮乏的中国战场,这批抗生素不知能救多少条命。他正想说什么,车厢门突然被拉开,竹内带着两个宪兵走了进来。
“搜查违禁品,”竹内的镜片反射着冰冷的光,“所有人打开行李。”
雄二的心跳加速。那两箱药品就塞在他们座位下的暗格里。就在宪兵快要搜到时,列车突然一个急刹车,所有人都向前栽去。
“敌袭!敌袭!”
车外响起尖锐的哨声和零星的枪响。竹内立刻带人冲了出去。雄二趁机把药品箱推给了对面的原田——这家伙的叔叔是联队军需官,没人敢搜他的东西。
十分钟后,警报解除。原来只是几个游击队炸断了前方铁轨,根本没打算进攻军列。但这次骚动给了雄二灵感——他悄悄把剩下的药品分散藏在了车厢各个角落。
天亮时分,列车终于抵达目的地——九江前线补给站。这是个建在长江边上的大型转运中心,码头上停满了运输船和汽艇。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和机油味,远处不时传来沉闷的炮声。
“第四联队临时编入运输护卫队,”野田大尉宣布,“负责保障九江至武汉段的水上运输。”
竹内补充道:“各中队轮流执勤,严格执行物资登记制度。”说这话时,他的目光扫过雄二所在的小队。
分配住处时,雄二注意到补给站里除了日军,还有不少中国苦力和商人。更奇怪的是,这些人行动相当自由,甚至能和日本士兵讨价还价。
“这里不一样,”原田解释道,“九江是重要中转站,全靠这些当地人维持运转。连宪兵都睁只眼闭只眼。”
果然,当天下午就有商人摸到营区,用香烟和清酒换走了士兵们私藏的各种“纪念品”。雄二试探性地拿出一盒盘尼西林,对方眼睛立刻亮了。
“五块大洋,”商人伸出巴掌,“或者等值的货物。”
雄二摇头:“我要情报。”
商人的表情僵住了:“什么情报?”
“新四军最近在哪儿活动?”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雄二用三盒盘尼西林换来了几条有价值的信息: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正在鄱阳湖附近活动;九江城内有个地下交通站;以及——最让雄二震惊的——日军正在秘密准备一场大规模化学武器攻击。
第二天执勤时,雄二被分配到码头监督装货。一艘标着“医疗船”的运输舰正在装载特殊的金属罐,所有工人都戴着防毒面具操作。
“看什么看?”负责的军曹呵斥道,“去检查那边的粮食船!”
雄二假装服从,却暗中记下了运输舰的编号和出发时间。午休时,他故意走错路,“误入”了码头办公室。桌上的航行日志显示,那艘船将于三天后驶往武汉方向。
晚上回到营房,雄二把情报用暗语写在一张烟盒纸上。森下看着他忙活,突然问道:“你打算怎么送出去?”
雄二愣住了。森下叹了口气,从床板下摸出个小铁盒:“用这个。”
盒子里是几只信鸽。
“你……”
“我叔叔在神户养赛鸽,”森下耸耸肩,“这些小家伙能飞五百公里不迷路。”
雄二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吊儿郎当的大阪同乡,可能比他想象的更复杂。两人默契地没有多问,趁着夜色把情报系在鸽子腿上放飞。
第三天傍晚,码头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雄二跟着人群跑到江边,只见那艘“医疗船”正冒着浓烟,船身严重倾斜。救援艇来回穿梭,打捞落水士兵。
“触雷了?”有人猜测。
“不像是水雷。”一个浑身湿透的军官颤抖着说,“船上的罐子突然泄漏,然后整艘船就……”
竹内粗暴地打断了他:“闭嘴!这是军事机密!”
当晚,整个补给站戒严。宪兵挨个盘查士兵,特别是曾经接近过那艘船的人。雄二和森下被单独关在仓库里审问了六个小时,但最终因为缺乏证据被释放。
“他们起疑了,”森下揉着手腕上的淤青,“得小心那个四眼田鸡。”
一周后的深夜,雄二在码头值夜班时,一个中国苦力“不小心”撞了他一下。等那人走远,雄二发现口袋里多了张字条:“明晚九点,3号仓库后门。”
次日交班后,雄二故意绕路经过3号仓库。这是个堆放废旧机械的偏僻角落,平时很少有人来。就在他犹豫时,阴影里传来一个声音:
“佐佐木雄二?”
说话的是个穿日军制服的中年人,但口音明显是中国人。见雄二警惕地后退,他补充道:“鸽子带来的消息很及时,救了很多人的命。”
雄二松了口气:“那艘船……”
“我们只是做了点小手脚,”对方笑了笑,“比起他们在南京做的事,这算仁慈了。”
交谈中,雄二得知这人叫老周,表面上是日军的翻译,实际是新四军的地下联络员。他透露九江很快会有大动作,建议雄二想办法调离运输船队。
“为什么告诉我这些?”雄二问。
老周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因为你枕头下的那块钨矿砂——那是我们游击队做的标记。”
雄二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的一举一动早被对方掌握,所谓的“秘密行动”其实是在别人眼皮底下演戏。
回到营房,雄二发现森下正在擦枪,动作比平时认真十倍。
“要出事了,”森下头也不抬地说,“竹内那混蛋申请调我们去前线运输队。”
雄二心头一紧。前线运输队是死亡率最高的单位,这明显是竹内的报复。
“什么时候出发?”
“后天。”森下终于抬起头,眼中闪着雄二从未见过的锐利光芒,“我有个主意……”
第二天清晨,补给站突然乱成一团。哨兵在江边发现了一具尸体——是那个和老周接头的翻译,胸口插着一把刺刀。更蹊跷的是,竹内的办公室被人翻过,一份重要文件不翼而飞。
整个上午,宪兵都在疯狂搜查。中午时分,野田大尉突然召集全员,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竹内少佐因“健康原因”被紧急调回本土。
“运输任务照常进行,”野田的声音透着疲惫,“但人员调整——第三小队留守九江。”
解散后,森下神秘地笑了笑:“我叔叔不止养鸽子,他在宪兵司令部也有几个朋友。”
雄二这才明白,森下背后的关系网远比他想象的复杂。两人走到江边,望着浑浊的江水向东流去。远处,又一批运输船正驶向武汉方向,等待它们的将是未知的命运。
“战争还长着呢,”森下突然说,“但大阪人最擅长的就是活下去,对吧?”
雄二没有回答。他摸出那块钨矿砂,在阳光下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这小小的矿石见证了多少生死,还将见证多少故事?江风掠过水面,带着硝烟和鲜血的气息,也带着远方春天的微弱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