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慈宁宫正殿。
谢清晏一袭素雅宫装,步履从容地走入这龙潭虎穴。她敏锐地感知到,殿内殿外埋伏着至少三十名高手,气息隐匿却杀机暗藏。更远处,还有近百御林军将整个慈宁宫围得水泄不通。
“臣妾谢清晏,参见太后。”她盈盈一拜,礼数周全。
荣懿太后端坐凤座,目光如刀般审视着下方的谢清晏。让她意外的是,不过三日不见,谢清晏周身气质竟有如此大的变化——那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王妃不必多礼。听闻王妃前几日身体不适,如今可大好了?”太后语气温和,眼中却无半分暖意。
谢清晏直起身,坦然迎上太后的目光:“劳太后挂心,已无大碍。反倒因祸得福,对昆吾之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话说得坦然,却让殿内几位大臣面面相觑。在太后即将颁布《异术管制条例》的当口,谢清晏如此直言不讳地谈论自身异术,无异于挑衅。
太后眼中寒光一闪,面上却依旧带笑:“既然如此,那正好。今日哀家召集诸位大臣,便是要商议《异术管制条例》的最终定稿。王妃既来,不妨也听听。”
她向身旁太监使了个眼色,太监立刻高声宣读起来。条例内容苛刻至极,要求所有异术修炼者必须向朝廷登记能力详情、使用限制,并接受常驻监视。违者以谋逆论处。
谢清晏静静听着,直到宣读完毕,才缓缓开口:“太后,此条例若颁布,只怕会寒了天下奇人异士的心。”
“哦?”太后挑眉,“王妃此言何意?”
“大胤立国三百载,能人异士辈出。其中多数如臣妾一般,以自身能力报效国家。”谢清晏声音清越,传遍整个大殿,“若因一纸条例而使人人心生芥蒂,只怕将来国家有难时,再无人愿意挺身而出。”
太后冷笑:“王妃是在威胁哀家?”
“不敢。”谢清晏微微躬身,“只是陈述事实。况且...”
她突然抬手,指尖白光流转,在殿中凝聚成一道光幕。光幕上赫然显现出殿外埋伏的高手位置,以及远处御林军的布防。
“太后若真要对臣妾用强,只怕这慈宁宫今日要见血了。”
殿内一片哗然。几位大臣惊恐地看着光幕,又看向太后。这等直接将暗中布置公之于众的手段,已近乎宣战。
太后脸色铁青:“谢清晏,你放肆!”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喧哗声。一名侍卫匆匆入内:“太后,养心殿走水了!火势很大!”
太后猛地站起,锐利的目光射向谢清晏:“是你搞的鬼?”
谢清晏淡然一笑:“太后误会了,臣妾一直在此处。”
养心殿外,萧启明看着冲天而起的浓烟,嘴角微勾。
这火是他让周琛放的,目的就是制造混乱,转移太后注意力。果然,大部分御林军都被调去救火,看守他的侍卫也少了大半。
“陛下,快走!”周琛带着几名心腹侍卫赶来,“趁现在混乱,我们去慈宁宫。”
萧启明点头,正要离开,忽然瞥见养心殿偏殿一角因火焰灼烧而塌陷,露出一个暗格。暗格中,一个鎏金木盒隐约可见。
“等等!”他快步上前,不顾灼热取出了木盒。
盒上没有锁,他轻易打开。里面是一卷明黄帛书,竟是先帝亲笔所书的密诏!
萧启明快速浏览,越看脸色越白。密诏中竟透露了一个惊天秘密——他并非先帝亲子,而是太后与已故镇国公的私生子!先帝在诏书中痛斥太后不贞,并表示立萧启明为太子实属无奈,因当时皇室再无其他合适继承人。
“这...这不可能...”萧启明踉跄后退,几乎站立不稳。
周琛见状急忙扶住他:“陛下,怎么了?”
萧启明猛地合上密诏,强自镇定:“没事,先离开这里。”
他心中翻江倒海,终于明白太后为何对权力如此执着,又为何与萧逐渊矛盾日益激化——她不仅要自保,更要为这个秘密保驾护航。
京郊五十里处,萧逐渊率领的五百轻骑突然停下。
“王爷,前方有埋伏。”亲卫统领低声道,“看布置,是军方的人。”
萧逐渊眯眼望去,只见前方隘口处隐约有反光,那是铠甲在阳光下的反射。埋伏者至少千人,且占据了有利地形。
“太后动作真快。”他冷笑一声,“传令,准备突围。”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黑影从路旁林中闪出,单膝跪在萧逐渊马前:“王爷且慢!属下有要事相告!”
萧逐渊认出来人是他安插在太后身边的暗卫之一:“讲。”
“太后在京中布下天罗地网,不仅针对王妃,还要在王爷回京后以‘谋逆’罪名拿下。更可怕的是,她手中握有一份先帝遗诏,内容对王爷极为不利!”
萧逐渊眉头紧锁:“什么遗诏?”
“属下不知详情,只知与皇上的身世有关。太后打算在今日朝会上公之于众!”
萧逐渊心中一沉。他看了一眼远处的埋伏,突然拔剑出鞘:“全军听令!改变路线,绕道西山小路回京!若有阻拦者,格杀勿论!”
他必须尽快赶回帝都,不仅为了谢清晏,更为了那个可能被真相击垮的小皇帝。
慈宁宫内,气氛已剑拔弩张。
太后因养心殿走水而心烦意乱,又见谢清晏如此强硬,终于撕破脸皮:“谢清晏,你今日既然来了,就别想轻易离开!御林军,拿下这个妖女!”
殿外御林军应声而入,刀剑直指谢清晏。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谢清晏周身突然爆发出耀眼白光。光芒过处,冲在前面的御林军只觉手中兵器变得滚烫,不由自主地脱手落地。
“昆吾之力,乃是天地正气所钟,岂是凡铁所能伤?”谢清晏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她向前踏出一步,御林军便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那种无形的威压,让久经沙场的老兵都感到心悸。
太后见状,又惊又怒:“你们还在等什么?拿下她!”
埋伏在暗处的高手终于出手,数十道身影从各个方向扑向谢清晏。刀光剑影中,只见谢清晏身形飘忽,指尖白光流转,每一次挥手都有一名高手倒地。
更令人震惊的是,她似乎能预知所有人的攻击路线,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致命一击。
“这...这怎么可能?”兵部尚书李文渊目瞪口呆。
谢清晏一边应对围攻,一边淡然回答:“昆吾之力进化后,我已能感知周遭所有人的意图。你们的每一个念头,在我眼中都无所遁形。”
说话间,她又击倒三名高手。殿内已是一片狼藉,大臣们惊恐地缩在角落,唯有太后仍倔强地站在凤座前,脸色铁青。
“太后,还要继续吗?”谢清晏停下动作,环视殿中。还能站立的高手已不足十人,且个个带伤。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呼:“皇上驾到!”
只见萧启明在周琛等人护卫下大步走入殿中。小皇帝面色苍白,眼神却异常坚定。
“皇祖母,收手吧。”他直视太后,声音微微发颤。
太后冷笑:“皇上是要帮这个妖女对付哀家吗?”
萧启明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那份密诏:“我不是先帝亲子,对吗?”
这话如同惊雷,炸得殿内所有人目瞪口呆。就连谢清晏也露出震惊之色。
太后脸色骤变:“你...你从哪里听来的胡言乱语?”
“是不是胡言乱语,皇祖母心里清楚。”萧启明举起密诏,“先帝遗诏在此,要我当众宣读吗?”
太后踉跄后退,终于露出慌乱之色:“不...不可能...先帝答应过永远保守这个秘密...”
殿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个惊天秘密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萧启明转向谢清晏,眼中满是复杂:“王妃,今日之事到此为止吧。请先回府,后续...朕自会处理。”
谢清晏深深看了小皇帝一眼,微微躬身:“臣妾遵旨。”
她转身向殿外走去,无人再敢阻拦。经过这一战,所有人都明白了——进化后的昆吾之力,已非凡人所能抗衡。
然而就在谢清晏即将踏出殿门时,太后突然歇斯底里地大笑起来:
“你们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先帝真正的遗诏,根本不在养心殿!那份不过是草稿而已!”
她从凤座暗格中取出一卷明黄帛书,高高举起:
“这才是真正的先帝遗诏!先帝临终前留下旨意,若萧逐渊功高震主、威胁皇权,可立诛之!谢清晏,你的夫君回京之日,便是他的死期!”
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看着太后手中那卷帛书,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大胤的天,真的要变了。
        谢清晏一袭素雅宫装,步履从容地走入这龙潭虎穴。她敏锐地感知到,殿内殿外埋伏着至少三十名高手,气息隐匿却杀机暗藏。更远处,还有近百御林军将整个慈宁宫围得水泄不通。
“臣妾谢清晏,参见太后。”她盈盈一拜,礼数周全。
荣懿太后端坐凤座,目光如刀般审视着下方的谢清晏。让她意外的是,不过三日不见,谢清晏周身气质竟有如此大的变化——那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王妃不必多礼。听闻王妃前几日身体不适,如今可大好了?”太后语气温和,眼中却无半分暖意。
谢清晏直起身,坦然迎上太后的目光:“劳太后挂心,已无大碍。反倒因祸得福,对昆吾之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话说得坦然,却让殿内几位大臣面面相觑。在太后即将颁布《异术管制条例》的当口,谢清晏如此直言不讳地谈论自身异术,无异于挑衅。
太后眼中寒光一闪,面上却依旧带笑:“既然如此,那正好。今日哀家召集诸位大臣,便是要商议《异术管制条例》的最终定稿。王妃既来,不妨也听听。”
她向身旁太监使了个眼色,太监立刻高声宣读起来。条例内容苛刻至极,要求所有异术修炼者必须向朝廷登记能力详情、使用限制,并接受常驻监视。违者以谋逆论处。
谢清晏静静听着,直到宣读完毕,才缓缓开口:“太后,此条例若颁布,只怕会寒了天下奇人异士的心。”
“哦?”太后挑眉,“王妃此言何意?”
“大胤立国三百载,能人异士辈出。其中多数如臣妾一般,以自身能力报效国家。”谢清晏声音清越,传遍整个大殿,“若因一纸条例而使人人心生芥蒂,只怕将来国家有难时,再无人愿意挺身而出。”
太后冷笑:“王妃是在威胁哀家?”
“不敢。”谢清晏微微躬身,“只是陈述事实。况且...”
她突然抬手,指尖白光流转,在殿中凝聚成一道光幕。光幕上赫然显现出殿外埋伏的高手位置,以及远处御林军的布防。
“太后若真要对臣妾用强,只怕这慈宁宫今日要见血了。”
殿内一片哗然。几位大臣惊恐地看着光幕,又看向太后。这等直接将暗中布置公之于众的手段,已近乎宣战。
太后脸色铁青:“谢清晏,你放肆!”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喧哗声。一名侍卫匆匆入内:“太后,养心殿走水了!火势很大!”
太后猛地站起,锐利的目光射向谢清晏:“是你搞的鬼?”
谢清晏淡然一笑:“太后误会了,臣妾一直在此处。”
养心殿外,萧启明看着冲天而起的浓烟,嘴角微勾。
这火是他让周琛放的,目的就是制造混乱,转移太后注意力。果然,大部分御林军都被调去救火,看守他的侍卫也少了大半。
“陛下,快走!”周琛带着几名心腹侍卫赶来,“趁现在混乱,我们去慈宁宫。”
萧启明点头,正要离开,忽然瞥见养心殿偏殿一角因火焰灼烧而塌陷,露出一个暗格。暗格中,一个鎏金木盒隐约可见。
“等等!”他快步上前,不顾灼热取出了木盒。
盒上没有锁,他轻易打开。里面是一卷明黄帛书,竟是先帝亲笔所书的密诏!
萧启明快速浏览,越看脸色越白。密诏中竟透露了一个惊天秘密——他并非先帝亲子,而是太后与已故镇国公的私生子!先帝在诏书中痛斥太后不贞,并表示立萧启明为太子实属无奈,因当时皇室再无其他合适继承人。
“这...这不可能...”萧启明踉跄后退,几乎站立不稳。
周琛见状急忙扶住他:“陛下,怎么了?”
萧启明猛地合上密诏,强自镇定:“没事,先离开这里。”
他心中翻江倒海,终于明白太后为何对权力如此执着,又为何与萧逐渊矛盾日益激化——她不仅要自保,更要为这个秘密保驾护航。
京郊五十里处,萧逐渊率领的五百轻骑突然停下。
“王爷,前方有埋伏。”亲卫统领低声道,“看布置,是军方的人。”
萧逐渊眯眼望去,只见前方隘口处隐约有反光,那是铠甲在阳光下的反射。埋伏者至少千人,且占据了有利地形。
“太后动作真快。”他冷笑一声,“传令,准备突围。”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黑影从路旁林中闪出,单膝跪在萧逐渊马前:“王爷且慢!属下有要事相告!”
萧逐渊认出来人是他安插在太后身边的暗卫之一:“讲。”
“太后在京中布下天罗地网,不仅针对王妃,还要在王爷回京后以‘谋逆’罪名拿下。更可怕的是,她手中握有一份先帝遗诏,内容对王爷极为不利!”
萧逐渊眉头紧锁:“什么遗诏?”
“属下不知详情,只知与皇上的身世有关。太后打算在今日朝会上公之于众!”
萧逐渊心中一沉。他看了一眼远处的埋伏,突然拔剑出鞘:“全军听令!改变路线,绕道西山小路回京!若有阻拦者,格杀勿论!”
他必须尽快赶回帝都,不仅为了谢清晏,更为了那个可能被真相击垮的小皇帝。
慈宁宫内,气氛已剑拔弩张。
太后因养心殿走水而心烦意乱,又见谢清晏如此强硬,终于撕破脸皮:“谢清晏,你今日既然来了,就别想轻易离开!御林军,拿下这个妖女!”
殿外御林军应声而入,刀剑直指谢清晏。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谢清晏周身突然爆发出耀眼白光。光芒过处,冲在前面的御林军只觉手中兵器变得滚烫,不由自主地脱手落地。
“昆吾之力,乃是天地正气所钟,岂是凡铁所能伤?”谢清晏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她向前踏出一步,御林军便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那种无形的威压,让久经沙场的老兵都感到心悸。
太后见状,又惊又怒:“你们还在等什么?拿下她!”
埋伏在暗处的高手终于出手,数十道身影从各个方向扑向谢清晏。刀光剑影中,只见谢清晏身形飘忽,指尖白光流转,每一次挥手都有一名高手倒地。
更令人震惊的是,她似乎能预知所有人的攻击路线,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致命一击。
“这...这怎么可能?”兵部尚书李文渊目瞪口呆。
谢清晏一边应对围攻,一边淡然回答:“昆吾之力进化后,我已能感知周遭所有人的意图。你们的每一个念头,在我眼中都无所遁形。”
说话间,她又击倒三名高手。殿内已是一片狼藉,大臣们惊恐地缩在角落,唯有太后仍倔强地站在凤座前,脸色铁青。
“太后,还要继续吗?”谢清晏停下动作,环视殿中。还能站立的高手已不足十人,且个个带伤。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呼:“皇上驾到!”
只见萧启明在周琛等人护卫下大步走入殿中。小皇帝面色苍白,眼神却异常坚定。
“皇祖母,收手吧。”他直视太后,声音微微发颤。
太后冷笑:“皇上是要帮这个妖女对付哀家吗?”
萧启明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那份密诏:“我不是先帝亲子,对吗?”
这话如同惊雷,炸得殿内所有人目瞪口呆。就连谢清晏也露出震惊之色。
太后脸色骤变:“你...你从哪里听来的胡言乱语?”
“是不是胡言乱语,皇祖母心里清楚。”萧启明举起密诏,“先帝遗诏在此,要我当众宣读吗?”
太后踉跄后退,终于露出慌乱之色:“不...不可能...先帝答应过永远保守这个秘密...”
殿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个惊天秘密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萧启明转向谢清晏,眼中满是复杂:“王妃,今日之事到此为止吧。请先回府,后续...朕自会处理。”
谢清晏深深看了小皇帝一眼,微微躬身:“臣妾遵旨。”
她转身向殿外走去,无人再敢阻拦。经过这一战,所有人都明白了——进化后的昆吾之力,已非凡人所能抗衡。
然而就在谢清晏即将踏出殿门时,太后突然歇斯底里地大笑起来:
“你们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先帝真正的遗诏,根本不在养心殿!那份不过是草稿而已!”
她从凤座暗格中取出一卷明黄帛书,高高举起:
“这才是真正的先帝遗诏!先帝临终前留下旨意,若萧逐渊功高震主、威胁皇权,可立诛之!谢清晏,你的夫君回京之日,便是他的死期!”
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看着太后手中那卷帛书,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大胤的天,真的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