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神庙(朱紫国完)-《西游,假如孙悟空不放水》

  “陛下。”

  就在朱紫国国王与凌阳交谈正欢时,只听见一声轻柔的呼唤。

  那声音虽说许久未曾听闻,但他还是瞬间便知道了来人是谁。

  待朱紫国国王回头望去,只见金圣宫正俏生生地站在大殿外。

  日日积蓄的情感在心中激荡,

  朝思暮想的金圣宫终于回到身边,他激动得难以自持,也顾不得君王威仪,三步并作两步从座椅上奔下,伸手便要去握皇后的玉手,想要一诉这三年的离愁别绪。

  然而,他的指尖刚触及皇后手背,便如遭电击火灼般猛地一颤,整个人“扑通”一声向后摔倒在地,捧着右手连连哀嚎:“手疼,手疼,疼煞寡人也。”

  一旁的猪八戒看得真切,忍不住拍着肚皮哈哈大笑:“哈哈哈,陛下,瞧您这心急的,真是没福气消受美人恩呐。”

  “”这刚一见面,还没说上话,就先被‘刺’了一下,滋味如何呀?”

  孙悟空瞥了八戒一眼,似笑非笑地道:“你这呆子,光会耍嘴皮子,既然你觉得好笑,不如你也去试试?”

  八戒一听,脖子一梗,豪迈道:“试就试,老猪皮糙肉厚,还怕……” 说着,还真就伸出他那蒲扇般的大手,作势要上前。

  可那手伸到一半,眼看就要碰到金圣宫时,这呆子眼珠滴溜溜一转,猛地缩了回来,还故作高深地掸了掸衣袖,得意地看向孙悟空:

  “嘿嘿!哥啊,你可莫要坑我。”

  “这金圣宫娘娘乃是国母,万金之躯,常言道得好,‘男女授受不亲’,我老猪如今也是受了菩萨戒律的,岂能如此唐突冒犯?”

  “这不合礼数,不合礼数。” 。

  孙悟空见这家伙色难得如此“上道”,虽然知道他是怕重蹈国王覆辙,心中暗笑,面上却赞许地点了点头。

  孙悟空这才转向惊魂未定的众人,解释道:“陛下,诸位莫慌,娘娘身上并非生了什么怪病,而是被他人施了保护的法术毒刺。”

  “这刺不伤女人,却专伤那雄性。”

  “娘娘手上的是蜇阳之毒,身上的是触体之痛。”

  “自娘娘被那赛太岁掳到麒麟山,这三年来,那妖怪便是因为这个,从未能碰过娘娘分毫——但凡触及娘娘身体,便会浑身疼痛难忍。”

  “只要碰到她的手,便是陛下刚才那般滋味了。”

  文武百官们听了,这才恍然,但随即又发起愁来,面面相觑,低声议论:

  “这可如何是好?”

  “是啊,若娘娘一直如此,陛下与娘娘岂非成了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

  “这……这如同将一块无瑕美玉供奉于前,却只能远观,不能亲近,陛下这相思之苦,何时能解啊?”

  殿内一时间议论纷纷,那些大臣哪个没有几房小妾?自然懂得国王的感受。

  宫里的妃嫔、宫女们也吓得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

  还是玉圣、银圣两位妃子较为镇定,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起仍在地上呲牙咧嘴的国王。

  正当众人束手无策,乱作一团之际,忽听得半空中传来一声清越悠长的鹤唳,随即一个清朗的声音穿透云层:

  “大圣,贫道来迟了!”

  悟空抬头望去,只见祥光万道,瑞霭千条,一位仙风道骨的真君驾云而至。

  但见来者:

  仙鹤唳鸣冲霄汉,真君飘然降殿前。 祥光道道环周体,瑞霭条条绕身边。 身披一领棕云氅,氅上云纹似活泉。 足踏罕见灵芝履,步履生风不染尘。 手执龙须清净拂,拂尘挥洒扫魔氛。 腰间丝绦束乾坤,飘逸洒脱非凡尘。 三界十方结善缘,逍遥自在天地间。

  来者正是天界的紫云仙,张伯端紫阳真人。

  悟空笑着迎上一步:“我道是谁,原来是张紫阳道长,今日是那股仙风把你吹到这朱紫国来了?”

  紫阳真人按下云头,落在殿前,对着悟空躬身施礼,态度甚是谦和:“大圣,小仙张伯端,这厢有礼了。”

  悟空亦还礼道:“不必多礼,真人此来,所为何事?”

  真人含笑答道:“回大圣,此事说来话长。”

  “三年前,小仙前往西方赴一场佛会,途径这朱紫国上空,运神光一观,便知这国王有拆凤之忧,将与皇后分离数载。”

  “小仙心有不忍,又恐那妖魔赛太岁玷污了皇后清誉,败坏人伦纲常,致使他日夫妻难以团圆。”

  “故而,我当即将身上这件旧棕衣,化作一件五彩斑斓、光彩夺目的‘新霞衣’,假托仙人所赠,献与那妖怪,让皇后穿在身上。”

  “皇后穿上此衣,周身便生出一层护身‘毒刺’——实则乃是这棕衣本身的棕毛所化,蕴含纯阳正气,专克邪祟淫心。”

  “如今,听闻大圣成功降服妖魔,救回皇后,特此赶来,收回法宝,解除此法,成全陛下与娘娘的团圆之美。”

  悟空听罢,抚掌笑道:“原来如此,竟是真人暗中护持,保全了娘娘清白,功德不小。”

  “既然如此,就劳烦真人快些施法,解了这神通吧。”

  紫阳真人点头称善,走到依旧有些茫然无措的金圣宫面前,朗声道:“娘娘勿惊,贫道这便为您解厄。”

  说罢,他手掐道诀,口中念念有词,随即用手向着娘娘遥遥一指。

  只见一道柔和的金光自真人指尖射出,笼罩住金圣宫全身。

  那件无形的“五彩仙衣”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剥离,显化出棕衣的虚影,随即化作一道流光,飞回紫阳真人手中,还原成一件朴素的棕云氅。

  真人将氅衣轻轻一抖,披回自己身上。

  而与此同时,金圣宫娘娘只觉得周身一轻,那层无形的隔阂瞬间消失无踪。

  她下意识地抬起双手,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又惊又喜。

  “大圣,此间事了,小仙告辞了。” 紫阳真人对着悟空再次拱手。

  悟空忙道:“哎,真人且慢!你帮了这么大忙,岂能让你就走?陛下,快来谢过真人。”

  紫阳真人却洒脱地一挥拂尘,笑道:“方外之人,济世为本,何须言谢。”

  “大圣,后会有期!” 言毕,又是一揖,便化作一道紫虹,冲天而起,瞬息间消失在云端之上。

  国王、皇后及一众大小官员,这才如梦初醒,慌忙对着真人离去的方向,齐刷刷跪拜下去,口称:“多谢真人恩德!”

  他们还真要谢这真人,要不是他,这金圣宫是回来了,但倘若证明不了自身清白的话,这金圣宫之位还是不是她的就难说了。

  毕竟一个受辱的国母,那就不是国母了,国民也不会答应的。

  隆重的拜谢之后,国王心中大石落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立刻传旨:

  “大开东阁,摆下最丰盛的国宴,酬谢四位圣僧救驾、救国之恩,庆贺朕与皇后重逢。”

  宴席之上,国王携皇后,亲自向凌阳师徒行跪拜大礼,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正当宴席气氛热烈,宾主尽欢之时,悟空似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那封从“有来有去”处得来的战书,递还给国王,说道:

  “陛下,这封战书,便是那妖王派小喽啰送来的,说起那小妖,名唤‘有来有去’,倒是个心存良善、明辨是非之辈,在妖魔中实属难得。”

  “老孙见他良知未泯,便饶了他性命,放他离去了。”

  “后来老孙变化成他的模样,潜入妖洞,与那赛太岁搏斗,侥幸将其击杀”

  “其间,观音菩萨也曾法驾亲临,收了那妖怪的尸体,并告知了陛下与皇后此番磨难的前因后果,乃是陛下早年射伤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子女所积之因果。”

  悟空将这段曲折离奇的经历,从头到尾,详详细细地叙述了一遍。

  满朝文武与在座的皇亲国戚听罢,无不啧啧称奇,对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和慈悲心肠更是敬佩有加,感激之声不绝于耳。

  宴席终了,凌阳起身合十道:“陛下,此番磨难得以化解,一则是仰仗陛下洪福齐天,国运昌隆;二来,也是大徒弟孙悟空,略尽了些绵薄之力。”

  “如今,蒙陛下盛情款待,我等已是心满意足,然西行路远,不敢久留,我等这就告辞了,莫要耽误了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正事。”

  国王虽极力挽留,但见凌阳去意已决,知道不可强留,于是命人取来通关文牒,亲自加盖宝印,又安排了盛大的仪仗队,请凌阳安稳地坐上御用的龙车。

  分别在即,凌阳伸出右手,朱紫国国王愣了几秒,随后握住。

  “陛下。”

  “您夙兴夜寐躬亲政事,以兢兢业业之姿护佑社稷、深耕民生,其勤政担当与为民之心,皆为臣民敬仰。”

  “愿朱紫国国运恒昌,山河无恙,万民康宁,永享太平之基。”

  “日后还望陛下继续以苍生为重,危难之际,自有神助。”

  说完,凌阳大笑着骑着白龙马而去,走远后,在马背上挥手:

  “天下没有不散宴席,人生何处不相逢。”

  “陛下,我们来日方长!”

  朱紫国国王愣愣地看着凌阳等人潇洒离去,

  “陛下,不知长老刚才说了什么?”

  金圣宫见陛下愣神,好奇询问。

  国王松开刚才和凌阳握手的手掌,掌心中是一根金黄毫毛,听唐长老谈论过大圣神通的他又如何不知这根毫毛所代表着的意思呢?

  身外化身,大圣庇佑……

  搂着金圣宫,在她粉面上啄了啄,在金圣宫羞涩的眼神中,朱紫国国王笑道:

  “我国该建造一所神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