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机长-《谁还在用现金啊!》

  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机长又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他一路走一路讲电话,我赶紧凑了过去。

  “飞机故障了,要三天才可以返航,我在原地待命。”机长对着手机说道。

  “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大家这三天可以休息,可不要跑太远,还是要随时待命的。”机长发了群消息。

  群里回复收到。

  机长收了手机,朝外面走去,我赶紧跟上。

  潮湿的风裹挟着香料气息,汹涌地灌进酒店大堂,我也随之飘荡而入。

  机长刷开房卡,电子表显示当地时间22:17。

  他将黑色行李箱放在床边,自己倒在床上,应该是太疲惫了。

  不一会他又坐了起来,拿起手机翻看。

  航司的维修进度简报:右发涡轮叶片受损,备件跨国调运,预计72小时修复。

  他捏着眉心,手机屏幕的冷光让他眼下的青黑愈发浓重。

  接着他放下手机,再次倒在床上,不一会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晚饭吃了吗?

  应该是和那女孩子一起去吃的吧!

  百元大钞也不在这里,我只能找个角落静静的待着。

  晨光透过遮光帘缝隙钻进来时,闹钟显示6:30。

  起这么早吗!

  要不要这么自律呀!

  机长换上运动服,径直冲向酒店健身房。

  椭圆机单调的机械声中,他紧盯着电视新闻里滚动的航班延误通告,耳机里循环播放着Y国空管频率的模拟对话。

  我就静静悬在一旁,看着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早餐时分,他利用酒店加密网络参加线上会议,和机务团队确认维修细节时,声音已然沙哑。

  午后暴雨如注,他撑伞前往机场,在维修车间一待就是四个小时。

  他和维修人员也有交谈,我是听不懂外语啦!

  傍晚回酒店途中,他拐进便利店买了盒当地薄荷糖。

  晚上,他刷了会手机,看得是关于飞行和航空的内容。

  夜里,他睡的很沉。

  第三天凌晨五点,手机在枕边炸响。

  航司通知备件提前到货,维修进度提前至当晚完成。

  机长瞬间清醒,掀开被子摸黑穿衬衫,指节与纽扣碰撞发出细微声响。

  我看着他迅速行动,感受到他内心的急切。

  早餐变成了三明治快餐,他一边嚼着,一边在平板电脑上反复确认新飞行计划,连咖啡泼到袖口都浑然不觉。

  一整天,他像颗拧紧发条的螺丝,穿梭在机场各处:监督发动机装机测试、和塔台协调起飞时段、带着机组开航前准备会。

  原来开飞机,不仅仅就是开飞机呀!

  夕阳将机翼染成金色时,他站在修复的飞机前,伸手轻抚崭新的涡轮叶片。

  夜幕降临,永昼市机场灯火辉煌。

  机长坐在熟悉的驾驶座上,检查单逐项划过,耳机里传来副驾驶带着笑意的声音:“这次该不会再遇到雷暴了吧?”

  他轻笑一声,推动推力手柄,发动机的轰鸣瞬间响起……

  机长走了!

  我这三天也没有找到有用的信息,不过,机长的工作流程倒了解了一些。

  怎么办?

  接下来要靠自己了!

  出发去xx大学,找辛鹤年!

  机场好找,建筑识别性大,我飘到高处,就ng看到。

  大学怎么找呀?

  都是差不多的建筑!

  对了,大学应该有大操场!

  我飘到空中,看到有好几个大操场的建筑,也不知道哪一个是辛鹤年的所在的大学。

  先挑一个最大的去看看吧!

  我飘了很长一段时间,结果到了,一看,傻眼了!

  是一个巨型露天的体育馆,难怪操场这么大!

  去下一个有操场的地方!

  确实是学习,可是不是大学,是中学!

  继续找……

  是小学!

  无语了!

  是大学了!

  根本没有考古专业的,更没有考古学家!

  又陆陆续续着了七八个学校,不行了!

  这就算能量耗尽,我也找不到呀!

  比大海捞针还难呀!

  原来漫无目的的随波逐流还是比较轻松的!

  有目标的寻找,真的很累呀!

  还是咸鱼比较自在!

  我不想找了,爱咋咋地!

  心里这么想,我还是在城市里飘来荡去的。

  这个大学有考古专业呢!

  会不会就是这所学校呀!

  我心里怀着一丝丝期待,进入了校园。

  到处都是金发碧眼的少男少女,也有其他肤色的人种,相对来说人数比较少。

  我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寻找,终于找到了考古系。

  踏入这所大学的考古系,感觉进入了另一个时空。

  系楼外观往往散发着古朴与厚重感,砖石外墙爬满斑驳岁月痕迹,诉说着学科的悠久历史。

  踏入楼内,走廊两侧陈列着各类考古成果。

  玻璃展柜中,从远古石器到精美陶器,从锈迹斑斑的金属器具到保存完好的古代织物,每件文物都承载着神秘过往。

  标签上详细记录其出处与研究价值。

  教室里,摆放着整齐桌椅与现代化教学设备。

  多媒体投影仪播放着世界各地考古遗址图片与发掘视频,墙壁上张贴着古代文明地图、遗址布局与考古学家工作照。

  讲台旁,堆满考古专业书籍与期刊。

  我溜达到实验室,这里弥漫着严谨科学氛围。

  实验台上摆放精密仪器,如显微镜、质谱仪等。

  工作人员身着白大褂,专注处理样本,小心翼翼提取信息。

  旁边试剂架摆满各种化学药剂,用于文物保护与修复。

  资料室宛如知识宝库,书架高耸林立,摆满古今中外考古着作、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

  空气中弥漫淡淡纸张气息,学生们在其间穿梭寻找资料,沉浸书海,汲取知识养分。

  考古系还有文物修复工作室。

  工作台上,摆放着待修复的文物碎片与各类修复工具。

  灯光柔和,修复师手持工具,如外科医生般精细操作,将破碎文物一点点还原。

  此时,一位男修复师正忙着修复文物。

  他戴着口罩和帽子,穿着沾了各种污渍的旧工作服,袖子挽起来,露出结实小臂。

  手上戴着薄手套,正在修补一个我不认识的物件。

  看不出他的样子,裹得这么严严实实的,也不知道哪个国家的人!

  他会不会认识辛鹤年,好像一个学术界的人多少都会知道彼此吧!

  我看他真的非常的专注,等他完成工作,再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