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昆曲(3)-《谁还在用现金啊!》

  我跟随思礼,她回到家中,又研读了一会剧本,深夜才休息。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

  思礼早早起床,她神采奕奕。

  只见她今日身着一袭素色旗袍,领口绣着淡雅的兰花,步伐轻盈,这是要参加什么活动吗?

  我跟随她一起来到了一座古香古色的园林建筑。

  门口的楹联“雅韵绕梁传百代,昆腔入耳醉千秋”。

  原来是参加昆曲研讨会呀!

  走进会场,古木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墙壁上挂着昆曲经典剧目的剧照,每一张都凝固着动人的瞬间。

  舞台上,一幅巨大的昆曲演出海报引人注目,海报上的人物水袖飘飞,眼神含情。

  思礼刚入座,便看到好友匆匆走来,笑着打趣道:“思礼,你每次都这么准时,今天研讨会可有不少新观点要碰撞,我都等不及了。”

  思礼微笑回应:“是啊,这样的机会难得,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昆曲发展,我也满心期待。”

  不一会儿,会场渐渐热闹起来,专家学者、昆曲演员、爱好者们纷纷就座。

  研讨会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词中拉开帷幕。

  第一位发言的是资深昆曲学者陈教授,他走上讲台,推了推眼镜,神情庄重地说道:“昆曲,作为百戏之祖,承载着数百年的文化底蕴。

  然而,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得不面对其传承的困境。

  就拿受众群体来说,年轻一代对昆曲的认知和接触机会太少,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思礼听后,不禁微微皱眉,陷入沉思。

  待陈教授发言完毕,她举手示意,起身说道:“陈教授所言极是,如今网络发达,我们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一些昆曲精华片段,比如精彩的水袖表演、经典唱段,配以生动有趣的讲解,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像之前我们一场演出,通过直播吸引了不少网友,还有小朋友因此对昆曲产生兴趣,主动联系我要学习。”

  一位青年演员紧接着起身,兴奋地补充:“没错,我们还能在短视频里展示昆曲背后的故事,像《牡丹亭》创作时汤显祖的生平趣事,让大家了解到昆曲不只是舞台上的表演,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书。”

  这时,一位来自文化公司的代表站起身,清了清嗓子说道:“从市场推广角度看,我们可以将昆曲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

  比如设计昆曲主题的文创产品,像印有昆曲人物的丝巾、折扇,或是以昆曲为灵感的首饰。还能举办昆曲主题的时尚秀,让模特身着融入昆曲元素的服装走秀,这样既能传播昆曲文化,又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台下众人听后,纷纷点头,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好友晓妍兴奋地拉了拉思礼的衣角,说道:“这个想法好新颖,说不定能让昆曲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视野。”

  思礼也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期待。

  然而,一位老艺术家却缓缓起身,神情严肃地说:“我理解大家想要推广昆曲的急切心情,但我们绝不能为了迎合市场而过度改变昆曲的本质。

  昆曲的美,就在于它的原汁原味,在于它细腻的唱腔、优雅的身段、深邃的文化内涵。任何创新都应以尊重传统为前提,否则就失去了昆曲的灵魂。”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陷入了思考。

  思礼思索片刻后,说道:“前辈说得对,创新与传承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我们在利用新形式推广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专业人才,让昆曲的传统技艺得以传承。

  比如开展进校园活动,从娃娃抓起,让昆曲走进课堂,培养孩子们对昆曲的兴趣,为昆曲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一位教育工作者接过话茬:“我非常赞同思礼的观点。我们学校之前开展过昆曲兴趣班,孩子们一开始只是好奇,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很多孩子都深深爱上了昆曲。

  他们在学习唱腔和身段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培养了耐心和专注力。”

  研讨会进行到中场休息,大家纷纷起身交流。

  思礼走到窗边,望着园林里的亭台楼阁,心中思绪万千。

  晓妍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思礼,你说咱们今天讨论的这些,真的能让昆曲越来越好吗?”

  思礼坚定地看着她:“我相信可以的,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在传承中创新,昆曲一定能在现代社会绽放新的光彩。”

  休息过后,研讨会继续进行。

  一位音乐制作人站起来说道:“在音乐方面,我们可以尝试融合现代音乐元素与昆曲唱腔。

  比如将昆曲的旋律与电子音乐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听觉体验。

  但在融合过程中,要确保昆曲唱腔的独特韵味不被破坏。”

  台下有人提出质疑:“这样的融合会不会让昆曲变得不伦不类?”

  音乐制作人微笑着解释:“不会的,我们可以在保留昆曲核心唱腔的基础上,用现代音乐的节奏和编曲来丰富它的表现力。

  就像之前一些成功的跨界音乐作品,不仅吸引了年轻听众,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

  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的思路越来越开阔。

  有人提出打造沉浸式昆曲体验空间,让观众置身于昆曲故事场景中,全方位感受昆曲魅力;还有人建议举办国际昆曲文化节,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交流合作,让昆曲走向世界舞台……

  不知不觉,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会场。

  主持人站起身,做最后的总结发言:“今天的研讨会,大家各抒己见,从传承到创新,从人才培养到市场推广,为昆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昆曲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希望大家能将今天的想法付诸实践,共同守护这颗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

  思礼走出会场,夜幕已经降临。

  城市的霓虹灯闪烁,与园林里的古灯交相辉映。

  我跟着她,心中满是敬佩和激动。

  正是有很多个这样的“思礼”,昆曲才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此时,大雾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