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鹤影救福
民国十二年,江南的梅雨季来得格外迟。青石巷尾的渔家阿福蹲在船头,竹笠下的眼睛紧盯着水面。他今日的网格外沉,像是兜住了什么活物。
\"哗啦——\"
网绳突然绷紧,阿福咬紧牙关往船上拽。月光透过云隙洒下来,他看见网里蜷着只通体雪白的鹤,翅尖渗着血,琥珀色眼珠正定定望着他。这鸟通人性似的,竟用喙轻轻啄了啄他手背。
阿福想起昨夜做的怪梦。梦里有个穿白衫的女子立在船头,说要在今夜借他的渔网一用。当时他只当是醉后的胡话,此刻却莫名打了个寒颤。
白鹤被抱回茅草屋时,檐角铜铃突然叮当作响。阿福生起炭盆,用烧酒给鹤翅消毒,那鸟忽然化作一缕青烟。烟气在梁下盘旋三圈,竟凝成个身着羽衣的女子。
\"恩公莫怕,\"女子声音像浸了水的玉,\"我乃千年的鹤精,渡劫时遭了暗算。\"她褪下腕间银镯,那镯子落地瞬间变成颗莹白的蛋,\"此乃我毕生修为所化,若恩公肯助我七七四十九日,必有重谢。\"
阿福望着突然多出的蛋,又看看地上带血的鹤羽,喉咙发紧。窗外忽然响起炸雷,闪电照亮墙上新贴的年画——那画上的仙鹤正展翅欲飞,与眼前女子眉目如出一辙。
第二章:羽衣人现
七日后,渡口来客。
阿福正在补渔网,忽听背后有人唤\"表哥\"。回头见个穿月白襦裙的女子立在晨雾里,发间别着支鹤翎簪。她提着竹篮盈盈走来,篮里装着新腌的梅子,袖口还沾着苇叶的清香。
\"白羽给表哥请安。\"女子行礼时,阿福瞥见她耳后有一片细密鳞纹,转瞬即逝。他想起那晚的银镯,突然明白这必是鹤精所化。
白羽住进西厢房后,阿福的渔船开始频频满载而归。更奇的是,前日张婆子落水,竟是被白羽用衣袖卷回岸上。如今渡口人人都在传,说阿福家来了位活菩萨。
只有阿福知道,每逢月圆之夜,白羽总要独自去湖心岛。有次他悄悄跟去,见她褪去衣衫跃入水中,月光下竟化作巨鹤,翅尖泛着幽蓝的光。那光渗进水里,次日渔民们的网里便全是银鳞闪亮的鱼。
第三章:渔家有喜
梅雨终于落下来时,白羽开始教村里的孩童识字。她用芦苇叶折成鹤的形状,沾着朱砂在青砖上写字,那些字竟会像活物般游走。孩子们追着字跑,冷不丁撞见阿福,便嚷着要他讲\"白姐姐\"的故事。
阿福却总在此时望向湖面。白羽来后,他的旧伤不再发作,连母亲留下的玉佩都泛起温润的光。可每当他想问那颗蛋的下落,白羽总是垂下眼帘,说时候未到。
这夜,阿福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白羽浑身湿透地站在雨里,发间鹤翎簪正在滴水。\"东边芦苇荡,\"她声音发颤,\"有具龙骨……\"
第四章:月华之秘
龙骨足有三十丈长,角如枯枝,爪似玄铁。白羽抚过泛着青光的骨骸,忽然吐出一口血。阿福这才发现她后背有道深可见骨的伤痕,正渗着黑气。
\"这是蛟龙渡劫失败的遗骸,\"白羽虚弱地靠在阿福肩头,\"四十九日前,我本要借它的雷劫……\"她没说下去,指尖却死死攥住阿福的衣襟。
阿福想起那颗蛋,突然明白过来。他抱着白羽冲进雨幕,却见湖心岛方向腾起紫黑色的雾气。雾气中有个穿道袍的人影,手里捧着个发光的物事——正是白羽的银镯。
第五章:道士寻踪
道士的符箓贴在茅草屋门框时,白羽正在给阿福缝补渔网。她忽然抬头,窗外槐树无风自动,落下一地带血的叶子。
\"鹤精,\"道士的声音像生锈的铜铃,\"交出内丹,饶你不死。\"
白羽把阿福推出门,自己化作巨鹤迎上去。鹤唳声中,阿福看见她翅尖的光正在消退,而道士的桃木剑上,缠着无数婴孩的哭声。
第六章:逃亡之路
他们沿着运河往北逃。白羽的人形越来越难维持,有时会突然变回鹤身,撞翻沿途的茶摊。阿福便用草绳编个笼子,夜里让她栖在里面,自己则守着笼子哼家乡的小调。
在扬州码头,他们遇到个卖糖画的老人。老人盯着白羽的背影看了许久,突然塞给阿福个锦囊:\"往西走,过七十里有个破庙,庙里的泥像缺了只手。\"
第七章:真爱破劫
破庙的泥像果然缺右手,阿福按锦囊所示,将锦囊里的鹤翎插入泥像掌心。泥像轰然倒塌,露出底下通体泛金的龙骨——正是白羽之前发现的那具。
道士追来时,龙骨突然活过来,缠住他的桃木剑。白羽趁机夺回银镯,镯子裂开处,滚出颗圆润的内丹。
\"以情入道,\"道士突然大笑,\"我竟忘了,千年鹤精最忌动情。\"
白羽转身望向阿福,眼底第一次有了人的温度。她吞下内丹,翅尖的光瞬间刺破云层,而阿福的玉佩在这光里,渐渐显出\"福\"字的另一半——那是白羽用羽翼刻的,等了他三十年的印记。
        民国十二年,江南的梅雨季来得格外迟。青石巷尾的渔家阿福蹲在船头,竹笠下的眼睛紧盯着水面。他今日的网格外沉,像是兜住了什么活物。
\"哗啦——\"
网绳突然绷紧,阿福咬紧牙关往船上拽。月光透过云隙洒下来,他看见网里蜷着只通体雪白的鹤,翅尖渗着血,琥珀色眼珠正定定望着他。这鸟通人性似的,竟用喙轻轻啄了啄他手背。
阿福想起昨夜做的怪梦。梦里有个穿白衫的女子立在船头,说要在今夜借他的渔网一用。当时他只当是醉后的胡话,此刻却莫名打了个寒颤。
白鹤被抱回茅草屋时,檐角铜铃突然叮当作响。阿福生起炭盆,用烧酒给鹤翅消毒,那鸟忽然化作一缕青烟。烟气在梁下盘旋三圈,竟凝成个身着羽衣的女子。
\"恩公莫怕,\"女子声音像浸了水的玉,\"我乃千年的鹤精,渡劫时遭了暗算。\"她褪下腕间银镯,那镯子落地瞬间变成颗莹白的蛋,\"此乃我毕生修为所化,若恩公肯助我七七四十九日,必有重谢。\"
阿福望着突然多出的蛋,又看看地上带血的鹤羽,喉咙发紧。窗外忽然响起炸雷,闪电照亮墙上新贴的年画——那画上的仙鹤正展翅欲飞,与眼前女子眉目如出一辙。
第二章:羽衣人现
七日后,渡口来客。
阿福正在补渔网,忽听背后有人唤\"表哥\"。回头见个穿月白襦裙的女子立在晨雾里,发间别着支鹤翎簪。她提着竹篮盈盈走来,篮里装着新腌的梅子,袖口还沾着苇叶的清香。
\"白羽给表哥请安。\"女子行礼时,阿福瞥见她耳后有一片细密鳞纹,转瞬即逝。他想起那晚的银镯,突然明白这必是鹤精所化。
白羽住进西厢房后,阿福的渔船开始频频满载而归。更奇的是,前日张婆子落水,竟是被白羽用衣袖卷回岸上。如今渡口人人都在传,说阿福家来了位活菩萨。
只有阿福知道,每逢月圆之夜,白羽总要独自去湖心岛。有次他悄悄跟去,见她褪去衣衫跃入水中,月光下竟化作巨鹤,翅尖泛着幽蓝的光。那光渗进水里,次日渔民们的网里便全是银鳞闪亮的鱼。
第三章:渔家有喜
梅雨终于落下来时,白羽开始教村里的孩童识字。她用芦苇叶折成鹤的形状,沾着朱砂在青砖上写字,那些字竟会像活物般游走。孩子们追着字跑,冷不丁撞见阿福,便嚷着要他讲\"白姐姐\"的故事。
阿福却总在此时望向湖面。白羽来后,他的旧伤不再发作,连母亲留下的玉佩都泛起温润的光。可每当他想问那颗蛋的下落,白羽总是垂下眼帘,说时候未到。
这夜,阿福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白羽浑身湿透地站在雨里,发间鹤翎簪正在滴水。\"东边芦苇荡,\"她声音发颤,\"有具龙骨……\"
第四章:月华之秘
龙骨足有三十丈长,角如枯枝,爪似玄铁。白羽抚过泛着青光的骨骸,忽然吐出一口血。阿福这才发现她后背有道深可见骨的伤痕,正渗着黑气。
\"这是蛟龙渡劫失败的遗骸,\"白羽虚弱地靠在阿福肩头,\"四十九日前,我本要借它的雷劫……\"她没说下去,指尖却死死攥住阿福的衣襟。
阿福想起那颗蛋,突然明白过来。他抱着白羽冲进雨幕,却见湖心岛方向腾起紫黑色的雾气。雾气中有个穿道袍的人影,手里捧着个发光的物事——正是白羽的银镯。
第五章:道士寻踪
道士的符箓贴在茅草屋门框时,白羽正在给阿福缝补渔网。她忽然抬头,窗外槐树无风自动,落下一地带血的叶子。
\"鹤精,\"道士的声音像生锈的铜铃,\"交出内丹,饶你不死。\"
白羽把阿福推出门,自己化作巨鹤迎上去。鹤唳声中,阿福看见她翅尖的光正在消退,而道士的桃木剑上,缠着无数婴孩的哭声。
第六章:逃亡之路
他们沿着运河往北逃。白羽的人形越来越难维持,有时会突然变回鹤身,撞翻沿途的茶摊。阿福便用草绳编个笼子,夜里让她栖在里面,自己则守着笼子哼家乡的小调。
在扬州码头,他们遇到个卖糖画的老人。老人盯着白羽的背影看了许久,突然塞给阿福个锦囊:\"往西走,过七十里有个破庙,庙里的泥像缺了只手。\"
第七章:真爱破劫
破庙的泥像果然缺右手,阿福按锦囊所示,将锦囊里的鹤翎插入泥像掌心。泥像轰然倒塌,露出底下通体泛金的龙骨——正是白羽之前发现的那具。
道士追来时,龙骨突然活过来,缠住他的桃木剑。白羽趁机夺回银镯,镯子裂开处,滚出颗圆润的内丹。
\"以情入道,\"道士突然大笑,\"我竟忘了,千年鹤精最忌动情。\"
白羽转身望向阿福,眼底第一次有了人的温度。她吞下内丹,翅尖的光瞬间刺破云层,而阿福的玉佩在这光里,渐渐显出\"福\"字的另一半——那是白羽用羽翼刻的,等了他三十年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