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林氏家族诡异录-《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

  林氏家族的老宅藏在闽东连绵的青山褶皱里,飞檐翘角被百年梅雨浸得发黑。光绪二十三年那个蝉鸣嘶哑的午后,十六岁的林孝文攥着祖父临终前塞来的铜钥匙,在祠堂神龛后摸到了一道暗格。暗格里没有金银,只有半册泛黄的《堪舆秘要》和一叠用朱砂写就的符纸,最底下压着张牛皮地图,墨迹在潮湿空气中洇成诡异的青黑色。

  第一章

  锁龙井祖父出殡第七夜,孝文被后院井台传来的铁链拖地声惊醒。月光惨白如纸,井绳垂在井口纹丝不动,井底却传来沉闷的撞击声,像有人用头一下下磕着青石板。他想起《堪舆秘要》里那句\"坎位锁龙,逢七必鸣\",慌忙取来三炷清香插在井沿。香火刚起,井水突然沸腾般翻涌,水面浮起个穿着清代官靴的人影,靴底还沾着新鲜的红泥。

  第二章

  血槐老宅西院的古槐是康熙年间栽种的,枝桠虬结如鬼爪。那年孝文娶亲,新妇夜半去茅房,回房时面色煞白说槐树下站着个穿嫁衣的女人。三天后新妇悬梁自尽,尸身脖颈处有五道青黑指痕。孝文按祖父留下的法子,将三斤糯米混着黑狗血泼上树干,槐花簌簌落了满地,竟全是暗红色的。

  第三章

  镜中人祖母的嫁妆里有面黄铜穿衣镜,镜面蒙着层化不开的白雾。孝文偶然发现,每当子时照镜,镜中人的动作总比自己慢半拍。他壮着胆子用刀划向镜面,镜中那个\"自己\"突然露出诡异笑容,脖颈处裂开道血口,鲜血顺着镜面蜿蜒而下,在桌面上聚成个\"死\"字。

  第四章

  绣花鞋梅雨季节,储藏室的樟木箱总渗出霉味。孝文打开箱子晾晒衣物,发现箱底多了双绣着并蒂莲的红布鞋,针脚细密得不像人手所为。他想起父亲说过,曾祖母当年难产而死,尸身入殓时脚上就穿着这样一双鞋。当晚他梦见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坐在床沿纳鞋底,每扎一针,他的脚心就传来钻心刺痛。

  第五章

  族谱异闻祠堂的檀木族谱柜有五十年没打开过了。孝文在里面发现本光绪年间的手写札记,记载着道光二十五年林氏全族暴毙的真相:当时的族长为求富贵,将童男童女投入锁龙井献祭,井水三日变红,族中一百三十七口人在同一夜七窍流血而死。札记最后一页画着个奇怪符号,与孝文掌纹中的胎记一模一样。

  第六章

  夜半梳头声孝文的儿子出生后,东厢房总在三更传来梳头声。他贴在门缝偷看,月光下只见个穿水红衫子的女人坐在妆台前,乌黑长发垂到地面。女人突然转头,脸上没有五官,只有密密麻麻的发丝在蠕动。孝文抄起门后的扁担撞开门,屋里却空无一人,铜镜上凝着层湿漉漉的黑发。

  第七章

  井中秘道锁龙井的怪事愈演愈烈,井水开始渗出腥臭的黑水。孝文请来道士做法,道士围着井转了三圈,说井底下有座宋代古墓。七八个壮汉合力拉起井中锁链,竟拽出具完整的青铜棺椁,棺盖上刻着\"林氏守陵人\"五个篆字。棺椁打开的刹那,无数黑色飞虫从里面涌出,在祠堂梁上结成个巨大的\"囍\"字。

  第八章

  百年契约青铜棺里没有尸骨,只有一卷用桑皮纸写就的契约,泛黄的纸上盖着七枚不同朝代的官印。契约记载林氏祖上受皇命世代看守井下古墓,每代必须献祭一对童男童女。孝文这才明白,为什么林家男丁的左手都有个月牙形胎记——那是守陵人的标记。契约最后写道:\"光绪三十四年,血债血偿。\"

  第九章

  鬼打墙那年冬天,孝文去镇上买年货,回来时在祖坟山迷了路。明明熟悉的山道,走了三个时辰还在原地打转。天色擦黑时,他看见父亲的坟头前站着个穿棉袄的小男孩,正用树枝在雪地上画着什么。孝文喊了声\"阿明\"(他早夭的幼子),男孩回头一笑,露出满口漆黑的牙齿,雪地上的图案竟是幅林家老宅的平面图,每个房间都标着个\"死\"字。

  第十章

  镇魂铃祖父留下的铜铃总在阴雨天自动鸣响。孝文按照《堪舆秘要》的指引,将铃铛悬在正厅横梁上。当晚整座宅子突然剧烈摇晃,梁上铃铛发出刺耳声响,厢房的门窗\"砰砰\"乱响,像是有无数人在里面冲撞。天明后孝文检查房屋,发现所有家具都调转了方向,桌椅板凳的腿上全是新鲜的泥脚印。

  第十一章

  食骨鼠储藏室的米缸总是莫名见底。孝文夜里躲在门后观察,看见成群结队的老鼠从墙洞钻出,这些老鼠比寻常老鼠大了三倍,眼睛是诡异的红色。它们啃食完米缸,竟开始啃咬樟木箱里的衣物,连铜纽扣都咬得粉碎。孝文点燃艾草驱鼠,火光中看见最大那只老鼠背上,竟长着撮人的黑发。

  第十二章

  铜镜预言被遗忘的黄铜镜在除夕夜突然变得清亮。孝文看见镜中浮现出老宅的景象:锁龙井的井水喷涌如注,血槐开满了红色花朵,祠堂的匾额\"世代荣昌\"变成了\"断子绝孙\"。镜中自己的影像七窍流血,正将一个婴儿举过头顶,要扔进沸腾的井水里。孝文惊恐地砸碎铜镜,镜片碎片拼起来,依然是那个恐怖画面。

  第十三章

  掘墓为阻止镜中的预言,孝文带着铁锹来到祖坟山,想挖出那卷百年契约烧掉。挖到丈许深时,铁锹碰到硬物,竟是块刻着符咒的青石板。掀开石板,下面是个黑黢黢的洞口,飘出阵阵异香。孝文探头望去,只见洞底整齐地码放着七具棺材,棺木上的漆色新旧不一,最新那具的木材还带着湿气。

  第十四章

  守陵人洞底的棺材突然发出声响,最上面那具的棺盖缓缓打开。孝文看见里面躺着个穿着现代服饰的男人,面容竟与自己一模一样。男人睁开眼睛说:\"第七代守陵人,你终于来了。\"他告诉孝文,林家根本不是什么名门望族,而是被诅咒的守墓人,每代男丁都要在三十岁生日那天进入地洞\"归位\"。

  第十五章

  诅咒之源地洞里的\"孝文\"讲述了诅咒的由来:北宋年间林家先祖是风水先生,受皇帝所托看守一位藩王的陵墓,却因贪财盗走墓中宝物,导致藩王怨气化为厉鬼,立下\"林氏世代守陵,男丁活不过三十\"的诅咒。锁龙井锁住的不是龙脉,而是藩王的魂魄;血槐树下埋着被盗的宝物;那面铜镜,是藩王生前的照妖镜。

  第十六章

  血祭三十岁生日那天,孝文按照\"守陵人\"的指示,将儿子抱进地洞。他本想假意顺从再寻找破解之法,却看见洞壁上刻满林家先祖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标着死亡年龄,没有一个超过三十岁。最下面刻着孝文的名字,后面是空白。突然地洞剧烈晃动,锁龙井的井水顺着地缝渗进来,藩王的棺椁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第十七章

  真相井水淹没脚踝时,孝文突然明白祖父留下的《堪舆秘要》里夹着的符纸用途。他点燃符纸扔向藩王棺椁,火光中浮现出真相:所谓藩王其实是被冤杀的忠臣,林家先祖并非盗宝,而是受忠臣所托保护能证明其清白的血诏。历代皇帝为掩盖真相,编造出诅咒谎言,让林家世代背负污名。

  第十八章

  破局孝文想起血诏应该藏在血槐树下。他冲出地洞奔向西院,血槐的根系在地面结成密网,每根树根都像人的血管在搏动。他用符纸点燃树干,火焰中浮现出个青铜匣。打开匣子,里面果然有份泛黄的诏书。就在此时,地洞方向传来巨响,整个老宅开始坍塌,锁龙井喷出的不再是黑水,而是清澈的泉水。

  第十九章

  新生老宅坍塌后,孝文在废墟上发现锁龙井变成了清澈的池塘,血槐的灰烬里长出嫩绿的新芽。他带着儿子离开了青山,临走前在地洞入口立了块无字碑。多年后他才知道,当年林家先祖保护的血诏,让那位忠臣得以平反昭雪。而那些诡异事件,不过是先祖亡魂在提醒后代寻找真相。

  第二十章

  传承孝文的儿子长大后,左手也出现月牙形胎记。孝文没有隐瞒家族秘史,只是将《堪舆秘要》和青铜匣传给儿子时说:\"有些秘密需要守护,不是因为诅咒,而是因为责任。\"多年后,有人看见闽东青山里有座新的宅院,院中有口清澈的池塘,池边种着棵枝繁叶茂的槐树,树下总放着三炷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