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城下的临时指挥部里,气氛有些微妙。李云龙叉着腰,盯着地图,嘴里嘟囔:“从东门放出去?便宜那帮小鬼子了……”
许友一听就瞪起了眼:“李云龙,你啥意思?我和司令员的战略部署,你有意见?”
李云龙这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位可是军区副司令,不是他能随便嚷嚷的对象。他赶紧赔了个笑脸,虽然那笑容怎么看怎么有点别扭:“哎呦,许副司令,您看您说的,我哪敢有意见?我就是觉得有点可惜了。”
许友哼了一声,语气缓和了些:“可惜?司令员这是高招,围三阙一,攻心为上,咱们的目的是拿下济宁,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是跟鬼子在城墙下死磕,把他们逼急了,狗急跳墙,咱们伤亡就大了,放他们出来,在野外,咱们的部队更能施展得开,”
一旁的第六旅政委也笑着打圆场:“李旅长,许副司令在山东打游击的时候,这套战术用得熟得很,你就放心吧。”
李云龙挠挠头,他虽然性子直,但不是不懂道理,更知道上下级规矩。他啪一个立正,语气认真了不少:“是,许副司令,我明白了,坚决执行命令,我的一旅保证把西面北面围得像铁桶一样,绝不让鬼子从我这溜了,”
许友见李云龙态度端正,脸色也好看多了,走过去拍拍他肩膀:“这就对了嘛,老李,咱们都是老同志了,打仗要拧成一股绳,你放心,南面交给我,绝不会出纰漏,等城里的兔子跑出来,咱们再好好较量一下,看谁抓的多,”
两人相视一笑,刚才那点小疙瘩就算揭过去了。指挥部里的参谋们也都松了口气。
战斗按照预定计划展开。李云龙和许友的部队对济宁三面猛攻,炮火连天,杀声震地,给守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东面,则故意显得“防备松懈”。
城内,伪军师长彻底慌了神,鬼子的斥候也报告东面“有机可乘”。
“突围,从东面突围,”鬼子大队长终于下了决心。
子夜时分,济宁东门悄然打开,日伪军大队人马涌出城门,向着黑暗的原野仓皇逃去,然而,他们没跑出多远,就撞进了早已张好的口袋阵。
“打,”随着许友一声令下,埋伏在道路两侧的第六旅官兵枪炮齐鸣,紧接着,李云龙派出的追击部队也从侧翼包抄过来,
野外顿时成了屠杀场。失去了城墙掩护的日伪军被打得晕头转向,溃不成军。伪军大部分跪地投降,鬼子那个加强大队虽然拼死抵抗,但在绝对优势兵力的围攻下,也很快被分割歼灭。
天亮了,济宁城头插上了红旗。城外到处都是丢弃的武器和俘虏。
李云龙和许友在战场上碰头了。李云龙咧着嘴:“许副司令,你这口袋阵扎得牢靠,差点没给我留口汤喝,”
许友也难得地开了玩笑:“你老李动作也不慢啊,抢俘虏的速度比冲锋还快,”
两人正说着,通讯兵飞马来报:“报告李旅长,许副司令,司令员急电,”李云龙接过电报一看,脸色顿时凝重起来,随手递给了许友。
许友看完,眉头也拧成了疙瘩:“战车师团?重炮旅团?鬼子这是要把老本都押上?他们想打哪儿?”
李云龙盯着东边济南方向,啐了一口:“管他娘的打哪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正好试试新缴获的那几门炮,”但消息传到聊城指挥部,气氛却要沉重得多。
刘川、聂政委、赵刚、王安四人对着地图,沉默良久:“我们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在南线的津浦路和西线的鲁西南,”王安缓缓开口,手指点向地图上方,“如果鬼子的真正目标不是这些地方呢?”
赵刚接口道:“战车和重炮,适合平原突击……他们的目标,会不会是这里?”他的手指移向了黄河以北,冀鲁豫交界的那片平原区域。
聂政委吐出一口烟:“很有可能。那里地势相对平坦,便于机械化部队展开。而且……相对而言,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刘川的目光死死盯着那片区域,声音低沉:“如果真是这样,那土桥一次这盘棋下得就太大了,他用鲁西南和济宁做诱饵,牵制了我们主力,然后要用他的钢铁洪流,直插我们的腹地,甚至可能是想打通与河北鬼子的联系。”
这个判断让所有人背后都升起一股寒意。
“立刻给冀鲁豫军区发报,通报敌情,请他们提高警惕,”刘川首先下令。
“命令:丁伟第二旅,留下部分兵力监视兖州之敌,主力迅速北调,向黄河沿岸机动布防,”
“命令:张大彪第三旅,抽调有力部队,向西靠拢,策应可能的方向,”
“命令:许友、李云龙留下必要部队巩固济宁、菏泽防务,主力做好随时机动的准备,”
“命令:梁中玉、陈联,预备队向聊城以北集结,”
一连串的命令发出,整个山东军区刚刚因为攻克济宁而松弛下来的神经,瞬间再次紧绷到了极点。
刘川走到窗边,望着北方,喃喃自语:“战车师团……重炮旅团……土桥一次,你终于亮出底牌了。也好,就让我们在这华北平原上,真正较量一下,看看是你的钢铁厉害,还是我的谋略更胜一筹,”
然而,就在这时,机要参谋又匆匆送来一份电报,脸色发白:“司令员,紧急密电,是从……敌人内部传来的……只有一句话:‘目标,莘县,速救,’”
莘县?那不是位于根据地核心区偏北的一个普通县城吗?鬼子动用战车重炮,就为了打一个莘县?
指挥部里刚刚有所方向的判断,瞬间又被这封突如其来的密电打乱了。刘川的眉头锁得更紧了。这封语焉不详的密电,是真是假?是敌人的烟雾弹,还是内线发出的警告?鬼子的真正主攻方向,究竟在哪里?
许友一听就瞪起了眼:“李云龙,你啥意思?我和司令员的战略部署,你有意见?”
李云龙这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位可是军区副司令,不是他能随便嚷嚷的对象。他赶紧赔了个笑脸,虽然那笑容怎么看怎么有点别扭:“哎呦,许副司令,您看您说的,我哪敢有意见?我就是觉得有点可惜了。”
许友哼了一声,语气缓和了些:“可惜?司令员这是高招,围三阙一,攻心为上,咱们的目的是拿下济宁,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是跟鬼子在城墙下死磕,把他们逼急了,狗急跳墙,咱们伤亡就大了,放他们出来,在野外,咱们的部队更能施展得开,”
一旁的第六旅政委也笑着打圆场:“李旅长,许副司令在山东打游击的时候,这套战术用得熟得很,你就放心吧。”
李云龙挠挠头,他虽然性子直,但不是不懂道理,更知道上下级规矩。他啪一个立正,语气认真了不少:“是,许副司令,我明白了,坚决执行命令,我的一旅保证把西面北面围得像铁桶一样,绝不让鬼子从我这溜了,”
许友见李云龙态度端正,脸色也好看多了,走过去拍拍他肩膀:“这就对了嘛,老李,咱们都是老同志了,打仗要拧成一股绳,你放心,南面交给我,绝不会出纰漏,等城里的兔子跑出来,咱们再好好较量一下,看谁抓的多,”
两人相视一笑,刚才那点小疙瘩就算揭过去了。指挥部里的参谋们也都松了口气。
战斗按照预定计划展开。李云龙和许友的部队对济宁三面猛攻,炮火连天,杀声震地,给守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东面,则故意显得“防备松懈”。
城内,伪军师长彻底慌了神,鬼子的斥候也报告东面“有机可乘”。
“突围,从东面突围,”鬼子大队长终于下了决心。
子夜时分,济宁东门悄然打开,日伪军大队人马涌出城门,向着黑暗的原野仓皇逃去,然而,他们没跑出多远,就撞进了早已张好的口袋阵。
“打,”随着许友一声令下,埋伏在道路两侧的第六旅官兵枪炮齐鸣,紧接着,李云龙派出的追击部队也从侧翼包抄过来,
野外顿时成了屠杀场。失去了城墙掩护的日伪军被打得晕头转向,溃不成军。伪军大部分跪地投降,鬼子那个加强大队虽然拼死抵抗,但在绝对优势兵力的围攻下,也很快被分割歼灭。
天亮了,济宁城头插上了红旗。城外到处都是丢弃的武器和俘虏。
李云龙和许友在战场上碰头了。李云龙咧着嘴:“许副司令,你这口袋阵扎得牢靠,差点没给我留口汤喝,”
许友也难得地开了玩笑:“你老李动作也不慢啊,抢俘虏的速度比冲锋还快,”
两人正说着,通讯兵飞马来报:“报告李旅长,许副司令,司令员急电,”李云龙接过电报一看,脸色顿时凝重起来,随手递给了许友。
许友看完,眉头也拧成了疙瘩:“战车师团?重炮旅团?鬼子这是要把老本都押上?他们想打哪儿?”
李云龙盯着东边济南方向,啐了一口:“管他娘的打哪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正好试试新缴获的那几门炮,”但消息传到聊城指挥部,气氛却要沉重得多。
刘川、聂政委、赵刚、王安四人对着地图,沉默良久:“我们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在南线的津浦路和西线的鲁西南,”王安缓缓开口,手指点向地图上方,“如果鬼子的真正目标不是这些地方呢?”
赵刚接口道:“战车和重炮,适合平原突击……他们的目标,会不会是这里?”他的手指移向了黄河以北,冀鲁豫交界的那片平原区域。
聂政委吐出一口烟:“很有可能。那里地势相对平坦,便于机械化部队展开。而且……相对而言,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刘川的目光死死盯着那片区域,声音低沉:“如果真是这样,那土桥一次这盘棋下得就太大了,他用鲁西南和济宁做诱饵,牵制了我们主力,然后要用他的钢铁洪流,直插我们的腹地,甚至可能是想打通与河北鬼子的联系。”
这个判断让所有人背后都升起一股寒意。
“立刻给冀鲁豫军区发报,通报敌情,请他们提高警惕,”刘川首先下令。
“命令:丁伟第二旅,留下部分兵力监视兖州之敌,主力迅速北调,向黄河沿岸机动布防,”
“命令:张大彪第三旅,抽调有力部队,向西靠拢,策应可能的方向,”
“命令:许友、李云龙留下必要部队巩固济宁、菏泽防务,主力做好随时机动的准备,”
“命令:梁中玉、陈联,预备队向聊城以北集结,”
一连串的命令发出,整个山东军区刚刚因为攻克济宁而松弛下来的神经,瞬间再次紧绷到了极点。
刘川走到窗边,望着北方,喃喃自语:“战车师团……重炮旅团……土桥一次,你终于亮出底牌了。也好,就让我们在这华北平原上,真正较量一下,看看是你的钢铁厉害,还是我的谋略更胜一筹,”
然而,就在这时,机要参谋又匆匆送来一份电报,脸色发白:“司令员,紧急密电,是从……敌人内部传来的……只有一句话:‘目标,莘县,速救,’”
莘县?那不是位于根据地核心区偏北的一个普通县城吗?鬼子动用战车重炮,就为了打一个莘县?
指挥部里刚刚有所方向的判断,瞬间又被这封突如其来的密电打乱了。刘川的眉头锁得更紧了。这封语焉不详的密电,是真是假?是敌人的烟雾弹,还是内线发出的警告?鬼子的真正主攻方向,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