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抗联的到来-《亮剑:从苍云岭,被旅长夸为虎将》

  刘川率领的主力在辽东半岛的丘陵间快速穿插,越是向通化方向靠近,沿途遇到的抵抗就越发微弱,有时甚至一整天都听不到一声枪响。这种异样的“顺利”,反而让指挥部里的气氛更加凝重。

  “司令员,政委,”韩楚指着地图上代表他们当前位置:“我们推进得太顺了,顺得让人心里发毛,关东军就算主力被西线吸引,也不至于对腹地如此门户大开。我怀疑,他们是不是有什么阴谋,等着我们钻进某个预设的口袋。”

  聂政委语气同样带着忧虑:“老韩的担心不无道理,我们就像在黑暗里走路,虽然方向明确,但不知道脚下有没有陷阱。必须尽快和抗联的同志取得联系,他们对本地情况最熟悉。”

  刘川的目光在地图和他们刚刚经过的区域之间来回移动,就在这时,一个侦察参谋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报告,司令员,前方侦察分队在距离此地十五里的刘家屯,遇到了几个自称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人,这是他们带来的信件,”

  指挥部里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刘川一把接过纸条,迅速展开。纸条上的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在匆忙间写就,但内容却让刘川眼中爆发出惊喜:“刘司令员,欣闻我党派军跨海远征,已成功登陆,我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残部及第二路军部分将士闻讯,无不欢欣鼓舞,翘首以盼,我部周保、等同志目前正率部活动于吉东、辽吉边区,已派出一支先遣队,由李兆同志率领,日夜兼程,向通化东南方向运动,以期与贵部早日会师。据悉,陆路兄弟部队亦进展神速,关东军主力确被其成功牵制于辽西。然敌似有察觉,近期调动频繁,望司令员加速行军,谨慎前进。我等将在沿途留下标记,并派小股部队接应。期盼早日会师,共商破敌大计, 东北抗联联络员 即日”

  “是抗联的同志,周保、李兆他们都还在坚持战斗,”聂政委激动地接过信件,看完后长长舒了一口气:“太好了,他们果然在向我们靠拢,而且确认了陆路部队的成功,”

  韩楚紧锁的眉头也稍稍舒展:“抗联同志提醒得对,敌人可能有察觉。我们必须加快速度,赶在敌人完全反应过来,调动重兵合围之前,完成三路会师,”

  刘川立刻下达命令:“给抗联同志回电,告知我部当前位置和行进路线,约定在通化城东南五十里的三岔口一带为初步汇合点,命令全军,再次提速,派出骑兵联络小组,沿着抗联同志可能来的方向主动迎上去,”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友军的消息,部队的行进速度再次提升。战士们虽然连日急行军已经非常疲惫,但一想到即将与在冰天雪地里坚持了十几年抗战的抗联老大哥会师,人人都带有激动。

  与此同时,在密林的深处,一支衣着褴褛的队伍,也正顶着凛冽的寒风,艰难地向西南方向跋涉。为首一人正是抗联将领李兆。他对着身边疲惫的战士们说道:“同志们,再加把劲,党的大军已经打到东北了,我们早一天和他们汇合,就能早一天向鬼子发起反攻,杨总司令和无数牺牲的战友们未完成的事业,要靠我们和关内的同志一起完成了,”

  而在山海关至通化的广阔地域上,奉命佯动的陆路部队,则将“主力”的戏码演得淋漓尽致。他们分成数股,时而集结猛攻某个伪军据点,时而又分散开来,大造声势,感觉有数万大军在调动。电台信号频繁发射,番号故意泄露,成功地让关东军指挥部坚信,八路军的主力正试图从陆路强行打开进入东北的通道,从而将驻锦州、沈阳地区的数个主力师团牢牢地钉在了辽西走廊一线。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刘川率领的部队,终于抵达了预定汇合点——三岔口附近的一个山谷。山谷里已经提前到达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他们穿着五花八门的棉衣,许多人的衣服上还打着厚厚的补丁,武器也远不如山东军区精良,但那股子历经磨难而不倒的彪悍之气,却让李云龙、丁伟这些老行伍一眼就能看出,这是真正的百战精锐。

  “老李,你看那边,”丁伟碰了碰李云龙的胳膊,指着山谷里一面虽然破旧却依然鲜艳的红旗,“是抗联的旗帜,他们到了,”

  李云龙眼睛一亮,立刻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装,他大步地迎了上去。对面,一位同样快步走来的、面容坚毅的中年军人,也伸出了双手。

  “是李旅长吧?我是抗联先遣支队的李兆,”李兆的声音带着沙哑得激动,他的手因为常年在严寒中战斗而布满冻疮和老茧,。

  李云龙紧紧握住这双饱经风霜的手,这位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虎将,此刻语气竟有些动容:“老王,你们辛苦了,我们可算是把你们盼到了,”

  “是你们辛苦了,”李兆用力摇晃着李云龙的手,眼眶有些发红,“跨海远征,孤军深入,你们这才是真正的胆魄,我们在这林子里转了十几年,多少好同志牺牲了……今天总算看到真正的大部队了,杨总司令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很快,刘川、聂政委、韩楚等人也赶到了山谷。当刘川和李兆的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时,周围所有的官兵都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这不仅仅是两支军队的会师,更是被困十几年的抗联将士,与关内主力部队历史性的握手,这握手,承载着杨靖宇、赵尚志等无数英烈的遗志和对胜利的渴望。

  “王同志,我代表山东军区全体指战员,向坚持抗战的东北抗联全体将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刘川看着李兆和他身后那些面黄肌瘦的抗联战士:“你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坚持斗争,是我们全民族抗战的楷模和不朽的丰碑,”

  “刘司令员言重了,”李兆感慨万千:“没有关内兄弟部队的支持和牵制,我们抗联的处境会更加艰难。现在好了,你们来了,咱们的力量就大了,这东北的天是时候该变一变了,”

  就在两军沉浸在会师的喜悦中,互相介绍情况时,一名通讯兵跑来,递给韩楚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文。韩楚快速浏览后,脸上露出了更加振奋的神色,他将电文递给刘川:“司令员,陆路部队急电,他们已成功突破山海关外围防线,目前先头部队已进入东北境内,正沿绥中、兴城一线,快速向通化方向靠拢,预计三日内,即可抵达预定区域,”

  刘川接过电文,与聂政委、李兆等人传阅:“好,太好了,海路、陆路、抗联,三路大军,终于要在通化城下胜利会师了,”

  他环顾着身边这些历经千辛万苦汇聚到一起的将领和战士们,豪情万丈地说道:“同志们,关东军为我们精心布置的所谓三道防线,已经被我们撕开了一道口子,接下来,就该是我们拧成一股绳,继承先烈遗志,在这东北的黑土地上,打出一个新局面的时候了,”

  山谷里欢呼声再次响起,然而在这巨大喜悦的背后,刘川、韩楚和李兆等人心中都清楚,关东军绝不会坐视他们顺利会师并站稳脚跟。一场围绕通化,关乎整个东北战略态势的恶战很快就要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