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区司令部。电台和电话铃声比往日似乎更急促了些。参谋长刘亚拿着一份刚刚译出的、标注着“绝密”的电文,快步走进会议室,脸上带着少有的凝重。
“司令员,政委,老韩,延安急电。”刘亚将电文放在桌上:“是关于1944年美、英、苏在魁北克那次会议的最新通报。”
刘川、聂政委和韩楚立刻围拢过来。刘川拿起电文,迅速浏览着,聂政委和韩楚也从旁仔细看。电文内容不长,但信息量极大,重点指出了盟国加速对德、日作战步伐,以及苏联方面在会议期间流露出的对日作战意向。
看完后,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韩楚第一个开口,语气带着兴奋:“好啊,老毛子要是能从北边动手,关东军就得两头挨揍,首尾难顾,咱们的压力就小多了,”
聂政委却没有那么乐观,他沉吟着说:“苏联参战,固然是大利好。但我们要想到,一旦苏军真的出兵东北,战局和战后局势会变得异常复杂,关东军主力目前布防在边境和各大城市,明显是准备应对北面的威胁。我们现在怎么办?是趁势进攻,还是……”
他没有把话说完,目光投向了盯着地图沉默不语的刘川。
刘川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从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绥芬河,划到哈尔滨、长春、沈阳,最后落在通化周边目前控制的区域。他摇了摇头:“不能急,现在进攻是拿我们的主力去碰关东军最坚硬的乌龟壳,正中他们下怀。”
他抬起头,看向三位搭档:“我的意见是停止大规模进攻,全线转入防御和巩固。关东军现在注意力在北面,正是我们埋头苦干、积蓄力量的时期,”
“停止进攻?”韩楚有些意外,他习惯了主动出击的风格:“司令员,机会难得啊,就算不打大城市,多拔掉他几个外围据点也是好的。”
“老韩,”刘川解释道:“小打小闹意义不大,反而可能过早暴露我们的真实意图和实力。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时间,时间用来练兵,用来生产,用来把我们的根据地打造成铁桶一般,”
他转向刘亚:“参谋长,立刻起草命令:各前沿部队,停止向外扩张攻势,依托现有控制区,构筑坚固防御工事,转入战时防御状态。同时,通知地方工委,发动群众,加快根据地内工厂、矿山,尤其是兵工厂、被服厂、钢铁厂和煤矿的恢复与建设速度,我们要在鬼子被北面吸引住的时候,悄悄地把自己的筋骨练壮,家底攒厚,”
“明白,”刘亚立刻记录:“兵工厂那边,陈教授和李师傅报告,仿制九二式步兵炮有了突破性进展,预计下个月就能拿出样炮。煤矿和钢铁厂的产量也在稳步提升。”
聂政委点头表示赞同:“我同意司令员的意见。我们现在就像爬山,冲得太猛容易后劲不足。停下来扎稳营盘,补充粮草,才能爬得更高。政治工作和群众动员要进一步加强,确保根据地的稳固。”
刘川又补充道:“还有一件事,要向中央建议。我们目前技术兵种,特别是炮兵和装甲兵人才奇缺,光靠战场缴获和摸索太慢。我建议,以中央抗大的名义在通化成立抗大东北分校,重点就设炮兵科和装甲兵科,从部队和地方选拔有文化的青年,系统学习理论和技术,聘请那些愿意合作的留用日本技术人员和我们的老炮兵、老坦克手当教员。这件事请政委牵头,以东北局名义向中央打报告。”
聂政委立刻应承下来:“这个想法很好,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人才是长远之计,我马上起草报告。”
韩楚虽然对停止进攻稍感遗憾,但也明白这是大局所需,他挠了挠头:“行,听你们的。那就让山田老鬼子再多蹦跶几天。咱们关起门来练内功,等咱们的炮兵团、装甲旅都练成了,我非用钢铁洪流把他沈阳城给淹了不可,”
命令和计划迅速被传达下去。东北民主联军各部队停止了向外进攻的锋芒,转而开始深挖壕沟,加固工事,进行大规模的防御演练。根据地的工厂里,机器日夜不停,工人和技术人员加班加点。一座座新建的校舍在通化城外拔地而起,抗大东北分校的筹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表面上,南满的战火似乎暂时平息了下来。但通化司令部里,刘川心里的那根弦却始终紧绷着。他常常站在的地图前,目光在中苏边境线和东北各大城市之间来回巡视。
几天后,他叫来刘亚,问道:“我们派去沈阳、长春方向的侦察员,有没有反馈关东军最新的兵力调整情况?尤其是有没有发现他们从边境线或者大城市,向我们的方向调动兵力的迹象?”
刘亚摇了摇头:“目前还没有发现异常调动。关东军主力依然集中在北满和几个核心城市,对我们这边,似乎采取了守势。”
“守势……”刘川喃喃自语:“他们真的甘心就这么看着我们发展壮大?还是在等待什么?等待苏联人动手?或者他们另有打算?”
他抬起头:“告诉侦察部门的同志,不能松懈,把鬼子控制区,特别是交通线和重要据点的情况,给我一遍遍地篦,我总觉得,这平静下面,藏着我们还没看到的东西。”
“司令员,政委,老韩,延安急电。”刘亚将电文放在桌上:“是关于1944年美、英、苏在魁北克那次会议的最新通报。”
刘川、聂政委和韩楚立刻围拢过来。刘川拿起电文,迅速浏览着,聂政委和韩楚也从旁仔细看。电文内容不长,但信息量极大,重点指出了盟国加速对德、日作战步伐,以及苏联方面在会议期间流露出的对日作战意向。
看完后,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韩楚第一个开口,语气带着兴奋:“好啊,老毛子要是能从北边动手,关东军就得两头挨揍,首尾难顾,咱们的压力就小多了,”
聂政委却没有那么乐观,他沉吟着说:“苏联参战,固然是大利好。但我们要想到,一旦苏军真的出兵东北,战局和战后局势会变得异常复杂,关东军主力目前布防在边境和各大城市,明显是准备应对北面的威胁。我们现在怎么办?是趁势进攻,还是……”
他没有把话说完,目光投向了盯着地图沉默不语的刘川。
刘川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从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绥芬河,划到哈尔滨、长春、沈阳,最后落在通化周边目前控制的区域。他摇了摇头:“不能急,现在进攻是拿我们的主力去碰关东军最坚硬的乌龟壳,正中他们下怀。”
他抬起头,看向三位搭档:“我的意见是停止大规模进攻,全线转入防御和巩固。关东军现在注意力在北面,正是我们埋头苦干、积蓄力量的时期,”
“停止进攻?”韩楚有些意外,他习惯了主动出击的风格:“司令员,机会难得啊,就算不打大城市,多拔掉他几个外围据点也是好的。”
“老韩,”刘川解释道:“小打小闹意义不大,反而可能过早暴露我们的真实意图和实力。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时间,时间用来练兵,用来生产,用来把我们的根据地打造成铁桶一般,”
他转向刘亚:“参谋长,立刻起草命令:各前沿部队,停止向外扩张攻势,依托现有控制区,构筑坚固防御工事,转入战时防御状态。同时,通知地方工委,发动群众,加快根据地内工厂、矿山,尤其是兵工厂、被服厂、钢铁厂和煤矿的恢复与建设速度,我们要在鬼子被北面吸引住的时候,悄悄地把自己的筋骨练壮,家底攒厚,”
“明白,”刘亚立刻记录:“兵工厂那边,陈教授和李师傅报告,仿制九二式步兵炮有了突破性进展,预计下个月就能拿出样炮。煤矿和钢铁厂的产量也在稳步提升。”
聂政委点头表示赞同:“我同意司令员的意见。我们现在就像爬山,冲得太猛容易后劲不足。停下来扎稳营盘,补充粮草,才能爬得更高。政治工作和群众动员要进一步加强,确保根据地的稳固。”
刘川又补充道:“还有一件事,要向中央建议。我们目前技术兵种,特别是炮兵和装甲兵人才奇缺,光靠战场缴获和摸索太慢。我建议,以中央抗大的名义在通化成立抗大东北分校,重点就设炮兵科和装甲兵科,从部队和地方选拔有文化的青年,系统学习理论和技术,聘请那些愿意合作的留用日本技术人员和我们的老炮兵、老坦克手当教员。这件事请政委牵头,以东北局名义向中央打报告。”
聂政委立刻应承下来:“这个想法很好,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人才是长远之计,我马上起草报告。”
韩楚虽然对停止进攻稍感遗憾,但也明白这是大局所需,他挠了挠头:“行,听你们的。那就让山田老鬼子再多蹦跶几天。咱们关起门来练内功,等咱们的炮兵团、装甲旅都练成了,我非用钢铁洪流把他沈阳城给淹了不可,”
命令和计划迅速被传达下去。东北民主联军各部队停止了向外进攻的锋芒,转而开始深挖壕沟,加固工事,进行大规模的防御演练。根据地的工厂里,机器日夜不停,工人和技术人员加班加点。一座座新建的校舍在通化城外拔地而起,抗大东北分校的筹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表面上,南满的战火似乎暂时平息了下来。但通化司令部里,刘川心里的那根弦却始终紧绷着。他常常站在的地图前,目光在中苏边境线和东北各大城市之间来回巡视。
几天后,他叫来刘亚,问道:“我们派去沈阳、长春方向的侦察员,有没有反馈关东军最新的兵力调整情况?尤其是有没有发现他们从边境线或者大城市,向我们的方向调动兵力的迹象?”
刘亚摇了摇头:“目前还没有发现异常调动。关东军主力依然集中在北满和几个核心城市,对我们这边,似乎采取了守势。”
“守势……”刘川喃喃自语:“他们真的甘心就这么看着我们发展壮大?还是在等待什么?等待苏联人动手?或者他们另有打算?”
他抬起头:“告诉侦察部门的同志,不能松懈,把鬼子控制区,特别是交通线和重要据点的情况,给我一遍遍地篦,我总觉得,这平静下面,藏着我们还没看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