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山雨欲来-《亮剑:从苍云岭,被旅长夸为虎将》

  延安的电报被机要员拿给刘川,刘川拿起电报迅速扫过,然后递给了身边的聂政委。指挥部里将几位核心将领的都在。

  “老聂,老刘,你们都看看。”刘川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波澜。

  聂政委接过电报轻声念出了关键内容:“开展谈判,组建联合政府,”他放下电报,看向刘川,“司令员,中央的意思很明确,谈,我们欢迎;打,我们也不怕。”

  韩楚刚从外面进来,带着一身寒气:“老蒋这是缓兵之计,他的部队正在美军帮助下拼命往北运,谈判?我看是等着调兵遣将,好给我们来个突然袭击,”他走到地图前点在山海关的位置:“这里,国民党第13军已经站稳脚跟;热河方向,傅作义的精锐也在集结。谈判桌下的拳头,可是攥得紧紧的。”

  参谋长刘亚习惯性地用铅笔敲着地图,他接口道:“韩副司令的判断和我得到的情报一致。老蒋这是用谈判麻痹我们,争取时间完成部署。我们必须立刻调整部署,以应对最坏的情况。”他看向刘川,“司令员,我的意见是,立即命令各部停止休整,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尤其是山海关、热河沿线以及南满沿海地区。”

  刘川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和平的曙光谁都渴望,但我们必须用枪杆子来保卫这缕曙光。谈谈你们的想法,我们怎么接招?”

  聂政委深吸一口气:“我同意诸位的判断。一方面,我们要在政治上积极响应和谈,揭露对方假和谈、真备战的阴谋,争取舆论主动。另一方面,军事上绝不能有丝毫松懈。告诉下面的纵队司令们,加强练兵”

  “政委说得对,”刘川严肃的说:“朱锐,你的炮兵纵队立刻前移,主要火力配置要能覆盖山海关敌军可能的出击路线。老肖,你负责协调后勤,弹药物资必须保证各主力纵队至少三个基数的储备,特别是炮弹和‘没良心炮’的炸药包。”

  肖光立刻应道:“明白,鞍山和沈阳的兵工厂已经三班倒,弹药供应没问题。就是燃油储备还需要加强,装甲纵队和汽车队消耗太大。”

  “想办法,”刘川语气坚决:“从大连、营口想办法搞,哪怕用黄金换,也要保证我们的轮子能转起来,”

  谭正作为政治部主任,考虑得更为周全:“司令员,政委,部队连续作战,部分指战员可能会对和谈产生幻想,或者对即将与国民党军作战产生思想波动。我建议立即开展一次形势任务教育,讲清楚我们为什么既要争取和平,又要准备打仗,统一思想,激发斗志。”

  “这个工作很重要,老谭,你亲自抓。”刘川肯定道,随即看向韩楚,“老韩,你打仗鬼点子多,说说看,对面要是真动手,会从哪里开始?”

  韩楚盯着地图,他沿着辽西走廊和热河边界划过:“山海关正面,敌军刚登陆,立足未稳,急于巩固阵地,大规模进攻的可能性反而小。我判断,傅作义从热河方向扑过来的可能性更大,这家伙擅长长途奔袭,他的骑兵和机械化部队动作快。如果我们能把他的前锋狠狠敲掉,就能打乱老蒋的全盘计划。”

  刘亚表示同意,补充道:“而且,根据内线消息,国民党接收大员正在各地拉拢伪军、土匪,试图在我们后方制造混乱。我们的地方部队和民兵压力也不小。”

  “告诉周保的第十纵队,还有向吉东、辽东发展的各部,坚决清剿,巩固后方,绝不能让这些苍蝇坏了大事。”刘川果断下令,然后他看向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装甲纵队司令梁中玉和骑兵纵队司令孙德胜,“老梁,你的坦克保养得怎么样?孙德胜,你的骑兵能不能做到日行百里,随时投入战斗?”

  梁中玉挺起胸膛:“司令员放心,所有坦克、装甲车都已检修完毕,油料弹药齐备,就等您一声令下,”

  孙德胜接口:“骑兵纵队时刻准备着,别说日行百里,就是二百里,也绝不含糊,保证指哪打哪,”

  “好,”刘川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诸位,我们好不容易在东北站稳脚跟,绝不允许任何人夺走,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国民党反动派,这次,我们要让老蒋知道,他面对的不是一盘散沙”

  他缓缓说道:“谈判,首长去谈。我们准备好打仗。散会之后,各位立刻返回岗位,按照预定方案展开部署。老刘,由你统筹,制定一个详细的应急作战预案,重点是热河方向和辽西走廊的防御与反击。”

  “是,”众人齐声应道,指挥部里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前的紧张和亢奋。

  各位将领领命而去,指挥部里只剩下刘川和聂政委。聂政委看着刘川:“压力不小啊,国内外的目光都盯着我们呢。”

  刘川目光锐利:“是啊,这一仗,不光是军事仗,更是政治仗。打好了,我们就能在东北真正立足,打不好,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他沉默片刻,忽然问道:“老聂,苏晓梅安顿好了吗”。

  聂政委笑了笑:“晓梅同志适应得很快,已经到地方报到了,工作开展得不错。她让我告诉你,不用担心。”

  刘川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两人就这样默默地抽着烟,地图上那些代表敌我势力的箭头预示着东北将再一次迎接新的生命。

  几天后,山海关前线。李云龙叉着腰,站在刚加固好的掩体里,拿着望远镜观察着对面国民党军的阵地。他咂咂嘴,对身边的丁伟说:“老丁,看见没?对面那帮家伙,换装清一色的美式咔叽布军装了,家伙事也换成了美械,神气得很啊,”

  丁伟冷哼一声:“驴粪蛋子表面光,穿得再好看,也得拉出来练练才知道是不是孬种。老李,你说延安那边谈得怎么样?”

  李云龙放下望远镜,咧嘴一笑:“老蒋要真有诚意,能把杜聿明这种心腹爱将派到东北来?能把新一军、新六军这些精锐往咱这边调?我看啊,这谈判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咱们呐,还得靠这个说话,”他拍了拍身边一门昂着炮口的山炮。

  丁伟深以为然:“没错,不过司令员说了,要沉住气,敌不动,我不动”

  与此同时,在热河边境线上,韩楚带着一支精干的侦察小队,化装成当地百姓,秘密潜入敌控区。他需要亲自摸清傅作义部的兵力部署和动向。在一处山坳里,他通过望远镜看到远处公路上尘土飞扬,国民党军的卡车拖着火炮,步兵排着长长的队伍正在开进。

  “狗日的,来得还真不少。”韩楚低声骂了一句,对身边的侦察排长吩咐道:“把他们的部队番号、装备情况、行军路线都给我记清楚了,尤其是炮兵和坦克的位置,回去之后,老子要给他们准备一桌好菜,”

  而在后方的沈阳兵工厂,陈致远教授和李师傅正带着工人们日夜奋战。一条新的步枪生产线刚刚调试完成。李师傅拿起一支刚下线的“四四式”步枪,熟练地拉动枪栓,检查着每一个部件,脸上露出了笑容:“陈教授,成了,这下咱们的产量又能提三成,”

  陈致远擦着额头的汗,也欣慰地点点头:“好,太好了,前线将士们就等着这些武器呢。”他语气带着一丝隐忧:“只希望,这些枪口最终是对着该对着的人。”

  整个东北民主联军各级指战员都清楚,和平或许值得期待,但下一刻,枪声很可能就会打破黎明前的寂静。一种紧张的期待感在部队中蔓延,每个人都在等待着那个最终的命令,无论是战还是和。

  刘川站在作战地图前,手中拿着刘亚刚刚送来的、由韩楚亲自侦察确认的最新敌情标注图。图上,代表国民党军的蓝色箭头更加密集和清晰,尤其是热河方向,一个攻击箭头已然成形,直指我军腹地。

  他抬起头,看向身旁的聂政委、刘亚、以及刚刚返回的韩楚,沉声道:“看来,对方的‘礼数’快要送到了。通知下去,按照第二套方案,准备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