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龙虎风云皆聚义,旌旗十万压青州-《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青州城外,暮云四合,残阳如血。

  清风山议事厅内,王进手握狼毫,墨汁在素绢上晕染开如龙蛇游走。

  案头烛火摇曳,将王进身披的玄色大氅映得忽明忽暗。

  三日前与鲁智深、孔明孔亮立下的盟约犹在耳畔,此刻王进蘸饱朱砂,重重盖上印信,唤来郑天寿:

  \"贤弟此去桃花山,务必将书信亲手交予石勇、郁保四、段景住三位头领。路上若遇哨卡,便亮我这枚虎头令牌。\"

  郑天寿单膝跪地,接过蜡封密信,将缠头布紧了紧,腰间钢刀寒光一闪:

  \"哥哥放心,便是拼了这条命,也要把将令送到!\"话音未落,人已如夜枭般消失在帐外。

  三日后卯时三刻,薄雾笼罩的官道上突然响起震天号角。

  王进头戴熟铜狮子盔,猩红的盔缨随风狂舞,身披的连环锁子甲在晨曦中泛着冷光,轻拍胯下乌骓马,马蹄踏碎满地霜华。

  身后五员头领各按方位排开:

  小李广花荣斜挎射雕宝弓,弓弦紧绷似满月;

  镇三山黄信手提丧门剑,剑穗沾满征尘;

  锦毛虎燕顺腰悬虎头刀,刀柄上的铜环叮当作响;

  没面目焦挺袒露虬结臂膀,拳骨节处结着老茧;

  白面郎君郑天寿摇着描金折扇,扇面绘着的钟馗怒目圆睁;

  三千喽啰列成八卦阵,刀枪如林,号带翻飞,惊起林间宿鸟无数。

  正观望间,西北方传来禅杖击地之声,如闷雷滚滚。

  鲁智深赤着半边膀子,酒葫芦在腰间晃荡,率领二龙山人马杀到,六员猛将紧随其后:

  小温侯吕方手持方天画戟,戟尖红缨似火;

  赛仁贵郭盛腰悬双戟,银甲映着朝阳;

  丧门神鲍旭手提阔板斧,斧刃缺口累累;

  混世魔王樊瑞仗剑作法,道袍无风自动;

  八臂哪吒项充背负二十四把飞刀,寒光闪烁;

  飞天大圣李衮腰缠二十四根标枪,杀气腾腾。

  三千喽啰打着日月混天旗,吼声震得远处山峦嗡嗡作响,连城上守军都忍不住探头张望。

  白虎山方向,孔明孔亮兄弟挥动两杆狼牙棒,两千喽啰如潮水般涌来。

  桃花山人马亦自东南杀至,石将军石勇舞着大杆刀,刀刃卷着前日斩将的血迹;

  险道神郁保四扛着开山斧,斧柄缠着浸透桐油的麻布;

  金毛犬段景住腰悬弩箭,箭镞淬着见血封喉的剧毒。

  两千精壮汉子各执挠钩套索,尘土飞扬中似有千军万马之势。

  四路人马在青州城下合兵一处,十八位头领齐聚王进中军大帐。

  牛皮帐篷外,亲兵们点燃的火把将夜幕照得通明,火光照在虎皮椅上王进按剑而立的身影,恍若天神。

  众头领依次参拜,王进目光扫过众人,忽在吕方、郭盛等六将身上多作停留——这六人面貌虽与原着中无异,行事却大不相同。

  \"吕兄弟,你这方天画戟耍得虎虎生风,可还记得对影山那杆戟?\"王进忽然开口。

  吕方一愣,抱拳道:

  \"回天尊,某家原在对影山与郭兄弟争斗,听闻清风山王天尊仗义疏财,便寻了青州山头落草。今日得见真容,果然名不虚传!\"

  混世魔王樊瑞上前一步,道袍拂过地面:

  \"我等原在芒砀山啸聚,那日鲁大师孤身入寨,三言两语便点化我等。今愿随天尊共图大业!\"

  樊瑞说罢,身后项充、李衮、鲍旭齐齐抱拳,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王进命各寨报上人马数目,待到军吏呈上花名册,不禁抚掌大笑:

  \"不想我王进今日竟聚得万人之众,也当了一回李云龙!!\"

  见众人皆是一脸茫然,王进忽觉失言,方才想起此间无\"李云龙\"之说。

  遥想前世书中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之景,今日自己率众围城,竟与那故事暗合,心中豪情顿生。

  当下王进升帐点兵,将一万人马分作十队,各授将令。

  又命人在营外竖起\"替天行道\"杏黄旗,旗下扎起三丈高台。

  王进登台远望,只见青州城墙巍峨耸立,垛口间旌旗密布,城上守军箭在弦上,拔出佩剑直指城头,声若洪钟:

  \"慕容彦达残害忠良,霸占民女,苛捐杂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今日我等便要踏破此城,救秦明兄弟,为民除害!\"

  十八位头领齐声应和,喊声响彻云霄,惊得城头守将面如土色。

  更有小喽啰们将火把抛向半空,火雨纷纷落下,映得青州城宛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