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赵佶眉头一挑,不耐烦地抬了抬手。
总管太监赶紧上前,一叠声地喊:
“恭送官家安歇——”
说着便扶着赵佶往内殿走去,龙榻边的烛火被带起的风晃得摇曳,将高俅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
高俅僵在原地,看着空荡荡的龙榻,心里又气又急,却不敢再吭声。
半晌,高俅才悻悻地爬起来,对着内殿的方向叩了个头:
“臣……领旨谢恩。”
出了福宁殿,夜风一吹,高俅脸上的泪痕瞬间冻成了冰碴,攥紧拳头,恶狠狠啐了一口:
“州府兵马顶个屁用!”可转念一想,高俅不禁又冷笑一声——
梁山邻近州府里,有一个叫汝宁郡的地方,那汝宁郡有个都统制,名叫呼延灼。
这个呼延灼倒是员猛将,又是开国名将之后,让他去打头阵,正好探探梁山的虚实。
“来人!”高俅对着身后的亲随低喝:
“即刻拟旨,命汝宁郡都统制呼延灼,率本部兵马并邻近州府协从,即刻征讨梁山!”
亲随领命而去,高俅望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王进、林冲,还有那伙梁山贼寇,咱们走着瞧!
高俅出了皇宫,一路憋着气回到殿帅府,坐在虎皮椅上,对于没有说动赵佶排除禁军剿灭梁山依然耿耿于怀,不由得连拍了三下桌子:
“邻近州府兵马散乱,怎敌得过梁山那伙悍贼?呼延灼虽是名将之后,若没趁手家伙,怕是也难成事!”
旁边亲随连忙上前:
“殿帅圣明,那呼延灼惯用连环马,需得精甲快马方能施展。”
“废话!”
高俅瞪了那亲随一眼,从袖中摸出个账册本子,哗啦啦翻到一页:
“照这个单子备齐了,连夜送往汝宁郡!”
亲随凑过去一看,上面写得密密麻麻:
三千匹河西骏马云集,皆是能负重、善奔驰的良驹;
两千副镔铁连环甲,甲叶相扣,刀箭难入;
韩滔惯用的枣木槊、彭玘趁手的三尖两刃刀,连同呼延灼自己那杆双鞭,都要选军中最精良的打造;
还有弩箭、火药、粮草,足足装了二十辆大车。
“告诉呼延灼,”高俅指尖重重敲着桌子,“这些家伙都是官家恩典,他若拿不下梁山,提头来见!”
亲随不敢怠慢,连夜点了三百禁军押运,灯笼火把照得官道如同白昼,直往汝宁郡赶去。
三日后,汝宁郡都统制府。
呼延灼正对着地图琢磨进兵路线,忽闻殿帅府差人到,忙迎出去。
见那二十辆大车一字排开,亲随捧着钧旨高声宣读,说官家命他即刻起兵,征讨梁山,所需军械甲马已由殿帅府备齐。
呼延灼听毕,望着那披挂整齐的战马、闪着寒光的甲胄,眉头一展——
他本就担心本部兵器陈旧,难敌梁山悍勇,如今得了这等精良装备,底气顿时足了三分。
当下命人将器械入库,一面写了谢恩折子,一面传下将令:
“速请陈州韩滔、颍州彭玘前来议事!”
不多时,韩滔、彭玘便披甲而至。
韩滔生得面如枣色,手提枣木槊,声如洪钟;
彭玘面白无须,三尖两刃刀斜挎在肩,透着几分精干。
二人见过呼延灼,听说是要征讨梁山,皆是摩拳擦掌。
“韩滔听令!”呼延灼拔出令箭:
“你为正先锋,率三千马军为前部,沿黄河古道疾行,直逼梁山泊北寨!”
“末将领命!”韩滔接过令箭,大步而去。
“彭玘为副先锋,”呼延灼又取一箭,“领两千步军随后接应,多带挠钩、云梯,防备梁山贼寇据险死守!”
“末将遵令!”彭玘抱拳应下。
安排已定,呼延灼亲自披挂,跨上一匹通体乌黑的河西马,双鞭在手,站在点将台上高声道:
“弟兄们!梁山贼寇占我州府,害我百姓,今日我等奉天子诏、持殿帅令,定要踏平水泊,荡尽草寇!出发!”
三声炮响过后,八千马军踏起滚滚烟尘,一万步军紧随其后,刀枪如林,旌旗蔽日,浩浩荡荡往梁山泊杀去。
        总管太监赶紧上前,一叠声地喊:
“恭送官家安歇——”
说着便扶着赵佶往内殿走去,龙榻边的烛火被带起的风晃得摇曳,将高俅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
高俅僵在原地,看着空荡荡的龙榻,心里又气又急,却不敢再吭声。
半晌,高俅才悻悻地爬起来,对着内殿的方向叩了个头:
“臣……领旨谢恩。”
出了福宁殿,夜风一吹,高俅脸上的泪痕瞬间冻成了冰碴,攥紧拳头,恶狠狠啐了一口:
“州府兵马顶个屁用!”可转念一想,高俅不禁又冷笑一声——
梁山邻近州府里,有一个叫汝宁郡的地方,那汝宁郡有个都统制,名叫呼延灼。
这个呼延灼倒是员猛将,又是开国名将之后,让他去打头阵,正好探探梁山的虚实。
“来人!”高俅对着身后的亲随低喝:
“即刻拟旨,命汝宁郡都统制呼延灼,率本部兵马并邻近州府协从,即刻征讨梁山!”
亲随领命而去,高俅望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王进、林冲,还有那伙梁山贼寇,咱们走着瞧!
高俅出了皇宫,一路憋着气回到殿帅府,坐在虎皮椅上,对于没有说动赵佶排除禁军剿灭梁山依然耿耿于怀,不由得连拍了三下桌子:
“邻近州府兵马散乱,怎敌得过梁山那伙悍贼?呼延灼虽是名将之后,若没趁手家伙,怕是也难成事!”
旁边亲随连忙上前:
“殿帅圣明,那呼延灼惯用连环马,需得精甲快马方能施展。”
“废话!”
高俅瞪了那亲随一眼,从袖中摸出个账册本子,哗啦啦翻到一页:
“照这个单子备齐了,连夜送往汝宁郡!”
亲随凑过去一看,上面写得密密麻麻:
三千匹河西骏马云集,皆是能负重、善奔驰的良驹;
两千副镔铁连环甲,甲叶相扣,刀箭难入;
韩滔惯用的枣木槊、彭玘趁手的三尖两刃刀,连同呼延灼自己那杆双鞭,都要选军中最精良的打造;
还有弩箭、火药、粮草,足足装了二十辆大车。
“告诉呼延灼,”高俅指尖重重敲着桌子,“这些家伙都是官家恩典,他若拿不下梁山,提头来见!”
亲随不敢怠慢,连夜点了三百禁军押运,灯笼火把照得官道如同白昼,直往汝宁郡赶去。
三日后,汝宁郡都统制府。
呼延灼正对着地图琢磨进兵路线,忽闻殿帅府差人到,忙迎出去。
见那二十辆大车一字排开,亲随捧着钧旨高声宣读,说官家命他即刻起兵,征讨梁山,所需军械甲马已由殿帅府备齐。
呼延灼听毕,望着那披挂整齐的战马、闪着寒光的甲胄,眉头一展——
他本就担心本部兵器陈旧,难敌梁山悍勇,如今得了这等精良装备,底气顿时足了三分。
当下命人将器械入库,一面写了谢恩折子,一面传下将令:
“速请陈州韩滔、颍州彭玘前来议事!”
不多时,韩滔、彭玘便披甲而至。
韩滔生得面如枣色,手提枣木槊,声如洪钟;
彭玘面白无须,三尖两刃刀斜挎在肩,透着几分精干。
二人见过呼延灼,听说是要征讨梁山,皆是摩拳擦掌。
“韩滔听令!”呼延灼拔出令箭:
“你为正先锋,率三千马军为前部,沿黄河古道疾行,直逼梁山泊北寨!”
“末将领命!”韩滔接过令箭,大步而去。
“彭玘为副先锋,”呼延灼又取一箭,“领两千步军随后接应,多带挠钩、云梯,防备梁山贼寇据险死守!”
“末将遵令!”彭玘抱拳应下。
安排已定,呼延灼亲自披挂,跨上一匹通体乌黑的河西马,双鞭在手,站在点将台上高声道:
“弟兄们!梁山贼寇占我州府,害我百姓,今日我等奉天子诏、持殿帅令,定要踏平水泊,荡尽草寇!出发!”
三声炮响过后,八千马军踏起滚滚烟尘,一万步军紧随其后,刀枪如林,旌旗蔽日,浩浩荡荡往梁山泊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