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凌州城坚双将躁,梁山计妙一信传-《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凌州,州衙议事厅内,烛火摇曳。

  王仁义捧着刚收到的关胜手书,声音发颤:

  “关将军信中说,三日后必到凌州。只是……那王进麾下有克制我等水火二营的法子,史文恭、董平二人武艺又远胜单、魏二将军,依诸位之见,该当如何?”

  单廷珪上前一步,沉声道:

  “大人放心!末将已将护城河拓宽丈余,又在城外埋了三层尖刺,城墙也加高了三尺。只要我等紧闭城门,坚守不出,待关将军大军一到,里应外合,定能教王进插翅难逃!”

  魏定国也抱拳道:

  “大人,单将军所言极是。那王进虽有破敌之策,却终究奈何不得这坚城。我等只需日夜巡查,莫给梁山贼寇半点可乘之机。”

  王仁义擦了擦额头冷汗,将关胜的书信小心收好:

  “好!那就依二位将军之计。传令下去,所有城门紧闭,吊桥高悬,违令出战者,斩!”

  此时的梁山营中,气氛却与凌州城内截然不同。

  史文恭将头盔狠狠掼在地上,甲叶碰撞声震得帐内烛火乱晃。

  他赤红着双眼,大步冲到王进案前,单膝跪地:

  “天尊哥哥!那单廷珪、魏定国两个匹夫,用腌臜手段暗算某家与董都监,明日某愿提三千精锐攻城,定将这两个水火畜生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

  帐外传来甲叶响动,董平捂着仍在渗血的肩头走进来,亦是“噗通”跪倒:

  “头领!史将军所言极是!末将昨日吃了那毒水的亏,今日定要踏破凌州城,活捉王仁义,让他们尝尝我梁山的厉害!”

  王进放下手中兵书,见二人发髻散乱、甲胄带血,不由笑道:

  “两位兄弟快请起。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如此动怒?”他起身扶起二人,指着帐中沙盘道,

  “你看这凌州城,依山而建,本就易守难攻。王仁义又征调民夫加高了三尺城墙,护城河也拓宽了丈余,城外还埋了不少尖刺。此刻强攻,怕是要折损数千弟兄,得不偿失啊。”

  史文恭急道:

  “那便叫凌振的火炮营来!他那轰天雷一炮能轰塌半座城楼,管教这凌州城顷刻间化为齑粉!”

  董平也连连点头:

  “正是!有火炮营相助,何愁城池不破?末将愿亲自去请凌将军!”

  王进捻须沉吟片刻,忽然摆手:

  “不必劳动整个火炮营。凌州城弹丸之地,有凌振一人足矣。”

  说罢取过笔墨,在纸上疾书数行,折好递给亲卫,

  “速将此信送往梁山,叫凌振带足家伙,星夜赶来。切记,只需他一人前来。”

  亲卫领命而去,史文恭与董平皆是诧异。

  董平忍不住问道:

  “头领,只叫凌将军一人来,莫非……”

  “天机不可泄露。”王进笑了笑,

  “你们且宽心养伤,待凌振到了,保管让凌州城插翅难飞。”

  二人虽满心疑惑,却知王进向来算无遗策,只得抱拳应道:

  “遵头领令。”

  次日清晨,凌州城头。

  王仁义正拿着望远镜眺望梁山营寨,见对方只是埋锅造饭,并无攻城迹象,不禁松了口气。

  单廷珪立在一旁,眉头紧锁:

  “大人,梁山贼寇昨日吃了亏,今日却按兵不动,怕是在耍什么诡计。”

  魏定国摸着被史文恭挑飞头盔留下的疤痕,恨声道:

  “管他什么诡计!我等只需坚守不出,待关胜将军大军一到,前后夹击,定能将这帮反贼一网打尽!”

  王仁义放下望远镜,擦了擦冷汗:

  “魏将军说的是。传令下去,加紧巡逻,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违令者斩!”

  城下列阵的梁山兵马见城头毫无动静,渐渐松懈下来。

  史文恭按捺不住,又来向王进请战,却被王进以“再等等”三字挡了回去。

  直到暮色四合,梁山营中仍是一片平静,只有巡营的兵卒脚步声在夜色中回荡。

  而此时的凌州城内,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街面上只有巡逻的兵丁。

  王仁义坐在府衙内,一遍遍地看着关胜派人事先送来的书信,信中说三日后必到,可他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总觉得心头发慌,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