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托州事双贤共治,赴蓟州一心寻娇-《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鲁智深哈哈大笑:

  “洒家晓得了!定叫东昌府的粮仓堆得比山高!”

  “东平府连着独龙岗,民风杂糅。”王进看向孙立,

  “孙立,你久在独龙岗,熟悉那边人情,便去东平府,张应雷、陶震霆助你。”

  孙立与二将领命。

  最后,王进看向晁盖:

  “晁天王,梁山是我等根基,还请您回去坐镇,熟悉水性的兄弟随您同去,操练水军,保梁山万无一失,以待日后大用。”

  晁盖起身抱拳道:

  “王进放心,有我在,梁山寸土不失!”

  分派已定,众人举杯痛饮,直闹到深夜才散去。

  济州府衙的灯笼亮到后半夜,王进送走最后一个醉醺醺的头领,独自站在门口,春夜的风带着些凉意,吹得他酒意醒了大半。

  他望着天上的月亮,忽然想起两个许久未见的名字——石秀、杨雄。

  这二人自从王进穿越来就没有消息,按说早该来投奔,却迟迟不见踪影。

  “难道是出了什么事?”王进皱起眉,随即又想起另一个人来——潘巧云。

  读水浒时,他便对这个女子印象极深,书中说她“貌若桃花,性似烈火”,最终却落得个被石秀、杨雄杀害的下场,只因与裴如海有私情。

  “若真是个绝色,怎容那秃驴玷污?”王进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我既来了这水浒世界,有些事,总得改改。”

  远处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三更天了。

  王进转身回衙,心里已盘算起来:明日便派戴宗去蓟州一带寻访,无论石秀、杨雄在何处,都要找到;

  至于潘巧云……他倒要看看,这位让石秀动了杀心的女子,究竟是何模样,王进想的彻夜难眠。

  济州府衙的晨光刚漫过门槛,王进已站在堂前,看着阶下侍立的林冲与张叔夜。

  廊外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倒比往日多了几分静气。

  “林教头,张老,”王进转身落座,指尖在案上的州府图上轻轻一点,

  “我今日要离城些时日,济州的军政大事,便托给二位了。”

  林冲眉头微蹙:

  “哥哥要往何处去?需不需要带些人手?”

  “不过是去蓟州一带走走,寻访两个旧识。”王进摆摆手,目光转向林冲,

  “林教头,军务上的事,还得劳你多费心。”

  “铁矿那边送来的精铁,优先督造盔甲兵器,尤其是马铠,得赶在下雪前备足三百副。”

  “城西的马场要扩建,多买些好马,每日卯时便叫弟兄们披甲操练,步骑协同的阵法,还得再打磨打磨。”

  林冲拱手应道:

  “哥哥放心,林冲定不负所托。每日操练的章程我已拟好,保证兵丁们个个精熟武艺,盔甲兵器也会盯着铁匠坊日夜赶工,绝误不了事。”

  王进又看向张叔夜:

  “张老,民生之事,便全凭您调度了。”

  “济州铁矿除了供应军械,剩下的铁料,多铸些耕牛、犁耙,按户分给农户,尤其是流民,要让他们有田种、有农具用。”

  “城南的集市该扩建了,叫商户们放宽心经营,赋税再减两成,引得周围州府的商贩都来交易才好。”

  张叔夜抚着胡须,眼中发亮:

  “老夫正有此意。昨日已叫伯奋去各县查访,看看哪些地方适合开渠引水,若是能多浇个千亩良田,明年的收成定能翻番。”

  “铁矿那边,我会让仲熊盯着,专门划出一个工坊,只造农具,价钿定得低些,让百姓都用得起。”

  “如此甚好。”王进站起身,从案上拿起一封书信,

  “这是给东昌、东平、凌州三府的令函,让他们按月将粮草、铁料送过来,二位按单子查收便是。

  寻常事务你们自行决断,若是遇着大事,便飞鸽传书到蓟州找我。”

  林冲与张叔夜接过令函,齐声应道:

  “遵命。”

  王进又叮嘱了几句城防调度、流民安置的细节,见日头已升至檐角,便转身往后院走去。

  不多时,他换了身青布短打,腰间挎着柄寻常朴刀,背上一个小小的包袱,竟比寻常行商还要轻便。

  “哥哥就带这么点东西?”林冲看着他这副装扮,不禁有些诧异。

  “轻装简行才好办事。”王进笑了笑,拍了拍林冲的胳膊,

  “济州就交给你们了。”说罢又对张叔夜拱了拱手,“张老多保重。”

  二人送到府衙门口,看着王进独自一人走出西街,身影渐渐汇入早市的人流里。

  晨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得他的脚步轻快,一路向北,往蓟州方向去了。

  张叔夜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王头领这趟蓟州之行,怕是不只为寻访旧识吧?”

  林冲摇了摇头,眼中却带着笑意:

  “管他为了什么,哥哥做事,自有道理。咱们还是先把济州的事办妥,等他回来喝庆功酒便是。”

  二人相视一笑,转身往衙内走去。

  廊下的老槐树叶落了几片,旋即被风卷走,仿佛在催促着新的忙碌。

  而此时的王进,已走出济州城北门,望着通往蓟州的官道,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潘巧云,风流寡妇,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