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潘巧云情急求营救,王教头两策定劫牢-《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蓟州城的天空被铅灰色的阴云密密实实地压着,一场冷雨淅淅沥沥地洒落,打在青石板路上,溅起一片细碎的水花。

  街边的铺子早早地挂起了昏黄的灯笼,光晕在雨幕里摇曳不定,宛如风中残烛。

  潘巧云立在自家小院的屋檐下,望着雨幕出神。

  她的发丝被风轻轻吹起,几缕碎发贴在白皙的脸颊上,愈发衬得眉眼间满是落寞。

  自王押司死后,王家便像换了人间,公婆的冷脸,叔伯的冷眼,让她在那个曾经的家里再无容身之处。

  她一个弱女子,空顶着寡妇的名头,却从未真正体会过为人妇的滋味,说到底,还是个冰清玉洁的黄花闺女。

  日头刚过晌午,潘巧云攥着块素色帕子,脚步匆匆地跨进杨雄家的院门。

  院里的老槐树叶子被晒得打卷,王进正坐在石凳上擦着一把锈迹斑斑的朴刀,杨雄则背着手在阶前踱来踱去,眉头拧成个疙瘩。

  “杨大哥,王大哥!”潘巧云的声音带着几分急颤,刚到檐下就站不住脚,

  “石秀哥哥在牢里……可有消息?”

  杨雄停下脚步,黝黑的脸上泛起难色,挠了挠后脑勺:

  “巧云妹子,你莫急。昨日我托牢里的弟兄捎了话,说石秀在里头暂无大碍,只是那牢头是个油盐不进的,每日里总得受些零碎气。”

  “受气?”潘巧云的眼圈顿时红了,帕子攥得更紧,

  “他是为了我才……若不是那日竹林里他拼死护着,我此刻早已……”

  话未说完,泪珠便滚了下来。

  潘巧云想起那日竹林里的光景——石秀犹如一道亮光,撕开了黑暗,那句“石秀来也”,深深刻进了心里。

  自那时起,这身影便在她心里扎了根,比起青梅竹马的杨雄,石秀那股不要命的刚猛,反倒让她日日牵挂。

  王进放下朴刀,抬头看了潘巧云一眼,嘴角勾起抹玩味的笑:

  “妹子这眼泪,倒是比蓟州城里的春雨还勤。只是光哭没用,想救石秀,得拿真章出来。”

  潘巧云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王大哥有办法?”潘巧云早听说这位王进大有来头,一身本事不说,门路也定然比寻常人广。

  王进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昂首笑道:

  “办法?多的是!就看妹子想用哪一样。”

  “快说!”

  潘巧云往前凑了两步,裙角扫过门槛也浑然不觉。

  “其一,”王进伸出一根手指,

  “便是砸钱。这蓟州府衙上下,从知府到牢卒,哪个不是见钱眼开?只要银子给够,莫说放一个石秀,便是要他们把牢门拆了,也未必不肯。”

  潘巧云的脸瞬间垮了下去。

  王家自王押司死后便断了进项,公公婆婆本就嫌她克夫,如今更是将她视作眼中钉,别说拿银子,便是日常用度都得看脸色。

  潘巧云咬着唇道:

  “我……我没那么多钱。”

  “那就其二。”王进又伸出一根手指,语气陡然沉了几分,

  “劫狱。今夜三更,我与杨雄各带家伙,摸到牢墙根下,砍翻几个守卫,撬开牢门,直接将石秀带出来。连夜出城,往梁山去,官府也追不及。”

  杨雄闻言一惊:

  “劫狱?这可是杀头的罪过!且不说牢里守卫森严,便是得手了,咱们往后也再无回头路。”

  杨雄虽是个刽子手,见惯了刀光血影,却也知道劫狱是泼天的大事。

  潘巧云也愣住了。

  她只想着救石秀,却没想过要闹到这般地步。

  可转念一想,石秀若在牢里多待一日,便多一分危险,那日在公堂上,知府看石秀的眼神就像看一块待宰的肉。

  她咬了咬牙,帕子往腰间一塞:

  “劫狱便劫狱!只要能救石秀哥哥,我潘巧云这条命,也敢赌上!”

  王进看着她眼里的决绝,忽然朗声大笑:

  “好!不愧是敢爱敢恨的姑娘!只是你一个女儿家,手无缚鸡之力,跟着去反倒是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