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殿帅府宴藏奸计,玉麒麟智对降谋-《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王进点头,看向卢俊义:

  “卢员外,若咱们夜间行动,还需你帮忙牵制城中的辽人探子与梁中书的卫队。”

  卢俊义道:

  “放心!俺这就去联络城中的乡绅,就说要组织民团抗辽,吸引梁中书与辽人的注意力。”

  正商议间,窗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卢俊义走到窗边一看,皱眉道:

  “是梁中书的卫队,怕是冲着俺来的。”

  王进与林冲立刻起身,把兵刃握在手中。

  卢俊义道:

  “二位莫慌,俺去应付他们,你们先从书房的密道离开,去悦来客栈等候杨志兄弟的消息。”

  王进点头,与林冲、吴用、郑天寿跟着卢俊义走进书房后的密道。

  密道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尽头连着一条小巷。

  四人刚走出小巷,便听见远处传来梁中书的呵斥声,想来卢俊义已与他们周旋起来。

  “先去悦来客栈,等杨志的消息。”

  王进低声道,四人加快脚步,消失在暮色渐浓的街道中。

  而此刻的大名府军营里,杨志正召集心腹士兵,低声诉说着抗辽大计;辽军大营中,戴宗正躲在粮草堆后,仔细清点着粮草数目;

  卢府内,卢俊义正与梁中书巧妙周旋。

  暮色刚漫过大名府的青砖檐角,卢府外便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

  家丁卢忠掀着门帘,见一队穿皂衣的衙役簇拥着辆乌木马车停在门口,为首的殿帅府承局双手捧着鎏金拜帖,高声道:

  “梁中书有令,请卢员外即刻往殿帅府议事,共商抗辽大计!”

  此时卢俊义正与浪子燕青在院中舞枪,闻言收势驻足,指节叩了叩枪杆。

  他接过拜帖扫了眼,见“御辽”二字写得笔力遒劲,可字缝里却透着股说不出的滞涩。

  “燕青,你留府中,若过了酉时我未归,便去寻吴用军师递个信。”

  卢俊义换了身素色锦袍,只带卢忠一人,登车往殿帅府去。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不多时便到了殿帅府门前。

  府内亲随早候在阶下,引着卢俊义穿过三重庭院,直往宴会厅去。

  刚进厅门,便闻得酒香混着肉香扑面而来——桌上摆着蒸鹿尾、烧熊掌,皆是稀罕物,梁中书穿着紫罗官袍,正笑盈盈地站在桌旁拱手:

  “卢员外来得正好,咱这就开席,边吃边议抗辽的事!”

  卢俊义目光扫过厅内,却不见兵马都监李成、闻达的身影,只有几个仆役垂手立在角落,心中疑虑更甚。

  他依言入座,梁中书亲手为他斟了杯酒,笑道:

  “员外是大名府几百户员外地主的首领,府里庄客佃户加起来近万,抗辽这事,少不得要借你的力。”

  “中书大人客气了。”卢俊义端着酒杯却未饮,

  “只是抗辽需靠兵马,李都监有‘天王’之称,闻都监刀法冠绝河北,为何今日不见二位将军?”

  梁中书夹了块鹿肉塞进嘴里,嚼了两口才慢悠悠道:

  “他俩忙着操练兵马,哪有空来?再说,如今这大宋朝廷,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

  官家沉迷书画,蔡京、童贯之流把持朝政,苛捐杂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民不聊生啊!”

  他忽然放低声音,身子往前凑了凑,眼中闪着异样的光,

  “辽军兵强马壮,大名府迟早要破。与其让城毁人亡,不如顺应时势,归降辽国。”

  这话如惊雷般炸在卢俊义耳中,他端杯的手微微一顿,面上却依旧平静:

  “大人这话,是要做叛国之事?”

  “什么叛国!”梁中书拍了下桌子,语气却软了下来,

  “我这是为大名府百姓着想!我已和辽军谈妥,只要你以员首身份,带众员外联名请降,我便以‘顺应民意’为由开城门。

  到时候辽主封我做南院大王,你卢员外便是镇南大将军,掌管大名府军政,比在大宋做个员外强百倍!”

  卢俊义眉头微挑,故意露出迟疑之色:

  “可李、闻二位将军忠君爱国,怎会容得此事?他们麾下兵马精锐,若要阻拦,咱们怕是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