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借故免官抑二将,持印分兵扬二心-《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梁世杰捻着胡须,沉默片刻。

  梁世杰作为大宋北京大名府留守相公,何尝不知李成、闻达所言有几分道理。

  但他素来受制于这二位手握兵权的武将,此次提拔杨志,本就是为了制衡二人。

  如今有了这般好机会,岂能轻易放过?

  “哼!”梁世杰重重哼了一声,语气严厉,

  “二位都监所言,看似有理,实则是畏敌怯战,贻误战机的借口!”

  梁世杰欣慰地看向杨志,“杨提辖奋勇破敌,你二人却在一旁掣肘,若人人都如二位这般,大名府迟早要落入贼寇之手!”

  李成、闻达脸色骤变,正要辩解,却被梁世杰挥手打断:

  “你二位不必多言!本府心意已决!闻达身为兵马都监,却在关键时刻下令收兵,导致贼寇逃脱,着即免去其大名府兵马都监一职!”

  “杨志在此战中生擒贼首鲁智深,战功卓着,即日起接任大名府兵马都监之职!”

  闻达闻言,如遭雷击,脸色瞬间惨白,却不敢反驳——

  梁世杰虽受制于武将,却终究是朝廷任命的大名府留守,有任免官员的权力。

  李成也皱紧眉头,却只能暗自叹气,知道梁世杰是借此事打压二人,扶持杨志,想要扩大自己在军中的权力。

  梁世杰见二人无话可说,心中满意,随即对杨志道:

  “杨志,你既接任兵马都监,当不负本府所托,好生操练兵马,守护大名府安危!”

  杨志连忙躬身领命:

  “末将定不辱使命,誓死守护大名府!”

  此时,城外梁山军早已退得无影无踪,旷野上只留下几具尸体和散落的兵器。

  李成、闻达望着梁世杰和杨志的背影,眼中满是不甘,却也只能无奈地下令押解鲁智深,紧闭城门,返回城内。

  一场胜仗,却在大名府内部埋下了深深的裂痕。

  帅府内,梁世杰亲手将鎏金打造的兵马都监印信交到杨志手中。

  印面“大名府兵马都监”六个篆字棱角分明,沉甸甸的分量压在掌心,既有权力的厚重,也藏着无形的锋芒。

  “杨志,此印交予你,便是将大名府一半的兵权交予你手。”梁世杰语气严肃,

  “你即刻前往城西军营,找李成交割兵马,务必从他手里分领兵马一万五千人。记住,务必牢牢掌控兵权,莫让旁人小觑了你!”

  杨志躬身接过印信,拱手道:

  “末将遵令,定不辜负留守相公厚望!”

  出了帅府,杨志翻身上马,身后跟着两名亲随。

  马蹄踏过青石板路,朝着城西军营而来。

  一路上,杨志心中清楚,此番交割兵马,绝非易事——

  李成、闻达本就对他接任兵马都监心存不满,必然会在分兵之事上刁难,杨志思索间,很快来到军营。

  这城西军营占地广阔,营门处旌旗猎猎,巡哨兵士见杨志手持印信而来,连忙躬身行礼,不敢有半分怠慢。

  杨志勒住马缰,望着营内操练的兵士,深吸一口气,翻身下马,径直朝着中军大帐走去。

  刚到帐外,便听见帐内传来李成的声音,带着几分怒气:

  “梁世杰这是明摆着打压我等!杨志不过擒了个鲁智深,便得了兵马都监之职,还要分走一半兵马,真是岂有此理!”

  “李都监息怒。”闻达的声音紧随其后,满是不甘,

  “如今印信已交,木已成舟,再多抱怨也无用。”

  “只是分兵之事,绝不能让杨志轻易得手!我等亲手操练的五千亲兵,绝不能给他!”

  杨志脚步一顿,随即掀帘而入。

  帐内,李成、闻达正坐在案前,见杨志进来,二人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目光如刀,直直盯着杨志手中的印信。

  “李都监、闻都监。”杨志上前一步,双手捧着印信,语气平静,

  “末将奉梁大人之命,前来交割兵马,还望二位配合。”

  “杨都监错了,这里没有什么闻都监,只有正牌军闻达!”闻达语气火药味十足。

  李成更是冷笑一声,站起身,走到杨志面前,目光扫过印信,又落在杨志脸上:

  “杨都监好手段!短短几日,便从提辖升为都监,真是可喜可贺啊!”

  这话里的嘲讽之意,杨志自然听得出。

  但杨志深知这二人此刻的愤怒,心里一点也不恼,依旧拱手道:

  “末将能有今日,全赖梁大人器重,并非有意争抢。”

  “此番前来找二位分兵,也是按留守大人令谕行事,还望二位都监以大名府安危为重,不要为难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