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奸贼兵败有算计,英雄得胜识玄机-《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听罢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的战报,还不等童贯感慨王进的勇猛,邓州兵马都监王义、汝州兵马都监马万里、嵩州兵马都监周信三人也上前诉苦。

  王义道:

  “太师,起初我等与许州兵马都监李明四人对战史文恭,尚能周旋,甚至有几分取胜的机会。

  可后来王明将军被调去协助围攻王进,我三人合力,也难以抵挡史文恭的猛攻,实在惭愧!”

  童贯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眉头紧锁。

  他并非无能之辈,能坐到如今的位置,绝非侥幸。

  待众人诉完苦,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冷静:

  “起来吧。王进、史文恭二人,本就是前朝名将,有此悍勇,不足为奇。输在他们手上,不算丢人。”

  他这话既是安慰,也是事实。

  八大都监闻言,稍稍松了口气,纷纷起身。

  就在这时,帐外接连传来急报。

  “报——!太师,大事不好!我军水源被梁山卢俊义、关胜率军截断,主水渠已被彻底堵死!”

  “报——!粮草大营遭遇袭击,被李逵、鲍旭等人纵火焚烧,粮草所剩无几!”

  “报——!看守水源、粮草的童富、童贵二位将军,在驰援途中被鲁智深、武松斩杀!”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如同晴天霹雳,炸得帐内众人面如死灰。

  八大都监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绝望。

  五万大军,没了水,没了粮,还怎么打?

  然而,童贯在短暂的震惊之后,反而迅速冷静下来。

  他知道,此刻慌乱无用,稍有不慎,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他猛地一拍桌案,沉声道:

  “都慌什么!天还没塌下来!”

  众人被他一喝,顿时安静下来,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童贯站起身,走到帐中,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斩钉截铁:

  “传我将令!”

  “段鹏举、王义听令!你二人各率所部,分左右两翼,缓缓后撤,沿途设置疑兵,多插旌旗,务必营造出我军仍有战力、随时可能反击的假象!”

  “王明、陈翥,你二人率军断后,收拢溃散的士兵,若遇追兵,只许虚张声势,不许恋战,掩护主力撤退!”

  “其余众人,即刻传令各营,丢弃所有非必要辎重,轻装简从,按既定路线,有序撤回二十里外的驿站!记住,是有序撤回,谁敢擅自慌乱逃窜,军法处置!”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条理清晰,部署周密。

  八大都监虽然心中震惊于童贯此刻的镇定,但也不敢怠慢,纷纷领命而去。

  童贯站在帐中,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眼神复杂。

  他知道,这一战,他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五万大军元气大伤,粮草水源尽失,已经无法一鼓作气进攻梁山。

  但他必须保住这支部队的有生力量,否则,他回东京之后,也无法向朝廷交代。

  他之所以如此部署,就是算准了王进的心思。

  王进虽勇,却也深知穷寇莫追的道理。

  如今梁山军虽胜,但连续作战,也已疲惫。

  只要他这边撤退的阵型不乱,步步为营,王进必定会担心有诈,不敢轻易乘胜追击。

  果然,在梁山军大营中,王进接到了宋军撤退的消息。

  他登高远望,只见宋军虽然在撤退,但队伍还算整齐,两翼甚至还有巡逻的骑兵来回穿梭,隐隐形成了防御之势。

  “天尊哥哥,宋军已退,我等是否率军追击?”卢俊义问道。

  王进摇了摇头,沉吟道:

  “不必了。童贯虽败,却非庸碌之辈。你看他撤退的章法,井然有序,绝非溃败。

  我军连续作战,也需休整。若贸然追击,恐中他的埋伏。

  传令下去,全军就地休整,打扫战场,加固营寨。”

  “是!”

  黑风口一败,童贯率领残部狼狈逃窜至二十里外的一处废弃驿站。

  清点人数,五万大军还有四万有余,只是粮草器械损失殆尽。

  八大都监虽然有几个受伤的,但还都跟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