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暮春,长安城外的麦田已泛起层层绿浪,盐铁改革推行数月有余,各地盐场、铁厂的规整工作渐入佳境,官营与民营协同的新模式初显成效。市集上,往日因盐价波动而紧闭的盐铺如今门庭若市,铁匠铺里新铸的农具也引得农户们争相挑选,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这改革浪潮之中,苏瑶正以敏锐的目光,探寻着新的机遇。
这日清晨,苏瑶带着侍女晚晴前往西市采买。刚踏入市集,便听见前方传来一阵争执声。走近一看,竟是两位妇人围着盐摊各执一词。穿青布衣裙的农妇眉头紧锁,手里攥着布包,语气急切:“掌柜的,我要的是能腌腊肉的粗盐,你这盐粒太细,腌出来的肉不入味,还容易坏!” 一旁穿绫罗的妇人却轻轻摇着团扇,声音带着几分娇嗔:“我倒觉得细盐好,只是用来洗脸总觉得少了些香气,若是能有更精致些的盐就好了。” 盐铺掌柜满脸无奈,一边安抚两人,一边叹道:“二位娘子有所不知,如今官营盐场只产食用细盐,粗盐早已断货,至于带香气的盐,更是闻所未闻啊!”
苏瑶站在一旁,心中忽然一动。自盐铁改革启动,她便时常关注市场动态,此前只想着如何稳定盐铁价格、打击贪腐,却忽略了百姓需求的多样性。不止是盐,前些日子她去城郊农庄考察,农户们也抱怨过新铸的农具虽耐用,但锄头刃、镰刀头损坏后,只能整套更换,既费钱又耽误农时。想到这里,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逐渐成型。
回到逸品轩后,苏瑶立刻让人去请李逸。不多时,李逸便风尘仆仆地赶来,身上还带着些许朝堂的书卷气。“瑶儿,今日找我可是有要事?” 他刚坐下,便笑着问道。苏瑶端上一杯热茶,眼神明亮:“李逸哥哥,我今日在市集发现了新的商机,或许能为盐铁改革再添一把力。”
她将市集上的见闻与农庄考察的情况一一告知,随后语气坚定地提议:“如今百姓对盐铁的需求早已不局限于‘食用盐’和‘农具铁’,我们不如开发盐铁衍生品。盐类可以做‘粗粒腌制盐’和‘美容盐’,铁类则可打造‘家用铁锅’和‘农具配件’。这样既能丰富商品种类,增加盐铁的附加值,又能让商家盈利、百姓受益,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逸闻言,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他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越想越觉得这个提议可行:“瑶儿,你这个想法实在精妙!此前我们只注重盐铁的基础供给,却忘了从需求端挖掘潜力。这些衍生品若是能成功推出,不仅能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还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改革的好处。我全力支持你!”
得到李逸的支持,苏瑶立刻着手准备。她先是让人整理各地市集反馈的需求数据,详细统计不同地区对粗盐、细盐的需求量,以及农户们损坏农具配件的种类和频率。随后,她亲自前往江南 —— 那里既是盐铁主产区,又有技艺精湛的工匠,是研发衍生品的绝佳之地。
抵达江南盐场时,场监周大人早已等候在门口。得知苏瑶的来意,周大人先是惊讶,随即面露难色:“苏姑娘,开发新盐种并非易事。粗粒腌制盐需要调整盐卤的浓度和结晶工艺,而美容盐更是要在盐中添加其他成分,稍有不慎便会影响盐的品质,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啊!”
苏瑶早已考虑到这些问题,她从袖中取出一份详细的方案,递到周大人手中:“周大人放心,我已请教过宫中的御厨和医官。粗粒腌制盐可降低蒸发速度,让盐粒自然凝结成粗晶;美容盐则选用最纯净的盐晶,加入少量花瓣精油,既能保留香气,又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我们可以先小批量试制,待检验合格后再大规模生产。”
周大人接过方案,仔细翻阅着,越看越觉得可行,当即点头:“苏姑娘考虑周全,我这就安排工匠按照方案试制!”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苏瑶每日都泡在盐场,与工匠们一起调整工艺。有时为了确定花瓣精油的最佳用量,她甚至亲自试用,直到皮肤感受到温和的滋养,才最终确定配方。
与此同时,江南铁厂的研发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苏瑶特意请来京城最有名的铁匠张师傅,一同设计家用铁锅和农具配件。张师傅起初对打造家用铁锅颇有疑虑:“苏姑娘,以往铁锅都是厚重款式,若是做得轻便,恐怕不够耐用。” 苏瑶却笑着拿出一张图纸:“张师傅,你看这样如何?我们将铁锅的锅底做得稍厚,边缘变薄,既保证耐用性,又能减轻重量。而且锅型设计得更圆润,方便翻炒,还能节省柴火。”
张师傅看着图纸,眼中渐渐露出赞叹之色:“苏姑娘真是聪慧!这样的设计既实用又省力,百姓们肯定
        这日清晨,苏瑶带着侍女晚晴前往西市采买。刚踏入市集,便听见前方传来一阵争执声。走近一看,竟是两位妇人围着盐摊各执一词。穿青布衣裙的农妇眉头紧锁,手里攥着布包,语气急切:“掌柜的,我要的是能腌腊肉的粗盐,你这盐粒太细,腌出来的肉不入味,还容易坏!” 一旁穿绫罗的妇人却轻轻摇着团扇,声音带着几分娇嗔:“我倒觉得细盐好,只是用来洗脸总觉得少了些香气,若是能有更精致些的盐就好了。” 盐铺掌柜满脸无奈,一边安抚两人,一边叹道:“二位娘子有所不知,如今官营盐场只产食用细盐,粗盐早已断货,至于带香气的盐,更是闻所未闻啊!”
苏瑶站在一旁,心中忽然一动。自盐铁改革启动,她便时常关注市场动态,此前只想着如何稳定盐铁价格、打击贪腐,却忽略了百姓需求的多样性。不止是盐,前些日子她去城郊农庄考察,农户们也抱怨过新铸的农具虽耐用,但锄头刃、镰刀头损坏后,只能整套更换,既费钱又耽误农时。想到这里,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逐渐成型。
回到逸品轩后,苏瑶立刻让人去请李逸。不多时,李逸便风尘仆仆地赶来,身上还带着些许朝堂的书卷气。“瑶儿,今日找我可是有要事?” 他刚坐下,便笑着问道。苏瑶端上一杯热茶,眼神明亮:“李逸哥哥,我今日在市集发现了新的商机,或许能为盐铁改革再添一把力。”
她将市集上的见闻与农庄考察的情况一一告知,随后语气坚定地提议:“如今百姓对盐铁的需求早已不局限于‘食用盐’和‘农具铁’,我们不如开发盐铁衍生品。盐类可以做‘粗粒腌制盐’和‘美容盐’,铁类则可打造‘家用铁锅’和‘农具配件’。这样既能丰富商品种类,增加盐铁的附加值,又能让商家盈利、百姓受益,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逸闻言,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他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越想越觉得这个提议可行:“瑶儿,你这个想法实在精妙!此前我们只注重盐铁的基础供给,却忘了从需求端挖掘潜力。这些衍生品若是能成功推出,不仅能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还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改革的好处。我全力支持你!”
得到李逸的支持,苏瑶立刻着手准备。她先是让人整理各地市集反馈的需求数据,详细统计不同地区对粗盐、细盐的需求量,以及农户们损坏农具配件的种类和频率。随后,她亲自前往江南 —— 那里既是盐铁主产区,又有技艺精湛的工匠,是研发衍生品的绝佳之地。
抵达江南盐场时,场监周大人早已等候在门口。得知苏瑶的来意,周大人先是惊讶,随即面露难色:“苏姑娘,开发新盐种并非易事。粗粒腌制盐需要调整盐卤的浓度和结晶工艺,而美容盐更是要在盐中添加其他成分,稍有不慎便会影响盐的品质,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啊!”
苏瑶早已考虑到这些问题,她从袖中取出一份详细的方案,递到周大人手中:“周大人放心,我已请教过宫中的御厨和医官。粗粒腌制盐可降低蒸发速度,让盐粒自然凝结成粗晶;美容盐则选用最纯净的盐晶,加入少量花瓣精油,既能保留香气,又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我们可以先小批量试制,待检验合格后再大规模生产。”
周大人接过方案,仔细翻阅着,越看越觉得可行,当即点头:“苏姑娘考虑周全,我这就安排工匠按照方案试制!”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苏瑶每日都泡在盐场,与工匠们一起调整工艺。有时为了确定花瓣精油的最佳用量,她甚至亲自试用,直到皮肤感受到温和的滋养,才最终确定配方。
与此同时,江南铁厂的研发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苏瑶特意请来京城最有名的铁匠张师傅,一同设计家用铁锅和农具配件。张师傅起初对打造家用铁锅颇有疑虑:“苏姑娘,以往铁锅都是厚重款式,若是做得轻便,恐怕不够耐用。” 苏瑶却笑着拿出一张图纸:“张师傅,你看这样如何?我们将铁锅的锅底做得稍厚,边缘变薄,既保证耐用性,又能减轻重量。而且锅型设计得更圆润,方便翻炒,还能节省柴火。”
张师傅看着图纸,眼中渐渐露出赞叹之色:“苏姑娘真是聪慧!这样的设计既实用又省力,百姓们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