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龟兹的前一天午后,李逸闲来无事,带着阿罗憾和两名伙计,在龟兹城的市集上闲逛。初夏的龟兹市集,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西域的特色商品 —— 色彩鲜艳的丝绸、晶莹剔透的和田玉、香气浓郁的安息香,还有各种新奇的瓜果和手工艺品。
李逸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市集上的商品,时不时与商贩交流,了解西域的物产和需求。突然,他的目光被一个角落的摊位吸引 —— 摊位上摆放着一堆白色的 “绒毛团”,质地柔软,摸起来像云朵一样,几位龟兹妇人正围着摊位,挑选着这些 “绒毛团”。
“阿罗憾,那是什么?” 李逸指着白色 “绒毛团”,好奇地问。
阿罗憾顺着李逸指的方向看去,笑着说:“大人,那是棉花,是龟兹的特产。当地百姓会把棉花采摘下来,晒干后去除种子,用来填充枕头、被褥,也会少量织成布,做贴身衣物。”
“棉花?” 李逸心里一动 —— 他在现代见过棉花,知道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制成的棉衣、棉被轻便又保暖,远超唐朝中原地区常用的麻衣和皮衣。可在唐朝,棉花主要种植在西域和南方少数地区,中原少有人种植,百姓大多不知道棉花的价值,更别说用棉花制作衣物了。
李逸快步走到摊位前,拿起一团棉花,仔细触摸 —— 棉花纤维柔软细长,弹性十足,手感比丝绸更亲肤,比羊毛更细腻。他问道:“老板娘,这棉花怎么卖?是用来做什么的?”
摊位老板娘是一位中年龟兹妇人,看到李逸穿着大唐服饰,又听阿罗憾翻译了问话,连忙笑着说:“这位大唐贵客,这棉花一贯钱三斤。我们平时用它填充枕头,睡起来特别舒服;也会把棉花纺成线,织成薄布,做夏天的贴身衣裳,凉快又透气。”
李逸又问:“这棉花是哪里种的?产量多吗?”
“就在龟兹城外的农田里种的。” 老板娘指着城外的方向,“每年秋天采摘,产量还不少。只是这棉花织的布不如丝绸好看,价格也便宜,大多是平民百姓用,贵族们都
        李逸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市集上的商品,时不时与商贩交流,了解西域的物产和需求。突然,他的目光被一个角落的摊位吸引 —— 摊位上摆放着一堆白色的 “绒毛团”,质地柔软,摸起来像云朵一样,几位龟兹妇人正围着摊位,挑选着这些 “绒毛团”。
“阿罗憾,那是什么?” 李逸指着白色 “绒毛团”,好奇地问。
阿罗憾顺着李逸指的方向看去,笑着说:“大人,那是棉花,是龟兹的特产。当地百姓会把棉花采摘下来,晒干后去除种子,用来填充枕头、被褥,也会少量织成布,做贴身衣物。”
“棉花?” 李逸心里一动 —— 他在现代见过棉花,知道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制成的棉衣、棉被轻便又保暖,远超唐朝中原地区常用的麻衣和皮衣。可在唐朝,棉花主要种植在西域和南方少数地区,中原少有人种植,百姓大多不知道棉花的价值,更别说用棉花制作衣物了。
李逸快步走到摊位前,拿起一团棉花,仔细触摸 —— 棉花纤维柔软细长,弹性十足,手感比丝绸更亲肤,比羊毛更细腻。他问道:“老板娘,这棉花怎么卖?是用来做什么的?”
摊位老板娘是一位中年龟兹妇人,看到李逸穿着大唐服饰,又听阿罗憾翻译了问话,连忙笑着说:“这位大唐贵客,这棉花一贯钱三斤。我们平时用它填充枕头,睡起来特别舒服;也会把棉花纺成线,织成薄布,做夏天的贴身衣裳,凉快又透气。”
李逸又问:“这棉花是哪里种的?产量多吗?”
“就在龟兹城外的农田里种的。” 老板娘指着城外的方向,“每年秋天采摘,产量还不少。只是这棉花织的布不如丝绸好看,价格也便宜,大多是平民百姓用,贵族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