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蕴殿的意外并未浇灭李渊探索力量的决心,反而如同淬火的冷水,让他变得更加冷静和务实。龙气蕴宝之路艰险漫长,非一日之功,而来自西北的阴云却愈发密布。据百骑司和镇异司的零星情报拼凑,苯教上师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和公开,甚至开始有小股受其加持的吐蕃骑兵越境试探,其战力诡异,唐军普通的巡逻队应对起来颇为吃力。
帝国急需一种能够快速形成战力、应对超凡威胁的常规手段。李渊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袁天罡、李淳风以及他们负责的符文阵法研究。既然难以短时间内为每个士兵打造神兵利器,那么,能否将符文阵法的力量,与现有的军队体系结合起来?
这一次,他没有选择深宫秘殿,而是直接移驾至长安城外的北苑大校场。这里旌旗招展,杀声震天,整整一府(唐代军事单位)的精锐府兵已被调集于此,他们将是新战法的第一批试验者。高台上,李渊端坐主位,兵部尚书李靖、刚被封为荡寇将军的张贲侍立一旁,面色肃然。台下,袁天罡、李淳风带着一群从秘阁和弘文馆抽调来的符箓科、算学科弟子,正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准备。
他们的面前,并非什么神秘的法器,而是堆积如山的制式军械:横刀、弓弩、矛槊、盾牌,以及一面面特制的、比寻常军旗更大更厚的玄色战旗。不同的是,这些军械和战旗上,都用一种暗红色的、散发着微弱能量波动的特殊“朱砂墨”,绘制上了各种简化、改良后的符文。
“陛下,万事俱备。”袁天罡上前禀报,他脸色有些苍白,显然连日来的推演和绘制耗费了大量心神,“根据秘阁研究成果,结合军中实战需求,臣等初步遴选出三种最可能实用的符文阵列。”
“其一,为‘锋锐符’与‘坚固符’,绘制于兵甲之上,可小幅提升劈砍穿透之力与防御强度,消耗气血极少,可由军士自行激发,持续时间约一刻钟。”
“其二,为‘疾行符’与‘轻身符’,绘制于腿部绑甲或战靴,可提升移动速度与灵活性,同样由军士自行激发。”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袁天罡语气凝重,“乃‘气血连锁阵’。此阵以特制军旗为核心,需由至少一名气血旺盛的军官持旗主持,引导麾下一定范围内(约百人)的军士气血相连,共鸣震荡,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一道无形的‘气血护壁’,并能小幅提升阵内所有兵甲上符文的效能!然,此阵对主持军官要求极高,且对全军气血消耗巨大,不可持久。”
李渊仔细听着,这些符文效果听起来并不惊天动地,但却无比务实,直指军队作战的核心要素:攻击、防御、机动、协同。
“开始演练。”李渊下令。
首先进行的是单兵符文测试。
一队五十人的刀盾手出列,他们的横刀和盾牌上都绘制了“锋锐符”与“坚固符”。随着队正一声令下,所有士兵按照事先培训的方法,集中精神,引导自身微弱的气血注入符文之中。
霎时间,只见那些暗红色的符文微微亮起,如同烧红的烙铁!士兵们感到手中的兵刃似乎变得轻灵了一些,盾牌也仿佛更加厚重。
“斩!”队正大喝。
五十把横刀同时劈向面前用来测试的木桩靶子。嗤啦之声不绝于耳!以往需要全力才能劈入数寸的硬木靶,此刻竟被轻易劈入近半!而他们的盾牌在承受对面弓弩手射击时,也显得更加稳固,箭矢撞击在盾面上发出的闷响都低沉了不少。
效果显着!虽然增幅有限,但放在大规模战场上,这一点点的提升,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而且对士兵消耗确实不大,只是精神有些疲惫。
接下来是“疾行符”测试。一队轻步兵健步如飞,速度明显提升,变向、攀爬都更加灵活。
李靖在一旁看得频频点头:“好!此符若用于斥候、奇兵,大有可为!”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气血连锁阵”测试。
张贲亲自下场。他换上了一身特制的玄甲,手持一杆巨大的、绘满了复杂阵纹的玄色主旗。他身后,是整整一旅(三百人)的精锐,他们的盔甲和兵器上的符文都与主旗隐隐呼应。
“布阵!”张贲声如洪钟,将主旗重重往地上一顿!
他全力运转气血,磅礴的力量涌入主旗之中!旗面上的阵纹骤然亮起,如同活过来的血管般搏动!与此同时,他身后的三百军士也同时激发自身气血,并通过一种简单的共鸣法门,将气血波动调整到与主旗一致。
嗡——!
一股无形的力场以主旗为中心扩散开来,将三百人笼罩其中!空气中的光线似乎都微微扭曲了一下!所有士兵都感到身体微微一沉,仿佛背负了额外的重量,但与此同时,一股暖流从脚下升起,与他们自身气血相连,手中的兵刃符文光芒也明显亮了几分!
“箭阵,射!”李靖下令测试。
早已准备好的另一营弓弩手,对着军阵倾泻出密集的箭雨!
然而,诡异的一幕发生了!那些箭矢在飞入军阵上方一定范围时,速度竟然明显减缓,轨迹也变得不稳定,仿佛撞入了一层粘稠的无形泥沼之中!虽然仍有箭矢落下,但威力大减,大多被士兵们轻易用盾牌格挡开!
“好!”高台上,李渊忍不住喝彩出声!这“气血护壁”的防御效果,远超预期!
然而,主持大阵的张贲却不好受。他额头青筋暴起,汗如雨下,感觉自身的血气正在被主旗疯狂抽取,去维持那庞大的护壁。这才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他已经感到有些吃力。而他身后的士兵们,虽然消耗远小于他,但也个个面色潮红,呼吸急促。
“散!”李靖见状,立刻下令。
军阵解散,那股无形的力场瞬间消失。张贲一个踉跄,以旗杆拄地才稳住身形,大口喘着气。士兵们也大多瘫坐在地,显然消耗巨大。
“此阵威力虽强,但确如袁先生所言,不可持久,对主将消耗更是恐怖。”李靖总结道,“恐只能作为关键时刻的杀手锏,难以作为常规战术。”
袁天罡补充道:“而且此阵对军队的纪律性和默契度要求极高,气血共鸣需高度一致,稍有紊乱,效果便会大打折扣,甚至反噬主将。”
李渊沉吟片刻,道:“无妨。杀手锏,有时一锤定音足矣。此阵需练,要作为各军压箱底的本事。至于单兵符文,可逐步推广至全军。李靖。”
“臣在!”
“由你牵头,兵部与镇异司、弘文馆合作,制定操典,在全军遴选精锐,先行培训操练此法!尤其是这‘气血连锁阵’,各军主将,必须给朕熟练掌握!”
“臣遵旨!”
就在众人以为演练结束,皆沉浸在新技术带来的震撼与思考中时,异变陡生!
校场边缘,一匹原本用来传递军令的快马,不知为何突然受惊,发出一声凄厉的嘶鸣,猛地挣脱了缰绳,朝着刚刚解散、正在休息的军阵疯狂冲去!马背上还驮着几袋沉重的箭矢!
事发突然,距离又近,眼看就要撞入人群,造成伤亡!
负责警戒的士兵下意识地举弓欲射,但又怕误伤自己人,一时犹豫!
千钧一发之际!
距离最近的一名普通队正,几乎是本能地怒吼一声:“举盾!气血共鸣!”
他麾下的五十名刀盾手刚刚经历演练,默契犹在,虽惊不乱,下意识地同时举盾,并再次激发了盾牌上的“坚固符”,甚至勉强勾起了一丝微弱的气血联系!
虽然没有主旗引导,无法形成完整的“气血护壁”,但五十人的气血与符文之力在这一瞬间产生了微弱的共鸣叠加!
砰!!
惊马狠狠撞在盾阵之上!
预想中人仰马翻的场景并未出现。那匹马仿佛撞上了一堵弹性极佳的橡胶墙,冲势被硬生生遏止,惨嘶着翻滚倒地,背上的箭袋散落一地。而盾阵虽然剧烈晃动,后排几名士兵甚至被震得嘴角溢血,但阵型竟勉强的没有散开!所有人都扛住了这突如其来的冲击!
一瞬间,整个校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那名队正和他的士兵。
他们……他们竟然在没有主将主持的情况下,靠着平时的训练和一点点残存的气血联系,自发地、不完全地重现了一丝“军阵”的威力?!
袁天罡和李淳风猛地对视一眼,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
“陛下!”袁天罡激动得声音发颤,“看到了吗?!这不是简单的符文叠加!这是……这是军魂!是万众一心的意志,与符文、气血产生了共鸣!这……这或许才是军阵之力的最高境界!无需特定主旗,只要纪律严明,意志统一,万众一心,便能自生感应!”
李渊猛地站起身,眼中金光大盛!
他看重的,不仅仅是那勉强挡下惊马的防御力,更是这其中蕴含的更深层的可能性!
“好!好一个万众一心!好一个军魂意志!”李渊的声音响彻校场,“这才是朕想要的强军!不仅要有锋利的爪牙,更要有不屈的魂魄!”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惊魂未定却又带着自豪的士兵,朗声道:“今日所有参与演练者,皆赏!尤其是这名队正,临危不乱,有大将之风,擢升为校尉!”
“谢陛下隆恩!”校场上顿时响起山呼海啸般的谢恩声,士气高昂到了极点。
李渊看向李靖和袁天罡,语气斩钉截铁:“给朕深入研究这种现象!不仅要练‘气血连锁阵’,更要研究如何培养军魂,如何将将士的意志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力量!这,或许将是我大唐军队未来真正的方向!”
一次意外的惊马事件,却意外地揭开了军阵符文更深层次、更强大的奥秘。
技术的种子已经播下,它正在与军队的铁血纪律和昂扬斗志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李渊相信,当这支军队真正将符文力量融入血脉,铸就出不屈军魂之时,便是任何敌人,无论是凡俗铁骑,还是幽冥邪祟的噩梦开始之时。
而此刻,遥远的陇右风沙中,一支打着苯教诡异幡旗的马队,正护送着一件被黑布严密包裹、散发着不祥气息的长条状物体,缓缓走向边境线。
风暴,正在逼近。
        帝国急需一种能够快速形成战力、应对超凡威胁的常规手段。李渊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袁天罡、李淳风以及他们负责的符文阵法研究。既然难以短时间内为每个士兵打造神兵利器,那么,能否将符文阵法的力量,与现有的军队体系结合起来?
这一次,他没有选择深宫秘殿,而是直接移驾至长安城外的北苑大校场。这里旌旗招展,杀声震天,整整一府(唐代军事单位)的精锐府兵已被调集于此,他们将是新战法的第一批试验者。高台上,李渊端坐主位,兵部尚书李靖、刚被封为荡寇将军的张贲侍立一旁,面色肃然。台下,袁天罡、李淳风带着一群从秘阁和弘文馆抽调来的符箓科、算学科弟子,正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准备。
他们的面前,并非什么神秘的法器,而是堆积如山的制式军械:横刀、弓弩、矛槊、盾牌,以及一面面特制的、比寻常军旗更大更厚的玄色战旗。不同的是,这些军械和战旗上,都用一种暗红色的、散发着微弱能量波动的特殊“朱砂墨”,绘制上了各种简化、改良后的符文。
“陛下,万事俱备。”袁天罡上前禀报,他脸色有些苍白,显然连日来的推演和绘制耗费了大量心神,“根据秘阁研究成果,结合军中实战需求,臣等初步遴选出三种最可能实用的符文阵列。”
“其一,为‘锋锐符’与‘坚固符’,绘制于兵甲之上,可小幅提升劈砍穿透之力与防御强度,消耗气血极少,可由军士自行激发,持续时间约一刻钟。”
“其二,为‘疾行符’与‘轻身符’,绘制于腿部绑甲或战靴,可提升移动速度与灵活性,同样由军士自行激发。”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袁天罡语气凝重,“乃‘气血连锁阵’。此阵以特制军旗为核心,需由至少一名气血旺盛的军官持旗主持,引导麾下一定范围内(约百人)的军士气血相连,共鸣震荡,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一道无形的‘气血护壁’,并能小幅提升阵内所有兵甲上符文的效能!然,此阵对主持军官要求极高,且对全军气血消耗巨大,不可持久。”
李渊仔细听着,这些符文效果听起来并不惊天动地,但却无比务实,直指军队作战的核心要素:攻击、防御、机动、协同。
“开始演练。”李渊下令。
首先进行的是单兵符文测试。
一队五十人的刀盾手出列,他们的横刀和盾牌上都绘制了“锋锐符”与“坚固符”。随着队正一声令下,所有士兵按照事先培训的方法,集中精神,引导自身微弱的气血注入符文之中。
霎时间,只见那些暗红色的符文微微亮起,如同烧红的烙铁!士兵们感到手中的兵刃似乎变得轻灵了一些,盾牌也仿佛更加厚重。
“斩!”队正大喝。
五十把横刀同时劈向面前用来测试的木桩靶子。嗤啦之声不绝于耳!以往需要全力才能劈入数寸的硬木靶,此刻竟被轻易劈入近半!而他们的盾牌在承受对面弓弩手射击时,也显得更加稳固,箭矢撞击在盾面上发出的闷响都低沉了不少。
效果显着!虽然增幅有限,但放在大规模战场上,这一点点的提升,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而且对士兵消耗确实不大,只是精神有些疲惫。
接下来是“疾行符”测试。一队轻步兵健步如飞,速度明显提升,变向、攀爬都更加灵活。
李靖在一旁看得频频点头:“好!此符若用于斥候、奇兵,大有可为!”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气血连锁阵”测试。
张贲亲自下场。他换上了一身特制的玄甲,手持一杆巨大的、绘满了复杂阵纹的玄色主旗。他身后,是整整一旅(三百人)的精锐,他们的盔甲和兵器上的符文都与主旗隐隐呼应。
“布阵!”张贲声如洪钟,将主旗重重往地上一顿!
他全力运转气血,磅礴的力量涌入主旗之中!旗面上的阵纹骤然亮起,如同活过来的血管般搏动!与此同时,他身后的三百军士也同时激发自身气血,并通过一种简单的共鸣法门,将气血波动调整到与主旗一致。
嗡——!
一股无形的力场以主旗为中心扩散开来,将三百人笼罩其中!空气中的光线似乎都微微扭曲了一下!所有士兵都感到身体微微一沉,仿佛背负了额外的重量,但与此同时,一股暖流从脚下升起,与他们自身气血相连,手中的兵刃符文光芒也明显亮了几分!
“箭阵,射!”李靖下令测试。
早已准备好的另一营弓弩手,对着军阵倾泻出密集的箭雨!
然而,诡异的一幕发生了!那些箭矢在飞入军阵上方一定范围时,速度竟然明显减缓,轨迹也变得不稳定,仿佛撞入了一层粘稠的无形泥沼之中!虽然仍有箭矢落下,但威力大减,大多被士兵们轻易用盾牌格挡开!
“好!”高台上,李渊忍不住喝彩出声!这“气血护壁”的防御效果,远超预期!
然而,主持大阵的张贲却不好受。他额头青筋暴起,汗如雨下,感觉自身的血气正在被主旗疯狂抽取,去维持那庞大的护壁。这才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他已经感到有些吃力。而他身后的士兵们,虽然消耗远小于他,但也个个面色潮红,呼吸急促。
“散!”李靖见状,立刻下令。
军阵解散,那股无形的力场瞬间消失。张贲一个踉跄,以旗杆拄地才稳住身形,大口喘着气。士兵们也大多瘫坐在地,显然消耗巨大。
“此阵威力虽强,但确如袁先生所言,不可持久,对主将消耗更是恐怖。”李靖总结道,“恐只能作为关键时刻的杀手锏,难以作为常规战术。”
袁天罡补充道:“而且此阵对军队的纪律性和默契度要求极高,气血共鸣需高度一致,稍有紊乱,效果便会大打折扣,甚至反噬主将。”
李渊沉吟片刻,道:“无妨。杀手锏,有时一锤定音足矣。此阵需练,要作为各军压箱底的本事。至于单兵符文,可逐步推广至全军。李靖。”
“臣在!”
“由你牵头,兵部与镇异司、弘文馆合作,制定操典,在全军遴选精锐,先行培训操练此法!尤其是这‘气血连锁阵’,各军主将,必须给朕熟练掌握!”
“臣遵旨!”
就在众人以为演练结束,皆沉浸在新技术带来的震撼与思考中时,异变陡生!
校场边缘,一匹原本用来传递军令的快马,不知为何突然受惊,发出一声凄厉的嘶鸣,猛地挣脱了缰绳,朝着刚刚解散、正在休息的军阵疯狂冲去!马背上还驮着几袋沉重的箭矢!
事发突然,距离又近,眼看就要撞入人群,造成伤亡!
负责警戒的士兵下意识地举弓欲射,但又怕误伤自己人,一时犹豫!
千钧一发之际!
距离最近的一名普通队正,几乎是本能地怒吼一声:“举盾!气血共鸣!”
他麾下的五十名刀盾手刚刚经历演练,默契犹在,虽惊不乱,下意识地同时举盾,并再次激发了盾牌上的“坚固符”,甚至勉强勾起了一丝微弱的气血联系!
虽然没有主旗引导,无法形成完整的“气血护壁”,但五十人的气血与符文之力在这一瞬间产生了微弱的共鸣叠加!
砰!!
惊马狠狠撞在盾阵之上!
预想中人仰马翻的场景并未出现。那匹马仿佛撞上了一堵弹性极佳的橡胶墙,冲势被硬生生遏止,惨嘶着翻滚倒地,背上的箭袋散落一地。而盾阵虽然剧烈晃动,后排几名士兵甚至被震得嘴角溢血,但阵型竟勉强的没有散开!所有人都扛住了这突如其来的冲击!
一瞬间,整个校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那名队正和他的士兵。
他们……他们竟然在没有主将主持的情况下,靠着平时的训练和一点点残存的气血联系,自发地、不完全地重现了一丝“军阵”的威力?!
袁天罡和李淳风猛地对视一眼,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
“陛下!”袁天罡激动得声音发颤,“看到了吗?!这不是简单的符文叠加!这是……这是军魂!是万众一心的意志,与符文、气血产生了共鸣!这……这或许才是军阵之力的最高境界!无需特定主旗,只要纪律严明,意志统一,万众一心,便能自生感应!”
李渊猛地站起身,眼中金光大盛!
他看重的,不仅仅是那勉强挡下惊马的防御力,更是这其中蕴含的更深层的可能性!
“好!好一个万众一心!好一个军魂意志!”李渊的声音响彻校场,“这才是朕想要的强军!不仅要有锋利的爪牙,更要有不屈的魂魄!”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惊魂未定却又带着自豪的士兵,朗声道:“今日所有参与演练者,皆赏!尤其是这名队正,临危不乱,有大将之风,擢升为校尉!”
“谢陛下隆恩!”校场上顿时响起山呼海啸般的谢恩声,士气高昂到了极点。
李渊看向李靖和袁天罡,语气斩钉截铁:“给朕深入研究这种现象!不仅要练‘气血连锁阵’,更要研究如何培养军魂,如何将将士的意志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力量!这,或许将是我大唐军队未来真正的方向!”
一次意外的惊马事件,却意外地揭开了军阵符文更深层次、更强大的奥秘。
技术的种子已经播下,它正在与军队的铁血纪律和昂扬斗志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李渊相信,当这支军队真正将符文力量融入血脉,铸就出不屈军魂之时,便是任何敌人,无论是凡俗铁骑,还是幽冥邪祟的噩梦开始之时。
而此刻,遥远的陇右风沙中,一支打着苯教诡异幡旗的马队,正护送着一件被黑布严密包裹、散发着不祥气息的长条状物体,缓缓走向边境线。
风暴,正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