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机器一旦开动,其效率是惊人的。随着皇帝陛下的严旨和充沛的资源倾斜,整个大唐沿海,尤其是作为前进基地的登州、莱州两地,瞬间变成了巨大的工地和兵营。
无数工匠、民夫如同蚁群般汇聚于此,日夜不休地扩建船坞,伐木炼铁,镌刻符文。墨家与公输家的弟子们穿梭其间,指导关键部位的建造与符文的绘制,神色疲惫却异常专注。一座座新建的“聚灵塔”在沿海高地拔地而起,开始缓慢地抽取、汇聚地脉之气,为未来的舰队提供能量。
与此同时,来自河北、河南、山东乃至江淮地区的府兵、以及大量招募的熟悉水性的青壮,开始源源不断地向登莱地区集结。他们被编入新设立的“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府”下属的“舟师”,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严酷训练。
登州水师大营,校场。
寒风凛冽,吹动着无数黑色的唐字战旗。近万名新募的水师士卒,身着简陋的号衣,列成并不算整齐的方阵,望着点将台上那位身披明光铠、面色冷峻的统帅——河间郡王兼舟师都督李孝恭。
李孝恭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下方这些面孔黝黑、带着几分茫然和畏惧的新兵。他们大多是渔夫、船工出身,或许熟悉风浪,但对军纪、对战阵、对那即将驾驭的符文巨舰,一无所知。
“你们!”李孝恭的声音如同滚雷,压过了风声,清晰地传入每个士卒的耳中,“或许有人觉得,自己是来划船摇橹的!有人觉得,是来当纤夫拉船的!甚至有人觉得,只是来混口军粮,躲过家里的赋税!”
他的话,让不少士卒下意识地低下了头。
“本王告诉你们!错了!”李孝恭猛地提高音量,声色俱厉,“你们将要驾驭的,是陛下倾尽国力打造的无敌战舰!是能劈波斩浪、无视风涛、焚毁敌舰的国之利器!你们不是桨手,不是纤夫!你们是大唐舟师!是陛下东征之刃上,最锋利的刀尖!”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和煽动性,让许多士卒不由自主地抬起了头,眼中闪过一丝微光。
“但是!”李孝恭话锋一转,“利刃需经千锤百炼!想要驾驭神舰,先得磨炼出配得上它的筋骨和意志!从今日起,你们的苦日子,开始了!”
“训练,会比其他任何一卫的府兵,苦十倍!累百倍!怕死的,吃不了苦的,现在就可以滚出队列!本王绝不追究!一旦留下,若有懈怠、畏缩、违反军令者——斩立决!”
冰冷的“斩”字,让所有士卒心头一凛,刚刚升起的一点热血瞬间被恐惧压了下去,队列中一片死寂,无人敢动。
“很好!”李孝恭满意地点点头,“看来还有点胆气!现在,绕校场奔跑,直到最后一百人倒下为止!开始!”
残酷的下马威,拉开了水师砺刃的序幕。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新入伍的水师士卒而言,无异于地狱。超负荷的体能训练、严苛到不近人情的军纪、复杂无比的旗语和号令学习……每一天都有人累瘫、有人受罚、甚至有人试图逃跑而被军法无情处决。
但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迥异于传统水师的训练科目,也开始逐渐展开。
在临时搭建的巨大棚屋内,墨家弟子们指着复杂的舰船结构图和符文脉络图,向选拔出来的“灵枢士”(负责能量传输和符文激发的技术兵种)讲解着晦涩难懂的原理。公输家的工匠则带着“掌镜手”(负责操控推波镜盘的操作兵)和“舵手”,在模拟平台上反复练习,熟悉每一个机关、每一个符文节点的作用。
“注意力集中!‘坎’位符文注入三成内力,‘离’位符文需瞬间激发!慢一丝,舰船转向便会迟滞!”墨衡亲自下场,声音沙哑却严厉,盯着一名紧张得满头大汗的年轻灵枢士。那青年咬着牙,拼命调动着体内微弱的内息,试图精准控制模拟法阵的能量流动。
另一边,公输胜则暴躁地吼着:“蠢材!让你微调镜盘角度三度!不是让你把它掰下来!这玩意儿精贵着呢!把你卖了都赔不起!再来!”
技术的磨合充满了困难。习惯了使帆操桨的老水手,面对精密的符文镜盘和能量传输系统,显得笨拙而不知所措。而一些略通武艺或阵法的内行人,却又对水性一无所知,一上摇晃的船只便吐得昏天黑地。
冲突和摩擦时有发生。传统的水师军官看不惯这些“搞技术的”指手画脚,认为奇技淫巧不足为凭。而墨家、公输家的人又嫌弃这些军官和士卒愚笨,难以沟通。
李孝恭面对着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展现了其出色的统筹能力和铁腕手段。他一方面严厉弹压任何敢于挑战军纪和技术权威的行为,数次当众鞭笞甚至处决了闹事的兵痞和傲慢的技术人员,强行将双方捏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他又不惜放下郡王架子,亲自召集双方骨干,协调矛盾,制定更合理的训练章程。
“本王不管你们之前是干什么的!”在一次协调会上,他拍着桌子怒吼,“现在,你们只有一个身份,大唐舟师!要想活着从高句丽回来,想立功受赏,就给我把那些狗屁倒灶的成见扔到海里去!工匠要把技术教会士卒!士卒要拼死去学!谁再阳奉阴违,拖后腿,别怪本王军法无情!”
在他的高压和努力下,训练的成效开始慢慢显现。士卒们的体质和纪律性显着提升,开始逐渐掌握那些复杂的操作指令。技术兵种与战斗兵种之间,也初步形成了配合的默契。
这一日,一场小规模的实舰演练在近海进行。
由三艘新建成的“镇海级”战舰和五艘改进型的符文快船组成的编队,正在进行战术合练。李孝恭坐镇旗舰“定远号”(破浪号姊妹舰),亲自督战。
演练内容是模拟袭击高句丽运输船队。然而,当扮演“敌船”的靶船出现时,意外发生了。
或许是过于紧张,一名掌镜手在操控“定远号”进行高速迂回时,角度偏差了一丝!
或许是灵枢士能量注入未能同步!
又或许是今日海流异常湍急!
多重因素叠加下,“定远号”右侧的推波镜盘光芒一阵紊乱,舰身猛地一个剧烈颠簸,速度骤然失衡,竟直直地朝着旁边协同的一艘符文快船拦腰撞去!
“不好!”
“快转向!”
“躲不开了!”
两艘船上顿时一片惊呼!那符文快船体积小得多,若被“定远号”这庞然大物撞上,必然船毁人亡!
千钧一发之际,旗舰指挥台上的李孝恭瞳孔骤缩,但他并未慌乱,而是发出一连串急促而清晰的命令:“左满舵!所有镜盘逆推!灵枢士,全力注入‘艮’位符文,稳住船尾!”
同时,他猛地看向身旁一名一直闭目凝神、身着镇异司袍服的中年修士:“赵先生!”
那姓赵的修士早已准备多时,闻令猛地睁眼,双手掐诀,一股精纯的水系灵力瞬间打入舰桥下方一个主控法阵核心!
嗡......!
“定远号”整个船体发出一声低沉的轰鸣,左侧镜盘光芒暴涨,右侧紊乱的能量被强行约束,庞大的舰身以一种近乎违背常理的姿态,硬生生在海面上划出一道巨大的白色弧线,船尾险之又险地擦着那艘符文快船的船头掠过!
巨大的浪涛将快船掀得剧烈摇晃,船上士卒东倒西歪,吓得面无人色,但总算避免了相撞。
死里逃生!
两艘船上的官兵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演练结束后,李孝恭将相关责任人重重责罚,但同时,他也看到了问题所在。
他立刻上书长安,详细阐述了实舰操作中遇到的复杂情况和技术兵种与战斗指挥衔接的瓶颈,并恳请陛下增派更多精通阵法、符箓的修士以及心理素质过硬、学习能力强的军官充实舟师。
奏报很快摆在了李渊的案头。
太极殿偏殿,李渊召集了核心重臣商议。
“孝恭所请,确乃实情。”李靖首先表态,“符文战舰虽利,然操驾繁杂,非久经训练之精锐不能胜任。且需大量技术人才支撑。臣建议,可从十六卫中抽调部分识文断字、心思灵敏的低级军官,以及军中修炼有内功根基者,火线补充至舟师。同时,请袁天罡协助,从道门及镇异司征调更多人手。”
房玄龄则面露难色:“陛下,抽调军官和内功修士,恐影响陆师战力。且道门与镇异司人手本就紧张,幽州之战后,各地邪祟事件亦有增多之势……”
杜如晦补充道:“且如此一来,舟师耗资将再增一层。供养如此多技术修士和精锐,其所耗资源,恐数倍于传统水师。”
这时,新任兵部郎中马周出列道:“陛下,诸位大人。臣以为,此虽为投入,然实为必要之投入。符文舰队乃东征胜负之关键,若能成型,其效远非传统水师可比。臣倒有一策,或可缓解人手与资金之困。”
“讲。”李渊道。
“可令天下各州,荐举通晓机关、算学、符文之巧匠异士,或有内功根基之年轻才俊,经考核后,优异者不仅可免其家赋税,更可授以散官品阶,准其入舟师效力。如此,既可广纳人才,又不至于过度抽调现有军队及镇异司力量。其所耗钱粮,或可从东征后预期缴获之高句丽国库中,预先支借抵押一部分,由几家大钱庄……”
马周再次提出了一个结合了人才选拔与金融手段的解决方案。
李渊听完,沉吟片刻,最终拍板:“准!就依马周之策。另,告诉袁天罡,镇异司和道门,必须再挤出两百名合格的人手给孝恭!告诉他,这是旨意!”
“陛下圣明!”
一个月后,登州水师大营。
补充而来的技术军官和修士们到位,新的训练方法和奖惩制度开始实施。效果立竿见影。
海面上,一支由十二艘符文战舰组成的编队,正进行着复杂的战术演练。分进合击,火力协同,阵型变换,流畅而精准。战舰破开波涛,符文的光芒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展现出一种力量与技艺结合的美感。
李孝恭站在“定远号”舰首,望着眼前这支已初具雏形的强大舰队,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这支历经磨砺的新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型。
只待陛下一声令下,便可斩波劈浪,直指高句丽!
        无数工匠、民夫如同蚁群般汇聚于此,日夜不休地扩建船坞,伐木炼铁,镌刻符文。墨家与公输家的弟子们穿梭其间,指导关键部位的建造与符文的绘制,神色疲惫却异常专注。一座座新建的“聚灵塔”在沿海高地拔地而起,开始缓慢地抽取、汇聚地脉之气,为未来的舰队提供能量。
与此同时,来自河北、河南、山东乃至江淮地区的府兵、以及大量招募的熟悉水性的青壮,开始源源不断地向登莱地区集结。他们被编入新设立的“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府”下属的“舟师”,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严酷训练。
登州水师大营,校场。
寒风凛冽,吹动着无数黑色的唐字战旗。近万名新募的水师士卒,身着简陋的号衣,列成并不算整齐的方阵,望着点将台上那位身披明光铠、面色冷峻的统帅——河间郡王兼舟师都督李孝恭。
李孝恭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下方这些面孔黝黑、带着几分茫然和畏惧的新兵。他们大多是渔夫、船工出身,或许熟悉风浪,但对军纪、对战阵、对那即将驾驭的符文巨舰,一无所知。
“你们!”李孝恭的声音如同滚雷,压过了风声,清晰地传入每个士卒的耳中,“或许有人觉得,自己是来划船摇橹的!有人觉得,是来当纤夫拉船的!甚至有人觉得,只是来混口军粮,躲过家里的赋税!”
他的话,让不少士卒下意识地低下了头。
“本王告诉你们!错了!”李孝恭猛地提高音量,声色俱厉,“你们将要驾驭的,是陛下倾尽国力打造的无敌战舰!是能劈波斩浪、无视风涛、焚毁敌舰的国之利器!你们不是桨手,不是纤夫!你们是大唐舟师!是陛下东征之刃上,最锋利的刀尖!”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和煽动性,让许多士卒不由自主地抬起了头,眼中闪过一丝微光。
“但是!”李孝恭话锋一转,“利刃需经千锤百炼!想要驾驭神舰,先得磨炼出配得上它的筋骨和意志!从今日起,你们的苦日子,开始了!”
“训练,会比其他任何一卫的府兵,苦十倍!累百倍!怕死的,吃不了苦的,现在就可以滚出队列!本王绝不追究!一旦留下,若有懈怠、畏缩、违反军令者——斩立决!”
冰冷的“斩”字,让所有士卒心头一凛,刚刚升起的一点热血瞬间被恐惧压了下去,队列中一片死寂,无人敢动。
“很好!”李孝恭满意地点点头,“看来还有点胆气!现在,绕校场奔跑,直到最后一百人倒下为止!开始!”
残酷的下马威,拉开了水师砺刃的序幕。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新入伍的水师士卒而言,无异于地狱。超负荷的体能训练、严苛到不近人情的军纪、复杂无比的旗语和号令学习……每一天都有人累瘫、有人受罚、甚至有人试图逃跑而被军法无情处决。
但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迥异于传统水师的训练科目,也开始逐渐展开。
在临时搭建的巨大棚屋内,墨家弟子们指着复杂的舰船结构图和符文脉络图,向选拔出来的“灵枢士”(负责能量传输和符文激发的技术兵种)讲解着晦涩难懂的原理。公输家的工匠则带着“掌镜手”(负责操控推波镜盘的操作兵)和“舵手”,在模拟平台上反复练习,熟悉每一个机关、每一个符文节点的作用。
“注意力集中!‘坎’位符文注入三成内力,‘离’位符文需瞬间激发!慢一丝,舰船转向便会迟滞!”墨衡亲自下场,声音沙哑却严厉,盯着一名紧张得满头大汗的年轻灵枢士。那青年咬着牙,拼命调动着体内微弱的内息,试图精准控制模拟法阵的能量流动。
另一边,公输胜则暴躁地吼着:“蠢材!让你微调镜盘角度三度!不是让你把它掰下来!这玩意儿精贵着呢!把你卖了都赔不起!再来!”
技术的磨合充满了困难。习惯了使帆操桨的老水手,面对精密的符文镜盘和能量传输系统,显得笨拙而不知所措。而一些略通武艺或阵法的内行人,却又对水性一无所知,一上摇晃的船只便吐得昏天黑地。
冲突和摩擦时有发生。传统的水师军官看不惯这些“搞技术的”指手画脚,认为奇技淫巧不足为凭。而墨家、公输家的人又嫌弃这些军官和士卒愚笨,难以沟通。
李孝恭面对着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展现了其出色的统筹能力和铁腕手段。他一方面严厉弹压任何敢于挑战军纪和技术权威的行为,数次当众鞭笞甚至处决了闹事的兵痞和傲慢的技术人员,强行将双方捏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他又不惜放下郡王架子,亲自召集双方骨干,协调矛盾,制定更合理的训练章程。
“本王不管你们之前是干什么的!”在一次协调会上,他拍着桌子怒吼,“现在,你们只有一个身份,大唐舟师!要想活着从高句丽回来,想立功受赏,就给我把那些狗屁倒灶的成见扔到海里去!工匠要把技术教会士卒!士卒要拼死去学!谁再阳奉阴违,拖后腿,别怪本王军法无情!”
在他的高压和努力下,训练的成效开始慢慢显现。士卒们的体质和纪律性显着提升,开始逐渐掌握那些复杂的操作指令。技术兵种与战斗兵种之间,也初步形成了配合的默契。
这一日,一场小规模的实舰演练在近海进行。
由三艘新建成的“镇海级”战舰和五艘改进型的符文快船组成的编队,正在进行战术合练。李孝恭坐镇旗舰“定远号”(破浪号姊妹舰),亲自督战。
演练内容是模拟袭击高句丽运输船队。然而,当扮演“敌船”的靶船出现时,意外发生了。
或许是过于紧张,一名掌镜手在操控“定远号”进行高速迂回时,角度偏差了一丝!
或许是灵枢士能量注入未能同步!
又或许是今日海流异常湍急!
多重因素叠加下,“定远号”右侧的推波镜盘光芒一阵紊乱,舰身猛地一个剧烈颠簸,速度骤然失衡,竟直直地朝着旁边协同的一艘符文快船拦腰撞去!
“不好!”
“快转向!”
“躲不开了!”
两艘船上顿时一片惊呼!那符文快船体积小得多,若被“定远号”这庞然大物撞上,必然船毁人亡!
千钧一发之际,旗舰指挥台上的李孝恭瞳孔骤缩,但他并未慌乱,而是发出一连串急促而清晰的命令:“左满舵!所有镜盘逆推!灵枢士,全力注入‘艮’位符文,稳住船尾!”
同时,他猛地看向身旁一名一直闭目凝神、身着镇异司袍服的中年修士:“赵先生!”
那姓赵的修士早已准备多时,闻令猛地睁眼,双手掐诀,一股精纯的水系灵力瞬间打入舰桥下方一个主控法阵核心!
嗡......!
“定远号”整个船体发出一声低沉的轰鸣,左侧镜盘光芒暴涨,右侧紊乱的能量被强行约束,庞大的舰身以一种近乎违背常理的姿态,硬生生在海面上划出一道巨大的白色弧线,船尾险之又险地擦着那艘符文快船的船头掠过!
巨大的浪涛将快船掀得剧烈摇晃,船上士卒东倒西歪,吓得面无人色,但总算避免了相撞。
死里逃生!
两艘船上的官兵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演练结束后,李孝恭将相关责任人重重责罚,但同时,他也看到了问题所在。
他立刻上书长安,详细阐述了实舰操作中遇到的复杂情况和技术兵种与战斗指挥衔接的瓶颈,并恳请陛下增派更多精通阵法、符箓的修士以及心理素质过硬、学习能力强的军官充实舟师。
奏报很快摆在了李渊的案头。
太极殿偏殿,李渊召集了核心重臣商议。
“孝恭所请,确乃实情。”李靖首先表态,“符文战舰虽利,然操驾繁杂,非久经训练之精锐不能胜任。且需大量技术人才支撑。臣建议,可从十六卫中抽调部分识文断字、心思灵敏的低级军官,以及军中修炼有内功根基者,火线补充至舟师。同时,请袁天罡协助,从道门及镇异司征调更多人手。”
房玄龄则面露难色:“陛下,抽调军官和内功修士,恐影响陆师战力。且道门与镇异司人手本就紧张,幽州之战后,各地邪祟事件亦有增多之势……”
杜如晦补充道:“且如此一来,舟师耗资将再增一层。供养如此多技术修士和精锐,其所耗资源,恐数倍于传统水师。”
这时,新任兵部郎中马周出列道:“陛下,诸位大人。臣以为,此虽为投入,然实为必要之投入。符文舰队乃东征胜负之关键,若能成型,其效远非传统水师可比。臣倒有一策,或可缓解人手与资金之困。”
“讲。”李渊道。
“可令天下各州,荐举通晓机关、算学、符文之巧匠异士,或有内功根基之年轻才俊,经考核后,优异者不仅可免其家赋税,更可授以散官品阶,准其入舟师效力。如此,既可广纳人才,又不至于过度抽调现有军队及镇异司力量。其所耗钱粮,或可从东征后预期缴获之高句丽国库中,预先支借抵押一部分,由几家大钱庄……”
马周再次提出了一个结合了人才选拔与金融手段的解决方案。
李渊听完,沉吟片刻,最终拍板:“准!就依马周之策。另,告诉袁天罡,镇异司和道门,必须再挤出两百名合格的人手给孝恭!告诉他,这是旨意!”
“陛下圣明!”
一个月后,登州水师大营。
补充而来的技术军官和修士们到位,新的训练方法和奖惩制度开始实施。效果立竿见影。
海面上,一支由十二艘符文战舰组成的编队,正进行着复杂的战术演练。分进合击,火力协同,阵型变换,流畅而精准。战舰破开波涛,符文的光芒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展现出一种力量与技艺结合的美感。
李孝恭站在“定远号”舰首,望着眼前这支已初具雏形的强大舰队,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这支历经磨砺的新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型。
只待陛下一声令下,便可斩波劈浪,直指高句丽!